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阴符经上篇
第二章 阴符经上篇
1.上篇原文
观天之道,执天之行,尽矣。故天有五贼,见之者昌。五贼在乎心,施行在乎天。宇宙在乎手,万化生乎身。天性,人也;人心,机也。立天之道以定人也。天发杀机,移星易宿;地发杀机,龙蛇起陆;人发杀机,天地反覆;天人合发,万化定基。性有巧拙,可以伏藏。九窍之邪,在乎三要,可以动静。火生于木,祸发必克;奸生于国,时动必溃。知之修炼,谓之圣人。
2.注解
(1) 观天之道,执天之行,尽矣。
如何能够深观契合天之道,始终如一的遵循天道而修行,道理全部都已经说完了。自性之中就有一切智慧了,没有什么不足的了。这个道与道德经的道并无二至。大道顾名思义,康庄大道,走上这条路就能够开启智慧之门。只是大道被物欲的荒草掩盖,不容易找得到罢了。如果能够认识自己,能够认识自己的性命,就可以窥见天道了。这个性命并非有形的生命,而是自性之中的慧命。
什么是观?如果能够反观自性,认识自己,认识自性为观。如果能够格物致知,把外在的器世界观透了,而且透过名相看到了背后的天道,也是为观。观要把名相去掉就知晓天道的玄妙了。看万物之中的名相,其中隐约也能观见天道的形迹。
什么是执呢?圣人心里暗符天道,按照天道的规律精进修行,行不言之教化。世人的心境能够观照见天道,然而被尘世物欲所蒙蔽和覆盖了,就如同生锈的铜镜。需要执着的进行打磨,去掉了多余的锈迹就能够照天照地了。如果能够锲而不舍就是执了。身体力行精进修行为执了。不偏不倚,没有不过也没有不及为执了。圣人用无量的智慧破除世人的我执。世人的我执为妄念罢了。观犹如禅宗的顿悟,能够了自性;执犹如渐修,能够了自命。如果能够顿悟,也能够精进的修行,以阴阳之道来了脱阴阳。以契出契,古代木工用木头做的钉子打出另外一根钉子。比如用佛号来打出所有的妄想杂念。在世间修行而能够出世间。前面说阴符经三个字足以尽全书的主旨。这里看来这两句也许就够了,也许可以作为成仙成佛的天梯,也许可以作为成圣成贤的大道。如果不是符合天道的,不是传此佛心印,道心印者,也许都是旁门的小路罢了。当然也许绕了半天也许也能够回到这条路来,可是舍弃大路不走不是可惜了吗?
(2) 故天有五贼,见之者昌。
五贼是五行,为金木水火土。这五行的规律在天有,在地有,在人也有。人体为一个小宇宙,中医用阴阳五行来研究这个小宇宙。也许在天有金木水火土五个主要的行星。海王星、冥王星和木王星实在是这些行星之子。如果母星为六个,或许就是六贼和六行了,这个也未得而知。天道以阴阳五行化生万物,正所谓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如果五行不能和合,就会互相贼害。比如五脏对应五行。如果是健康的人,平和的人五脏互相滋养。如果失去了阴阳平和,五脏之间就会互相贼害,邪气互相传递。五行相生相克,如果和合了,就能够化贼为友,化克为生,化祸为福。木以金为贼,金以火为贼,火以水为贼,水以土为贼,土以木为贼,这就是所说的天的五贼。这五行和阴阳,百姓在平常生活中不知道罢了。众生只是不断地由生而死,死而生,生死不已。在这个轮回当中,受尽了生老病死的苦楚而不能解脱。如果能够见到天道,观到五行阴阳,就可以易之。大道是反着动的,也难怪说颠倒众生。世人从来没有见到黄河之水倒流过。然而如果要找到黄河的源头,想必还是要逆流而上了。回归到了源头,长江黄河并无二至。长江为阳,黄河为阴,都化而为一。如果能够逆流而上,溯本归源,就能够颠倒五行。金本来是克木的,木反而能够因为有金而成器物之用。木本来是要克土的,土反而能够因为木而有了生机。土本来是要克水的,水反而能够因为土而不至于泛滥成灾。水本来是要克火的,火反而能够以为水而不至于过于干燥了。火本来是要克金的,金反因而能够因为火而越来越明亮了,比如真金不怕火炼。火炼的越多,就越明亮,越纯净了。克中有生,生中有克。阴中有阳,阳中有阴。如果能够符合天道,五贼就可以易之为五宝,回归本源,岂有不昌的道理呢?大至国家,小至个人,如果能够知晓此番道理,没有昌明的。
(3) 五贼在乎心,施行在乎天。
人为承受天道阴阳五行之气而生,内含五行之气。五行在人身小宇宙中就有所体现。如果用得好就为五宝,如果用的不好就为五贼。如果知晓天道,潜移默化如贼,行不言之教,为无为之事,不知不觉之间就感化了世人。心为身的主人,庄子所说养生的主人为自心,为自性。心为了感知名相就有了五官。如同三棱镜,太阳光看似白光,穿过三棱镜就变成了五彩斑斓的颜色。如同尺八,如果没有开孔,就只有一个定音,所谓的胎藏。开了几个孔就可以分出五音。如同人心开出了五官几个孔,就分出七情六欲了。心为身的主人,身为心的房子。五贼虽然在身,然而实则在心了。如果人心向外追求物欲,就分出喜怒哀乐欲五物。如果人心向内,就分为仁义礼智信五德。圣人劝诫世人莫向外求亦是如此。如果能够观到天道,知晓阴阳五行,以道心来运用,行无为之事。一切在于天道之中,并非人命所为。
(4) 宇宙在乎手,万化生乎身。
宇宙虽然广大,但如同在手掌之中。天地万物万化虽然多,可是难以超出一身之内。人身实则一小宇宙。大宇宙之中又有小宇宙。小宇宙之中也有阴阳五行。太阳系可以作为一个宇宙,大宇宙中有无数个类似太阳系的宇宙。可是没有完全相同的类太阳系宇宙。正如世界上没有完全相同的一片叶子,也没有完全相同的两张面孔。正如佛陀所说,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如此说来,一身,一手掌难道不是一世界吗?
(5) 天性,人也;人心,机也。
天道之性在于人,人为万物之灵。如果没有人的双眼感知,光线在宇宙间寂寞的穿行亿万年,花朵寂寞的开放亿万年。如果没有人的双耳感知,五音在地球上寂寞的激荡了亿万年。人为宇宙间小宇宙。此小宇宙之中自性自心内含天机。正所谓天机不可泄露,实则并非有天道的秘密,而是物欲遮蔽世人双眼罢了。一叶障目不见泰山,两颗豆塞在耳朵里面就听不见打雷的声音了。透过自性,人心可以窥见天机。如同透过窗户可以看见天空。
(6) 立天之道以定人也。
大圣人守天道而定人心。对于国家而言,治理百姓需要行不言之教,行无为之事。君主减少物欲,百姓都是看君主怎么做。楚王喜欢细腰的女子,全国的女子都减肥。齐王喜欢紫色的衣裳,全国的人都喜欢穿。君主为国家之主。人心为人之主。以天道就能定人,以天道就能定人心。
(7) 天发杀机,移星易宿;
天生天杀为天之道。天道运行自有其规律,春生夏长秋收冬藏。如果君主要定人,不能妄开杀戒,应该以仁德布于天下。君主只是代上天顺承天道管理天下而已,并没有肆意妄杀的权力。实在是有几匹害群之马必须要杀的,也只能是顺天而为,一般都是安排在秋后。唐太宗有一年把一批犯人放回家里探望家人,约好秋后回来问斩。犯人感恩戴德,没有一个不按时赶回来的。唐太宗觉得他们的人性并没有泯灭,就赦免了他们的死罪。杀机为阴肃之气,正所以伤物。如果没有阴就不能生阳,如果没有杀就不能生,因此天道如此的不断的轮回。万物生生灭灭,周而复始。星宿与人间的兴衰实在有着密切的关系。刘邦入关中的时候,五星出东方。在天有五星,在人有五脏,也有五官。
(8) 地发杀机,龙蛇起陆;
天地化生万物,地里化生五谷,五谷入五脏,滋养全身气血的运行。天地四时有序,如果有些异常可能就不是很好了。如果不耕种三年,树木农作物少了,也许就会出现大旱灾了。如果不耕作十年农田就坏了。杀人过万,大风暴起。冬天该冷的就要冷,夏天该热的就要热。否则也许就会有麻烦了。1894年的甲午年初,刚刚度过暖冬的广州面临着大旱、异常炎热,虽然刚入春但却如同盛夏一般。有经验的中医说时气不正就会有疫病流行。鼠疫暴发往往与严重的气候变化有关。那一年的鼠疫异常的猖獗。地一般安安静静的承载着万物,可是有时会有地动,也就是地震了。阳伏而不能出,阴迫而不能蒸,于是有地震。阴阳要调和就不会有地震了。
(9) 人发杀机,天地反覆;
人也是一个小宇宙,也有天地,也有阴阳五行。父母为有形之天地,天地为无形之父母。人也要阴阳平衡,如果阴阳失衡,就会有杀机了,身体也失去了康泰了。周本来西陲小国,效法天地,顺承天道,建立了周朝。文王被囚,推演周易。人心如果能够与天心合,当下即可转阴阳和五行。此岸和彼岸近在咫尺。
(10) 天人合发,万化定基。
如果天时和人事合而为一,正所谓天时地利人和,万物变化的根基就定下来了。周武王孟津观兵,虽然有八百诸侯响应,可是天时未到就撤退了。人有气血,社稷也有气数。如果人的气血比较逆,不能调和,就会生病了。如果社稷民怨较多,也就难以安定了。社稷不安定,天人合发,也许就会陷入混乱了。怀道的君主治未乱,正如在没生病前就治未病了。
(11) 性有巧拙,可以伏藏。
人为万物之灵,秉天地之气而生。自性之中本有良知良能。自性之中具足一切智慧。观自性而知天下。自性如同一面镜子。如果镜子生锈了,就观不出自性,也看不清人事。性本无善无恶,这里并不是连基本的是非都不分的意思,而是性超乎传统所认为的善恶。传统的善恶有有为的痕迹。自性之中被物欲影响可以分出七情六欲,可以分出善恶和巧拙。这里的巧为智巧,对人事有一些机谋,但毕竟人算不如天算。拙为贪痴,世人为了物欲,都忘却了灾祸了,这难道不是拙吗?对于修真的天道来说,一切巧拙都可以伏藏不用了,只要回归本源就可以了。
(12) 九窍之邪,在乎三要,可以动静。
人头上有七窍,下面有两窍,总共加起来就是九窍了。三要指的是耳目口这三者。人身上九窍都有受邪的地方,然而九窍之中,只有耳目口这三者是招来外邪的关键所在。如果世界无有光,也许就没有了人的眼睛。如果没有人的眼睛感受光明,也许光波只能在宇宙间继续这样穿梭亿万年。如果无有声,也许就没有人的耳朵。鸟儿悦耳的鸣叫声也就寂寞的在这个星球上回荡。耳朵听到了靡靡之音就会受影响了,眼睛看到美色就会神驰而往,嘴巴多说话就会气散。精气神一伤到了,全身就会出现衰败了,性命也就会受到影响了。不仅仅是有形的性命,无形的自性命也会被砍伐殆尽了。假如人能够反观自性而不是向外看,返听心声,假如能够少造口业,管好自己的嘴巴,精气神就不容易耗散了。对于眼睛瞎的人,耳朵可能会非常的灵敏。对于耳朵聋的人,视觉可能非常的敏锐。九窍可以动,面对物欲九窍动了。九窍也可以静,如果制心一处,就能够管住九窍了。
(13) 火生于木,祸发必克;
五行相生相克。木本来是可以生火的,可是火发了却会祸及木。在人身中肝属木,心属火。肝生心,然而心火过旺也会伤肝了。要不怎么说肝火过旺呢?大火烧掉功德林就是说怒火可能会把许多的功德给毁坏掉了。这里用火比喻邪心,木比喻自性。邪在心中产生,如果邪发了就会祸及心了,就会乱性了。
(14) 奸生于国,时动必溃。
如果奸佞小人掌握国家的权柄,时机一到就会使得国家溃败而亡。如果奸邪存在无五脏六腑之中,存在于经络之中,到了一定的程度身体就会病入膏肓不治而亡。对于一个国家而言,君主圣明,奸佞小人也不敢胡作非为,反而他们的聪明智巧也许还能为国家做点贡献的。即使偶尔有一两个作奸犯科的人,只要严惩就能够教导其它人了。圣明的君主能识人用人,重用贤臣,奸邪就不会当道,国家就不会有危险了。身体讲究阴阳平衡,如果阴邪过重了,就有危险了。所以中医比较重视扶持人的阳气。
(15) 知之修炼,谓之圣人。
圣人知晓不能让奸邪生于身,所以讲究修炼身心。修身使得经络畅通,五脏六腑不会被邪气侵犯。修心使得没有外邪污染自性。这个知字很难,世人也许有许多知见,反而有知的病了。世人知晓天道很难,世人能够真正的知道自己也很难。古希腊的神庙上写着认识你自己。知己实在不是件易事。道德经后面连续有几章知的论述。
第一章 阴符经注序
1.序言
阴符经三个字我们从字面上来看看其含义如何。阴为阴阳之阴。阴是暗,人不能轻易看见,不能轻易知道。这也许只是自己独见到了,自己独知道了。也许正如玄奘法师所说,如人饮水冷暖自知。形而上学谓之道,形而下学谓之器。大道超越了形相,器物就有了具体的形相。我们一直在批判形而上学,是否真的误会了这颗哲学皇冠上的明珠呢?符为契合,两两相合,心心相印。古之道心和今之道心又有何不同呢?经为道,为路径。大道是康庄笔直的,也是经常行走的,经久不变的。世人追逐物欲就走了小道,就有伤害慧命的危险了。圣人心与天符合,一动一静都是天机。阴符经分为上中下三篇,这三百多个字无非在阐明阴符经三个字罢了。如果从这三个字就能够大体推知全篇的大意了。阴符经是黄帝演道的书,也是中华文化的道统所在。如果只是被谈兵法的人看中了以为是兵法,如果只是被谈进退存亡的人看中了只是明哲保身,那就太可惜了。此道为阴符,为性命之学,不易明了。但也许实则为阳符,至简至易之道。如果能够将此阴符发明出来,人人的心灯点亮,大同世界还远吗?圣人在此部经书之中有觉醒世人的慈悲心,有先知觉后知,先觉觉后觉的大爱之心。黄帝阴符经虽然只有三百多字,但却是古往今来修道的第一部真经。此部经书演化了造化的秘密,阐明了性命之学。老子曾是周朝的藏史官员,想必深研阴符经,道德经实为弘扬此经此道也未可知。古往今来许多人都说是黄帝写的,也有可能是黄帝口授身传下来,由后世的得道高人写成文字也不可知。也有人说是黄帝从广成子那里传来的。不管怎么样,我们只需要直接尝试着去读这部经书,读读历代古圣先贤的注解,看都给我们说了些什么。特别是透过文字背后,能读到哪些言外之意。此部阴符经埋没了数千年,让我们一起尝试着开启这扇古老尘封的阴符经的大门吧,看看能读到点什么。
第四章阴符经下篇
1.下篇原文
瞽者善听,聋者善视。绝利一源,用师十倍。三返昼夜,用师万倍。心生于物,死于物,机在于目。天之无恩而大恩生。迅雷烈风,莫不蠢然。至乐性余,至静性廉。天之至私,用之至公。禽之制在炁。生者死之根,死者生之根。恩生于害,害生于恩。愚人以天地文理圣,我以时物文理哲。人以愚虞圣,我以不愚虞圣;人以奇期圣,我以不奇期圣。沉水入火,自取灭亡。自然之道静,故天地万物生。天地之道浸,故阴阳胜。阴阳相推,而变化顺矣。是故圣人知自然之道不可违,因而制之至静之道。律历所不能契。爰有奇器,是生万象,八卦甲子,神机鬼藏。阴阳相胜之术,昭昭乎进于象矣。
2.注解
(1) 瞽者善听,聋者善视。
眼睛瞎了的善于听,耳朵聋了的人视力很好。视力再好的人一辈子都不曾真正看见自己的面容。人眼睛瞎了之后,神藏于耳中,因此能够善于听。没有过多的妄想纷扰自心就听得更加清楚了。耳朵聋的人,气运在眼睛那里,心更加专注于视,就能看得更加清楚了。如此看来如果把眼睛闭着耳朵就灵了,如果把耳朵塞住了眼睛就明了,假如都摄六根了,心会有不明吗?众生之所以不得真道的原因,是由于有妄想之心。如果有了妄心就会遮蔽其自性。遮蔽了自性就会执着于外物。执着于外物就会贪求,贪求了就会有烦恼妄想。有烦恼妄想就会身心忧苦,浮沉于苦海之中而不自知。
(2) 绝利一源,用师十倍。
如果能够断绝妄想,返归一心,精进的修行如有十倍之功。教之道贵以专,治学如此,治心也如此。绝学无忧,如果能够不断地将所学的知见放掉,就接近于道了。正所谓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损之又损,就可以接近于道了。物极必反,阳极生阴,阴极生阳。如果这方面减少了,那方面就多了,就变强了。细看八卦、六十四卦图中的循环往复就可以明了了。
(3) 三返昼夜,用师万倍。
如果又能再三自返,不断地精进修行,就可以相当于万倍的功劳了。由乱到大治就难了,如果要维持大治就相对来说容易一点了。如果要从散乱的心变为大定就难一些了。维持静定相对来说容易一些了。要不怎么说善护念,护持自己的念头,使得行住坐卧都在静定当中。昼夜殷勤的精进修行,十二时之中没有间断的持续在静定之中,逐渐归于至善无恶之境地。用师多少倍,这使用了军队来比喻。军队可以去除国内的奸邪,静定可以去除心内的邪气。正所谓定能够生慧。可是军队武力强制的功劳,只能够革其面,而不能革其心。法令只能够给人规矩,而不能给人智慧。孔子说克己复礼,然而这不能靠别人来强制,真正还是得靠自己。师傅引进门,修行靠个人了。如果要解脱,需要各自精进修行。
(4) 心生于物,死于物,机在于目。
人身如同国家,君主为国家的主人,心为身的主人。君主无欲国家就安定了。人心无欲身体就健康了。眼睛如同心的门户。自性真心本来无一物,没有小我,没有众生,没有万物的名相。正如金刚经中所说的那样。心是看不见的,因为有外物的名相才得以显现。如果没有外物,心也无法体现。正如镜子一样,如果眼睛没有看的话,就无法体现影像的存在。琴弦如果手指不拨动的话,就无法出现美妙的乐音。如果风不动而帆不动,就不能看到仁者的心动。心不可见,如同虚空。然而因为有了万物而可见自心。见物便可见心,如果无物心就无法显现。人身的主人是心,养生的主人是自性。物欲砍伐人的自性,都是由于眼睛开门了就让盗贼进门了。如果眼睛所看到的,心就会留下影响了,所以说眼睛为心的生死之枢机了。圣人反观自性,不为外物所动,大概就可以了脱生死了吧。
(5) 天之无恩而大恩生。
天高而万物至卑下。世间本无高低之分,本无贵贱之分。如果区分了贵贱,世人就会追逐贵的东西,就会产生偷盗了。这个盗就是贬义词了。天地以万物为刍狗。刍狗为祭祀用的草做的狗。刍狗本来没有什么用,只是祭祀当用而用。道德经中有对这方面的论述。天地无亲常于善人。天地并不会刻意的对什么特别的照顾,只是善人比较合乎天道就自然得到眷顾。天道酬勤罢了。此部经典许多地方与道德经进行对比,也许可以看出老子对阴符经把玩是很熟的了。老子圣人的心与黄帝的心本来也是心心相印的吧。天与万物似乎相距很遥远,似乎没有任何的恩德施予万物。但是实则有大恩生的。前面说到圣人帝尧无为而治,世间老叟觉得帝力对他没有任何的影响。实在是大恩了。
(6) 迅雷烈风,莫不蠢然。
虽然看似上天没有什么恩于万物,这里列举一下上天对于万物有什么大恩。天气鼓而成雷,吹嘘而成风。天降下甘霖滋润万物,迅雷震而万物发生。风雨雷电滋润万物,万物为之而荣旺。可是万物却懵懂不知,这可以称之为自然吧。在道德经中说,道法自然。上天对万物似乎没有恩,然而却有生育万物的大恩。上天对万物和世人有很深刻的影响,世人可能都不是很在意。举个例子就连女人的周期也受月亮的圆缺的影响。天象如何也许会预示着人间如何。前面也说了,如果天发杀机就会移动星宿。西方大哲康德仰望星空都充满敬畏之心,俯瞰心中的道德也颇感深邃。
(7) 至乐性余,至静性廉。
圣人入于道达到了至乐,然而这个只是自性的絮余罢了。自性无善无恶,无乐无悲。自性之中具足一切,当然也具足一切智慧。自性至静,虽然面对万物难以受影响。物欲不会被万物所诱惑而生起贪念。自性常廉洁,不贪不爱。自性无心于廉而自廉,正如上天无恩于万物而有大恩。无心的妙用,可谓是神妙极了。有时无为却有大用。蜈蚣很多条脚,却不如没有脚的蛇跑的快。静到了极点就会廉洁了。比如一杯浑浊的水,如果不断地搅拌的话,就会浑浊。如果安静的放上一段时间就会变得清澈了。圣人恢复自性不被污染,然而世人如果被外物所吸引也容易污浊的。正所谓墨子悲染丝,杨朱哭歧路。蚕丝本来是很廉洁清净的,放到蓝色的染缸出来就是蓝色的,放到红色的染缸就是红色的了。杨朱看到歧路想起世人容易走错而不知悔改,忍不住触景生情而哭泣。其实世人也许觉得他是够傻的,但是事实也许不是这样的。以前有一个菩萨,每每想到世人不肯觉悟就掉眼泪。有个比方是这样的,菩萨如同母亲,世人如同襁褓中的婴儿,婴儿肚子很饿了,可是母亲把奶放到了孩子的嘴边,孩子却始终不肯吃。佛家也有个法乳的说法。
(8) 天之至私,用之至公。禽之制在气。
天道常行,没有形象,是至私密的,世人是很难知晓的。万物也不知道这个是天道的功劳。圣人对世人有大恩,可是却似乎没有任何的恩德。前面用盗,用贼来进行形容可谓是形象了。然而天道并不会偏向于任何一物,任何一人。如果感觉有所偏向,也许天道无亲常与善人吧。这个也是各自的造化和福报罢了,并非天道有什么照顾。公和私互为阴阳。公为阳,私为阴。公到了极点就变为私了。私到了极点就变为公了。正如经济领域公到了极点就变成私了,私到了极点就变为公了。
天道贼万物的奥秘,非常的私密,也许就是由一气来擒制和统摄万物吧。禽就是擒或者统摄。制是造作。禽制就是统摄万物,生养万物,都在于一气。人身的统摄也在于气血。气血互为阴阳。营卫互为阴阳。气在身体的经络脏腑中周而复始的循环。对于天地万物而言,一气上升,万物就随着生长。一气下降,万物就随着退藏。升降互为阴阳。人身实在为一小宇宙,无形的气在经络脏腑中流转。气似乎也在圆融的进行圆周运动,循环不息。如果气的升降有影响了,人也许就生病了的。就要借助针灸或者药物使得气继续的循环运动。随着一气的变化,就可以化为有形的万物。大道本为朴而且小,化生天地万物就会复杂而大。一可以化为万物。万物可以归于一气。正所谓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现在科学家不断地把物质分解下去,分到了极点,几乎发现了上帝粒子,研究到最后也许接近于虚空。正所谓分久必合合久必分。分到了最后还是发现原来物质也许归于虚空。研究到了极致接近于宗教和哲学了。物质可以转化为能量,也许无形无相的能量就是宇宙所谓的气了。
(9) 生者死之根,死者生之根。
生死本来都是同一个根源的。回归到本源并无二致。长江黄河互为阴阳。虽然看来两者不同,但是回归到了源头却都是一样的。道为根,可以分化出仁义礼智信,类似于五行了。白光分为五光。天道以一气统摄生化万物。这是万物的枢机。一气升起来就为阳,一气降下来就为阴。太阳升起来为阳,太阳下山为阴。阳为生,为恩。阴为死,为害。然而天生天杀,天地自然有其气机的循环。有生就会有死,有死就会有生。阴为阳根,阳为阴根。世人求生之厚,受物欲的影响,这个也带来了死的灾祸。世人本来求生,但是却被物欲所砍伐,伤害自性。断了自己的慧命了。进入涅槃大彻大悟,小我瓦解了,似乎是大死了一回,实则是获得了重生。这可以说死为生之根。野草一岁一枯荣,枯死是为了来年的荣旺。
(10) 恩生于害,害生于恩。
天生天杀,万物按照天时天机而动。天杀是为了天生,天杀是害,天生是恩。恩中有害,害中有恩。如果有人能在死里求生,那么就能长生而不死了,也就了脱了生死了。涅槃就是小我大死了一回,从而跳出了生死苦海的沉浮。假如人能在害里寻恩,那么就有恩而无害了。这也是知道天道的私密,就可以易害为恩了。
天道有大恩于万物,风雨雷电而生发了万物。然而万物生发出来了怎么办呢?总不能无限制的这样生长吧,这样也无法进行循环。有生了就会有死了,这个死就是害了。所以说害生于恩。
(11) 愚人以天地文理圣,我以时物文理哲。
愚人以天文地理为神圣。愚人看天文地理就只是看了,看不出背后的实相。如果圣人观察天文地理,如出现日月薄蚀的天象,山崩地裂,河流干涸,冬天出现了响雷,夏天下起了霜雪,透过这些圣人也许就能窥见理乱之机了。圣人观鸟兽之变,就能够察得天机了。愚人看了只是看到了表象。唯独我观万物随着天时天机而发生变化,透过这些变化就能够知晓天道的明哲了。正如道德经中所说常借着看到万物的名相,就可以看到大道的形迹。去掉万物的名相而体会大道的要妙。只有圣人能够知晓天时天机。愚人只是看到了天文和地理。圣人能够透过天地万物看到无名无相的天道。天文和地理在古老的易经中也有这两个词。天文有象,天象预示着人间的兴衰福祸。地理有形,这些都是可见可知的,实在不能以为圣。天时和万物文理的背后,无象无形,世人莫能知,莫能见。大道不可见,正是因为有物所以才能看到。镜子和万物都要同时发生作用才能看到影像。这个影像就像无形无相的大道。心和万物同时发生作用才能体现大道。观万物的生死有时,天道的明哲就可以知晓了。圣人观万物于名相而离名相,可以看到实相。古人讲格物致知,如果一物一物来格还是断难知晓万物之理,实则格心可以致知。
(12) 人以愚虞圣,我以不愚虞圣;
世人以愚来猜度圣人。世人不识得圣人的心。圣人含光内敛,大智若愚。圣贤的心深妙难测,如同高山仰止,高耸入云不知道有多高。如同大海寂寥,不知道有多宽阔。世人于万物之中观察大道的形迹。如果以这些形迹来猜度大道,这也许是太难了。如果于圣人的言行和外表来猜度,那也是太困难的事情了。不过世人却是可能会觉得圣人是愚人,有时很难理解圣人。道德经中教人如何识别怀道的人,如何找到好的老师。怀道的人谨小慎微,如同冬季涉川过河。如同在外做客,不敢为主而为客。慎独慎言,圣人知道离地三尺有神灵。对于不理解大道的人来说,可能会觉得大道可笑。既然不理解大道,那么也会同样也不理解悟道的圣人。可能会觉得愚昧可笑之极了。然而圣人心中的崖量,不可得而测度。这里说我与圣人的心本同,心心相印,就知晓和理解圣人了,不会觉得圣人是真的愚痴了。
(13) 人以奇期圣,我以不奇期圣。
世人都以为圣人很奇特,有特别的不同。这也许是高推圣境了。当然圣人的确也是不同,大彻大悟知晓了宇宙和人生的实相。自性之中具足一切智慧。然而圣人却含光内敛,和光同尘。不会轻易的显露出来。平常心是道,直心是道场。大道至简至易,最易见最易知最易行,然而世人莫能知莫能行。世人把奇的看成正的,把正的看成奇的。道德经中有谈到以正治国,以奇用兵。孙子说兵为诡道,用兵在于出奇制胜。然而却需要以道德治国,以道德治身。
我不会再以奇巧来期待圣人。我与圣人心心相印,可以说已经和上古圣人的心暗符合了,与天地合一了。孙悟空炫耀神通给其它弟子看得时候,师傅很是生气就把它逐出师门了。神通只是副产品而已,不必执着,真正还是恢复自性之中的大智慧。发大菩提心去救渡世间迷失的众生。
(14) 沉水入火,自取灭亡。
世人求生之厚反而自取灭亡。圣人不求生反而能够长生。有一个词是出生入死。出生,出离情欲,才能得生。入死,就是沉迷于物欲,就会伤害自己的性命。入死如同沉迷于物欲的苦海之中,自取灭亡。如同在火中取栗,岂不是自毁灭亡吗?罪过之大莫过于物欲了。出离了情欲,内心静定就长久了。修行人升起了出离心,通过修行从尘世解脱出来。莲花出淤泥而不染。自性如同莲花一般廉洁。尘世污浊如同在淤泥中。入死,不离情欲,精神就会纷乱,以至于死地。如果求生过于厚,沉迷于物欲,可能就进入死地了。
(15) 自然之道静,故天地万物生。
道法自然。自然之道静,然而静为躁动的根。正如道德经中说的万物纷纭并作然而都要归其根。静定为阴,躁动为阳。静的往往能生养,静为雌,动为雄。大道没有名相,然而可以生出天地。天地互为阴阳。天地这一对阴阳又生发万物。万物之中又有雌雄。这种不断地循环下去。阴中有阳,阳中有阴。现代物理学家认为宇宙由多少亿年以前的宇宙大爆炸而生成,甚至来源于一个奇点。也许并非来自于一个什么奇点,奇点也是有名相了。宇宙无中生出妙有来。太阳系是一个宇宙,人身是一个小宇宙。也许宇宙中有许多类似于太阳系的宇宙,但是也许不可能完全相同。正如一花一世界,世界上也许不可能有完全相同的两朵花。世界上没有可能有完全相同的两颗指纹,两张面孔。
(16) 天地之道浸,故阴阳胜。
天地从无形无相的大道中生,这样天地就会秉持了大道的恩德。这就是说天地浸润了大道,也自然就含有大道。大道能生阴阳,天地也可以生阴阳。大道能生万物。天地也能生万物。天地能生万物。人也能不断地繁衍子孙后代,不断地进化。正如天地浸润了自然之道,内含动静的枢机,也会因天时天机而动。阴阳相胜相互推动就会生出万物。人类社会也是治乱,分合合分相互推动而进步的。分相当于阴,合相当于阳。如同八卦、六十四卦那样循环往复。
(17) 阴阳相推,而变化顺矣。
阴阳相推就会变化万千了。动静互为阴阳。如果静到了极点就会生动,如果动到了极点就会生静了。相对论中物体运动速度快到了极点,就会接近于光速,无限接近光速,质量就会无穷大,似乎永远都无法达到光速。质能方程又可以把质量转化为虚空的能量,也和光速有关。或许物质本就是虚空的能量亦或是光能,也就是一气。天地阴阳相互推动而生出万物,风雨雷电想搏。社会气数变化亦是如此,楚汉相互推动而生出大治。就连麦当劳旁边也会有个肯德基。东西方互为阴阳相推而促进人类文明。中医和西医互相推动促进人类医疗进步。人身体阴阳相推平衡而去除邪气,人身就康健了。自然大道没有名相,无形而能变化,就可以变化无穷了。
(18) 是故圣人知自然之道不可违,因而制之。
所以圣人知晓天道,自当顺应自然之道,须臾不敢违背。具有大心的大人见到了自然,英哲见到了的为制。英哲见到了可能会需要用律令来引导世人顺乎天道。修行人严持戒律以能够入道。然而法令滋彰,盗贼多有。如果人心归于淳朴大道,就不必要那么多的法令了。如果在上位的人物欲很多,取之于民太多,百姓无法生活下去了。这样百姓就不会畏惧法令和死亡了,百姓如果不畏惧了,反而以法令和死来威胁他们,又有什么用呢?刘邦进入关中,废弃严苛的大秦律令,安抚了百姓。隋朝的法令极其严苛,然而还是阻止不了盗贼蜂拥而起。明君以正治国,法令也许精简,但社稷却能够大治。明君治国需要贤臣的辅佐。然而贤臣每个世代都易得而明主难觅,所以贤臣隐匿山野不可轻用。太公到了七十多虽才遇见周文王,所谓贤臣择主而辅佐,并不是他没有能耐不能早出山。
(19) 至静之道,律历所不能契。
大道至虚至静,以至于虚空。大道本来是无间道。如何能够将律历契入无形无相无间的大道呢?房屋是因为有虚空才会有用,钟鼓木鱼是因为有虚空才会有用。虚空能够契入虚空,正如以契出契。以无形契入无形,以有形契入有形。怎么能够以有形契入无形呢?对于人间的律令,对于描述日月星辰运行规律的历法也不能完全的把大道描述清楚。正如物理学家爱因斯坦终其一生,想通过大统一的理律来预测宇宙的运行,浪费了毕生的精力。古代的理学家认为宇宙之外独立有一个天理在主宰着宇宙的运行,然而离开了宇宙,皮之不存毛将焉附呢?
(20) 爰有奇器,是生万象,八卦甲子,神机鬼藏。
爰,承上文于是的意思。于是大道为奇器,也可以称之为神器。这个神器律历也很难契入了。形而上学谓之道,形而下学谓之器。超越于形象之上的,没有名相的为大道。有了具体的名相的为器物。大道朴素而且小,而能够化生万物。可以生出万种名相。比如天上的明月只有一个,但是千江有水千江月。大道生天地万物,并不是全部都齐整相同的,可能性有所偏差。比如中草药每种都有其偏向,有能够燥湿的,有清热的,可以纠正人身体气血的升降循环,平衡阴阳。以本草之偏纠正人体之偏,身体就康复了。庄子中有齐物论谈及类似道理。圣人通过此道纠正世人心之偏。这些象本是虚空,也是幻象来的。正如金刚经中所说: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八卦甲子实则可以描述清楚大道,描述天地万物运行的规律。八卦分别对应着天地万物。甲子对应着天时天机。上下六合古今为宇宙。可以说八卦甲子是用来描述宇宙和人生的。八卦中含有象、数和理,数理有点类似于律历。对于人类社会来说法令和礼法类似于律历。八卦每卦当中有阴爻阳爻,也有一些是纯阴爻,纯阳爻。但是纯阴爻实则并不是没有阳了,而是阴极必反,就会出现阳爻了。纯阳爻实则并不是没有阴,而是阳极必反,就会出现阴爻了。每个卦象都含有阴阳,正如万物之中含有阴阳。原子之中含有正电的原子核和负电的电子。物理学标准粒子模型中仅预测了62种基本粒子,也许应该改为64种,分别对应着八八六十四卦。八卦甲子之中包罗万象,既包含了天地万物,也包含了世事兴衰。
(21) 阴阳相胜之术,昭昭乎进于象矣。
大道为天下神器,圣人彻悟自性而见天道。圣人有大智慧,推衍六十甲子,循环往复,转而用它。推衍八卦之象,其中象数术理昭然于心。考灵龟,稽律历,可以推衍阴阳相胜之术。既可以如常人知神之所以为神,也可以知不神之神,自性之神。大道昭然,如同拨去乌云的明月,尽览无遗。要知道这个阴阳相胜之术并非寻常之术。它具有窃阴阳,夺造化之术,然而又是至简至易的。世人之所以不见,实在是物欲遮住了自性。此阴符经可以作为修道的天梯。阴符经三百余字,每一句都如同一滴甘露滋润心田,字字如同珠玉般金贵,开示性命不死之方医治世道人心。它可谓是打开了万世修道之路,启迪后世修道之人天时天机何在。天时天机到此已经展露无遗了,还有什么好隐瞒的呢?阴符实则为阳符了。许多丹经之书,虽然阐述有所不同,虽然有各种各样的譬喻比方,无非是要阐明阴阳相胜之术。如果是贤达之人见到此经,当诚心敬阅,真修实证,不负古圣先贤的慈悲苦心。圣人将此经藏于名山,只在传给同好。藏在金匮之中,恐怕奸佞小人窃取了去玩弄而害人害己。
阴符经注解毕。
微信
新浪微博
QQ空间
QQ好友
豆瓣
Facebook
Twit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