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站点
> 第三章 获本妙心
详细内容

第三章 获本妙心

时间:2020-02-05     人气:1652     来源:佛山资讯网     作者:陈书增注解
概述:阿难。云何五阴,本如来藏妙真如性。阿难。譬如有人,以清净目,观晴明空,唯一晴虚,回无所有。......

第三章 获本妙心

1.色阴虚妄

【原文】阿难。云何五阴,本如来藏妙真如性。阿难。譬如有人,以清净目,观晴明空,唯一晴虚,回无所有。其人无故,不动目睛,瞪以发劳,则于虚空,别见狂华,复有一切狂乱非相。色阴当知亦复如是。阿难。是诸狂华,非从空来,非从目出。如是阿难。若空来者,既从空来,还从空入。若有出入,即非虚空。空若非空,自不容其华相起灭。如阿难体,不容阿难。若目出者,既从目出,还从目入。即此华性从目出故,当合有见。若有见者,去既华空,旋合见眼。若无见者,出既翳空,旋当翳眼。又见华时,目应无翳。云何睛空,号清明眼。是故当知色阴虚妄,本非因缘,非自然性。


【解释】阿难。云何五阴,本如来藏妙真如性。佛陀又说道:“阿难!为什么说五阴(如《心经》中讲,五蕴皆空那个五蕴,色受想行识),都来自于如来藏,来自这个真如的自性呢?”


阿难。譬如有人,以清净目,观晴明空,唯一晴虚,回无所有。其人无故,不动目睛,瞪以发劳,则于虚空,别见狂华,复有一切狂乱非相。色阴当知亦复如是。佛陀又说道:“阿难!比如有人,以清净健康的眼睛,看晴空万里,只是看到唯一的虚空罢了,什么都看不见。另外有一个人,无缘无故地瞪着天空发呆,眼睛一动不动的,看得久了以后,虚空当中看到幻象了,看到各种各样的东西。色阴(色蕴)也是如此。”


阿难。是诸狂华,非从空来,非从目出。佛陀又说道:“阿难!这样的幻象,并非从空中来,也并非从眼睛中出来。”色阴的来源是如来藏,是自性本心,并非从虚空中来,从眼睛中来。


如是阿难。若空来者,既从空来,还从空入。若有出入,即非虚空。空若非空,自不容其华相起灭。佛陀又说道:“阿难!其中道理是这样的,如果那些幻象从空中来,既然从空中出来,还是要归回空中,从空中入。如果有出有入,即并非虚空。如果虚空并非虚空,自然就容不得各种幻想的起灭了。”比如放电影,需要白色屏幕,在上面才好放各种幻象。


如阿难体,不容阿难。佛陀又说道:“比方你阿难的身体,并非空,不能包容另外一个阿难。但是阿难自性本心本空,所以能够与阿难身体相容。”只有空的水杯才能装下东西。


若目出者,既从目出,还从目入。即此华性从目出故,当合有见。佛陀又说道:“如果这些华相是从眼睛中出来,既然是从眼睛中出来,那么还是要从眼睛入,从眼睛回去。既然华相从眼睛出来,看华相的性质,应当有个见性相合。”


若有见者,去既华空,旋合见眼。佛陀又说道:“如果华相有与见性相合,华相从眼睛出去了,眼睛中就空了,没有华相了;当华相返回来眼睛的时候,应当可以看见眼睛。”可是实际上是看不见眼睛的。


若无见者,出既翳空,旋当翳眼。佛陀又说道:“如果华相不与见性相合,华相从眼睛出去以后,就会遮蔽虚空;回来的时候,也会遮蔽眼睛。”可是并不会遮蔽虚空,也不会遮蔽双眼。


又见华时,目应无翳。云何睛空,号清明眼。佛陀又说道:“看见华相的时候,已经从眼睛出去了,既然出去了,眼睛里面就没有什么障碍物遮蔽眼睛了。为何只有看晴空的时候,才能称之为清明眼呢?”看华相是看,看晴空也是看,为什么只有看晴空的时候,晴空不出现华相的时候,才能称之为清明眼呢?


是故当知色阴虚妄,本非因缘,非自然性。佛陀又说道:“所以应当知晓色阴(色蕴)是虚妄不实的,本来非因缘和合而生,也并非自然性的,是从如来藏,从自性中来。”什么是自然性呢?如果是石头,花草树木等自然的东西,就是自然性。色阴并非从自然东西中来。




2.受阴虚妄

【原文】阿难。譬如有人,手足宴安,百骸调适,忽如忘生,性无违顺。其人无故,以二手掌,于空相摩,于二手中,妄生涩滑冷热诸相。受阴当知亦复如是。阿难。是诸幻触,不从空来,不从掌出。如是阿难。若空来者,既能触掌,何不触身。不应虚空,选择来触。若从掌出,应非待合。又掌出故,合则掌知,离则触入,臂腕骨髓,应亦觉知入时踪迹。必有觉心,知出知入。自有一物身中往来。何待合知,要名为触。是故当知,受阴虚妄,本非因缘,非自然性。


【解释】阿难。譬如有人,手足宴安,百骸调适,忽如忘生,性无违顺。佛陀又说道:“阿难!比如有人,手脚很安闲,全身都是很舒适的状态;忽然好像忘记了身体和生命,只是随顺自己的心性在生活。”心性如同牛脾气,不能压牛喝水;牛口渴了,自然就会喝水了。


其人无故,以二手掌,于空相摩,于二手中,妄生涩滑冷热诸相。佛陀又说道:“此人无缘无故,用双手掌,在空中相互摩擦;在两手掌中,就会产生虚妄的感受,产生了干涩、光滑和冷热各种相。”


受阴当知亦复如是。佛陀又说道:“所谓的受阴(受蕴)应当知晓,也是这个道理。”此处,如来依次讲完五蕴,色受想行识。什么是受呢?用一个人双手掌摩擦,可以产生虚妄的感受,这点来说明。战国名家公孙龙子有个经典的离坚白论。手去摸石头的时候,一瞬间创造了石头的坚,这个也是受,这是虚妄的感受。在摸之前,坚是不存在的。眼睛去看石头的一瞬间,创造了石头的白,这个白的相、石头的大小形状等,都属于色。


阿难。是诸幻触,不从空来,不从掌出。如是阿难。若空来者,既能触掌,何不触身。不应虚空,选择来触。佛陀又说道:“阿难!各种虚幻的触觉感受,不从虚空中出来,也不从手掌中出来。阿难,就是这么个道理,如果是从虚空中出来,既然能够触碰到手掌,何不触碰到身体呢?虚空是没有感觉知觉的,不会选择来专门触碰手掌,而不触碰身体。”


若从掌出,应非待合。又掌出故,合则掌知,离则触入,臂腕骨髓,应亦觉知入时踪迹。佛陀又说道:“如果各种感受的幻相果真是从手掌中出来,应该不要等到两只手掌在一起相合摩擦时候才出来。假如果真是手掌中出来,双手合在一起,手掌应该就知晓了,双手分离的时候,触觉感受就会入回去了。手臂、手腕和骨髓,也应该觉知幻相入的踪迹。”冷热、干涩、光滑等感受的幻相,出来和进去,在手臂手腕等全身应该都有所感觉才对啊,可是却没有,只有手掌感觉有。


必有觉心,知出知入。自有一物身中往来。何待合知,要名为触。佛陀又说道:“必然有觉知心,知晓冷热、干涩、光滑等触觉感受的什么时候出来,什么时候进去,从哪来出来,从哪里进去。这个觉知心也是来源于如来藏,来源于自性。自然有一物,可以称之为触觉感受的,在身中往来,这样的一个感受,何必要等到手掌合在一起方才知晓呢!”不一定是手掌才有感受,身体任何一个部位都会有感受。这里也可以和现代科学结合起来,人的身体全身都有神经元,都可以收集这种感受,肝藏魂,肺藏魄;心脏、大脑、肝肺等五脏六腑,加上神经系统等,和合而形成了所谓的心。大脑不等于心;心脏不等于心。


是故当知,受阴虚妄,本非因缘,非自然性。佛陀又说道:“所以应当知晓,受阴(受蕴)是虚妄不实的,并非因缘和合而成,并非自然性。”受阴并非如同石头、草木等那样有自然性,有那样一个实在的一个东西可以寻找。




3.想阴虚妄

【原文】阿难。譬如有人,谈说酢梅,口中水出。思蹋悬崖,足心酸涩。想阴当知,亦复如是。阿难。如是酢说,不从梅生,非从口入。如是阿难。若梅生者,梅合自谈,何待人说。若从口入,自合口闻,何须待耳。若独耳闻,此水何不耳中而出。想蹋悬崖,与说相类。是故当知,想阴虚妄,本非因缘,非自然性。


【解释】阿难。譬如有人,谈说酢梅,口中水出。思蹋悬崖,足心酸涩。想阴当知,亦复如是。佛陀又说道:“阿难!比如有人,谈论中说到酸梅,口中就有口水流出来了。想着踏在悬崖边,不用真的去踩到,脚心就会发酸发软了。我所说的想阴(想蕴)应当知晓,也是这个道理。”中国古代有个望梅止渴的故事,这里佛陀居然也选用酸梅故事。


阿难。如是酢说,不从梅生,非从口入。佛陀又说道:“阿难!我所说的酸梅的那个味道,并非从酸梅生出来,也并非从嘴巴进来,只是想一下,就有了。”


如是阿难。若梅生者,梅合自谈,何待人说。佛陀又说道:“阿难,就是这么个道理,如果是酸梅所生出味道,酸梅合着自己会说了,何必要人来说呢?”


若从口入,自合口闻,何须待耳。佛陀又说道:“如果说从嘴巴入,别人说酸梅,难道是嘴巴听到杨梅酸味吗?何须还要耳朵来听呢?”


若独耳闻,此水何不耳中而出。佛陀又说道:“如果只是单独耳朵听闻说酸梅,这个口水为何不从耳朵中流出呢?”


想蹋悬崖,与说相类。佛陀又说道:“想到踩在悬崖边,腿脚就发酸发软,和说酸梅也是类似道理。”


是故当知,想阴虚妄,本非因缘,非自然性。佛陀又说道:“所以应当知晓。想阴是虚妄的,并非因缘和合而生,并非自然性。”所谓的想蕴,是虚空不实的,并不具备自然性,如同外在事物一样,有个实在的东西。想蕴来自于如来藏,来自于自性本心。




4.行阴虚妄

【原文】阿难。譬如瀑流,波浪相续,前际后际,不相踰越。行阴当知,亦复如是。阿难。如是流性,不因空生,不因水有,亦非水性,非离空水。如是阿难。若因空生,则诸十方无尽虚空,成无尽流,世界自然俱受沦溺。若因水有,则此瀑流性应非水,有所有相,今应现在。若即水性,则澄清时,应非水体。若离空水,空非有外,水外无流。是故当知,行阴虚妄,本非因缘,非自然性。


【解释】阿难。譬如瀑流,波浪相续,前际后际,不相踰越。行阴当知,亦复如是。佛陀又说道:“阿难!比如有瀑布下的流水,水流特别的急,波浪前后相续,前面一个波浪,后面一个波浪,边际非常清晰,不会相互逾越。所谓的行阴(行蕴)应当知晓,也是这个道理。”前念后念,念念相续,不会间断,总是有这种行进的动力不断。


阿难。如是流性,不因空生,不因水有,亦非水性,非离空水。佛陀又说道:“阿难!这样的急流的本性,不会因为虚空而生出,不会因为水而有,也并非水的本性,但是也离不开虚空,也离不开水。”有了虚空的落差,才会有水流;有了水,才能形成波浪。


如是阿难。若因空生,则诸十方无尽虚空,成无尽流,世界自然俱受沦溺。佛陀又说道:“阿难,就是这么个道理。如果因为虚空中生,则十方(上下东南西北等各个方向)无尽的虚空,都会生成无穷无尽的急流了。世界自然都会受到这些水流的沉溺了。”如果光果真为波,如同波浪,一个接着一个,整个宇宙都沉溺在光波之中。然而光可以说非粒子,非波,不可以住粒子相,不可以住波相,于粒子离粒子相,于波相而离波相。


若因水有,则此瀑流性应非水,有所有相,今应现在。佛陀又说道:“瀑流之性如果是因为水而有,则瀑流之性和水性并非相同。为什么这么说呢?暴流之性是浑浊的,而水性是澄清的。水性为能有,流性为所有。能有、所有这两个相,现在应该要很明白,讲得很清楚,水性和流性要一样,才可以说因水而有。”


若即水性,则澄清时,应非水体。佛陀又说道:“如果流性即是水性,两者等同,则水澄清的时候,浑浊的流性、湍急的流性应该不等于水体,两者这么不相同。”所以流性不等于水性。


若离空水,空非有外,水外无流。佛陀又说道:“如果流性离开空、离开水,也是不行的。流性并非在虚空外面流动,虚空并非还有个外面的存在;如果离开水,寻找流性,这是找不到的。”


是故当知,行阴虚妄,本非因缘,非自然性。佛陀又说道:“所以应当知晓,行阴(蕴)是虚妄不实的,并非因缘和合而生,并非自然性。”所谓行阴(蕴)非自然性,不像石头那样有形有色的存在,是来源于如来藏,来源于自性的。


5.识阴虚妄

【原文】阿难。譬如有人,取频伽瓶,塞其两孔,满中擎空,千里远行,用饷他国。识阴当知亦复如是。阿难。如是虚空,非彼方来,非此方入。如是阿难。若彼方来,则本瓶中既贮空去,于本瓶地,应少虚空。若此方入,开孔倒瓶,应见空出。是故当知,识阴虚妄,本非因缘,非自然性。


【解释】阿难。譬如有人,取频伽瓶,塞其两孔,满中擎空,千里远行,用饷他国。识阴当知亦复如是。佛陀又说道:“阿难!比如有人拿来频伽瓶,把瓶子两个孔给塞住,装满一个瓶子的虚空,远行到千里之外,把本国的虚空送给他国。应当知晓,识阴也是类似的道理。”所谓识阴只能凭着想象去分别了。频伽是一种鸟,叫声非常好听;频伽瓶就是做成这种鸟的样子的瓶子。想阴是想到酸梅、想象到悬崖边;而识阴在这个想的基础上,再有一个分别,比如美丑的分别等。


阿难。如是虚空,非彼方来,非此方入。佛陀又说道:“阿难!瓶子里面的虚空,并非远方来的,也并非在此处进入的。”


如是阿难。若彼方来,则本瓶中既贮空去,于本瓶地,应少虚空。若此方入,开孔倒瓶,应见空出。佛陀又说道:“阿难,就是这么个道理。如果瓶子中的虚空从远方来,则瓶子中既然贮存虚空过去,那么在本国本地,虚空应该会减少一大块了。如果虚空是从此地装进去的,开孔倒瓶子,应该看见虚空被倒出来。”


是故当知,识阴虚妄,本非因缘,非自然性。佛陀又说道:“所以应当知晓,识阴是虚妄不实的,并非因缘和合而生,并非自然性的。”识阴如果具备自然性,那么就可以装进来,倒出去,可是实际情况并非如此。所以识阴是来源于如来藏,来源于自性。


6.眼入虚妄

【原文】 复次阿难。云何六入,本如来藏妙真如性。阿难。即彼目睛瞪发劳者,兼目与劳,同是菩提瞪发劳相。因于明暗二种妄尘,发见居中,吸此尘象,名为见性。此见离彼明暗二尘,毕竟无体。如是阿难。当知是见,非明暗来,非于根出,不于空生。何以故。若从明来,暗即随灭,应非见暗。若从暗来,明即随灭,应无见明。若从根生,必无明暗。如是见精,本无自性。若于空出,前瞩尘象,归当见根。又空自观,何关汝入。是故当知眼入虚妄。本非因缘,非自然性。


【解释】复次阿难。云何六入,本如来藏妙真如性。佛陀又说道:“其次阿难。为什么说六入(六根:眼耳鼻舌身意),本来是如来藏(自性)的真如本性呢?”六入也就是六根,六根清净方为道。前面讲完五蕴,现在讲六根。


阿难。即彼目睛瞪发劳者,兼目与劳,同是菩提瞪发劳相。佛陀又说道:“用眼睛瞪着虚空发呆,看久了以后,有疲劳相了,就看到空中华相了;眼睛和疲劳相,这都是离不开菩提自性的。因为眼睛瞪着虚空看久了,菩提自性中所发出来的疲劳相,就看到了虚空中的华相了。”


因于明暗二种妄尘,发见居中,吸此尘象,名为见性。此见离彼明暗二尘,毕竟无体。佛陀又说道:“为什么讲眼睛、华相与菩提自性有关呢?面对明暗两种虚妄的客尘,菩提自性发出来,吸收此明暗的幻象,可以称之为见性(如果对应于耳根,就是闻性了,其它类似)。如果此见性离开明暗两个客尘,毕竟是无自然之体的。”见性是自性本心与客尘共同作用一瞬间所创立的。


如是阿难。当知是见,非明暗来,非于根出,不于空生。佛陀又说道:“阿难,就是这么个道理。你应当知晓这个见性,并非从明暗中来,也并非从眼根中出来,更不会从虚空中生出来。”


何以故。若从明来,暗即随灭,应非见暗。若从暗来,明即随灭,应无见明。佛陀又说道:“为什么这么说呢?如果见性从明中来,当面对暗客尘的时候,见性就会湮灭了,应该看不见暗了。如果见性从暗中来,当面对明客尘的时候,见性就会湮灭了,应该看不见明。”


若从根生,必无明暗。如是见精,本无自性。佛陀又说道:“如果见性从眼根中生出来,必然不会沾染带着明暗两个客尘了。如此看来,能见的见精本来无自性。”


若于空出,前瞩尘象,归当见根。又空自观,何关汝入。佛陀又说道:“如果见性从虚空中出来,往前看可以看到客尘景象,返回来的时候应当看见眼根。果真如此,虚空中生出来,只是虚空自己看自己罢了,又关你的眼根什么事呢?”


是故当知眼入虚妄。本非因缘,非自然性。佛陀又说道:“所以应当知晓,眼入只是虚妄罢了。眼入并非因缘和合而生,也并没有自然性。”眼入并不会像水火等自然物件一样,有个自然之性,只是来源于如来藏罢了。




7.耳入虚妄

【原文】阿难。譬如有人,以两手指急塞其耳,耳根劳故,头中作声,兼耳与劳,同是菩提瞪发劳相。因于动静二种妄尘,发闻居中,吸此尘象,名听闻性。此闻离彼动静二尘,毕竟无体。如是阿难,当知是闻,非动静来,非于根出,不于空生。何以故。若从静来,动即随灭,应非闻动。若从动来,静即随灭,应无觉静。若从根生,必无动静。如是闻体,本无自性。若于空出,有闻成性,即非虚空。又空自闻,何关汝入。是故当知,耳入虚妄。本非因缘,非自然性。


【解释】阿难。譬如有人,以两手指急塞其耳,耳根劳故,头中作声,兼耳与劳,同是菩提瞪发劳相。佛陀又说道:“阿难。比如有人,用两只手的手指很快地塞进耳朵里,由于耳朵塞久了疲劳了,头中嗡嗡作响,这是耳朵的疲劳相,产生的耳鸣了。耳朵和疲劳相耳鸣,这都是离不开菩提自性的。因为耳朵塞久了以后,菩提自性中所发出来的疲劳相,就产生了耳鸣的幻象。”如果单纯耳鸣,如果由于肾阴虚造成,中医六味地黄丸可以治疗。


因于动静二种妄尘,发闻居中,吸此尘象,名听闻性。此闻离彼动静二尘,毕竟无体。佛陀又说道:“为什么讲耳鸣与菩提自性有关呢?面对动静两种虚妄的客尘,由于有动静才有声响,菩提自性发出来,吸收此动静的幻象,可以称之为闻性(如果对应于眼根,就是见性了,其它类似)。如果此闻性离开动静两个客尘,毕竟是无自然之体的。”


如是阿难,当知是闻,非动静来,非于根出,不于空生。佛陀又说道:“阿难,就是这么个道理,应当知晓这个能闻的闻性,并非从动静中来,并非从耳根中出来,也并非从虚空中生出来。”


何以故。若从静来,动即随灭,应非闻动。若从动来,静即随灭,应无觉静。若从根生,必无动静。佛陀又说道:“为什么这么说呢?如果闻性从静中来,一动起来就会随即湮灭了,就应该听不到动的声音了;如果闻性从动中来,一静下来就随即湮灭了,应该也听不见静的相,万籁寂静的那种感觉了。如果闻性从耳根中生,必然也无动静两种相了,因为从耳根自己就可以生出来了,不需要动静这些客尘了。”《金刚经》中破除对相的执着,不住动相,不住静相,本无动无静,更无所谓的速度。需要于动静而离动静相,于速度而离速度相。


如是闻体,本无自性。若于空出,有闻成性,即非虚空。又空自闻,何关汝入。佛陀又说道:“如此闻性,并无自性。如果闻性能够从虚空生出来,如果能够听见,虚空就有自性了,即并非虚空了。既然虚空能够自己听见自己,何必关你耳入什么事情呢?”


是故当知,耳入虚妄。本非因缘,非自然性。佛陀又说道:“所以应当知晓,耳入只是虚妄不实的罢了。并非因缘和合而生,并非自然性。”耳入不会有类似动静、虚空等自然性。




8.鼻入虚妄

【原文】阿难。譬如有人,急畜其鼻,畜久成劳,则于鼻中,闻有冷触,因触分别,通塞虚实,如是乃至诸香臭气,兼鼻与劳,同是菩提瞪发劳相。因于通塞二种妄尘,发闻居中,吸此尘象,名嗅闻性。此闻离彼通基二尘,毕竟无体。当知是闻,非通塞来,非于根出,不于空生。何以故。若从通来,塞则闻灭,云何知塞。如因塞有,通则无闻,云何发明香臭等触。若从根生,必无通塞。如是闻机,本无自性。若从空出,是闻自当回嗅汝鼻。空自有闻,何关汝入。是故当知鼻入虚妄。本非因缘,非自然性。


【原文】阿难。譬如有人,急畜其鼻,畜久成劳,则于鼻中,闻有冷触,因触分别,通塞虚实,如是乃至诸香臭气,兼鼻与劳,同是菩提瞪发劳相。佛陀又说道:“阿难!比如有一个人,很急促地用鼻子吸气,不断地吸气久了以后,鼻子疲劳了,则在鼻子当中好像嗅到了凉凉的感觉。因为这种感觉得分别,就有了鼻子通还是堵塞的虚实感觉。不仅仅有通塞感觉,似乎还嗅到了香气臭气。鼻子闻道的各种香臭幻相,都是由于菩提自性所发出来的。”比如在一个密闭的空间中有很多人,你用鼻子不断地去感觉,去嗅,就会产生很多种味道了。


因于通塞二种妄尘,发闻居中,吸此尘象,名嗅闻性。此闻离彼通基二尘,毕竟无体。当知是闻,非通塞来,非于根出,不于空生。佛陀又说道:“什么讲嗅到各种香臭幻相与菩提自性有关呢?面对通塞两种虚妄的客尘,菩提自性发出来,吸收此通塞的幻象,可以称之为嗅闻性。如果此嗅闻性离开通塞两个客尘,毕竟是无自然之体的。”


何以故。若从通来,塞则闻灭,云何知塞。如因塞有,通则无闻,云何发明香臭等触。若从根生,必无通塞。佛陀又说道:“为什么这么说呢?如果嗅闻性从通中来,则鼻子堵塞的时候,嗅闻性就会湮灭了,怎么能够知道堵塞呢?如果因为堵塞而生出来,鼻子通的时候,就无嗅闻性了,如何能够嗅到香臭等各种感觉呢?如果嗅闻性从鼻根中来,必然没有通塞这些客尘了。”


如是闻机,本无自性。若从空出,是闻自当回嗅汝鼻。空自有闻,何关汝入。佛陀又说道:“如此嗅闻性,本来无自性。如果从虚空中生出来,嗅闻性应当可以返回去嗅到你鼻子的味道。既然虚空中能够生出嗅闻性,自己可以嗅闻到自己了,又关你的鼻根什么事呢?”


是故当知鼻入虚妄。本非因缘,非自然性。佛陀又说道:“所以应当知晓鼻入是虚妄不实的,本来并非因缘和合而生,并非自然性。”通塞、香臭等,这些是自然性,嗅闻性是无自然性的,来源于菩提自性。








9.舌入虚妄

【原文】阿难。譬如有人,以舌舐吻,熟舐令劳。其人若病,则有苦味。无病之人,微有甜触。由甜与苦,显此舌根,不动之时,淡性常在。兼舌与劳,同是菩提瞪发劳相。因甜苦淡二种妄尘,发知居中,吸此尘象,名知味性。此知味性,离彼甜苦及淡二尘,毕竟无体。如是阿难。当知如是尝苦淡知,非甜苦来,非因淡有,又非根出,不于空生。何以故。若甜苦来,淡则知灭,云何知淡。若从淡出,甜即知亡,复云何知甜苦二相。若从舌生,必无甜淡及与苦尘。斯知味根,本无自性。若于空出,虚空自味,非汝口知。又空自知,何关汝入。是故当知,舌入虚妄。本非因缘,非自然性。


【原文】阿难。譬如有人,以舌舐吻,熟舐令劳。其人若病,则有苦味。无病之人,微有甜触。佛陀又说道:“阿难!比如有一个人,用舌头不断地舔舐,可以舔舐自己的上下嘴唇,甚至可以舔舐一个空碗,舌头都疲劳了。如果这个人有病,则有苦味。如果这个人没有病,微微感觉到有一点清甜的味道。”如果舔舐自己嘴唇,边想象着与美女接吻,估计会有更多的味道,当然了,在这里不能这么说,只是这样比方更好理解罢了。


由甜与苦,显此舌根,不动之时,淡性常在。兼舌与劳,同是菩提瞪发劳相。佛陀又说道:“因为有甜苦的味道,所以才显出了舌根的功能出来,不动的时候,舌头淡淡无味的味道常在。舌头所产生的各种甜苦的幻相,都是菩提自性所发出来的。”


因甜苦淡二种妄尘,发知居中,吸此尘象,名知味性。此知味性,离彼甜苦及淡二尘,毕竟无体。佛陀又说道:“什么讲尝到各种甜苦幻相与菩提自性有关呢?面对甜苦、淡淡无味两种虚妄的客尘,菩提自性发出来,吸收此甜苦、淡淡无味的幻象,可以称之为味性。应当知晓此味性离开甜苦、淡淡无味两个客尘,毕竟是无自然之体的。”大道至味而无味,可以生出五味。五味调和,就是美妙无比的。伊尹是古代厨神,也是辅助成汤成就帝业的丞相,还留有医书《汤液经》。


如是阿难。当知如是尝苦淡知,非甜苦来,非因淡有,又非根出,不于空生。佛陀又说道:“阿难,就是这么个道理。应当知晓尝苦、淡淡无味的味性,并非从甜苦中来,并非从淡淡无味中来,又并非从舌根中来,并非从虚空中生出来。”


何以故。若甜苦来,淡则知灭,云何知淡。若从淡出,甜即知亡,复云何知甜苦二相。若从舌生,必无甜淡及与苦尘。佛陀又说道:“为什么这么说呢?如果味性从甜苦中来,如果没有甜苦,淡淡无味的时候,能知的味性就会随即湮灭了,如何知晓淡淡的味道呢?如果从淡淡的味道生出来味性,如果是甜味的时候,能知的味性就湮灭了,如何知晓甜苦两种味道的相呢?如果味性从舌根生出来,必然无甜苦、淡淡味道等客尘了。”


斯知味根,本无自性。若于空出,虚空自味,非汝口知。又空自知,何关汝入。佛陀又说道:“所以应当知晓舌根的味性根本就无自性。如果从虚空生出味性来,虚空自己居然可以尝到自己的味道,并非你自己嘴巴所能知晓了。假如虚空能够自己尝到自己的味道,与你的舌入又有什么关系呢?”


是故当知,舌入虚妄。本非因缘,非自然性。佛陀又说道:“所以应当知晓,舌入本身就是虚妄不实的。并非因缘和合而生,并不具备自然性。”甜苦、淡淡味道等都有自然性,然而味性与如来藏有关,不具备自然性。


10.身入虚妄

【原文】阿难。譬如有人,以一冷手。触于热手。若冷势多,热者从冷。若热功胜,冷者成热。如是以此合觉之触,显于离知。涉势若成,因于劳触。兼身与劳,同是菩提瞪发劳相。因于离合二种妄尘,发觉居中,吸此尘象。名知觉性。此知觉体,离彼离合违顺二尘,毕竟无体。如是阿难。当知是觉,非离合来,非违顺有,不于根出,又非空生。何以故。若合时来,离当已灭,云何觉离。违顺二相,亦复如是。若从根出,必无离合违顺四相。则汝身知,元无自性。必于空出,空自知觉,何关汝入。是故当知身入虚妄。本非因缘,非自然性。


【原文】阿难。譬如有人,以一冷手。触于热手。若冷势多,热者从冷。若热功胜,冷者成热。佛陀又说道:“阿难!比如有人,用一只冷手去触碰热手;如果冷的势力多,热就从于冷了,两只手都会变冷了,当然最冷的那只手也会变暖一点;如果热的功力胜一些,两只手都会变得暖和热乎起来了。”


如是以此合觉之触,显于离知。涉势若成,因于劳触。兼身与劳,同是菩提瞪发劳相。佛陀又说道:“如此把两只手合起来,才有了触觉,如果离开了,就显示不出来触觉了。这种冷热的势力强弱相成,所以才有了两只手接触的各种感觉相。身体触摸而产生的触觉幻相,都是菩提自性所发出来的。”


因于离合二种妄尘,发觉居中,吸此尘象。名知觉性。此知觉体,离彼离合违顺二尘,毕竟无体。佛陀又说道:“什么讲触摸到各种冷热感觉幻相与菩提自性有关呢?面对分离开双手,合起来双手两种虚妄的客尘,菩提自性发出来,吸收此离合的客尘幻象,可以称之为觉性。应当知晓此觉性离开分开、合起来两个客尘,毕竟是无自然之体的。”只有触碰在一起,才有触觉。


如是阿难。当知是觉,非离合来,非违顺有,不于根出,又非空生。佛陀又说道:“阿难,就是这么个道理。应当知晓,这种觉性,并非从离合中来,并非从违顺(冷比热多,变冷是违逆;热比冷多,变热是顺从。)中来,并不从身根中生出来,并非从虚空中生出来。”


何以故。若合时来,离当已灭,云何觉离。违顺二相,亦复如是。佛陀又说道:“为什么这么说呢?如果觉性从合时候生出来,分离开来,比如两只手分开来的时候已经湮灭了,为什么能够感觉到分开了呢?违逆(冷多于热,就会逆着来都变冷)和顺从(冷少于热,就会顺着来,冷变成热),冷热变化的相,也都是这个道理。”


若从根出,必无离合违顺四相。则汝身知,元无自性。必于空出,空自知觉,何关汝入。佛陀又说道:“如果觉性从身根生出来,必然就没有了离合、违逆顺从这四种相了。则你身体能知的觉性,本来就无自性。如果觉性从虚空生出来,虚空自己能够觉知自己冷热,离合;这又你身入什么事呢?”


是故当知身入虚妄。本非因缘,非自然性。佛陀又说道:“所以应当知晓,身入实际上是虚妄不实的,并非因缘和合而生,并非自然性。”离合、冷热等这些是自然性,而能感觉的觉性并非自然性,来源于如来藏。


11.意入虚妄

【原文】阿难。譬如有人,劳倦则眠,睡熟便寤,览尘斯忆,失忆为忘,是其颠倒生住异灭,吸习中归,不相踰越,称意知根。兼意与劳,同是菩提瞪发劳相。因于生灭二种妄尘,集知居中,吸撮内尘,见闻逆流,流不及地,名觉知性。此觉知性,离彼寤寐生灭二尘,毕竟无体。如是阿难。当知如是觉知之根,非寤寐来,非生灭有,不于根出,亦非空生。何以故。若从寤来,寐即随灭,将何为寐。必生时有,灭即同无,令谁受灭。若从灭有,生即灭无,谁知生者。若从根出,寤寐二相,随身开合,离斯二体,此觉知者,同于空华,毕竟无性。若从空生,自是空知,何关汝入。是故当知,意入虚妄。本非因缘,非自然性。


【解释】阿难。譬如有人,劳倦则眠,睡熟便寤,览尘斯忆,失忆为忘。佛陀又说道:“阿难!比如有一个人劳累疲倦了就会睡眠,睡熟睡够了就会醒来。如果能够记得客尘可以称之为记忆;如果不记得了,称之为遗忘了。”


是其颠倒生住异灭,吸习中归,不相踰越,称意知根。佛陀又说道:“这是因为众生颠倒了,以为生灭幻象是真实不虚的。吸收日常很多习气回到自己身上,以为生灭等相之间有不可逾越的鸿沟,以为是不相同的,有了很多生死成坏的分别心,如此称之为意知根。”以为无法跨越生死,无法逾越生死,无法解脱;以为各种幻象是不同的,不曾想万物本来是一体的。无善即无恶,无胜即无败。


兼意与劳,同是菩提瞪发劳相。佛陀又说道:“意想出来的生灭幻象,都是菩提自性所生发出来的。”万物都有生、住(住世,存在)、异(变异,比如变病)、灭,对应于生老病死。


因于生灭二种妄尘,集知居中,吸撮内尘,见闻逆流,流不及地,名觉知性。此觉知性,离彼寤寐生灭二尘,毕竟无体。佛陀又说道:“什么讲意知根所想到的生灭两种客尘幻相与菩提自性有关呢?面对内在的法尘(六尘:色声香味触法)的客尘,菩提自性发出来,吸收此内在客尘(法尘)的客尘幻象。见闻一般都是顺着流进来存在那里形成记忆;而这里是逆流,记忆翻出来,这种记忆流不会流至心地,不会流到自性本心,只是停留在意识层面表层,可以称之为觉知性。应当知晓此觉知性离开睡醒、生灭两个客尘,毕竟是无自然之体的。”


如是阿难。当知如是觉知之根,非寤寐来,非生灭有,不于根出,亦非空生。佛陀又说道:“阿难,就是这么个道理。应当知晓,这样觉知性的根本,并非从醒睡中生出来,并非从生灭中生出来,并非从意根中生出来,也并非从虚空中生出来。”


何以故。若从寤来,寐即随灭,将何为寐。必生时有,灭即同无,令谁受灭。若从灭有,生即灭无,谁知生者。佛陀又说道:“为什么这么说呢?如果觉知性从醒中来,睡着的时候就会随即湮灭,睡着了就没有觉知了,可是睡着了也会做梦的,在梦里也有生灭。如果觉知性是从生中生出来,灭的时候就没有了,那又有个什么东西能够去灭呢?如果从灭中生出来,生的时候即灭就灭有了,那谁去知晓生呢?”


若从根出,寤寐二相,随身开合,离斯二体,此觉知者,同于空华,毕竟无性。若从空生,自是空知,何关汝入。佛陀又说道:“如果这个觉知性从意根中生出来,人有醒着和睡着两种相,这两种相是随着人体的开合而形成的(如果阳入于阴,则睡着;阴入于阳,则醒来。阴阳变化如同开合)。如果离开开合,则觉知性如同空中华相,毕竟无自性。如果觉知性从空中生出来,虚空既然是可以自己觉知自己,自己可以有意想和记忆,又关你的意入什么事情呢?”


是故当知,意入虚妄。本非因缘,非自然性。佛陀又说道:“所以应当知晓,意入是虚妄不实的。觉知性并非因缘和合而生,并非自然性。”有醒睡、生灭相,这是自然相,而意入只是虚妄不实的,来源于如来藏。


12.色见虚妄

【原文】复次阿难。云何十二处,本如来藏妙真如性。


阿难。汝且观此祇陀树林,及诸泉池。于意云何。此等为是色生眼见,眼生色相。阿难。若复眼根,生色相者。见空非色,色性应销。销则显发一切都无。色相既无,谁明空质。空亦如是。若复色尘,生眼见者,观空非色,见即销亡。亡则都无,谁明空色。是故当知见与色空,俱无处所。即色与见,二处虚妄。本非因缘,非自然性。


【解释】复次阿难。云何十二处,本如来藏妙真如性。佛陀又说道:“其次阿难!为什么说十二处本来就是如来藏真如自性的体现呢?”什么是十二处呢?这里如来把六根(眼耳鼻舌身意)和六尘(色声香味触法)放在一起讲,称之为十二处。


阿难。汝且观此祇陀树林,及诸泉池。于意云何。此等为是色生眼见,眼生色相。佛陀又说道:“阿难!你且看看这个给孤独园的树林,再看泉水和池子。你看完之后会有什么想法呢?你看看此等景象,到底是色相生出来的眼见呢?还是眼根生出来的色相呢?”


阿难。若复眼根,生色相者。见空非色,色性应销。销则显发一切都无。色相既无,谁明空质。空亦如是。佛陀又说道:“阿难!如果眼根生出色相来,眼根能够生出树林、泉水和池子等色相。看见虚空的时候,虚空并非色相,色相应该就消亡了。既然已经消亡了,一切都没有了。因为眼根不依赖于虚空,所以照样应该可以生出树林、泉水和池子等色相才对,可是却一切都无。既然色相都没有了,消失了,那么谁能够明白空的这种性质呢?因为有色相和虚空进行对比才能够明白。对于虚空也是如此道理。”


若复色尘,生眼见者,观空非色,见即销亡。亡则都无,谁明空色。佛陀又说道:“阿难!如果是色尘生出眼见,那么看虚空,虚空并非色相;既然虚空非色相,色相生出眼见,那么眼见就消亡了。既然眼见消亡了,就等于没有了,可是如果没有眼见,谁能看见和区分虚空和色相呢?”


是故当知见与色空,俱无处所。即色与见,二处虚妄。本非因缘,非自然性。佛陀又说道:“所以应当知晓,见性、色和空都无固定的处所,在哪里都找不着。即色相和见性,这两处都是虚妄。色相和见性,并非因缘和合而生,并非自然性。”如果有自然性,就可以找到固定的处所。


13.听声虚妄

【原文】阿难。汝更听此祇陀园中,食办击鼓,众集撞钟,钟鼓音声,前后相续。于意云何。此等为是声来耳边,耳往声处。阿难。若复此声,来于耳边,如我乞食室罗筏城。在祇陀林,则无有我。此声必来阿难耳处。目连迦叶,应不俱闻。何况其中一千二百五十沙门,一闻钟声。同来食处。若复汝耳,往彼声边。如我归住祇陀林中。在室罗城,则无有我。汝闻鼓声,其耳已往击鼓之处,钟声齐出,应不俱闻。何况其中象马牛羊,种种音响。若无来往,亦复无闻。是故当知听与音声,俱无处所,即听与声,二处虚妄。本非因缘,非自然性。


【解释】阿难。汝更听此祇陀园中,食办击鼓,众集撞钟,钟鼓音声,前后相续。于意云何。此等为是声来耳边,耳往声处。佛陀又说道:“阿难!你再听听在这个给孤独园中,吃饭的时候敲鼓,大家要集中在一起的时候就撞钟。钟鼓之声是什么样子的呢?是前后相续的。你对此有什么想法呢?此等钟鼓之声,到底是声音跑过来你的耳边让你听见,还是你的耳朵跑到声音的地方而听见呢?”


阿难。若复此声,来于耳边,如我乞食室罗筏城。在祇陀林,则无有我。此声必来阿难耳处。目连迦叶,应不俱闻。何况其中一千二百五十沙门,一闻钟声。同来食处。佛陀又说道:“阿难!如果是声音来到耳边,比如我在城内乞食的时候,在给孤独园内就没有我了。此声就会来到阿难耳朵这里。目犍连、迦叶应该听不见。何况其中一千二百五十个比丘,一听到钟声,就一起来吃饭的地方。”如果结合现代科学可以讲得更加清楚了,声波震动,可以传给所有的比丘。


若复汝耳,往彼声边。如我归住祇陀林中。在室罗城,则无有我。汝闻鼓声,其耳已往击鼓之处,钟声齐出,应不俱闻。何况其中象马牛羊,种种音响。佛陀又说道:“如果是你的耳朵跑去声音的地方听见。比如我回到给孤独园中,在城内就没有我了。你听见鼓声的时候,耳朵已经跑到击鼓的地方了,钟声一起敲响的时候,应该就听不见了。更何况,其中还有大象、马、牛和羊等种种声响。”


若无来往,亦复无闻。佛陀又说道:“可是如果声音不跑过去,耳朵也不跑过去,没有往来,这样也就无法听见了。”


是故当知听与音声,俱无处所,即听与声,二处虚妄。本非因缘,非自然性。佛陀又说道:“所以应当知晓,听见和音声,都无固定的处所。听见和音声两处都是虚妄不实的,并非因缘和合而生,并非自然性。”也许讲到这里有些人会有疑问,声波现在科学不是很清楚了吗?这些不是自然现象吗?怎么说不是自然性呢?我们来举个例子就明白了。手去摸石头的一瞬间,创造了石头的坚硬;眼睛看石头的一瞬间,创造了石头的白;耳朵听石头敲打的声音一瞬间,创造了石头的铿锵声音。如果离开了耳根,离开了听闻性,声波能量只是在空气中飘荡罢了,并不能成为声音。所以根本还是要来源于自性,如来藏。


14.嗅香虚妄

【原文】阿难。汝又嗅此炉中栴檀,此香若复然于一铢,室罗筏城四十里内,同时闻气。于意云何。此香为复生栴檀木,生于汝鼻,为生于空。阿难。若复此香,生于汝鼻,称鼻所生,当从鼻出。鼻非栴檀,云何鼻中有栴檀气。称汝闻香,当于鼻入。鼻中出香,说闻非义。若生于空,空性常恒,香应常在,何藉炉中,爇此枯木。若生于木,则此香质,因爇成烟。若鼻得闻,合蒙烟气。其烟腾空,未及遥远,四十里内,云何已闻。是故当知,香鼻与闻,俱无处所。即嗅与香,二处虚妄。本非因缘,非自然性。


【解释】阿难。汝又嗅此炉中栴檀,此香若复然于一铢,室罗筏城四十里内,同时闻气。于意云何。此香为复生栴檀木,生于汝鼻,为生于空。佛陀又说道:“阿难!你嗅一下炉中的檀香,如果檀香燃上一铢(古代重量单位,二十四铢等于一两,有成语锱铢必较),城内方圆四十里范围内,都同时可以闻到这股檀香味。你有何感想呢?此香味是生于檀香木中,还是生于你的鼻子呢?还是生于虚空中呢?”


阿难。若复此香,生于汝鼻,称鼻所生,当从鼻出。鼻非栴檀,云何鼻中有栴檀气。称汝闻香,当于鼻入。鼻中出香,说闻非义。佛陀又说道:“阿难!如果说这个传遍方圆四十里地的香味,确实生于你的鼻子。既然说从鼻子所生,可是鼻子并非檀香,为何鼻子当中有檀香气呢?说你闻道香味,应当是入于鼻子;而又说鼻子中出来香味,这么说是很矛盾的事情,没有这个道理。”


若生于空,空性常恒,香应常在,何藉炉中,爇此枯木。佛陀又说道:“如果香味从虚空中生出来,虚空的空性常在的,香味也应该常在。为何还要借由在香炉中,点燃这样的枯木呢?”


若生于木,则此香质,因爇成烟。若鼻得闻,合蒙烟气。其烟腾空,未及遥远,四十里内,云何已闻。佛陀又说道:“如果香味从檀香木中生出来,则此香气,因为点燃生成烟气。如果鼻子闻到,应该闻到烟气才有香味。可是烟气腾空,不会飘得很遥远,不会到达方圆四十里这样大的范围,可是为何已经闻到了呢?”如果结合现代科学更好理解,檀香燃烧后的分子,伴随着空气飘荡弥漫,虽然看不见烟气,但是只要有这个分子到达人的鼻孔,就可以闻到味道了。


是故当知,香鼻与闻,俱无处所。即嗅与香,二处虚妄。本非因缘,非自然性。佛陀又说道:“所以应当知晓,香味和嗅觉,都没有一个固定的处所。也就是说,嗅觉和香味,二处都是虚妄不实的。并非因缘和合而生,也并非自然性。”


15.尝味虚妄

【原文】阿难。汝常二时,众中持钵,其间或遇酥酪醍醐,名为上味。于意云何。此味为复生于空中,生于舌中,为生食中。阿难。若复此味,生于汝舌,在汝口中,只有一舌,其舌尔时已成酥味,遇黑石蜜应不推移。若不变移,不名知味。若变移者,舌非多体,云何多味一舌之知。若生于食,食非有识,云何自知。又食自知,即同他食,何预于汝,名味之知。若生于空,汝啖虚空,当作何味。必其虚空若作碱味,既碱汝舌,亦碱汝面,则此界人,同于海鱼。既常受碱,了不知淡。若不识淡,亦不觉碱。必无所知,云何名味。是故当知,味舌与尝,俱无处所。即尝与味,二俱虚妄。本非因缘,非自然性。


【解释】阿难。汝常二时,众中持钵,其间或遇酥酪醍醐,名为上味。佛陀又说道:“阿难!你经常在早晨、中午二时,和大众一起持钵去乞食。在期间往往会遇见奶酪、奶油,可以说是最上乘的美味了。”什么是酥酪醍醐?我们经常到别人讲醍醐灌顶,是什么意思呢?《涅槃经》中讲:譬如从牛出乳,从乳出酪,从酪出生稣,从生稣出熟稣,从熟稣出醍醐,醍醐最上。醍醐可以说是不断提炼出来的最上乘的精品了。醍醐用来比喻佛性。比如砂石中提取出真金,真金可以比喻佛性。比如禅宗有个麻三斤的公案,麻不断地浸泡、打磨提取,最终的东西可以比喻佛性。去伪存真的东西,可以比喻为佛性。


于意云何。此味为复生于空中,生于舌中,为生食中。佛陀又说道:“你对此有什么感想呢?此最上美味是生于虚空中,还是生于舌头中,还是生于美食当中呢?”


阿难。若复此味,生于汝舌,在汝口中,只有一舌,其舌尔时已成酥味,遇黑石蜜应不推移。佛陀又说道:“阿难!如果这样的美味从你的舌头生出来,可是在你的嘴巴中,只有一个舌头。如果你的舌头已经生出来酥味,遇见黑石蜜糖的时候,应该不会又变出黑石蜜糖味道来。”


若不变移,不名知味。若变移者,舌非多体,云何多味一舌之知。佛陀又说道:“如果不能变成黑石蜜糖的味道,就不能说舌头知晓味道了。如果能够变成黑石蜜糖的味道,舌头并非多个,为何这么多味道,你一个舌头就全部知晓呢。”


若生于食,食非有识,云何自知。又食自知,即同他食,何预于汝,名味之知。佛陀又说道:“如果美味从美食当中生出来,可是美食并非有意识,为什么美食能够自己知晓美味呢?如果美食自己能够自知美味,也就如同是美食自己吃自己了,还和你有什么相干呢?你又怎么能说,你知道味道呢?”


若生于空,汝啖虚空,当作何味。必其虚空若作碱味,既碱汝舌,亦碱汝面,则此界人,同于海鱼。佛陀又说道:“如果美味从虚空中生出来,你吃虚空的时候,会是什么味道呢?如果虚空是咸味,既然让你舌头感觉到咸,同样也会让你脸咸,则三界之人如同海里面鱼那样了。”


既常受碱,了不知淡。若不识淡,亦不觉碱。必无所知,云何名味。佛陀又说道:“既然经常在这种咸味中浸泡、包围着,就不知道什么是淡味了。既然不知道什么是淡,也就不知道什么是咸了。正如不知大,就不知小;没有胜就没有败。既然连咸淡都不能知晓,什么味道都不知道,怎么说是味道呢?”


是故当知,味舌与尝,俱无处所。即尝与味,二俱虚妄。本非因缘,非自然性。佛陀又说道:“所以应当知晓,味道和舌头的尝,都没有定所。尝和味道二者都是虚妄不实的。本来都是非因缘和合而生,非自然性。”


16.身触虚妄

【原文】阿难。汝常晨朝以手摩头。于意云何。此摩所知,谁为能触,能为在手,为复在头。若在于手,头则无知,云何成触。若在于头,手则无用,云何名触。若各各有,则汝阿难,应有二身。若头与手一触所生,则手与头,当为一体。若一体者,触则无成。若二体者,触谁为在。在能非所,在所非能。不应虚空与汝成触。是故当知,觉触与身,俱无处所。即身与触,二俱虚妄。本非因缘,非自然性。


(声明: 网站所收集的部分公开资料来源于互联网,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本站部分作品是由网友自主投稿和发布、编辑整理上传,对此类作品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