佛山贸促代表团及“有家就有佛山造”产业联盟首进越南推介开启贸促制造新篇章
为贯彻落实省委、市委决策部署,聚焦经济高质量发展要求,推动制造业当家,打好 “五外联动”组合拳,提高企业拓市场、抢订单的机会和能力,扩大佛山家居产业优势与影响力,进一步将佛山市“有家就有佛山造“产业名片推向国际舞台,佛山市贸促会组织2023佛山市贸促代表团携手”有家就有佛山造“产业联合会,带领万和集团、鹰牌陶瓷、美的睿住智能、轩尼斯、金绿能等有代表性的15个家具、建材、门窗、家电企业赴越南、菲律宾、日本,借助中国商会、粤商会的海外资源,开展“以商为桥,贸促制造”系列经贸交流合作活动。
对接越南工商部,促进中越经贸合作走向深入
8月9日-11日期间,代表团首站来到了越南。在河内市,代表团拜访了越南工商部。越南工商部贸促局副局长黄明站、越南工商部工业与贸易投资促进中心主任李鸿明及工商部相关职能部门领导接待了代表团一行,并组织双方座谈交流。
黄明站副局长向代表团介绍了工商部贸促局及其下属机构的职能,以及近期越南对外贸易情况。据介绍,2022年越南与中国的贸易进出口额达到1751亿美元,工商部、贸促局多次组织越南企业赴中国举办、参加多项会展活动,中国是越南坚实的工贸伙伴,工商部拟在中国建立5个办事处,以进一步促进中越双方贸易投资合作。
佛山市贸促会(佛山国际商会)负责人向黄明站副局长一行介绍了佛山市贸促会(佛山国际商会)的职能以及团组企业情况,并推介了佛山作为制造业大市在家居产业上的优势和一流的营商环境。他表示,越南与广东的经贸合作关系源远流长,2022年越-粤进出口贸易额达到470亿美元,越-佛进出口贸易额同年达到216.6亿美元,期待今后双方能借助RCEP政策机遇加强投资贸易以及在制造业等方面的合作。同时,他建议越南工商部可在广佛地区设立办事处,利用粤港澳大湾区发展机遇,借助广佛经济、产业极点优势,为中-越两国扩大经贸合作拓宽平台、提供便利。
举办“中国·佛山市——越南·胡志明经贸洽谈会”活动,搭建中越企业产业合作平台
在胡志明市,由佛山市贸促会(佛山国际商会)、越南中国商会主办,越南中国商会广东企业联合会(越南粤商会)承办,“有家就有佛山造”产业联盟支持的“中国·佛山市——越南·胡志明 经贸洽谈会”活动隆重举办,现场吸引了超过100家越南当地企业参加,其中越南本土企业与越南华人企业各占一半。越南中国商会胡志明市分会会长张炜,越南粤商会会长徐丰培,越南胡志明市企业家协会副主席、越香集团董事长杭慰瑶等越方嘉宾出席此次活动。
活动上,徐丰培会长、杭慰瑶副主席、张炜会长等越方代表分别上台致辞,对佛山市贸促代表团一行的到来表示欢迎,期待佛-越两地贸易投资、产业合作不断加深,并预祝本次经贸洽谈活动圆满成功。李德会长在台上围绕佛山市的贸易投资环境、产业竞争优势,以及佛山市贸促会(佛山国际商会)职能和服务等内容进行推介;“有家就有佛山造”产业联盟秘书长李国尧在台上围绕“有家就有佛山造”产业IP、佛山家居产业竞争优势等内容,让现场企业通过真实的数据感受佛山宜商适贸的一流营商环境,透过产业名片洞悉佛山作为制造业大市在家居产业赛道上的“佛山功夫”,这也是“有家就有佛山造”首次走出佛山、走进越南,以扩大佛山家居的国际影响力,在海外擦亮“有家就有佛山造”这块金字招牌。
随后,双方会长分别代表越南粤商会、佛山国际商会在活动上签订了《经贸合作与纠纷调解备忘录》,双方今后将进一步加强资源共享、优势互补、服务联动,共同为佛-越双方产业协同发展夯实基础、搭建平台。
紧接着,代表团与越南当地企业开展自由对接洽谈,团组企业逐一按次序上台路演推介,介绍企业自身情况和竞争优势,明确对接洽谈意向。
活动最后,越南粤商会与“有家就有佛山造”产业联盟就家居建材产业扩大在越发展合作达成了初步共识,团组企业与越南当地企业在此次经贸洽谈活动中达成多项合作意向。
拜访越南企业,参加在越展会,发掘在越商机
在河内,代表团还拜访了越南最大的房地产、建材企业:VIGLACERA集团,参观了该集团“建材产业历史馆”“房地产业务发展馆”,与集团总经理阮英俊以及集团地产部、玻璃部、陶瓷部、外贸部高管座谈交流和商贸对接,团组企业与该集团多个部门达成了初步采购意向。
在胡志明市,代表团还参加了“2023越南(胡志明)国际建筑、建材及家居产品展览会(VIETBUILD)”。展会上,除越南本地企业外,大量中国企业也在本次VIETBUILD参展,其中有超过100家广东企业,超过60家来自佛山,展会中还搭建了“粤贸全球·广东优品”专区。
此次佛山贸促代表团及“有家就有佛山造”产业联盟首进越南,为佛-越两地搭建了合作新平台,发掘了两地产业合作上的新商机,开启了“以商为桥,贸促制造”的合作新篇章。未来,双方将不断加强合作,共同为双边经济的繁荣与发展贡献力量。
近日,三水区云东海智造谷内,随着总部大楼建成,台一精工数字化智能园区项目二期全部封顶。预计明年初,该项目将完成整体建设,为研发生产自动化纸箱印刷装备扩充产能,并发挥龙头示范作用,助力三水传统印刷向智能制造转型。
云东海智造谷集聚打造电子信息配套、高端智能制造等特色产业集群,台一精工数字化智能园区是其中的重点产业项目之一。该项目总投资超5亿元,面积达70余亩,致力于打造集办公、科研、生产、休闲等于一体的集团式产业园区。
台一精工数字化智能园区项目分两期建设,其中首期项目包括研发大楼、生产车间及员工宿舍,已于去年6月封顶。项目二期建设内容包括车间A、车间B及总部办公大楼三部分。当天,伴随总部办公大楼完成结构封顶,该项目二期所有建筑均实现封顶,项目建设进入新阶段。据悉,该项目二期预计9月底能完成外立面装修工作。
广东台一精工机械有限公司(下称“台一精工”)主要生产自动化纸箱印刷装备,是三水印刷行业的龙头企业。该项目建成后,台一精工将从旧厂整体搬迁至新园区,进一步扩充产能。新园区面积相当于该公司旧厂的2倍,园区研发中心占地约有4000多平方米,是旧厂的10倍左右。
“持续研发新产品,是公司走在市场前面,开辟利润新增长点的关键。”广东台一精工机械有限公司新厂筹建办主管邓海涛表示,公司新建数字化智能园区,进一步强化产品创新研发,并采用数字化智能化管理系统推动生产提质增效,能更好满足市场对高品质印刷产品的需求,也能增强公司在行业中的竞争力。
据了解,2022年起,台一精工在生产环节引入了MES数字化系统,实现生产过程数字化、透明化管理,有效提高产品利润空间。台一精工数字化智能园区建成后,将发挥龙头示范作用,助力三水传统印刷行业向智能制造转型,并带动产业链上下游进行数字化智能化转型升级,助力强化产业链竞争力。
今年以来,除台一精工数字化智能园区外,三水多个新建及新落户产业项目都积极向智能制造升级。如近期刚进入试产阶段的恒力泰大型高端智能装备制造数字工厂项目一期,新落户三水的京东湾区智能制造产业园项目、朗盾科技数字化智能装备基地项目等,均计划通过数智化赋能企业生产及管理。
在助力企业进行数智化转型升级方面,三水也积极引入佛山树根互联技术有限公司等数字化服务商,启动佛山市企业数智化转型升级服务平台,并搭建数字化服务商与区内企业间的供需合作平台,多举措解决企业在产业数字化转型过程中的“不会转、不能转、不敢转”等问题,推动传统产业高端化、数字化升级。
文化的盛会、市民的节日、城市的品牌。8月11日,2023“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示范性交流展示暨岭南文化艺术周系列活动在佛山禅城美陶湾启动。
一场盛会搭起一个平台,一个平台带火一座城。这次活动,是一场各地民间文化艺术集中展示的盛会,也是擦亮佛山禅城文化名片、促进岭南文化跨界创新的平台。
五省区民间文化汇集,文化创意市集、艺术公益培训……这场高规格、大规模的盛会,给佛山禅城带来的不仅是人气、商气的升腾,发展视野、发展路径的拓宽,也在潜移默化中涵养着市民文化素养,增添着城市人文底蕴和格调。
一场文化的盛会
8月的禅城,骄阳似火。比天气更热的,是市民游客感受民间文化艺术的热情。连日来,系列交流展示活动一线串珠,持续火爆,佛山“天下四聚”“四大名镇”的风华尽显。
8月11日晚,来自广东、广西、贵州、湖南、湖北五省区的11个项目汇聚南风古灶龙窑广场,在500年窑火不灭的龙窑前见证优秀民间文化艺术再一次焕发新魅力。
以文化为底蕴,呈现一幅让人心动的文艺画卷——
长天为幕、龙窑为台,醒狮+粤剧、壮族天琴、侗族大歌和洪州琵琶歌、土家族摆手舞、侗族芦笙舞、英歌舞等节目轮番上演,引发现场观众精神共鸣、心灵共振。熊熊燃烧的乐烧窑火,寓意民间文化艺术的浴火重生。
以文创市集引流,沉浸式体验民间文化艺术魅力——
与启动仪式同步举行的“南风集”文创集市,不仅有佛山石湾陶艺、汕头澄海灯谜、阳江江城风筝、邵阳隆田花瑶挑花等特色非遗体验项目,还有各大艺术院校大学生带来的新潮文创产品,让市民全方位体验传统与潮流的碰撞。
以共建共享作桥,让文化与生活、产业融合共舞——
活动期间,禅城创新搭建“文化+旅游+体验+商业”的消费场景,策划政策推介及产业交流会、千人玩陶、非遗公益培训、艺术展览等活动,满足市民群众假期文化需求,为岭南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与发展赋予新潮年轻的生命力。
今年,文化和旅游部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交流展示活动,佛山禅城是系列活动首站,接下来还将走进四川成都、江苏苏州、河北吴桥举办示范性活动。
苏州、佛山、成都、吴桥四地,位于我国东南西北四个方位,将周边多省的民间文化艺术集中在四地交流,不仅是对当地文化底蕴的认可,也是对其文化辐射、发展的肯定。
城市以文化论输赢。佛山作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提出要争当传承岭南广府文脉领头羊。作为佛山中心城区的禅城,更是提出充分发挥传统文化传承者、城市文化发现者、禅城新文化创造者作用,打造岭南文脉之城。
今年5月15日,禅城区召开文化高质量发展大会,提出锚定“五地四品”、突出“五化五力”,推动“佛山之心”文化高质量发展高位再出发。
此次活动,便是禅城文化高质量发展的一次生动实践。
一方面让禅城的岭南印象标识更加鲜明,加快岭南广府文化从“矿石”到“钻石”的质变;另一方面,树立起“好客禅城”“好玩禅城”“近悦远来”新形象;同时推动民间文艺传承创新和交流互鉴,将禅城打造成具有全国影响力的文化艺术之城和文化交流新高地。
一种生活的场景
如果说表演展示是群众与民间文化艺术的首次邂逅,那么创意市集便是让民间文化艺术走进人们生活的二次结缘。
8月11日至13日,一连三天,“南风集”在美陶湾的石湾公园举行。琳琅美物与璀璨光影交织,传统文化与时尚创意交融,为人们带来城市文化新体验,也为传统民间文化艺术增添了一批年轻、时尚的受众群体。
在“南风集”里,不仅有各地“中国民间艺术之乡”特色摊位,还有国内各地艺术爱好者带来的艺术之作与创意产品。50个以原创为核心、糅合文艺与古风的摊位,呈现出多元文化产品。
既是一场文创盛会,也是一场音乐盛宴。全新音乐品牌IP“南风乐府”在集市亮相,以古时乐府记音的“宫、商、角、徵、羽”元素,上演“宫乐章·爵士似水”主题音乐会,让音乐与市集文化交融,给观众带来多维体验。
对于年轻人而言,“赶集”的乐趣远不止“买买买”,通过“南风集”交换的不仅仅是物质,还有它们背后的故事。
“赶集就像开盲盒,你能发现一件古朴的陶器,或者与一幅精巧的写意工笔画擦肩而过。与摊主闲聊,每一件物品背后都有一段故事,这份人与人之间的亲切氛围恰恰是大商场与网络购物所无法企及的。”游客李悦说。
“南风集”里不仅有“有趣的灵魂”,更为创客提供“小试牛刀”的商业空间,同时搭建一个交朋友的地方。
“我们不是冲着销量而来,更多是为了乐趣,希望买家能看到物品背后的价值,而不仅是关注价格。同时,也希望能结识志同道合、懂货的朋友。”一名摊主说。
多元、聚合、时尚、跨界、生活、艺术,这些都是“南风集”的关键词,让文创成为日常,也为文旅市场注入新动能。同时,集合了地方特色、文化创意的市集,更让人们感受到城市的温度和生活的新意。
今年以来,美陶湾将文创市集作为一大抓手,打造以创意为魂、兼具格调与文艺范的“轻创业”平台,发展集聚创新创意和文化气息的夜间经济。
今年2月,“游朱紫 大红大紫”岭南民俗活动举办“宋潮”雅集,以“市集+民俗”激活美陶湾传统岭南文化生命力;今年6月,美陶湾再次举办人才夜市,以“市集+就业”,让大湾区人才与美陶湾实现双向奔赴。
文创市集的举办,不仅为美陶湾做热场子,集聚人气,也激活美陶湾的夜间经济,弥补老石湾片区夜间活力不足的短板,更成为激活城市空间的重要推手,带给人们多层次、更丰富的体验。
放眼全区,在禅城各大商圈,这样热闹非凡的市集随处可见,包括岭南天地的晓市集、创意产业园的泡泡市集、成长市集研究所等,打造出独特的市集IP,让市集与城市人文相结合,为市民游客打造更多沉浸式生活场景,也为人们提供更多展示和交流的平台。
一座城市的品牌
一座城市,之所以被人眷恋和向往,与这座城市的品质、格调、韵味密不可分。如同一个人,一旦拥有了有趣的灵魂,便会不自觉地被人们欣赏、铭记。
竞争战略之父迈克尔·波特说:“基于文化的优势是最根本的、最难以替代和模仿的、最持久的和最核心的竞争优势。”
如何发挥文化优势,让传统文化活起来、火起来?以节为媒打好“节庆经济牌”,是一大发力点。
深谙这一点的禅城,频频做出布局:区委五届四次全会提出,抓大活动大品牌,办好一个“会”、提升一座城;今年区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举办一批时尚潮流活动,激发城市活力;区委五届五次全会提出,办好中华龙狮大赛等国内外文化交流活动,讲好禅城故事、岭南故事。
在此背景下,禅城近年来接连举办接地气的文化盛会,更在一次次高品质文化活动中推出一个个具有巨大光环效应的超级IP,打造节庆经济,成为这座城市在新时代被全国人民铭记的标签。
例如,第十三届岭南年俗欢乐节,是禅城今年发展节庆经济首次尝试,以一场前所未有、精彩纷呈、万众期待的年俗嘉年华,拉开全年节庆盛会的帷幕。行通济时隔三年盛大回归,更是满足人们对“诗与远方”的强烈需求,吸引线上线下超5500万人次参与。
在全区文化高质量发展大会上,禅城发布“缤纷四季·心动禅城”文旅主题活动;在城市品质提升暨城市格调三年行动计划启动大会上,禅城提出以城市格调为抓手,推动城市品质向更高层次跃升。
此次“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示范性交流展示暨岭南文化艺术周系列活动,正是文化高质量发展大会及城市品质和格调提升大会召开后,首个落地禅城的重大活动,进一步塑造城市新形象,扩大城市影响力,让禅城知晓度直线上升。
以此次活动为契机,禅城将进一步打造品牌识别力,深挖在地文化,打造城市独有的文化品牌;发展文创衍生力,广泛开展创意转化,推动文化更新;发挥产业驱动力,跨界融合,推动城市文化消费与产业结构升级;构建故事传播力,形成城市居民文化归属感和认同感;营造场景吸引力,彰显城市文化精神,满足人民群众美好生活的新期待。
微信
新浪微博
QQ空间
QQ好友
豆瓣
Facebook
Twit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