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珠区勠力同心守护美好家园
海珠区自“1022”疫情发生以来,海珠区湿地办迅速响应,认真落实上级有关决策部署,组织党员干部职工挺身而出、冲锋在前,主动下沉街道社区一线,全力以赴投身疫情防控工作。海珠区湿地办自10月23日起即派出第一支支援队伍,截至11月21日共派出124人进入封控区或封控区外围支援,其中89人到江海街道、22人到赤岗街道、10人到凤阳街道、3人到防疫隔离酒店,开展健康问询登记、对接医护、协助核酸检测、物资领取配送等一线防疫工作。另外10月23日至11月6日每天还派出10人支援赤岗街道核酸检测工作。海珠区湿地人不畏艰辛、勠力同心,共同守护美好家园。
冷链进口额升至全国前三
今年前10月,广州海关关区7地市外贸进出口总值1.6万亿元,同比增长0.4%,占全省外贸的22.8%。广佛跨境电商零售创新高、南沙冷链进口额升至全国口岸前三、进出口通关时间持续压缩……今年外贸新亮点频出,其中跨境电商零售进出口商品4.6亿件,同比增长78.6%;南沙口岸冷链货物进口额185.72亿元,同比增长77.94%,进口额上升至全国口岸第三位。
“我们在东南亚做跨境电商,最大的优势就是时效。越南客户下单,最快隔天能收到。”广州泰廊曼国际货运代理有限公司外贸经理张弛说,今年前10月,公司出口东南亚的跨境电商货物已超12亿元,其中单9月超过3亿元,环比增长近7倍,创年内新高。
为促进跨境电商新业态发展,广州海关积极支持“跨境电商+海外仓”新模式,扶持制造企业依托跨境电商B2B出口转型升级,实现“一地备案、全国通用”,已成功引导30家企业开展海外仓企业备案。
10月25日,全国最大的单体冷库——广州南沙国际物流中心冷链项目启用,全面建成后每月可进出口冷链货物1万标箱。进口冷链货物办结海关通关手续后,通过高速公路向外辐射,1小时可达粤港澳大湾区各市、24小时内可达全国各地。目前,该项目已吸引多家冷链进出口企业落户南沙,集聚效应逐渐凸显。
湾区一港通 出货更轻松
日前,8个装有“大湾区制造”工业设备的出口集装箱办结海关通关手续,从佛山三水港码头出发,以“湾区一港通”模式通过内河驳运至南沙港,随后装上国际集装箱船发往海外。据介绍,这是“湾区一港通”模式运行两周年来,广州海关监管的第4万票通过该模式运输的货物。
2020年11月5日,广州海关联合广州港集团正式启动“湾区一港通”模式,珠江内河码头和南沙港等沿海港口的联动性不断加强,大湾区进出口货物通关效率持续提升。该模式以南沙港为枢纽港,珠江内河沿江港口作为支线港,形成“两港如一港”的作业模式,实现进出口货物“一次申报、一次查验、一次放行”,精简了在沿海港口办理手续。进出口货物在珠江内河码头完成通关手续,经南沙港转运“7×24”小时流转不停歇。截至今年10月底,“湾区一港通”项目已累计开通航线14条,货物平均堆存期由7天缩短至2天,累计进出口货物达13.5万标箱,为进出口企业节省综合成本超5000万元。
据介绍,目前,通过“湾区一港通”模式进出口货物不断增长,今年前10个月进出口货物达10.5万标箱,同比增长343%。
“‘湾区一港通’模式下,驳船公司只需录入一份资料便可实现两地港口码头及驳船、客户互认,同时还可以大幅提升驳船操作时效和装载量。”广州港穿梭巴士营运中心副总经理陈敬鹏表示,以往内河转关时,客户一般选择在出货当天办理手续,驳船到港后需要等货物报关放行后才能装货;而通过“湾区一港通”模式出口的货物,可以在申报后堆存在启运港,驳船即到即装。
据悉,大型企业如采用“湾区一港通”模式,货物出库后可直接报关堆存在码头,缓解仓库库存压力约20%。此外,由于以前企业较难估算货物运输和通关时间,一般选择提前5-7天将货物运抵南沙,而“湾区一港通”货物运抵南沙枢纽港就可直接装上国际班轮出口,企业一般只需在班轮抵靠南沙港2天前安排货物运抵南沙,大幅节省在南沙港等候国际班轮的时间。
目前,广州海关已陆续接到珠江内河多个码头企业开通“湾区一港通”的申请,该项目作为区域通关便利化改革事项纳入《国务院关于开展营商环境创新试点工作的意见》,辐射范围包括14个珠江沿江港口码头。
微信
新浪微博
QQ空间
QQ好友
豆瓣
Facebook
Twit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