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 言
此部经传播到东土实属不易,有一僧人将经文抄写在细娟上,用刀剖开胳膊,藏在里面,等到伤口愈合时候,才漂洋过来,来到广州。当时正是东土的唐代。僧人遇见了房融(房玄龄的后人),于是在房融的支持下,组织翻译了此部经书。据说当时经文取出来,被血迹沾染,已经模糊不清,无法辨认,幸好找到一个好办法,用人乳清洗,方能显现出清洗的字迹。中医讲母乳为母血所变,因此哺乳期间,月事就不来或者减少了。众生都是吃母乳,也就是吃母血长大,应该深深感恩慈母,慈母之恩重,无以为报。此部经文,为佛的法乳,能够遇见此经文,能够有缘解析学习此经文,深感佛恩重。只能按照佛在《金刚经》中所教诲那样,能够为众生说一句半句偈颂,解析一句,功德无可限量。在解析经文过程中,如同佛在面前当面教诲,栩栩如生。不求有功德,但求无过。在这个物欲横流、人心浮躁的末法时期,希望此部经文能够洗干净众生的心,点亮众生的心灯。
值此中华文明复兴之际,首要复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许多学科交叉融合,哲学、佛学、科学等,人心回归大道,回归初心,回归自性本心;货币回归真金。但愿此经文能够如同恒河沙那样,能够尽到一点绵薄之力。
第三章 胠箧
1.为大盗守
【原文】将为胠箧、探囊、发匮之盗而为守备,则必摄缄縢、固扃鐍;此世俗之所谓知也。然而巨盗至,则负匮、揭箧、担囊而趋;唯恐缄縢、扃鐍之不固也。然则乡之所谓知者,不乃为大盗积者也?故尝试论之,世俗之所谓知者,有不为大盗积者乎?所谓圣者,有不为大盗守者乎?
【解释】将为胠箧、探囊、发匮之盗而为守备,则必摄缄縢、固扃鐍;此世俗之所谓知也。胠箧是从旁边打开箱子,也就是撬开箱子。探囊是伸手进去掏摸口袋。发匮是打开柜子。缄和縢都是绳子。扃鐍是门闩和锁钮。按照世俗常识所知,为了防备财货被偷,防备小偷撬开箱子、伸手进口袋掏摸、偷偷打开柜子,必须要用绳子扎紧、加固门闩和锁钮。
然而巨盗至,则负匮、揭箧、担囊而趋;唯恐缄縢、扃鐍之不固也。然而对付小偷还可以,但是遇见大盗贼,就会背着柜子、扛着箱子、挑着口袋走。大盗唯恐绳子绑得不够紧、门闩和锁钮不够牢固呢?可不是嘛,如果不够牢固,大摇大摆带着走不太方便。
然则乡之所谓知者,不乃为大盗积者也?乡通向字,前面的意思。然而前面世俗所谓的智者,难道不正是专门为大盗储备着的吗?小心地存着财货,等着大盗一起来带走呢。
故尝试论之,世俗之所谓知者,有不为大盗积者乎?所以这里尝试论述,世俗所谓的智者,难道不正是为大盗储备财货并协助看守财货的人吗?
所谓圣者,有不为大盗守者乎?所谓的圣人,有不替大盗守财物的吗?为什么庄子这么说呢?我们接下来看看庄子怎么解释。
2.大盗窃国
【原文】何以知其然邪?昔者齐国,邻邑相望,鸡狗之音相闻,罔罟之所布,耒耨之所刺,方二千余里。阖四竟之内,所以立宗庙社稷,治邑屋州闾乡曲者,曷尝不法圣人哉?然而田成子一旦杀齐君而盗其国,所盗者岂独其国邪?并与其圣知之法而盗之。故田成子有乎盗贼之名,而身处尧舜之安,小国不敢非,大国不敢诛,十二世有齐国。则是不乃窃齐国并与其圣知之法,以守其盗贼之身乎?尝试论之,世俗之所谓至知者,有不为大盗积者乎?
【解释】何以知其然邪?昔者齐国,邻邑相望,鸡狗之音相闻。如何知道是这样的呢?前面庄子说不仅仅是世俗的人,连所谓的圣人也都在帮大盗守财物。想想看昔日的齐国,相邻的村庄相望,鸡狗的叫声相互之间都能听得见。齐国的开国国君为姜太公,由此可见昔日齐国的治理是什么样的景象。
罔罟之所布,耒耨之所刺,方二千余里。罔罟是渔网。耒是犁;耨是古代锄草工具。渔网所撒的江河湖泊,犁锄所耕作的土地,方圆有两千多里。由此可见齐国沃野千里。
阖四竟之内,所以立宗庙社稷,治邑屋州闾乡曲者,曷尝不法圣人哉?在全国范围之内,所以设立宗庙和社稷的地方,建置邑、屋、州、闾、乡、曲等每一个地方,何尝不效法于圣人呢?齐国一开始立国的时候,效法圣人,遵循周礼。阖字是全的意思。我们经常用祝福语阖家欢乐。竟,通境字。邑、屋:在古代六尺步行;百步为亩;百亩为夫人;三夫为屋;三屋为井;四井为邑。二十五家是一闾;两千五百家为一州;一万两千五百家为一乡;而乡间一隅称之为曲。
然而田成子一旦杀齐君而盗其国,所盗者岂独其国邪?田成子也就是田常。齐国历史上有田氏代齐的故事。鲁哀公十四年的时候,田常杀了齐简公,割据了一大片地区作为自己的采邑。然而田常盗的岂止是齐简公的国家呢?
并与其圣知之法而盗之。连同圣人的法度也一起盗取了,破坏了圣人制定的法度。田常带是带不走的,只是以下犯上,严重破坏了纲常。
故田成子有乎盗贼之名,而身处尧舜之安,小国不敢非,大国不敢诛,十二世有齐国。所以说田常实际上有盗贼之名,这就是所谓的大盗了,整个齐国都给盗取了。齐简公家里那些箱子和柜子,加上门闩和锁钮又有什么用呢?虽然田常做了这种大逆不道的事情,可是却如同尧舜一样有心安理得,没有得到任何惩罚。小的国家不敢有什么非议,大的国家也不敢出兵讨伐诛杀。田家世世代代占据了齐国。田氏本来是陈国人,从陈完投奔齐国到田常杀君夺国,总共有七代。而从田常到齐宣王时期,又经历了六代。庄子和齐宣王生活在同一年代。如果除掉了齐宣王这一代,刚好就有十二代了。
则是不乃窃齐国并与其圣知之法,以守其盗贼之身乎?则如此看来,难道不是盗窃了齐国,并败坏了圣人的法度吗?从而用这些圣人的法度来守卫他的盗贼之身吗?田氏还用圣人制定的仁义礼乐的法度来守卫自己盗取的果实。仁义和礼乐不就成了大盗所利用的工具吗?仁义和礼乐如同门闩和锁钮一样,不断地加固大盗所守卫的宝库。大盗唯恐没有仁义和礼乐,正是有这些东西,才能巩固自己的统治。
尝试论之,世俗之所谓至知者,有不为大盗积者乎?尝试论述清楚,世俗所谓的明白人,难道有不为大盗储备和守卫财物的吗?最大的财物就是整个齐国了。所谓的圣人宣扬仁义,也是在帮田氏宣扬罢了。田氏实在是窃国大盗,仁义实在是田氏所利用的工具罢了,相当于大盗所用的门闩和锁钮,还生怕不够坚固。
3.四子之贤
【原文】何以知其然邪?昔者龙逢斩,比干剖,苌弘胣,子胥靡。故四子之贤而身不免乎戮。
【解释】何以知其然邪?何以知道是这样的呢?前面说所谓的至知的人,并非真正的知,而是被仁义所迷惑了。只有知自性,见自性,才能称之为知。只有知道,才能称之为至知。只有自知的人才是真正的明白人。什么是自知呢?自知就是看见自己自性的人,明心见性的人,就是得道的人。
昔者龙逢斩,比干剖,苌弘胣,子胥靡。龙逢是夏桀的贤臣,因为冒死直谏被斩杀。比干是商纣王的贤臣,因为冒死直谏被挖心。苌弘是周灵王的贤臣,曾经是孔子的老师。孔子曾向苌弘请教乐。苌弘为了维护周王室,帮助周王室削弱晋国,在约九十岁高龄的时候被剖腹挖肠而死去。百姓有感于苌弘为国殉难的惨烈,将苌弘的血放在匣子里珍藏,三年以后变成了青绿色的美玉。碧血丹心这个成语就是说苌弘。伍子胥为吴王夫差的贤臣,因为力谏灭越,吴王夫差不从,还赐宝剑令其自刎。伍子胥的尸体被臣江中,以致身体糜烂。
故四子之贤而身不免乎戮。所以说,这四个人已经足够贤德了,可是还是不免于遭受杀戮。这四个贤德的人,都不是协助盗贼窃国的贤人。
4.盗亦有道
【原文】故跖之徒问于跖曰:“盗亦有道乎?”跖曰:“何适而无有道邪?夫妄意室中之藏,圣也;入先,勇也;出后,义也;知可否,知也;分均,仁也。五者不备而能成大盗者,天下未之有也。”
【解释】故跖之徒问于跖曰:“盗亦有道乎?”所以盗跖的徒弟向盗跖问道:“做盗贼也有盗贼的道吗?”猫有猫道,鼠有鼠道,难道盗贼也有属于盗贼的道吗?
跖曰:“何适而无有道邪?”盗跖回答道:“何处没有道呢?”道无处不在。看来这个大盗还真非等闲之辈。
盗跖又说道:“如果光是妄想着偷盗室内的宝藏,而不付诸行动,这属于盗贼里面的圣人了。”如果光妄想着盗取齐国,可是并没有付诸行动,这属于盗国贼里的圣人了。也许有许多人有非份之想,但是并没有付诸行动。庄子前面讲,不将不迎,如果有想法,实在不是圣人了。
盗跖又说道:“先破门而入的盗贼,可以说是勇;最后从室内跑出来的,可以说是义气,让别人先跑;事先知晓能不能偷盗成功,这可以说是知了;偷盗成功以后能否分得均匀,论功行赏,这是仁了。”田常作为窃国大盗,不仅仅是他一个人完成这个事情,还有许多为虎作伥的盗贼。先动手去拥护田常的,被田常冠以勇的美名;最后替田常打掩护的,被冠以义的美名。事先预谋已久,事先预判能否成功窃国,这可以说是知。窃国成功以后,论功行赏,一群窃国盗贼还称颂田常仁。
盗跖又说道:“如果这五样美德不具备,却能够成为大盗的,天下没有这样的事情。”所以说真正的窃国大盗,都是披着仁义的美名来行盗贼之实的。这种大盗更加地隐蔽和可恶。如此可见,仁义的危害有多大了。
5.掊击圣人
【原文】由是观之,善人不得圣人之道不立,跖不得圣人之道不行;天下之善不少,而不善人多,则圣人之利天下也少,而害天下也多。故曰:唇竭而齿寒,鲁酒薄而邯郸围,圣人生而大盗起。掊击圣人,纵舍盗贼,而天下始治矣。
【解释】由是观之,善人不得圣人之道不立,跖不得圣人之道不行。由此看来,善人如果不能知晓并遵行圣人之道不能立业,盗跖如果不能通晓圣人之道就不能很好地行窃。田常是通晓圣人之道的窃国大盗。
天下之善不少,而不善人多,则圣人之利天下也少,而害天下也多。天下的善本身是不少,无处不是善道,而物欲遮蔽了善人的自性本心,所以不善人就很多了。正是由于人心不古,所以圣人弘扬仁义,就会被歪曲利用,对天下有利就少了,而仁义危害天下就多了。刀剑本身并无危害,如果被坏人掌握了,就会危害天下了。仁义也是如此。
故曰:唇竭而齿寒,鲁酒薄而邯郸围,圣人生而大盗起。竭,通揭字。所以说,嘴唇翻过来,露出牙齿,牙齿就觉得很寒冷了。嘴唇的本性不是反过来的,如果违反了本性,就会有一定的因果了。这也是唇亡齿寒成语的出处。正所谓有因必有果。由于鲁国进献给楚国的酒淡薄一点而导致邯郸被围困,这就好比是圣人出来弘扬仁义而造成大盗兴起。当今有个蝴蝶效应,看似无厘头的事情,可是却导致了一些事情的发生。庄子说归咎于圣人这似乎有点躺着中枪的感觉,可是的确如此。鲁国进献美酒给楚国,可是楚国的国君嫌弃酒淡薄了,就发兵攻打鲁国。梁国一直想攻打赵国,可是一直担心楚国发兵救援,由于看到有机可乘,就发兵围困邯郸。
掊击圣人,纵舍盗贼,而天下始治矣。所以说,要抨击所谓的圣人,让世人清楚仁义的危害,赶走盗贼,而天下就开始归于大治了。这里不要误解庄子的本意,并非抨击孔子这样的圣人。圣人弘扬仁义并非有错,仁义并非有错,而是被盗贼所利用了。庄子翻来覆去说的,就是要世人回归真如自性。如果人人回归自性本心,天下则大治。
6.偷窃仁义
【原文】夫川竭而谷虚,丘夷而渊实。圣人已死,则大盗不起,天下平而无故矣。圣人不死,大盗不止。虽重圣人而治天下,则是重利盗跖也。为之斗斛以量之,则并与斗斛而窃之;为之权衡以称之,则并与权衡而窃之;为之符玺以信之,则并与符玺而窃之;为之仁义以矫之,则并与仁义而窃之。
【解释】夫川竭而谷虚,丘夷而渊实。山川中的流水枯竭了,山谷就空虚了。把大山夷为平地,填入山谷,山谷就不会空虚了。丘陵被夷为平地了,深渊就会被填实了。仁义被世人拔得如同大山一样高,圣人被托起如同山峰一样高,世人都在仰望。这里是把仁义夷为平地。
圣人已死,则大盗不起,天下平而无故矣。圣人死了,大盗就不再兴起,天下就太平无事了。无故就是无事。庄子的文章很有意思,前面先用个比方,后面再把想说的话说出来,感觉很让人受启发。要把天下的土地搞太平了,先要使得流水枯竭,然后再把高的地方夷为平地,填满山谷深渊,如此就可以太平无事了。用土地的平类比天下太平。上善若水,圣人若流水。虽然流水跟平地似乎没有什么关系,流水和圣人都是躺着中枪的,但实际上仁义被大盗所利用了。
圣人不死,大盗不止。圣人不死,大盗就不会止息,就会不断兴起。庄子并非在诅咒圣人的,只是想把道理讲明白。
虽重圣人而治天下,则是重利盗跖也。虽然重用圣人而治理天下,把提倡仁义的圣人推举到很高的高度,但是这只不过是更加有利于盗跖这样的大盗罢了。盗跖还不算是大盗,真正的大盗是窃国大盗。
为之斗斛以量之,则并与斗斛而窃之。天下人发明斗斛是用来计量谷物的,可是盗贼却连斗斛一起偷窃了。斗斛类似于仁义,圣人发明了仁义。
为之权衡以称之,则并与权衡而窃之。天下人发明秤锤、秤杆来计量物品的轻重,但是盗贼却连这些也一起偷窃了。前面讲世人用绳子来扎口袋,用锁钮来锁箱子和柜子,可是大盗连这些一起偷走了。
为之符玺以信之,则并与符玺而窃之。符是用金属、竹子或者木头等制作,双方各持一半,合上可以验明真伪。比如调兵用的虎符。玺是用玉做的印。天下人发明符玺,本来是要用来印证真伪的,用来取信于人的,可是盗贼却连这些一起偷窃了。符玺类似于仁义。大盗用谎言来验证谎言,世人就很难分辨是非了。
为之仁义以矫之,则并与仁义而窃之。圣人发明仁义,本来是为了矫正世人的心的,然而盗贼却连仁义一起偷窃了。前面写了那么多排比句,都是为了最后讲仁义。《道德经》中讲,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把符玺、权衡、仁义等都损掉了,就接近于道了。
7.窃钩者诛
【原文】何以知其然邪?彼窃鉤者诛,窃国者为诸侯,诸侯之门而仁义存焉。则是非窃仁义圣知邪?故逐于大盗,揭诸侯,窃仁义并斗斛权衡符玺之利者,虽有轩冕之赏弗能劝,斧钺之威弗能禁。此重利盗跖而使不可禁者,是乃圣人之过也。故曰:鱼不可脱于渊,国之利器不可以示人。彼圣人者,天下之利器也,非所以明天下也。
【解释】何以知其然邪?为何知道是这样的呢?
彼窃鉤者诛,窃国者为诸侯,诸侯之门而仁义存焉。那些偷窃腰带钩那样细小东西的人却被诛杀,可是窃国大盗却能堂而皇之地当诸侯王。窃国之后,诸侯国连仁义一起偷窃过来了。所以诸侯之门有仁义,以仁义来笼络同犯者,迷惑百姓。
则是非窃仁义圣知邪?这不是窃国,顺便把仁义和圣人之智也偷窃去了吗?
故逐于大盗,揭诸侯,窃仁义并斗斛权衡符玺之利者,虽有轩冕之赏弗能劝,斧钺之威弗能禁。所以那些追随大盗,与大盗同流合污;夺取诸侯王位;偷窃仁义就好像是连带斗斛、权衡和符玺一起偷窃的人,虽然有高官厚禄也无法劝勉,虽然有严刑峻法也无法禁止。因为如田常那样披着仁义的外衣窃国,还可以安安稳稳地享受诸侯王的待遇,如此大的诱惑实在足以令人铤而走险。轩,大夫以上官员所乘坐的马车。冕,大夫以上官员所戴的礼貌。斧钺,古代杀人的两种刑具,小的称为斧头,大的称为钺。
此重利盗跖而使不可禁者,是乃圣人之过也。这就对盗跖特别有利,仁义对于窃国大盗而言是重大利好和工具。这实在是所谓的圣人的过失啊。
故曰:鱼不可脱于渊,国之利器不可以示人。所以说:鱼是不可以随便离开深渊的,离开了就容易被人捕捉了;仁义是治国的利器,不可以轻易示人,如果给窃国大盗看见了,反而会连利器一起偷窃走了。
彼圣人者,天下之利器也,非所以明天下也。圣人治国所用的仁义,这是天下的利器,是不可以明示于天下的。治国的利器并非航母和核潜艇,而是几千年以来传承的道统。《道德经》中讲:鱼不可脱于渊,国之利器不可以示人。
8.绝圣弃知
【原文】故绝圣弃知,大盗乃止;擿玉毁珠,小盗不起;焚符破玺,而民朴鄙;掊斗折衡,而民不争;殚残天下之圣法,而民始可与论议。
【解释】故绝圣弃知,大盗乃止。所以说不要推崇所谓的圣人,不要把仁义拔到很高的地步,放弃那些小聪明小阴谋,如此大盗就止息了,不会兴起了。《道德经》中讲: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绝仁弃义,民复孝慈;绝巧弃利,盗贼无有。田常披着仁义外衣窃国成功,传了好多代,这就带了一个很坏的头,天下人纷纷效法。
擿玉毁珠,小盗不起。擿通掷字。投掷玉器,毁坏明珠,如此小的盗贼就不会兴起了。正是由于有美丽的玉器,珍贵的明珠,天下人都知道这些东西珍贵,都想方设法得到,所以才会有偷窃的事情发生。《道德经》中讲,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正是由于使得百姓知晓那些东西珍贵,就有了盗贼,就扰乱了民心。
焚符破玺,而民朴鄙。把所谓的信物符焚烧掉,把印玺给砸碎,如此百姓就可以回归到纯朴而粗鄙的本性了。有形的信物容易被人背弃,大道有信,为无形的阴符。黄帝慈悲后世子孙,留下了《黄帝阴符经》。神和人的约定记录在《新约》和《旧约》当中。世人只知神之所以为神,而不知不神之至神。
掊斗折衡,而民不争。打碎计量用的斗,折断称重量的秤,如此百姓就不会争斗了。官员欺压百姓,往往用小斗卖给百姓粮食,而用大斗来收购粮食。百姓敢怒不敢言,这些计量工具反而成为欺诈百姓的工具了。仁义反而成为奸诈小人欺诈百姓的工具。
殚残天下之圣法,而民始可与论议。完全毁坏掉天下圣人所设立的治国之法,所拔高推崇的仁义,而百姓就可以参与讨论是非曲直了。否则圣人所制定的法度高高在上,百姓丝毫不敢违背,也丝毫不敢怀疑。庄子并非要推导周朝所设立的周礼,并非要推导孔圣人推崇的仁义的,而是要破除重重迷雾,让世人看清自性本心的。只要恢复百姓本有的良知就可以了,不要过多地去扰民。
9.音律文采
【原文】擢乱六律,铄绝竽瑟,塞瞽旷之耳,而天下始人含其聪矣;灭文章,散五采,胶离朱之目,而天下始人含其明矣。
【解释】擢乱六律,铄绝竽瑟。搅乱六律,焚绝竽瑟这些乐器。乐律有十二,各有六个,阳称之为律,阴称之为吕。这里虽然说是搅乱,实则不是的,实则是要把音律回归为一。一根竹管不开孔的时候,虽然似乎只是一个音,可是里面蕴含着五音。打开孔以后,就分出音律了。音律如果和谐,就是雅正的乐曲,例如韶乐。孔子向苌弘问乐的时候,苌弘曾经给孔子推荐过韶乐。孔子在齐国第一次听到韶乐,如痴如醉,三月不知肉味。前面庄子讲到忽悠的时候,忽悠帮混沌打开了七窍孔穴,就分出七情六欲了。
塞瞽旷之耳,而天下始人含其聪矣。瞽旷,指晋国的乐师师旷。由于他目盲,所以称之为瞽旷。堵塞像师旷这样善于音律的乐师的耳朵,而天底下的人才开始耳聪了。音律本来是混沌的,乐师把音律给分为十二律了;乐师把编排出美妙的乐曲。乐曲如同仁义一样,天底下不善的人很多,所以就利用乐曲。郑国和卫国的靡靡之音,这是亡国之音。因为人心浮躁,喜欢听靡靡之音。乐师投其所好,创作出了大量不好的音乐。难怪王阳明先生感叹古乐不作已经很久了。传说酒的始祖仪狄酿制出酒的时候,就曾经说过,必有后世的君主因为酒而亡国。仁义和乐曲也是如此。圣人发明出仁义而被窃国大盗所利用。
灭文章,散五采。毁灭纹饰,散掉五彩。前面庄子曾经讲过,礼服上有各色的纹饰。这些纹饰扰乱百姓的心。《道德经》中讲,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不善已。天底下的人有了美丑的心,就会去追求美的而摒弃丑的。散掉五彩是将五彩回归为一,类似于将喜怒哀乐回归于中。
胶离朱之目,而天下始人含其明矣。离朱传说是古代视力极其好的人,百步之外秋毫那么细小的东西都能够分辨。这里庄子更狠,说用胶水把离朱的眼睛给粘住。当然也未必就是直接粘住,有点残忍,而是用东西来垫住。天底下的人才开始目明。
10.德始玄同
【原文】毁绝鉤绳而弃规矩,攦工倕之指,而天下始人有其巧矣。故曰:大巧若拙。削曾史之行,钳杨墨之口,攘弃仁义,而天下之德始玄同矣。
【解释】毁绝鉤绳而弃规矩。鉤通钩字,木匠用来画曲线的工具。毁掉钩和墨绳,抛弃规和矩这些木匠用的工具。
攦工倕之指,而天下始人有其巧矣。攦是折断。工倕传说是尧帝时期的巧匠。把工倕这样的巧匠的手指给折断,天底下的人开始有巧了。如此看来,庄子前面说用胶水来粘住离朱的眼睛还不算狠的,当然庄子只是打个比方啦。
故曰:大巧若拙。所以说,真正的大巧看起来似乎很笨拙的样子。《道德经》中讲: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西方科学家创立了量子理论,认为量子是测不准的,这只是歪曲真相罢了。电子围绕原子核很直白地做椭圆运动,可是西方科学家算来算去认为电子是测不准的,是自己歪曲真理罢了。用复杂的数学工具,捕风捉影似地变化到了频域空间,自己把自己给搞糊涂了。实际上频域空间跟时域空间是等价的,但是西方科学家把两个时空给搞混淆了,才造成了科学发展的困难。这赋予了东方科学家千载难逢的机会。
削曾史之行,钳杨墨之口。削除曾参和史鳅这些所谓的仁义圣人的高尚品行,封闭杨朱和墨子这些人的嘴巴。《道德经》中讲,不尚贤,使民不争。如果推崇仁义美德,百姓就去争这些美名了。虽然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可是扰乱民心,天下人无所适从。这也是孔子为何要删减经典的根本原因。而注解者还在这里画蛇添足,写到这里不由得汗颜了。康有为老师朱九江是一代大儒,临终前把衣不解带所撰写的书稿焚烧殆尽,如此就可以理解朱九江先生的一片苦心了。
攘弃仁义,而天下之德始玄同矣。摒弃仁义,天下人的德性开始归于玄同了。《道德经》中讲:塞其兑,闭其门,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是谓玄同。玄同是将天下的人混而为一,回归于相同的德性。本来人人都有佛性,都有相同的德性,只需要回归自性本心罢了。一缕太阳光经过三棱镜可以分出七色。将七色混而为一,就是玄同。将喜怒哀乐混而为一,回归于中,就是玄同。庄子真是让人着急,说了半天,原来他还是三句不离本行,劝诫世人摒弃仁义罢了,仁义如同多余的小手指头。
11.人含其明
【原文】彼人含其明,则天下不铄矣;人含其聪,则天下不累矣;人含其知,则天下不惑矣;人含其德,则天下不僻矣。
【解释】彼人含其明,则天下不铄矣。如果天下的人都能够内含本性的光明,发明本有光明的德性,点亮自己的心灯,天下就不会毁坏了。圣人虽然已经发明内在光明,然而不会太过于炫耀夺目,而是含光内敛。打个比方,夜晚大家开车都开着灯,如果开远光灯,就会炫耀别人,误导别人偏于大道了。开车也是要寒光内敛的。自性光明并非目明。什么是目明呢?并不是离朱那样百步之外分清秋毫,而是能够自己见到自性,如此才能称之为真正的目明。
人含其聪,则天下不累矣。如果天下的人都能够耳聪,则天下就不会有忧患了。真正的耳聪并不是那些擅长音律的乐师,而是能够自闻心声的人,听到自己良心呼唤的人。
人含其知,则天下不惑矣。如果天下的人能够含有真正的智慧,天下就不会惑乱了。天下的人有良知,见到了自性,恢复了本心,就不会为了一点名利而争斗了。如果人人都如此,人人都是圣贤,天下大同也就不远了。难怪王阳明先生说,满街都是圣人。满街本来是圣人,只是需要恢复本有的光明德性罢了。
人含其德,则天下不僻矣。如果天下的人都能够恢复本有的德性,则天下就不会出现邪恶的事情了,天下的人就不会走偏僻小道了。光明大道本来就在眼前,只是由于世人被物欲所遮蔽,一叶障目不见泰山罢了。
12.爚乱天下
【原文】彼曾、史、杨、墨、师旷、工倕、离朱、皆外立其德,而以爚乱天下者也,法之所无用也。
【解释】像曾参(孔子的弟子,著有《大学》)、史鳅(卫国的贤臣,以仁德著称)、杨朱、墨子、师旷(晋国的乐师)、工倕(尧帝时巧匠)、离朱(黄帝时视力极好的人)这些人,都争相炫其德性于外。
如同火花乱飞一样,绚烂夺目,扰乱天下的人心。对于治理天下实在是无用的啊,不能取法。爚,火花乱飞的样子。
13.结绳用之
【原文】子独不知至德之世乎?昔者容成氏、大庭氏、伯皇氏、中央氏、栗陆氏、骊畜氏、轩辕氏、赫胥氏、尊卢氏、祝融氏、伏牺氏、神农氏,当是时也,民结绳而用之。
【解释】子独不知至德之世乎?你唯独不知至德的世代吗?庄子说,我所说的事情并不是子虚乌有的,远古时期曾经出现过我所说的这种玄同的世代。至德是德性恢复到了极致,也就是恢复本心了。至德的世代,就是明明德于天下的世代。人人发明了自己的德性,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当今是人类意识集体扬升的时代,也是明明德于天下的时代。
想想远古时期,有容成氏、大庭氏、伯皇氏、中央氏、栗陆氏、骊畜氏、轩辕氏、赫胥氏、尊卢氏、祝融氏、伏牺氏和神农氏等十二位贤德的部落首领或者帝王。轩辕氏是轩辕黄帝,在陕西还有黄帝陵。黄帝是中华文明的始祖。黄帝留下了《黄帝内经》,这是中医的最高典籍。不仅仅是中医,也可以说是世界医学的最高典籍。黄帝还留下了《黄帝阴符经》。虽然只有三百个字,但是治国、用兵无所不包,是一部无字天书。神农氏曾经尝百草,留下了《神农本草经》。伏牺,也就是伏羲氏。伏羲画八卦,可以说是《易经》的创始人。我们的老祖宗对子孙不薄,留下了这么多无上的珍宝,这也是文化自信的深层底气。
当是时也,民结绳而用之。在那个时候,老百姓用绳子打结的办法来记事。讲到绳子,我们尝试格一下绳子的理。一堆绳子散乱放在一起,如果找到绳子的头头,只要提起来就可以顺了。我们平时说心乱如麻,心里如同一堆散乱的麻线。一堆散乱的杂念,如果提起了念头,把头头提起来,就会进入静定了。什么是提念头呢?佛家有教念佛法门,念一句佛号,这句佛号就是念头。当今中国传承传统文化。什么是传统呢?统字左边是丝线,也就是说要像提丝线头头一样。初心就是传统文化的头头,正道正统道统就是头头。
14.则至治已
【原文】甘其食,美其服,乐其俗,安其居,邻国相望,鸡狗之音相闻,民至老死而不相往来。若此之时,则至治已。
【解释】甘其食,美其服,乐其俗,安其居。那个时候老百姓吃饭吃得很香甜,穿衣服很和美,生活习俗其乐融融,居住的房子很安乐。当然衣服和美并不是一定要有很多的纹饰,而是那种简单的大美。我们说老庄,不愧是一家的。庄子在这里直接把老子的原文给放上来了。
邻国相望,鸡狗之音相闻,民至老死而不相往来。两个相邻国家很近,可以相望到对方。邻村的鸡狗的叫声互相都可以听到。老百姓从出生到老死都可以不相往来。这并不是说老百姓之间缺乏交流,而是老百姓安贫乐道,不羡慕外面的世界,自给自足这是真正的满足。六祖大师讲:自性具足一切智慧。
若此之时,则至治已。在这个时候,已经是天下大治的美好时代了。当今世界,科技高度发展,武器也越来越先进。如果各国都收缴销毁所有武器,把研究武器的资源用在解决全球底层老百姓的生活上,这是多么美好的事情。如同古代那样刀枪入库,马放南山。庄子所说是大智慧,并非愚民政策。那是一个人人回归自性的世代,可是百姓却不知道自己是得道了。
15.好知之过
【原文】今遂至使民延颈举踵,曰:“某所有贤者”,赢粮而趣之,则内弃其亲而外弃其主之事,足迹接乎诸侯之境,车轨结乎千里之外。则是上好知之过也。
【解释】今遂至使民延颈举踵。当今竟然要使得老百姓伸长脖子,抬起脚跟,眼巴巴地盼望。
曰:“某所有贤者”,赢粮而趣之。老百姓说道:“某个地方有贤者出现了。”于是就包裹着粮食不远万里投奔过去了。
则内弃其亲而外弃其主之事。如此这般,对内抛下了至亲骨肉,不能孝顺双亲;对外背弃了君主。如此使得百姓做不忠不孝之事了。
足迹接乎诸侯之境,车轨结乎千里之外。老百姓的足迹交接于各国诸侯的国境,他们驾着马车往来交错于千里之外的地方。老百姓为了寻访贤者,真是煞费苦心。本来之前大治的状态,老百姓在家里,都不知道要做什么,出门都没有什么地方想去。
则是上好知之过也。这都是由于在上位的人喜好搬弄智巧的过错。
16.俗惑于辩
【原文】上诚好知而无道,则天下大乱矣!何以知其然邪?夫弓、弩、毕、弋、机变之知多,则鸟乱于上矣;鉤饵、罔罟、罾笱之知多,则鱼乱于水矣;削格、罗落、罝罘之知多,则兽乱于泽矣;知诈渐毒、颉滑坚白、解垢同异之变多,则俗惑于辩矣。
【解释】上诚好知而无道,则天下大乱矣!身居上位的人好玩弄智巧权谋,而且多欲无道,则天下就大乱了。
何以知其然邪?为何知道是这样子的呢?
夫弓、弩、毕、弋、机变之知多,则鸟乱于上矣。弩虽然填装时间比弓要长一些,但是射程更远,可以同时发射多支箭。毕是带柄的小网。弋是带有绳子的箭,射出去可以回收。机是捕捉鸟兽的机关。由于人的智巧多了,有了弓、弩、毕、弋和机关等各式各样的工具,所以飞鸟就在天上乱飞了。百姓如同惊弓之鸟,得想着各种办法生存下去。
鉤饵、罔罟、罾笱之知多,则鱼乱于水矣。鉤是鱼钩;饵是钓饵。罔罟,是渔网。罾是古代一种用木棍或竹竿做支架的方形鱼网,可以在中间投入鱼饵,鱼虾就会跑进来,提起来就可以了。笱是用来捕鱼虾的竹笼。正是由于人的智巧太多了,发明了钓钩钓饵、渔网和渔笼等各种各样的捕鱼工具,则鱼儿就会在水下乱游乱撞了。
削格、罗落、罝罘之知多,则兽乱于泽矣。削格是竹子或者木棍制成的栅栏。罗落是用网或者绳子捕捉野兽。天罗地网,这里也讲了罗。罝罘原本是捕捉兔子的网,这里引申为捕兽用的网。正是由于人的智巧太多了,发明了栅栏、各式各样的捕兽网工具,则野兽在山泽之间就惊恐乱撞了。
知诈渐毒、颉滑坚白、解垢同异之变多,则俗惑于辩矣。知诈,太多智巧,太多狡诈的事情。渐毒,侵害。颉滑是奸黠狡猾。坚白是名家公孙龙关于离坚白的学说。解垢,言词诡曲。同异是名家惠施关于合同异的学说。由于百姓受太多智巧,太多狡诈的事情的侵害。例如奸黠狡猾的坚白论、言词诡曲的同异论等这些权变的言论多了,则世俗的人就会被这些诡辩所迷惑了,不知什么是正道了。
当然了,庄子并非不知道公孙龙和惠施为得道高人,他们也是同一时代的人。庄子和惠施是至交好友。庄子和公孙龙还有个“鸡三足”的公案,也就是鸡有三个鸡腿的辩论。虽然公孙龙和惠施提出这些学说的初衷是好的,可是容易被世人所误解,扰乱世人的心。为了更好地理解庄子学问,我们简要把坚白论和同异论解释一下。
关于坚白论。如果一个人只有手,而一个人只有眼睛,不同时存在一个人的身上。一个人用手去摸石头,能感觉到石头的坚,不能看到石头的白;另一个人用眼睛去看石头,能够看到石头的白,可是感觉不到石头的坚。一个人讲什么样的白,什么样的黑,另外一个人是无法理解的。一个人讲什么样的坚,另外一个人也是无法理解的。如同鸡对鸭讲,对牛弹琴。公孙龙其实通过离坚白这个近乎诡辩的言论,都是在想讲明道,在讲明于相而离相这个事情。外离相即禅,内不乱即定,合起来就是禅定。离相即是无上甚深禅,离坚和白的相即是离坚白,即是禅,也难怪这么难理解了。
惠施有著名的历物十事。作为研究万物之理的物理学,不可不将其作为重要参考。我们挑主要的来讲讲。
(1)同异论。其中一事这样讲:“大同而与小同异,此之谓小同异;万物毕同毕异,此之谓大同异。”这也是大同小异这个成语的出处。
什么是大同?天地万物本来同为一体,这是大同。天下同为一家,不分肤色种族,这是大同。只是由于物欲遮蔽良心,间隔其间,就把大心切分成小心了。天地万物就各自分为一物了。
什么是小同呢?看似相同的两个事物,其实并不完全相同的。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没有完全相同的两片叶子。所以看似小同,可是小同中有异。阳明先生格竹子病倒了,可是后来的确有收获的,也讲了一些关于竹子的道理。竹子虽然每一节看似相同,但是没有一节是完全相同的。每一片竹叶看似相同,但是都是不同的。
所以惠施说:大同而与小同异,此之谓小同异。天下万物同为一体,这是大同。虽然万物有些看似相同,可是没有完全相同的两个物体。如此就说是小同异。
万物毕同毕异,此之谓大同异。万物形态各异,毕竟相同,都同为一体;毕竟相异,本来没有两个物体完全相同。这样可以称之为大同异。大同中有异处。
(2)我知天下之中央,燕之北,越之南也。为什么惠施能知天下的中央呢?其实并不奇怪,任何一物都可以是一个小宇宙,任何一点都可以作为宇宙的中心,作为参照系。以地球为天下中心是对的;以太阳为天下中心也是对的;以月球为天下中心也是对的。
17.求所已知
【原文】故天下每每大乱,罪在于好知。故天下皆知求其所不知,而莫知求其所已知者;皆知非其所不善,而莫知非其所已善者,是以大乱。
【解释】故天下每每大乱,罪在于好知。所以说,天下之所以昏昧大乱,罪就是在于太过于喜欢玩弄智巧和权谋了。每每,昧昧,昏昧不明。一个人的心之所以昏暗不明,也是由于太多的物欲,太多的妄想,如同浮云遮蔽太阳罢了。心如同光明的太阳,所以尼采曾经说他是太阳。
故天下皆知求其所不知,而莫知求其所已知者。所以说天下人都想要追求他们所不知道的知识,而却不知道去追求他们已经知道的。其实每个人已经知道的东西很多了,在自性本性之中都有。如果打开自性本心的大门,学问就会如同汩汩的泉水,源源不断地涌出来了。
皆知非其所不善,而莫知非其所已善者,是以大乱。正是由于天下人都知道非议其所认为不善的东西,跟自己意见相左的东西,而不知道反省探讨自己认为善的东西,跟自己意见一致的东西。如此就天下大乱了。张果老倒骑驴,就是为了提醒世人的颠倒。庄子这里讲出这种颠倒了。不笑不足以为道。世人对大道感到迷惑,所以对其进行非议。可是对于一些臭味相投的小道,却赞赏有加。如此完全颠倒了,世界不乱才怪呢。
18.啍啍乱天下
【原文】故上悖日月之明,下烁山川之精,中堕四时之施,惴耎之虫,肖翘之物,莫不失其性。甚矣,夫好知之乱天下也!自三代以下者是已,舍夫种种之民,而悦夫役役之佞,释夫恬淡无为,而悦夫啍啍之意,啍啍已乱天下矣!
【解释】故上悖日月之明。所以说世人爱好搬弄智巧,追求名利。正所谓利令智昏,此心本来光明如日月,被物欲所遮蔽了。万法唯心造,此心被妄想所遮蔽,日月无光。所以说在上遮蔽了日月的光辉。而今的雾霾污染,遮蔽了日月光辉。日月光辉无法顺利到达人体,人就会生病了。悖是遮蔽。
下烁山川之精。在下销毁了山川的精气灵性。山川包括了山和江河湖泊。大禹治水,堵不如疏,也是顺着水性在治水。如果不顾子孙后代排放污染物,就会破坏江河湖泊的自性了。无法孕育出鱼虾了。山上需要有林木,如果过度地砍伐,就会使得山体滑坡,失去灵性了。无法孕育出鸟兽了。烁是销毁。
中堕四时之施。在中毁坏了四时,也就是春夏秋冬的这种天时的恩泽。大自然本来春生,夏长,秋收,冬藏。可是这个给扰乱了。当今的世人更加炫耀自己的多智,能够在冬天生产出夏天的蔬菜水果,可以生产出转基因的食物。夏天躲在空调房里,出门开车也是空调,办公室也是空调。如此就四时不分了。许多候鸟群体,冬天冷了又飞到暖的地方,就没有经历自然的冬天。正是违背了四时规律,所以人体这个小宇宙就会经常生病了。
惴耎之虫。惴耎是虫子蠕动的样子。无足的虫子蠕动,本来的自性也被破坏了。正是由于好智逞强,用了大量的抗生素,各种病菌不断地违背自然规律而进化。正所谓魔高一尺道高一丈,新的病菌和新的治疗手段都不断地增长。
肖翘之物。如果太过于好智巧,也会破坏飞翔的小虫的本性了。由于世人好智巧,在水里游的就不是鱼了,而是核潜艇和各种船舶。在天空飞翔的不是小虫和小鸟,而是飞机、导弹和卫星等。这些东西本来发明的初衷是好的,如同仁义一样,容易被坏人所利用了。这些东西如同悬挂在人类头顶的一把利剑,随时都有可能造成危险。肖是小。翘是飞翔。
莫不失其性。如此天地万物无不失去其本性。不光是人迷失本性。
甚矣,夫好知之乱天下也!太严重了,这些都是由于太过于好智巧而扰乱天下呀!
自三代以下者是已。自从夏商周三代以下,都是这个样子了。贤德君主成汤和贤德大臣伊尹创立了商朝。周朝更是由周文王、姜太公等贤德的高人所创立。
舍夫种种之民。舍弃纯朴之性的百姓。种种是纯朴。
而悦夫役役之佞。而喜欢狡黠,巧言谄媚的人。役役是狡黠。
释夫恬淡无为。抛弃了恬淡无为。
而悦夫啍啍之意。而对于繁琐的说教很喜悦。啍啍是繁琐。
啍啍已乱天下矣!正是由于繁琐的说教而扰乱了天下呀!现在世人并不是获得说教的机会少了,而是太多太多了。手机、电视和网络,无处不在,无不在通过七窍而污染人性。难怪浑沌被忽悠凿开七窍就死去了。
第二章 失却本心
1.失却本心
【原文】 尔时阿难,及诸大众。闻佛示诲,身心泰然。念无始来,失却本心。妄认缘尘,分别影事。今日开悟,如失乳儿,忽遇慈母。合掌礼佛。愿闻如来,显出身心,真妄虚实,现前生灭与不生灭,二发明性。
【解释】尔时阿难,及诸大众。闻佛示诲,身心泰然。这时候阿难及在场的大众,听闻佛陀的开示和教诲,身心都泰然了,很舒坦了。
念无始来,失却本心。妄认缘尘,分别影事。阿难和大众都在感慨,从无始以来,失去自性本心,不知道哪里是自己真正的家园。不知道认真心,而是取妄念,认外缘和客尘,在那里分别这些事物的虚幻影像罢了。柏拉图有个洞穴的比喻很生动。有一群人被绑在山洞里面,前面有一面墙,后面有一堆篝火,大家都无法回头看。所有人都看着墙上的影子,以为是真的。有一个人挣脱了绳子跑出去山洞,看清楚了这一切,可是回来告诉大家,没有一个人相信他,都觉得他是个疯子。王阳明刚开始出山的时候,很多人都骂他是伤心病狂,因为他所讲的和朱熹的有很大不同。
今日开悟,如失乳儿,忽遇慈母。今日大家心开悟解了,都开悟明心见性,看到自己的真心自性了,如同从小迷失的小儿,忽然遇见自己的慈母一样,悲喜交加。亲爱的读者,看到这里大家开悟了吗?如果没有开悟不要紧,不断精进修行就好了,继续参悟。其实在佛经当中可以找到自己的印证。正像唐玄奘所说的,如人饮水冷暖自知。
合掌礼佛。愿闻如来,显出身心,真妄虚实,现前生灭与不生灭,二发明性。这时候大家恭敬地合掌礼佛,感恩佛陀慈悲说法开示引导众生开悟。正所谓开悟的楞严,成佛的法华,这部经很容易引导大家开悟。但愿能够听闻如来更多开示。显现出身心的真、实、虚、妄;展现出什么是生灭的,什么是不生灭的。发明这个不生不灭的能见的自性本心。
2.今犹狐疑
【原文】时波斯匿王,起立白佛。我昔未承诸佛诲敕。见迦旃延毗罗胝子。咸言此身死后断灭,名为涅槃。我虽值佛,今犹狐疑。云何发挥,证知此心,不生灭地。今此大众,诸有漏者,咸皆愿闻。
【解释】时波斯匿王,起立白佛。我昔未承诸佛诲敕。见迦旃延、毗罗胝子。咸言此身死后断灭,名为涅槃。这时候波斯匿王,恭敬地站起来对佛说:“昔日我没有能够得到佛陀的教诲,那时候看见迦旃延(中文名字:剪发)、毗罗胝(中文名字:不做)儿子,这两个都是外道。听他们说,这个身体死后是断灭的,这个称之为涅槃。”什么是涅槃呢?我们经常讲凤凰涅槃,浴火重生。这个涅槃并非死去,而是活着成就,活着成佛,成就无上正等正觉,内证大菩提心。波斯匿王对佛陀极其恭敬,提问还要站起来。
我虽值佛,今犹狐疑。波斯匿王又说道:“我虽然现在是佛的弟子了,可是现在还有些狐疑。”正所谓大疑有大悟,波斯匿王有这个疑问,佛陀针对性地开示,就会进步很大了。记得以前读大学的时候,我每隔一段时间就用一句话来安慰自己:比如凡事往好处想。一遇见不开心的事情,就安慰自己。可是过了一个月,又换成另外一句话了,凡事设想到最坏的情况,都没有什么,这就不用怕了。突然有一天有了很大疑惑,到底人要不要刻意调节心情呢?到底用哪一句话调节呢?突然有一天就顿悟了,原来是不需要刻意执着于哪一句的。正如《道德经》中讲,唯之与阿,相去几何;善之与恶,相去若何。唯和阿都是应承的口语,又相差多少呢?两者可以替换。比如梵文、中文和英语都指向唯一的月亮,这就是不住语言文字相了,这就是离相了。外离相即禅,内不乱即定。我就是因此因缘而明心见性、开悟的。
云何发挥,证知此心,不生灭地。今此大众,诸有漏者,咸皆愿闻。波斯匿王又说道:“怎么样子才能够发挥出来所学的佛法,内证得这个真心呢,内证不生不灭的境地呢?现在大众,各位还有漏的同修,都愿意听听如来的开示。”波斯匿王很慈悲,帮我们问问题,这样我们两千多年以后,还可以想象当时的场景。什么是有漏呢?六根对应于六个城门,漏物欲进来污染本心,这就是有漏,让贼漏进来了。
3.终从变灭
【原文】佛告大王。汝身现在。今复问汝。汝此肉身,为同金刚常住不朽,为复变坏。世尊,我今此身,终从变灭。佛言大王。汝未曾灭,云何知灭。世尊,我此无常变坏之身虽未曾灭。我观现前,念念迁谢,新新不住。如火成灰,渐渐销殒。殒亡不息,决知此身,当从灭尽。佛言:如是,大王,汝今生龄,已从衰老,颜貌何如童子之时。世尊,我昔孩孺,肤腠润泽。年至长成,血气充满。而今颓龄。迫于衰耄,形色枯悴,精神昏昧,发白面皱,逮将不久,如何见比充盛之时。佛言大王。汝之形容,应不顿朽。王言世尊。变化密移,我诚不觉。寒暑迁流,渐至于此。何以故。我年二十,虽号年少颜貌已老初十岁时。三十之年,又衰二十。于今六十,又过于二,观五十时,宛然强壮。世尊,我见密移。虽此殂落。其间流易,且限十年。若复令我微细思惟,其变宁唯一纪二纪,实为年变。岂唯年变。亦兼月化。何直月化。兼又日迁。沉思谛观,刹那刹那,念念之间,不得停住。故知我身,终从变灭。
【解释】佛告大王。汝身现在。今复问汝。汝此肉身,为同金刚常住不朽,为复变坏。佛陀告诉波斯匿王:“你的身体现在在这里,我现在问你:你这个肉身,是金刚常住,不坏的肉身,不会腐朽的呢?还是也会变坏腐朽的呢?”
世尊,我今此身,终从变灭。波斯匿王回答道:“世尊,我现在这个身体啊,这个臭皮囊啊,终究是会变坏,也会死去的。”作为君王能够如此虔诚,很是难得。一般来讲,君王都希望听到别人说,万岁万岁,万万岁。
佛言大王。汝未曾灭,云何知灭。佛陀对大王说:“你还未曾灭呢,还没有死呢,如何知晓身体有灭呢?”
世尊,我此无常变坏之身虽未曾灭。我观现前,念念迁谢,新新不住。如火成灰,渐渐销殒。殒亡不息,决知此身,当从灭尽。波斯匿王回答道:“世尊,我这个无常、会变坏的身体,虽然还未曾灭。可是,我看眼前经历的事情就很清楚了,我观这个念头啊,一个念头过去了,又一个念头起来了,不断迁移又如同花朵那样凋谢了。如同花开花落,云卷云舒那样,虽然是新的念头,也会被更新的念头所替代,是不能常住不坏的。如同火烧成灰一样,逐渐什么都会逐渐的烟消云散,殒没的。万物也都是如此殒没,死亡,都会归于没有生息的,所以我决然知晓这个身体,当然会灭亡,也会有人死灯灭那一天了。”
佛言:如是,大王,汝今生龄,已从衰老,颜貌何如童子之时。佛听了就说道:“是的,大王,你说的对。你现在的年龄很大了,已经衰老了,头发胡须都白了,也有了皱纹。你的容貌跟孩童那时候相比如何呢?”
世尊,我昔孩孺,肤腠润泽。年至长成,血气充满。而今颓龄。迫于衰耄,形色枯悴,精神昏昧,发白面皱,逮将不久,如何见比充盛之时。波斯匿王回答道:“世尊,我昔日当孩子的时候,皮肤、肌肉都很娇嫩很润滑。等到长成年以后,血气方刚。而现在呢,已经颓废、岁数大了,已经衰老了。形色枯槁、面容憔悴、精神昏聩,也大不如前了。头发白了,脸面上也有皱纹了。我在想啊,也活得不太长久了,如何能够跟以前盛年的时候相比呢!”
佛言大王。汝之形容,应不顿朽。佛陀对大王说:“你的形体和容貌,应该不是一下子就衰老成这样的。”
王言世尊。变化密移,我诚不觉。寒暑迁流,渐至于此。何以故。我年二十,虽号年少颜貌已老初十岁时。三十之年,又衰二十。于今六十,又过于二,观五十时,宛然强壮。波斯匿王回答道:“这种衰老的变化是隐秘地推移的,我诚然是一点察觉都没有啊。寒暑往来,时间不短迁流,逐渐就变成这个样子了。为什么这么说呢?我年轻是二十岁的时候,虽然说是年少,可是容颜和样貌已经比当初十岁的时候老了;等到三十岁的时候,已经比十岁衰老二十年了。现在不止六十岁了,已经六十有二了,六十二岁了。现在回想五十岁那会,感觉那时候还是很强壮的呢!”《周易》八八六四卦为宇宙模型,其中阴爻阳爻隐秘推移,就使得万事万物不断变化了,世人是不容易察觉的。做一分善事,就会往阳推移一分;做一分恶事,就会往阴方向推移一分。造一分善业,造一分恶业也是如此。
世尊,我见密移。虽此殂落。其间流易,且限十年。波斯匿王又说道:“世尊,我所看见的这种潜移默化的这种隐秘推移,真的不容易察觉。虽然这样的衰老的过程,其中间不断地迁流变化,且期间的期限是十年。”
若复令我微细思惟,其变宁唯一纪二纪,实为年变。岂唯年变。亦兼月化。何直月化。兼又日迁。波斯匿王又说道:“如果我又再仔细的思维琢磨一下,推算一下,这样的变化不仅仅是发生在十二年(一纪)、二十四年(二纪);实际上每年都有变化了。岂止是每年都有变化,每个月都有变化的。岂止是每个月有变化,每天都有迁移变化的。”
沉思谛观,刹那刹那,念念之间,不得停住。故知我身,终从变灭。波斯匿王又说道:“我沉思认真地寻找其中的真谛,认真地观察,每一个刹那,刹那;每一个念头和念头之间,不得停息,一刻不停地变化,变老。所以我知道,我这个身体,终究是要变化,会陨灭的。”战国惠施名家有个飞鸟之影未尝动的公案。用高速摄像机拍摄飞鸟每一瞬间,一刹那一刹那一张胶片,再放在电影院中,就像真的飞鸟在动一样,实则不是。我们的心就如同这个高级摄像机。所以飞鸟无动相,也无静相。不住飞鸟相;不住动相,不住静相。无我相,我鸟相,无人相,无众生相和无寿者相。
4.不生灭性
【原文】佛告大王。汝见变化,迁改不停,悟知汝灭。亦于灭时,汝知身中有不灭耶。波斯匿王。合掌白佛。我实不知。佛言,我今示汝不生灭性。大王,汝年几时,见恒河水。王言:我生三岁,慈母携我,谒耆婆天,经过此流,尔时即知是恒河水。佛言大王。如汝所说,二十之时,衰于十岁,乃至六十,日月岁时,念念迁变。则汝三岁见此河时,至年十三,其水。云何。王言:如三岁时,宛然无异。乃至于今,年六十二,亦无有异,佛言:汝今自伤发白面皱。其面必定皱于童年。则汝今时,观此恒河,与昔童时,观河之见,有童耄不。王言:不也,世尊。佛言大王。汝面虽皱,而此见精,性未曾皱。皱者为变。不皱非变。变者受灭。彼不变者,元无生灭。云何于中受汝生死。而犹引彼末伽黎等,都言此身死后全灭。王闻是言。信知身后舍生趣生。与诸大众,踊跃欢喜,得未曾有。
【解释】佛告大王。汝见变化,迁改不停,悟知汝灭。亦于灭时,汝知身中有不灭耶。佛陀告诉大王:“你看见身体不断变化,迁流改变不停息,因此感悟知晓你终有一天会陨灭。人死如同灯灭。可是你有没有想过,在陨灭的时候,你可知晓你身中有不陨灭的东西吗?”
波斯匿王。合掌白佛。我实不知。波斯匿王恭敬地双手合掌对佛说道:“我确实不知。”
佛言,我今示汝不生灭性。大王,汝年几时,见恒河水。佛陀又说道:“我现在开示让你看见不生不灭的自性。大王,我问你,你几岁的时候看见恒河水。”
王言:我生三岁,慈母携我,谒耆婆天,经过此流,尔时即知是恒河水。大王回答道:“我在三岁的时候,慈爱的母亲带着我,去拜谒耆婆天的庙,经过恒河河流,那个时候就已经知晓那是恒河水了。”
佛言大王。如汝所说,二十之时,衰于十岁,乃至六十,日月岁时,念念迁变。则汝三岁见此河时,至年十三,其水云何。佛陀告诉大王说道:“如你所说,二十岁的时候,比十岁的时候要老了。乃至六十岁的时候,更不用说了,变化是很大的了。每日每月每年每时每刻都在变化,念念都在迁移变化。则你三岁时候见过这条河流,到你十三岁的时候,恒河水怎么样了?”
王言:如三岁时,宛然无异。乃至于今,年六十二,亦无有异。大王回答道:“十三岁时候所看见的恒河水,与三岁时候,宛然没有什么不同。乃至到了今日,我已经过了花甲之年,已经六十二岁了,也没有什么不同啊。”
佛言:汝今自伤发白面皱。其面必定皱于童年。则汝今时,观此恒河,与昔童时,观河之见,有童耄不。佛陀又说道:“你现在自己感到伤感,现在头发白了,脸面皮肤也有皱纹了。面部皮肤肯定皱过童年了,童年的又水嫩又光滑。则你现在,看这条恒河,与昔日童年时候对比。你现在观恒河有一个自性之见;童年时候观看恒河,也有一个自性之见,有没有童年和老年的区别呢?”这个能见的自性,有没有变化呢?《金刚经》中先打破我相、人相、众生相和寿者相,这里也打破恒河相。接着又打破对我见、人见、众生见和寿者见的执着。在这里也打破了恒河见的执着。
王言:不也,世尊。大王回答说,没有区别的,世尊。
佛言大王。汝面虽皱,而此见精,性未曾皱。皱者为变。不皱非变。变者受灭。彼不变者,元无生灭。云何于中受汝生死。佛陀告诉大王:“你的脸面虽然皱了,而此能见的自性,这个自性未曾变皱。皱是变化,不皱并不是变化。变化的就会陨灭,这个不变的,就是本来不生不灭的了。你为何还要说你身体当中的见性,跟着你的身体一起承受生死轮回呢!”
而犹引彼末伽黎等,都言此身死后全灭。佛陀又说道:“况且你援引有断灭论的末伽黎等那些外道的说法,都说这个身体死后,就全部陨灭了,连能见的自性也是陨灭了。”
王闻是言。信知身后舍生趣生。与诸大众,踊跃欢喜,得未曾有。波斯匿王听闻这番话,已经升起信心了,相信并且知晓这个身体死后,舍弃这个臭皮囊以后,还有不生不灭的自性,还有前世今生,有三世果报。波斯匿王和大众,都充满法喜,很开心,得到了未曾有的收获。特别是波斯匿王最开心了,作为国王最担心的就是死亡了,居然还有不生不灭的东西。
5.洗我尘垢
【原文】阿难即从座起。礼佛合掌,长跪白佛。世尊,若此见闻,必不生灭,云何世尊,名我等辈,遗失真性,颠倒行事。愿兴慈悲,洗我尘垢。
【解释】阿难即从座起。礼佛合掌,长跪白佛。阿难即刻从座位起来,双手合掌礼佛,长跪在那里对佛说。
世尊,若此见闻,必不生灭,云何世尊,名我等辈,遗失真性,颠倒行事。愿兴慈悲,洗我尘垢。阿难说道:“世尊,如果你所说的这个能见能闻的自性,必然是不生不灭的,为何世尊却说我等这些人,遗失了真心自性,颠倒来去做事呢。但愿如来发慈悲,帮我们洗掉心的尘垢。”既然说自性是不生不灭的,就一直在身上的啊,为什么佛却说遗失了自性呢?
6.谁正谁倒
【原文】即时如来垂金色臂,轮手下指,示阿难言。汝今见我母陀罗手,为正为倒。阿难言:世间众生,以此为倒,而我不知谁正谁倒。佛告阿难。若世间人,以此为倒,即世间人,将何为正,阿难言:如来竖臂,兜罗绵手,上指于空,则名为正。佛即竖臂,告阿难言:若此颠倒,首尾相换。诸世间人,一倍瞻视。则知汝身,与诸如来清净法身,比类发明,如来之身,名正遍知。汝等之身,号性颠倒。随汝谛观。汝身佛身,称颠倒者,名字何处,号为颠倒。
【解释】即时如来垂金色臂,轮手下指,示阿难言。汝今见我母陀罗手,为正为倒。这时候如来垂下金色臂膀,把手指朝下指,展示给阿难,说道:“你现在看看我的手,是正还是倒的呢?”
阿难言:世间众生,以此为倒,而我不知谁正谁倒。阿难说道:“世间的众生,都以此是颠倒的,而我不知谁是正,谁是倒的。”
佛告阿难。若世间人,以此为倒,即世间人,将何为正。佛陀告诉阿难:“如果世间的人,以此为倒立,那么世间人,该以什么为正呢?”
阿难言:如来竖臂,兜罗绵手,上指于空,则名为正。阿难回答道:“如来竖起臂膀,把你柔软光滑的手,向上指向空中,这就称之为正了。”
佛即竖臂,告阿难言:若此颠倒,首尾相换。诸世间人,一倍瞻视。佛陀听了就竖起臂膀,告诉阿难道:“像这样颠倒,只是首尾相换罢了,手臂还是这个手臂,手掌还是这个手掌。那些世上的人,都是迷上加迷了,所以看起来颠倒了。”
则知汝身,与诸如来清净法身,比类发明。佛陀又说道:“这里拿你的身体,与诸位如来清净法身(自性本心),这样来类比发明,你就明白如何颠倒了。”
如来之身,名正遍知。汝等之身,号性颠倒。佛陀又说道:“如来之身,也就是清净法身,也就是之前所说的不生不灭的自性,称之为正遍知,也就是看一切都是正的,不是颠倒的;能够知晓一切,具足一切智慧。而你们呢,就颠倒过来了,以正为倒,以倒为正了。”
随汝谛观。汝身佛身,称颠倒者,名字何处,号为颠倒。佛陀又说道:“你仔细认真地观察审视一下,你的身体是什么,佛的身体是什么,称之为颠倒的,为什么名字称之为颠倒,怎么个颠倒法?”世间众生把佛的这个有形的色身当成佛身;而佛陀把自性本心、法身佛当成佛身。这样就是最根本的颠倒了。众生看不见自性,看不见法身佛!
张果老倒骑驴,也是提醒众生颠倒。其实深观下去,很多地方都有颠倒。
当今物理学界颠倒,把概率空间、频域空间当成是正,停留在那里计算,搞得测不准不确定,不可理解;如果转化回去时域空间,这一切又是可以理解的,电子也是有大小,如同球模型那样的。如此就可以实现物理学大统一了。
当今投资界也是颠倒。把追涨杀跌,短线买卖赚钱投机以为是正道,而把长线持有价值投资当成是颠倒了。投机是不确定的,然而投资是确定赚钱的,立于不败之地的。投资是可以通过复利效应,实现爆炸式增长的。把长线价值投资当成赚得慢,赚得少;其实不然,少则多,慢则快。
世间颠倒可见一斑。芸芸众生,把西医当成是正;而把中医当成伪科学。张仲景、张景岳等名家经典放在一边,西医以正统名义赚取暴利而杀人无数,真是可悲可叹啊!把科学迷信为科学,而把佛经佛典当成迷信,如此颠倒可悲可叹。
7.迷中倍人
【原文】于时阿难与诸大众,瞪瞢瞻佛,目睛不瞬,不知身心,颠倒所在。佛兴慈悲,哀愍阿难及诸大众。发海潮音,遍告同会。诸善男子,我常说言,色心诸缘,及心所使诸所缘法,唯心所现。汝身汝心,皆是妙明真精妙心中所现物。云何汝等,遗失本妙,圆妙明心,宝明妙性。认悟中迷。晦昧为空,空晦暗中,结暗为色。色杂妄想,想相为身。聚缘内摇,趣外奔逸。昏扰扰相,以为心性。一迷为心,决定惑为色身之内。不知色身,外洎山河虚空大地,咸是妙明真心中物。譬如澄清百千大海弃之。唯认一浮沤体,目为全潮,穷尽瀛渤。汝等即是迷中倍人。如我垂手。等无差别。
【解释】于时阿难与诸大众,瞪瞢瞻佛,目睛不瞬,不知身心,颠倒所在。这时候阿难和在场的大众,听了以后都不知所措了,眼睛一眨不眨地盯着佛陀看,巴望着能够听到佛陀的开示。大家都不知道身心如何颠倒。
佛兴慈悲,哀愍阿难及诸大众。发海潮音,遍告同会。佛陀大发慈悲心,怜悯阿难和在场的大众,发出海潮音,都告知在法会中的大众。如同大海浪潮那样的声音,大海很大,这个声音也很大,正如《道德经》中说的,大音希声,大象无形。真正大的声音,看似没有什么声音。这是佛陀的妙法音,如同狮子吼。把大家都叫醒,不至于沉迷颠倒。
诸善男子,我常说言,色心诸缘,及心所使诸所缘法,唯心所现。汝身汝心,皆是妙明真精妙心中所现物。佛陀又说道:“诸位善男子,我常常说起,不管是眼睛所看见的色;还是心所面对的外缘,比如耳朵所听闻的声等;再比如香味触法等,这些都是自性真心所呈现。不管是你的身体,还是你的这个识心,这些都是妙明自性真心中所呈现之物罢了。”正所谓万法唯心造!六尘也是真心自性呈现出来的,比如色声香味触法这些客尘。真心自性为主,而色声香味触法为客,客只是真心自性的影像罢了。正如《金刚经》中所讲,一切有为法,如露亦如电,如梦幻泡影,应作如是观。
云何汝等,遗失本妙,圆妙明心,宝明妙性。认悟中迷。佛陀又说道:“为何你等,遗失了原本妙明真心,具备一切智慧的自性。你以为你了解了,你领悟了这个心,只是识心罢了,这是迷惑了,颠倒了,认贼为父了。”自己领悟没有领悟,需要开悟的高僧大德来印证的,或者在经典中印证也可以的。王阳明先生在贵州龙场悟道以后,他就在四书五经当中找印证,发现居然可以圆融通达地解释四书五经,没有任何疑问了。
晦昧为空,空晦暗中,结暗为色。佛陀又说道:“我们来看看客尘的色尘如何形成的。晦涩暗昧的可以称之为空,看不见什么色(看不见什么不等于没有,比如康德的物自体,我们无从知晓,但是我们可以感知现象界的东西,也就是色);在这个空、晦涩黑暗中,这些暗不断地凝结又形成了所谓的色。”王阳明有个山中之花的公案。看花的时候,花的颜色一下子鲜明起来;不看花的时候,花和你的心归于孤寂状态。孤寂的花,如同晦涩黑暗一样,看花的时候,就可以凝结黑暗而形成色了。
色杂妄想,想相为身。聚缘内摇,趣外奔逸。昏扰扰相,以为心性。佛陀又说道:“万物芸芸,无量无边的万物,都有很多色相,色相再夹杂着妄想杂念。由妄想和这个色身的相结合一起,就形成了我们这个身。这个色身当中,不断聚集外缘,在内攀援想象不断摇动,不断向外驰求物欲,奔逸向外。纷纷扰扰,很昏聩的样子,以为这就是自己的心性了。”我们的内心中有一个声音是无法停止的,不停地自说自话,以为这个是自己的心性了。然而,虽然没有有形的按钮,但是却可以停止不断攀援的这个心。只要制心一处就可以了,比如持续不断地念阿弥陀佛,这就是净土宗的法门了。
一迷为心,决定惑为色身之内。佛陀又说道:“一旦迷惑了,以此为心性,必然会迷惑了,以为这个心在色身之内了。”心不在内,不在外,也不在中间,前面有著名的七处征心了。
不知色身,外洎山河虚空大地,咸是妙明真心中物。佛陀又说道:“殊不知,你这个色身,外面的山河、虚空和大地,都是妙明真心中之物,心无所不包!”观察光的一瞬间,创造了光子一物。山河、虚空和大地无不如此。
譬如澄清百千大海弃之。唯认一浮沤体,目为全潮,穷尽瀛渤。佛陀又说道:“我在这里打个比方:就好比是澄清的一百个,一千个大海,你却视而不见,却放弃了。唯一死脑筋认准了大海中的一个小泡泡。以为已经是大海的全体了,已经穷尽所有的大海了,其实如同冰山的一角罢了。”自性本心无所不包,万法唯心造!如此的大心,被物欲所间隔成了小心了。
汝等即是迷中倍人。如我垂手。等无差别。佛陀又说道:“你等就是这样的迷中又迷的可怜人了!颠倒如此,如同我垂下手来的道理,没有什么差别了。”
8.归无上道
【原文】如来说为可怜愍者。阿难承佛悲救深诲。垂泣叉手,而白佛言:我虽承佛如是妙音,悟妙明心,元所圆满,常住心地。而我悟佛现说法音,现以缘心,允所瞻仰,徒获此心,未敢认为本元心地。愿佛哀愍,宣示圆音。拔我疑根,归无上道。
【解释】如来说为可怜愍者。阿难承佛悲救深诲。如来很可怜世间颠倒的众生,迷上加迷,沉迷于苦海当中,不停地流转,不能出离生死的众生。阿难承佛厚爱,大悲之心去救渡他,再次深刻地教诲他。
垂泣叉手,而白佛言:我虽承佛如是妙音,悟妙明心,元所圆满,常住心地。阿难感动得不断流泪,双手合掌恭敬地对佛说道:“我虽然承蒙佛教诲,听到如此微妙的法音,领悟到了有个妙明真心;这个真心自性是很圆满的,需要常住在这个清净圆满的心地。”
而我悟佛现说法音,现以缘心,允所瞻仰,徒获此心,未敢认为本元心地。阿难又说道:“而我领悟佛现在所说的法音,也都是通过这个攀援心来领悟的;我所瞻仰,所看佛的,也是这个攀援心;不管怎么样都徒劳无功啊,都只是获得这个心,不敢认为这个攀援心就是所谓的本元心地,就是自性本心。”
愿佛哀愍,宣示圆音。拔我疑根,归无上道。阿难又说道:“但愿佛能够怜悯我,宣示圆满的法音。帮我拔除这个爱怀疑的根,归于无上的妙道,证得无上正等正觉。”阿难感觉自己总有疑虑,想佛陀把怀疑这个毒根连根拔掉。
9.指月示人
【原文】佛告阿难。汝等尚以缘心听法,此法亦缘,非得法性。如人以手,指月示人。彼人因指,当应看月。若复观指以为月体,此人岂唯亡失月轮,亦亡其指。何以故。以所标指为明月故。岂唯亡指。亦复不识明之与暗。何以故。即以指体,为月明性。明暗二性,无所了故。汝亦如是,若以分别我说法音,为汝心者。此心自应离分别音有分别性。譬如有客,寄宿旅亭,暂止便去,终不常住。而掌亭人,都无所去,名为亭主。此亦如是。若真汝心,则无所去。云何离声,无分别性。斯则岂唯声分别心。分别我容,离诸色相,无分别性。如是乃至分别都无,非色非空,拘舍离等,昧为冥谛。离诸法缘,无分别性。则汝心性,各有所还,云何为主。
【解释】佛告阿难。汝等尚以缘心听法,此法亦缘,非得法性。佛告诉阿难:“你等尚且用这个攀援心来听法,我说的这个法也是外缘了,不得真正法性。”如果只是用这个攀援心,还在琢磨着这些语言文字的功夫,这是封印在语言文字中罢了。这一层封印很难打破,如果打破语言文字相,就明心见性了,就得道了。《金刚经》中讲,法尚应舍,何况非法。佛法相也不能执着,更何况不是佛法呢?如果已经过了河,何必背着船走呢?不能着佛法相,以攀援心听佛法,是着相了。
如人以手,指月示人。彼人因指,当应看月。若复观指以为月体,此人岂唯亡失月轮,亦亡其指。佛陀又说道:“比如有人用手指,指着月亮告诉别人,月亮在那里。别人应该循着手指,看到月亮。可是,有些人却错把手指当成月亮本身了!这样的人岂止是遗失了月亮,手指也遗失了呢!”佛家讲指月之指非明月。语言文字只是指月之指,指向道罢了。语言文字并不等于道本身,所以需要离语言文字相。佛法大多以语言文字来记录,得意而忘言,需要离语言文字相。
何以故。以所标指为明月故。岂唯亡指。亦复不识明之与暗。佛陀又说道:“为什么这么说呢?把所指向月亮的手指当成了明月。岂止是遗失了手指,不认识手指了。连什么是明,什么是暗,什么是无明,什么是光明都不认识了。”佛法对应于手指;月亮对应于自性本心。因为世人的自性本心被物欲所遮蔽,看不见自性真心,看不见月亮。众生循着手指望去,空中看不见月亮,自然把手指当成了月亮本身,如此颠倒,手指和月亮都不认识了。月亮本来在空中看不见,是由于有乌云遮蔽,所以看不见。但是月亮一直是在空中的,并不暗。自性本心被物欲遮蔽,所以无明。
何以故。即以指体,为月明性。明暗二性,无所了故。佛陀又说道:“为什么这么说呢?即是把手指当成了月亮本身了。明暗已经不懂了,已经颠倒了,这岂不是很愚痴吗?对什么是明一点都不了解,对于暗也不了解。”明暗不分,这是颠倒黑白了。自己处于无明当中也不知晓。佛家这个词讲得很形象啊,无明,就是没有光明了。自己的本心本来是光明的,被物欲遮蔽了,所以就是无明了,就是暗了,自己还不知道。
汝亦如是,若以分别我说法音,为汝心者。佛陀又说道:“阿难你也是这样的啊!如果以分别心,以这个攀援心来看待我所说的法音,以为佛法就是等于你的心,这就大错特错了。”佛法处处指归,指向回家的路;可是手指并非等于月亮,并非等于家本身。不仅仅是阿难糊涂颠倒,我们也都是如此而不自知啊!
此心自应离分别音有分别性。譬如有客,寄宿旅亭,暂止便去,终不常住。而掌亭人,都无所去,名为亭主。此亦如是。佛陀又说道:“此心自然应当离分别法音,也就是不听法的时候,这个心还是有能够分别的自性的。比如有客人,寄宿在旅店,暂且停留一下便动身赶路去了,终究不会常住。而掌管旅店的人,都不会离去,一直在那里,所以称之为店主。这也是同样的道理。自性本心这是店主,而佛法法音,这是旅客罢了,也同样是客尘罢了。”
若真汝心,则无所去。云何离声,无分别性。斯则岂唯声分别心。分别我容,离诸色相,无分别性。佛陀又说道:“你的这个听佛法的攀援心、识心,只要不听佛法,就没有分别性了。听佛法的时候,就有这个识心。这个识心如同客人一样。如果是你的真心,是不会离去的。为何离开声尘,就没有分别心了。说明这个听法的攀援心不是真心。岂止是离开声尘,就无分别心。对于色相也是这个道理,攀援心离开色相,也无分别了。”意识意识,这个识心也是意。意上面是音,下面是心,是心的影响罢了。意在于石头,石头就是一物了,创造了石头这一物。眼睛看石头的时候,创造了石头的白;手去摸石头的时候,创造了石头的坚。然而石头的实相并非白,并非坚。这个意识和万物是同时产生的,万物离开了,意识也离开了。苏东坡有一首琴诗说得很清楚:若言琴上有琴声,放在匣中何不鸣?若言声在指头上,何不于君指上听?手指对应于识心、攀援心;琴声对应于色声香味触法,六尘;如果离开了六尘,识别心也就无分别了。如果离开了手指,六尘也就烟消云散了。
如是乃至分别都无,非色非空。佛陀又说道:“如此乃至什么分别都没有了,已经没有了什么是色,什么是空的概念了。”正所谓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色不异空,空不异色。非色是离色相,什么是色呢?就是眼睛所看到的相,并不只是颜色。战国名家公孙龙子有个石头的著名公案。眼睛看石头的一瞬间,创造了石头的白。请注意,石头的白不是事先就存在那里的,而是看的一瞬间所创造的。所以说,色相,也是由于眼睛看的一瞬间所创造的。可以说色相是没有的,因为看了才有。但是没有并不是空空如也,也有一个东西,这个东西和眼睛相互作用一瞬间,而生成了石头的影像。这个东西,在康德那里称之为物自体。
拘舍离等,昧为冥谛。佛陀又说道:“拘舍离等那些外道,因为愚昧不清楚,以为这个就是冥谛,以为万物的本源是不可知的。”康德认为物自体是不可知的,如此可以说是外道了。
离诸法缘,无分别性。则汝心性,各有所还,云何为主。佛陀又说道:“如果离开一切法缘,离开了色声香味触法的外缘,就没有识心、攀援心的分别性了。那么你的心性,应该要有所归还,有收有放,有回去的地方。比如攀援心听佛法,就有了这个分别心;看佛相,就有了这个分别心。可是不看不听的时候,本来应该各就各位,可是却找不着这个分别心了,怎么能够称之为店主人呢?”
10.各有所还
【原文】阿难言:若我心性,各有所还。则如来说,妙明元心,云何无还。惟垂哀愍,为我宣说。
佛告阿难。且汝见我,见精明元。此见虽非妙精明心。如第二月,非是月影。汝应谛听。今当示汝无所还地。阿难:此大讲堂,洞开东方,日轮升天,则有明耀。中夜黑月,云雾晦暝,则复昏暗。户牖之隙,则复见通。墙宇之间,则复观壅。分别之处,则复见缘。顽虚之中,遍是空性。郁孛之象,则纡昏尘。澄霁敛氛。又观清净。阿难!汝咸看此诸变化相。吾今各还本所因处。云何本因。阿难!此诸变化:明还日轮。何以故。无日不明,明因属日,是故还日。暗还黑月。通还户牖。壅还墙宇。缘还分别,顽虚还空。郁孛还尘。清明还霁。则诸世间一切所有,不出斯类。汝见八种见精明性,当欲谁还。何以故。若还于明,则不明时,无复见暗。虽明暗等,种种差别,见无差别。诸可还者,自然非汝。不汝还者,非汝而谁。则知汝心,本妙明净,汝自迷闷。丧本受轮,于生死中,常被漂溺。是故如来,名可怜愍。
【解释】阿难言:若我心性,各有所还。则如来说,妙明元心,云何无还。惟垂哀愍,为我宣说。阿难问道:“如果我的心性,这个攀援心、识心,能够各就各位,能够各自归还自己的家。那么如来所说的那个妙明的真心,难道就没有要归还的家吗?但愿如来可怜众生,为我宣说其中奥妙。”
佛告阿难。且汝见我,见精明元。此见虽非妙精明心。如第二月,非是月影。汝应谛听。今当示汝无所还地。佛告诉阿难:“你看见我的三十二相好,这个看见的见性是明亮的。这个见虽然并非妙明真心。可是如同第二个月亮一样,并非是月亮的影子。你应该认真谛听,我现在开示告诉你为什么真心没有所要归还的地方,所归还的地方也是空的,无所归。”什么是见精呢?第八识的心王,映在六根;在眼根,为见精;在耳根,为闻精;在鼻根,为嗅精等。
阿难!此大讲堂,洞开东方,日轮升天,则有明耀。中夜黑月,云雾晦暝,则复昏暗。户牖之隙,则复见通。墙宇之间,则复观壅。分别之处,则复见缘。顽虚之中,遍是空性。佛陀又说道:“阿难!现在说法的这个大讲堂,门户洞开,朝向东方。太阳升起来的时候,很光明很耀眼。到了晚间半夜黑月的时候,月亮被乌云所遮盖的时候,云雾缭绕,又变得暗晦不明了,变得昏暗了。门窗的缝隙,都是通透的。墙壁、屋檐之间,又看见壅塞了,不通了。能够有分别之处,就是门窗洞开之处,可以看见的地方,就可以看见外缘了。比如远处的山河、树木等。在虚空之中,都是空性了,什么外缘都没有。即使飞鸟飞过,也了无痕迹了。”
郁孛之象,则纡昏尘。澄霁敛氛。又观清净。佛陀又说道:“这个虚空之中,也不是什么东西都没有。有时地气蒸腾(郁)、尘土飞扬(孛),也出现这种景象。雨过天晴(霁)、天空澄清(澄)之后,又会变得清净无比了。”
阿难!汝咸看此诸变化相。吾今各还本所因处。云何本因。佛陀又说道:“阿难!你都看看这么多的变化外相。我现在都给你讲讲,令其各就各位,各自归位。讲明回归本来,回归其因。看到这些相是果,回归其因。”
阿难!此诸变化:明还日轮。何以故。无日不明,明因属日,是故还日。佛陀又说道:“阿难,这系列的变化如下:光明归还给太阳。为什么这么说呢?如果没有太阳,就没有光明;光明这个是果,而因是属于太阳,所以光明要归还给太阳。”
暗还黑月。通还户牖。壅还墙宇。缘还分别,顽虚还空。郁孛还尘。清明还霁。则诸世间一切所有,不出斯类。佛陀又说道:“黑暗还给黑月,因为月亮不出来,就是黑暗了。通透还给门窗。壅塞还给墙壁和屋檐。外缘还给分别心,因为分别心才有了外缘。顽虚就还给空了,因为虚空才有顽虚。地气蒸腾、尘土飞扬,这都是由于有微尘所以产生。天空清明归还给雨过天晴,因为雨过天晴,所以才有这个清明。则世间一切所有,道理都是类似的。”
汝见八种见精明性,当欲谁还。何以故。若还于明,则不明时,无复见暗。佛陀又说道:“你看看这八种见,见清、见浊、见通、见塞、见明、见暗、见缘(外缘,看山是山、看水是水,山应该归还何处呢?)、见空,所对应的见精,光明的见性,应当归还给谁呢?为什么这么说呢?这个见性,如果归还给明;如果不明的时候,天黑的时候,你就看不见暗了。”《金刚经》中所说的,我见、人见、众生见和寿者见,也都对应于见精。
虽明暗等,种种差别,见无差别。佛陀又说道:“虽然明暗、清浊等,都有种种不同的差别,可是这个见性是无差别的。”
诸可还者,自然非汝。不汝还者,非汝而谁。则知汝心,本妙明净,汝自迷闷。丧本受轮,于生死中,常被漂溺。是故如来,名可怜愍。佛陀又说道:“那些可以还的种种相,自然不是你。不能还的,不是你是谁呢?则知晓你的心,本来妙明清净,只是由于你自己迷失罢了。丧失了根本,承受轮回苦海之苦。在生死苦海中,常常被沉溺,不能自拔。所以说,如来才说众生很可怜啊。”
11.疑汝真性
【原文】阿难言:我虽识此见性无还。云何得知是我真性。
佛告阿难。吾今问汝。今汝未得无漏清净。承佛神力,见于初禅,得无障碍。而阿那律。见阎浮提,如观掌中庵摩罗果。诸菩萨等,见百千界,十方如来,穷尽微尘,清净国土,无所不瞩。众生洞视,不过分寸。阿难:且吾与汝,观四天王所住宫殿。中间遍览水陆空行。虽有昏明,种种形像。无非前尘,分别留碍。汝应于此,分别自他。今吾将汝,择于见中,谁是我体,谁为物象。阿难:极汝见源,从日月宫,是物非汝。至七金山,周遍谛观,虽种种光,亦物非汝。渐渐更观,云腾鸟飞,风动尘起,树木山川,草芥人畜,咸物非汝。阿难:是诸近远诸有物性,虽复差殊,同汝见精,清净所瞩。则诸物类,自有差别,见性无殊。此精妙明,诚汝见性。若见是物,则汝亦可见吾之见。若同见者,名为见吾。吾不见时,何不见吾不见之处。若见不见,自然非彼不见之相。若不见吾不见之地,自然非物,云何非汝。又则汝今见物之时。汝既见物,物亦见汝。体性纷杂,则汝与我,并诸世间,不成安立。阿难:若汝见时,是汝非我,见性周遍,非汝而谁。云何自疑汝之真性,性汝不真,取我求实。
【解释】阿难言:我虽识此见性无还。云何得知是我真性。阿难问道:“我虽然认识知晓这个见性是无法还于因地的,但是我怎么知晓这就是我的真性呢?”佛家讲因果,果是可以还于因的。见性无法找到所要归还的因处。
佛告阿难。吾今问汝。今汝未得无漏清净。承佛神力,见于初禅,得无障碍。佛陀告诉阿难道:“我现在问你。现在你还未证得无漏清净的果位。只是秉承佛的神力加持,见到了初禅,还没有能够内证到四果阿罗汉。但是见到初禅天了,看得清楚,已经没有什么障碍了。”什么是无漏呢?六根如同六个城门,没有物欲漏进来污染本心,这叫无漏。
而阿那律。见阎浮提,如观掌中庵摩罗果。诸菩萨等,见百千界,十方如来,穷尽微尘,清净国土,无所不瞩。众生洞视,不过分寸。佛陀又说道:“而你看看,阿那律尊者(也是另外一个堂弟,神通天眼第一)有天眼通,看见整个阎浮提世界(我们所在这个世界称之为阎浮提世界,有很多阎浮提世界,三千大千世界),就好像是看手掌中的一个庵摩罗果(一种果子)那样。诸位菩萨等,看见百千个世界。十方如来比菩萨更加厉害了,可以穷尽小到微尘,无量无边的清净国土,无不可以看到看清。阿罗汉、菩萨和如来所看到的不同;众生相对来说,只是看到一分一寸那么一丁点罢了。”
阿难:且吾与汝,观四天王所住宫殿。中间遍览水陆空行。虽有昏明,种种形像。无非前尘,分别留碍。佛陀又说道:“阿难!暂且我和你讲讲四大天王(东天王、西天王、南天王和北天王)所住的宫殿,在宫殿中间可以看到世间很多东西,水里游的、陆地上走的、空中飞的等等。虽然有昏暗有明亮,有种种的形象。这一切无不是前尘,也都是色尘影像罢了。这些都是分别心在显现的色相;滞留在自性真心这个心眼前的一个障碍罢了,使得我们看不见真相。”
汝应于此,分别自他。今吾将汝,择于见中,谁是我体,谁为物象。佛陀又说道:“你应当在这纷纷扰扰当中,分别清楚,哪个是你自己的自性真心,哪个是他方客尘,哪个是物体。现在我让你在这个见性当中做出拣择,谁是自我自性本心的本体,谁是万物的影像。”苏东坡有一首著名的琴诗。手指对应于心;琴弦对应于万事万物的实相或者说康德的物自体;而琴声如梦如幻,这个就是物象了。
阿难:极汝见源,从日月宫,是物非汝。至七金山,周遍谛观,虽种种光,亦物非汝。渐渐更观,云腾鸟飞,风动尘起,树木山川,草芥人畜,咸物非汝。佛陀又说道:“阿难!到了极点,你就可以看到你的本源了,看到你的自性真心了。从太阳、月宫,这些日月星辰,也都是物,并非是你。再到须弥山周围的七重金山,以佛眼去认真看清楚、看个遍,虽然可以看到种种光,这些无非是物,也不是你。一点点再去观察,在这山中云气蒸腾、飞鸟飞来飞去;风吹动、尘飞扬;树木山川河流;小草、人畜等,这些无不是物,这些都不是你!”所有这些都是万物的景象罢了。庄子中有个大风吹大树的公案。大树有万种孔窍;大风吹来,发出万种声音;大风止息,万籁寂静了。万种声音对应于万事万物。大风对应于妄心。
阿难:是诸近远诸有物性,虽复差殊,同汝见精,清净所瞩。则诸物类,自有差别,见性无殊。佛陀又说道:“阿难!虽然太阳、月亮;七重金山等,从远到近,所有这些万物的物性,虽然又有很多差别,很多不同。但是所相同的,都是你的这个见性的见精所看到的,都是这个清净见精所看到的。虽然各种物是不同的,差别很大,可是你的见性是没有什么不同。”
此精妙明,诚汝见性。若见是物,则汝亦可见吾之见。佛陀又说道:“这个见精妙明,这是你的见性。如果见是外物,那么你应当可以看见我的见。”如果见是外物,比如一个石头,我看到石头的影像,你也看到石头的影像。我看到,和你看到是一样的外物的影像。眼睛看见石头的时候,这一瞬间,就创造了石头的白;手去摸石头的一瞬间,就创造了石头坚。石头的白和坚离开了见是不存在的。如果创造的这个影像是见的话,你我他都是可以看见这个见。
若同见者,名为见吾。吾不见时,何不见吾不见之处。若见不见,自然非彼不见之相。佛陀又说道:“如果你我他所看同样的东西,比如石头,都有同样的物象,你也看见了我的见(正所谓一万个人有一万个人的哈姆雷特,千江有水千江月)。我假如不看见石头的时候,为何你看不见我不看见呢?为何你不知道我不看见呢?我心眼里有没有石头的影像,你都不知晓,也无法看见。你始终只是知晓你自己看见不看见。假如你看见了我不见,自然就不是你的不见之相了,你变成我了,跑到我这里来了,只能是如人饮水冷暖自知。”因为这一段经文很难理解,所以通过意译的方式,写在里面了。
若不见吾不见之地,自然非物,云何非汝。佛陀又说道:“如果你看不见我看不见,比如我看不见石头,石头的影像没出现在心眼中,你却不知道,却看不见,那么我的这个见性,自然不是物了。这也是为何,这个见性不是你了,你代替不了我的。”
又则汝今见物之时。汝既见物,物亦见汝。体性纷杂,则汝与我,并诸世间,不成安立。佛陀又说道:“我们再来看看,你看见物的时候,如果你的见性是物;物也有见性,物也同时会看见你。如此万物很多啊,见性就纷繁复杂了。你和我,和世间万事万物。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万物都看见你,看见我;你我都看见万物。我也看见你,你可以看见我。如此就很混乱了。”
阿难:若汝见时,是汝非我,见性周遍,非汝而谁。云何自疑汝之真性,性汝不真,取我求实。佛陀又说道:“阿难!如果你看见的时候,是你的见性,并非我的见性,只有你自己清楚你自己。你的这个见性周遍所有,须弥山、七重金山等;这个见性不是你,该是谁呢?为何自己怀疑你自己的自性真心呢?你自己的自性真心,你以为不是真的,反而向外驰求,跟我来取,求得真实的自性真心,如何求得到呢?岂不是缘木求鱼吗?”心无所不包,周遍一切。意在于光的实相(以太),心与以太共同作用,就创造了光子一物。如果要懂光的实相,就需要不住粒子相;不住波相;不住光子相;不住光波相;不住波粒二象。
12.必我非余
【原文】阿难白佛言:世尊。若此见性,必我非余。我与如来,观四天王胜藏宝殿,居日月宫,此见周圆,遍娑婆国。退归精舍,只见伽蓝。清心户堂,但瞻檐庑。世尊。此见如是,其体本来周遍一界。今在室中,唯满一室,为复此见缩大为小。为当墙宇夹令断绝。我今不知斯义所在。愿垂弘慈为我敷演。
【解释】阿难白佛言:世尊。若此见性,必我非余。我与如来,观四天王胜藏宝殿,居日月宫,此见周圆,遍娑婆国。退归精舍,只见伽蓝。阿难对佛说:“世尊,如果我这个能见的见性,这个必然是我,而不是外物什么的。我和如来,观看四大天王的宝殿,又凭借着如来的神力,居住在日宫月宫之中,在那里很高很高,这个见性就可以周遍一切了,可以看到一切了。看遍整个娑婆世界所有国土了。可是我从外面退回这个讲经的精舍,只是看到伽蓝(园林、寺庙)了。”
清心户堂,但瞻檐庑。世尊。此见如是,其体本来周遍一界。今在室中,唯满一室,为复此见缩大为小。为当墙宇夹令断绝。我今不知斯义所在。愿垂弘慈为我敷演。阿难又说道:“到精舍里面来,只能看到大讲堂的门窗、讲堂清净的中央;看见屋檐和柱子等。世尊,这个见性如此,怎么会缩小了呢?本来见性是无所不包的,是周遍一切的,本来可以看见太阳月亮山川河流等。为什么现在在室内,这个见性却缩小装满一间房间就是了。为什么这个见性从大缩小了呢?可能是因为有墙壁、屋檐等夹杂在中间,给隔断了,就变小了吧?可是我现在确实不知道真实的原因是什么?但愿如来可怜我们,大发慈悲,为我宣讲其中的奥妙。”
13.空体无方
【原文】佛告阿难:一切世间大小内外,诸所事业,各属前尘,不应说言见有舒缩。譬如方器,中见方空。吾复问汝。此方器中所见方空,为复定方,为不定方。若定方者,别安圆器,空应不圆。若不定者,在方器中,应无方空。汝言不知斯义所在。义性如是。云何为在。阿难:若复欲令入无方圆。但除器方,空体无方。不应说言,更除虚空方相所在。若如汝问,入室之时,缩见令小。仰观日时,汝岂挽见齐于日面。若筑墙
微信
新浪微博
QQ空间
QQ好友
豆瓣
Facebook
Twit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