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山新港滨水公共空间国庆前部分开放
禅城区政协组织委员视察调研城市形态提升工作
“建议引入符合空间定位的业态,打造成老百姓的生活空间。”“要思考建设、运营中如何融入本地文化元素。”……9月16日,禅城区政协开展“有事禅商量”视察协商活动,围绕汾江河“一河两岸”、东平河水轴线、“环文华公园片区”建设进行视察调研,建言献策,助力“六最”禅城建设。
汾江河“一河两岸”
计划全线贯通汾江河和佛山涌碧道环
政协委员首先来到河滨路,实地调研汾江河西岸岸线提升工程。汾江河边绿意盎然,各式小鲜花点缀在树木、灌木丛之间,还有奔跑中的人型雕塑小品,踏浪飞奔的红色龙舟景观等以运动为主要元素的雕塑小品,构成一个悠闲舒适的滨水公共空间。
“看,那是鹭鸟吗?”随政协委员手指的方向望去,数十只白色鹭鸟展现眼前,有的临水低飞,有的在河边树木上休憩,与岸边散步的市民,形成一幅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景。
原来,汾江河西岸岸线提升工程(首期)主要是对汾江河西岸(文昌桥至盐业码头段)的岸线及沿线地块进行绿化景观改造提升,长度约为1270米,已于2021年8月建成并向市民开放。二期工程也已启动。
汾江河西岸岸线提升工程是汾江河“一河两岸”建设项目的其中之一。汾江河流经禅城区祖庙街道和张槎街道。目前,禅城区已对汾江河沿线形成全覆盖的河岸整治和碧道建设计划,全面推进河涌沿线亮化提升工作。下一步,禅城计划重点全线贯通汾江河和佛山涌碧道环,并逐步延伸至主要的内河涌沿线,形成活力滨水碧道网络。
禅城区政协委员林吉生建议,在对汾江河提升改造时,可深入挖掘禅城本地的文化特色,融入其中,并在关键节点加入现场语音讲解。在日后的常态化运营中,他建议引入适合每个河段的业态,比如夜经济、露营、城市慢跑等,让汾江河岸边不仅好看,也更有生活气息。
东平河水轴线
佛山新港滨水公共空间国庆期间引入活动
2020年5月,东平河水轴线全面吹响建设号角,沿线打造十大特色滨水亮点。其中古灶陶韵等7个滨水亮点位于禅城段。两年多来,禅城区根据建设计划稳步推进,至今已建成了澜石公园、东平隧道北、洲尾围公园生态保育区等项目,相关项目也正按计划推进。
当日,政协委员就来到原佛山新港码头,视察东平河水轴线北岸禅城段建设情况。佛山新港滨水公共空间改造项目属于东平河水轴线十大特色滨水景点——活力新港片区。现场工人们正在有序施工。
据介绍,项目充分利用港口现有的建筑物、设施,留下部分原工业景观元素,并提升赋予新功能,打造具有历史记忆的高品质滨水空间。
“大家现在看到的两个建筑,是原本码头的仓库,日后可用于举办展览等相关活动。”禅城区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局局长张华斌介绍,港口原来的塔吊也被保留,日后计划进行灯光亮化。
张华斌表示,该项目的西侧计划于国庆前完成建设并对外开放,国庆期间将引入一个活动,点燃佛山新港的新活力。而该项目的东侧计划在2023年元旦前后完工。
“实地调研后,确实感受到了城市形象的提升,很美。”禅城区政协委员许育杰说,作为市民游客观赏游玩的地方,其交通便捷性也应该考虑其中,目前东平水轴沿线的停车位感觉还是偏少。
张华斌回应,东平河水轴沿线规划有公交车站、慢行道以及1500多个停车位,日后将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禅城区政协委员、禅城区交通运输局公交管理股股长区晓慧也表示,除了常规的公交线路,禅城还计划沿东平河水轴线开通旅游观光巴士。
环文华公园片区
全方位打造城市“中央会客厅”
随着文华公园、亚艺公园的提升改造项目完成,城市会客厅的优美环境已显现,吸引市民及外地游客前来游玩和休闲娱乐。而在两园周边依然存在部分与城市会客厅不相匹配的区域。
佛山市自然资源局禅城分局总规划师钟崇正介绍,禅城区委、区政府按照“政府主导、规划管控、分类推进、分期实施”的工作思路,谋划“环文华公园片区”的建设,将产、城、园、人、文融合发展,提升城市形态和品质,全方位打造城市“中央会客厅”。
经过前期摸查研究,禅城在“环文华公园片区”梳理出1300多亩的低效用地,计划推进9大旧改项目。其中,山湖地块已于今年8月由佛山市安英企业管理有限公司(隶属于500强金融企业)竞得,将建设环文华公园城市消费中心及金融总部中心项目,为佛山高质量建设现代保险产业聚集区打响头炮。
禅城区政协副主席陈奕表示,经过实地调研,看到了禅城实打实的变化,感到高兴和振奋,同时对相关单位工作人员的努力表示感谢。他指出,将154平方公里的禅城当成自己家,最受关注的自然是作为“客厅”的公共空间,包括文华公园、东平河水轴线、汾江河、路网建设等。禅城区政协委员要经过材料研究、实地考察、认真思考后,提出高质量、有内涵、有针对性的建议,助力高品质禅城建设。
禅城创新“联合验收+不动产登记”办理模式
“没想到现在房子验收后就能拿证,真是又惊喜又踏实……”9月16日,市民梁女士在禅城区行政服务中心领取不动产权证书时激动地说。这是佛山首宗“验收即发证”项目。如此快速的审批效率,得益于禅城对不动产登记“交付即交证”改革的探索实践。
为进一步深化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增强企业和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禅城区行政服务中心协同不动产登记中心、自然资源、住建等部门积极探索在完善竣工联合验收基础上,推行工程建设项目“联合验收+不动产登记”办理新模式,实现联合验收通过后同步发放联合验收合格证书和不动产权证书。
9月7日,中建壹品佛山建投·誉湖项目在竣工验收通过后,禅城相关部门快速响应,根据“验收即发证”“交房即发证”改革服务启动审批程序,同步办理项目竣工验收到首次登记的所有业务,仅用时6个工作日便完成横跨4个部门共计9个事项。一周后,业主梁女士顺利领取到不动产权证书。
“按照以往的办事模式,建设单位从申报竣工联合验收到业主领取不动产权证书,至少需要1年的时间。”禅城区行政服务中心相关负责人表示,“验收即发证”通过并行推进项目竣工验收与不动产登记靠前服务,项目从申报联合验收至领取不动产权证全流程用时不到1个月。
“联合验收+不动产登记”服务新模式的落地,推进“验收即发证”与“交房即发证”的无缝链接,大大压缩了项目开发建设投产周期,进一步节省企业、群众办事成本。这是禅城深化推进“放管服”改革和持续优化营商环境的真实写照。
接下来,禅城铁军将进一步强化协同合作,深化信息共享集成,优化业务流程,以优质高效的政务服务助力打造一流营商环境,为佛山争当地级市高质量发展领头羊作出更大贡献。
连续两季度排名全市第一,禅城推行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红黑榜”成效斐然
近日,禅城区农业农村局召开“禅城乡村美丽季”之“美丽共拼”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红黑榜”2022年第二季度评选结果发布会,对评选出的10个“红榜”先进村、6个进步村给予财政奖励。
就在不久前,禅城区在2022年第二季度全市农村人居环境专项检查中获得第一名,连续两季度排名第一。石湾镇街道位列完检镇第一、南庄镇位列未完检镇第三;南庄镇河滘村、张槎街道上朗村在暗检村类别全市排名分别为第一、第三,各获得市 100 万元资金奖励。
人居环境的改善,带来生活品质提升、产业人才流入,进而推动经济收入的增长,反过来推动各村加大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力度。自2020年以来,随着禅城区持续开展深化区级检查“红黑榜”制度,各镇(街)在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上“比学赶帮超”氛围浓郁,村干部和村民在乡村建设正循环下愈加积极主动,从“要我做”转变到“我要做”,全区农村人居环境由此迈进全面性、整体性提升阶段。
外部激励 “红黑榜”推动各村创优争先
清澈的池塘、整洁的街道、美丽的“四小园”、活化的旧民居、古朴的历史建筑……这些亮丽的乡村元素,如今已成为禅城各村的基本标配。
黎冲村是城中村的优秀代表,今年第二季度市、区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评比结果发布会均选址于此。作为有名的状元村,黎冲村借助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契机,对村内文物、传统建筑进行活化提升,努力挖掘打造状元文化。
近日,记者深入黎冲村,一路打卡陈氏大宗祠、红花桥、舍得居、状元酒馆、岭南状元文化馆、状元桥等,被极具黎冲特色的儒雅氛围所感染,沉迷其中流连忘返,这正是禅城区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生动样板。
“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永远在路上,我们在两三年前也没想到黎冲环境能变化这么大。”黎冲村党委书记陈金明坦言,从2020年开始至今,禅城连续三年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红黑榜”评比,每个季度都发布评选结果,表彰先进,拿出“真金白银”奖励,这种精神、物质的双重激励极大鼓舞了各村,尤其是村民看到本村上红榜后也倍感自豪,更加支持本村环境提质升级工作。
张槎街道上朗村是首次成为“红榜”先进村的“新星”,该村在佛山市2022年第一季度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专项检查中,取得未完检镇(街道)明检村(社区)第三名的好成绩,获得全市通报表扬。
“上朗村今天能有这份荣誉,我感到非常高兴和自豪。”上郎村党委书记招汝海介绍,该村在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中,得到禅城区农业农村局的多次实地指导,以及张槎街道多部门的大力支持,从而推动村组两级成员通过网格化管理,将责任落实到人,发动党员、村民代表、志愿者积极参与,开展“三清三拆三整治”、农村厕所革命、污水管网改造、村心公园升级改造等一系列具体整治工作。
除了“红榜”能起到正向激励,“黑榜”也能发挥反向鞭策作用。“我们村可说是拿了红黑榜评选的‘大满贯’。在最开始拿了黑榜后,我就决定要痛定思痛,带领全村着力整治。因为再列入黑榜的话,不单影响村的声誉,自己也觉得没面子。”海口村党委书记陈绍伟介绍,之后海口村强化组织领导,实行网格化精准管理,扎实推进各项整治工作,积极探索打造有海口特色的改造方案,先后获得过进步村、先进村荣誉。
如今,禅城区在改善农村人居环境上取得了很大的进步,成功把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范围延伸覆盖到 53个村的每个角落,基本做到全域干净整洁,在市专项检查中也暂时走在五区前列。
这要得益于禅城区借助市开展人居环境整治比拼的好势头,加强与市人居环境整治专项检查的联动,每个季度在全区所有行政村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红黑榜”评比,鼓励先进、鞭策后进,形成争先创优的良好氛围。同时,禅城还整合城市管理、创文创卫等部门资源,形成合力,改变农业农村部门单打独斗的局面,全区上下一体化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
内部转变 从“要我做”变成“我要做”
乡村是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主体,整治工作的开展离不开广大村干部和村民的大力支持。
三年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红黑榜评比,让禅城区广大党员干部争先创优的意识增强了,更加主动去开展人居环境整治,敢于拿出干劲、闯劲、韧劲去破解拆除乱搭建、清理杂物堆积等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困局,大部分乡村环境“脏乱差”得到扭转,农村的公共配套服务不断完善,乡村颜值有效提升。
不仅如此,村民群众也切实感受到了农村巨大变化,对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愈加支持,从原来的“要我做”变成“我要做”。
在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中,黎冲村通过表决心、聚人心、用恒心、律己律人来做好工作,注重发动村内外各界力量支持整治。在具体工作中,该村采用“清、拆、建、管”四步工作法,发动党员群众清理卫生死角、门前屋后乱堆放等各类垃圾,拆除违建拓宽城中村景观空间,大力推进四小园、道路绿化、市政设施等工程建设,盘活乡村废弃地,同时通过民主公开表决制定村规民约,用制度引导教育群众,做到人人重视、人人参与、人人遵守,让村民自觉维护乡村环境,实现长效管理、常态化治理的目的。
“最开始村里搞环境卫生大清扫,有村民开玩笑问我们带了酱油没有,意思是整色整水(装模作样)。经过那次我们痛定思痛,深入群众倾听他们切身感受、意见,做群众所想做,让他们亲身体会环境提升带来的好处。”黎冲村党委书记陈金明介绍,整治过程中,该村用心做好宣传,通过党员、村民代表、股东代表把村规民约宣传到位,加上环境提升带来的实在好处,大家由一开始的抵触变为积极主动参与。
“现在人居环境是比以前好很多,大街小巷明渠变暗渠,消除了异味,还建设很多四小园,方便村民散步休闲,我们都很支持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村民招姨说。“在保护好本村传统历史古迹的基础上,村里将闲置房改造成休闲民宿、废弃回收点改造成园林咖啡馆、破旧百年老屋改造成古村落文创工作室等。”村民李姨说,这些活化利用更好保护了本村状元文化,留住乡愁。
随着村子越变越美,黎冲的名气越来越大,住下来的新市民越来越多,村民们的腰包也越来越鼓。
即使受到新冠肺炎疫情和经济压力等多重因素影响,黎冲村依旧坚持美化人居环境、完善基础设施配套、升级改造旧厂房,出租率实现逆势上升,截至2022年第二季度,黎冲村常住人口增加5%,村民房屋租金平均上升10%,村集体物业出租率提升15%。这充分证明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不光带来看得见的外在美,还能让村民有赚头、有奔头,推动乡村“面子”“里子”统筹发展,让农村成为农民安居乐业的美好家园。
“黎冲村是城中村的代表,第二季度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红黑榜评比现场会选址在黎冲村,就是想让大家来学习黎冲村做法,看看城中村该怎么做。”禅城区委农办主任、区农业农村局(乡村振兴局)局长邓建忠表示,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是一项惠及农村居民、造福广大农民群众的民生工程、民心工程,各村要以党建引领凝聚民心,不忘初心,用心做好每一个细节,以恒心确立长效机制,在宣传上动员群众支持配合,将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持续做下去,久久为功。
微信
新浪微博
QQ空间
QQ好友
豆瓣
Facebook
Twit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