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海“企业暖春行动”走进西樵,为企业纾困解难,擂响拼经济的战鼓!
“政企同心拼经济,助力建设现代化活力新南海!”2月2日,南海“企业暖春行动”走进西樵,南海区区长王勇带队赴西樵企业走访调研,认真倾听企业发展诉求和意见建议,为企业纾困解难,为全区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王勇一行首先来到佛山市欣源电子股份有限公司,了解该企业数字化转型升级的情况。只见在无尘生产车间内,五六个工人在控制着整个车间的设备生产,通过数字化系统管控产品质量。
据悉,作为一家专业的电容器制造商,近年来,随着电子制造行业竞争愈加激烈,欣源电子谋求数字化转型升级出路,对各项材料、物料、成品、设备等进行数字化管理。其中,数字化的WMS仓库管理更让欣源电子节省成本。
王勇点赞了该企业的数字化生产、管理模式,并现场询问企业存在的困难,要求相关职能部门要厘清为企业服务的逻辑关系,必须现场走访调研企业了解需求,及时解决企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南海提出制造业当家,我们更有信心去发展。”佛山市欣源电子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谢志懋表达了今年发展的信心,并提出欣源将进一步加大对科研的投入,抓紧制造业发展的机遇,扩大与科研机构的合作。
在佛山市啟盛卫生用品有限公司,王勇一行则走进自动化生产车间,了解该企业完整的生产链条。据佛山市啟盛卫生用品有限公司董事长关锦添介绍,自2022年以来,啟盛集团积极践行绿色低碳生产、推动“啟盛智造”发展,相继投入5车间自动化装箱码垛项目、WMS智能仓储物流项目,力争在2026年全面实现行业标杆和灯塔工厂。王勇对此表示认可。
随后,王勇一行与西樵10家企业家代表举行调研座谈。会上企业家们纷纷表达对今年经济发展的信心,并发言提出意见建议。其中,“能源”“转型升级”成为座谈会的热议词。
关锦添表示,啟盛推动“啟盛智造”发展,受到了现有生产空间的限制,需扩大生产容积率,希望能加快审批等程序,获得政府的支持对旧有厂房空间加快改造。
广东蒙娜丽莎物流服务有限公司董事张旗康则现场分析了当前物流发展的态势,存在成本高、运输效率低等问题,一定程度上削弱了陶瓷等传统制造业的自身竞争力。“希望南海能对物流发展出台倾斜政策,统筹规划,加快促成数字化网络货运平台的建设,推动数字化物流发展。”张旗康还提及在高温烧制领域中能源消耗的问题,希望政企谋划能源发展领域。
能源紧缺成为当前制约制造业发展的因素。南海发电一厂有限公司执行总裁曲延方、 南海长海发电有限公司总经理郑同明分别提出希望在政策允许的情况下,力争煤炭资源等引进南海,降低发电成本,并加快发展氢能源等产业,促进产业转型升级。
今年的西樵镇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坚持制造业当家,全面推动纺织、陶瓷、卫生用品三大传统产业集群创新发展,全力培育大健康、新能源、智能装备三大新兴产业集群发展壮大,构建“3+3”产业发展体系。
王勇表示,此次召开调研座谈会,是希望释放信号:政府全力以赴服务好企业高质量发展,政企同心拼经济,加强密切沟通,协力建设现代化活力新南海。
对于企业如何拼经济?王勇为企业家们提出了四方面的建议:共同擂响拼经济的战鼓;加快夯实制造业当家的基石;抓住“两翼”支撑的重大机遇;提升政府服务企业发展的效率。
共同擂响拼经济的战鼓。王勇表示,春节过后,全国上下一门心思拼经济,南海在产业链配套完善、市场占有率良好、资本实力厚实等优势情况下,政企更要手挽手,肩并肩,一起拼经济!
加快夯实制造业当家的基石。王勇提出,制造业当家从不是一句空话,为企业腾出发展空间是重点。在增量空间受限的情况下,南海要从存量空间想办法,对村级工业园的综合整治、现有低效国有用地的改造以及城市更新项目等方面下功夫,未来把节约出来的用地倾向于制造业发展,确保今年出让国有工业用地6000亩以上。同时在能源问题上,除力争资源量上的支持,更要注重以科技进步实现产业结构上质的提升,研究新能源,开拓储能项目,谋划发展“源网荷储”一体化。
抓住“两翼”支撑的重大机遇。王勇说,科技、金融是重要“两翼”。其中需在科技转化效率上提升,加强与大专院校、科研平台以及一些服务机构的合作,对辖区内企业开展专职调研,全面梳理企业的所需,实现科学家与企业家的深度融合,真正使科研力量能够用到生产力服务上;在金融上,则希望能开放资本,让社会资本进入企业共承风险,让企业实现弯道超车,快速扩张发展。
提升政府服务企业发展的效率。王勇说,政府服务体现实效是重中之重,要着重在构建完整产业链、提高产业集群、合作水平、降低企业经营成本、企业拓宽市场领域、扩大市场占有率等方面起到牵线搭桥的作用,为企业争取国内、国际的订单。尤其是政府要优先支持本地企业,为企业解决招工难,法律纠纷等实际困难,用政府服务的高效率保证经济发展的高质量。
“开局就要攻坚、开工就要开战”!2月2日,南海区集中发布《南海食品小作坊集中管理规范》4份团体标准,将着力解决食品集中加工中心及场内小作坊的规范化管理问题,尤其是卫生管理、出场检验等环节的食品安全痛点难点堵点问题,推动“南海烧腊”产业迈入规范化、高端化发展轨道。这是南海区在食品小作坊监管探索出5个“全国第一”、全省率先建立烧腊食品“全环节”溯源机制之后的又一重大创新举措,为丰富“打造食品安全高端样板”的南海经验再添浓墨重彩的一笔。
南海区市场监管局局长李炬昆、副局长冯凤群出席发布会,广东省高智新兴产业发展研究院、南海区餐饮服务行业协会等单位以及全区7个食品集中加工中心的相关负责人参加会议。
一、14年探索,集中管理模式助力行业快速发展
烧腊是粤菜系的特色美食,而南海是广佛烧腊的发源地和产业集聚地之一,“广记”“味皇”“醉香”等南海知名品牌占据广佛熟食的半壁江山。为推进南海烧腊行业的规范化发展,提升行业产能、拓宽市场范围,自2009年起,南海区以“政府搭台、企业投资、市场运作”形式开始建设食品集中加工中心,并创新推行南海食品小作坊集中管理模式。
2016-2021年,南海连续出台两个《食品集中加工中心可持续发展三年计划》,发放财政补贴2911万元。在政府的大力推动下,南海烧腊行业迈入快速发展轨道,目前全区共建成7个中心,基本实现“一镇一中心”布局,建筑总面积超16万平方米,已进驻食品小作坊135家,老字号品牌日益壮大,后起之秀崭露头角,“南海烧腊”声名远扬。
14年的探索和深耕,南海区小作坊集中管理模式获得多方关注,先后取得5个全国第一、1个全省第一:全国第一个县区全面实施小作坊集中监管,开发全国第一个小作坊产品溯源系统,制定和实施全国第一份小作坊联盟标准,建成全国第一个全覆盖小作坊视频监控系统,制定了全国第一个小作坊集中管理标准体系,全省第一个县区政府出台小作坊管理措施。2015年10月1日,南海区小作坊集中监管模式更是被纳入到《广东省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和食品摊贩管理条例》,在法律层面赋予了一定的示范和引领意义。
二、直面痛点堵点,标准化引领行业规范健康发展
随着食品集中加工中心使用时间渐长、场内企业生产经营规模的不断扩大,中心后续管理运营投入不继,近年来,各中心先后出现设施设备老化、卫生环境欠佳、整体生产条件滞后等问题,行业健康发展受阻。
南海区委区政府决定对全区食品集中加工中心开展整治提升,经过三个月的联合整治,各中心及场内小作坊软硬件条件实现质的提升,食品安全风险隐患基本消除。与此同时,如何建立健全长效治理机制,让食品小作坊集中管理模式更好作用于“南海烧腊”行业发展壮大,成为南海区食品安全工作的大事。
2022年5月起,南海区市场监管局牵头,在原南海食品小作坊集中管理团体标准的基础上,着手起草《南海食品小作坊集中管理规范》团体标准,融合食品安全主体责任落实、专项整治经验做法以及中心管理存在的各类问题,着力以标准化手段推动行业规范化管理,引领行业健康发展。
发布会上,专家对本次发布的《南海食品小作坊集中管理规范》进行了解读,四份团体标准分别针对食品集中加工中心、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卤水熟肉制品、烧腊制品四方面重点工作,相较修订前,在多个方面进行了改进和完善:
01、数量更精简
本次发布的4份团体标准,是在原2019年制定的9份团体标准的基础上进行修订,并根据食品集中加工中心发展的实际情况进行了删减、提炼、吸收和合并,最终形成。
02、管理更规范
标准对中心和小作坊的日常管理、生产过程控制、卫生环境保持等提出了更加具体的要求,如对中心应配备的夜间巡查人员、视频监控和溯源系统操作人员、检验员等管理人员队伍数量进行了明确,对小作坊车间卫生环境保持做出专门规定,进一步保障食品安全管理和溯源的规范性,坚决杜绝食品安全风险隐患。
03、质量更可靠
标准对食品集中加工中心和小作坊的生产加工控制要求、质量安全管理要求等都进行了细化,明确了原料查验、成品检验的具体要求,对于卤水熟肉制品、烧腊制品更是从组织形态、色泽、滋味与气味等感官要求上制定了具体的指标,确保产品色香味俱全、品质有保障。
04、出品更安全
针对食品集中加工中心小作坊大规模生产加工出来的烧腊、卤水在储运、批发、零售过程中微生物易于繁殖,存在食品安全风险隐患的实际,新标准明确烧腊卤水均为“非即食熟肉制品”,应复热后食用更为安全。
南海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局长李炬昆表示,团体标准的制定实施由政府主导,但是离不开社会支持和行业参与,同时因为有问题为导向,制定出来的团体标准也会更有针对性和实效性,希望团体标准的发布实施能推动食品小作坊集中管理向标准化、规范化、精细化、智慧化迈进,全力以赴护航群众“舌尖上的安全”。
发布会现场,南海区食品集中加工中心和食品加工小作坊代表均承诺,未来将严格遵守食品安全法,严格执行团体标准要求,推动“南海烧腊”产业高质量发展,让群众享受到放心美味的“南海烧腊”,共同助力打造“南海烧腊”美食品牌。
2023年,南海区将“推进重点食品、食用农产品全链条溯源,构建食品安全共治格局”纳入年度十大民生实事,其中食品集中加工中心作为重点行业被提及,南海区市场监管局在新春开工之际就重磅推出《南海食品小作坊集中管理规范》团体标准,就是要以“开局就要攻坚、开工就要开战”的拼搏劲头,打出2023年食品安全监管工作的良好势头,做实做好做亮民生实事,推动南海区食品行业持续高质量发展。
近日,国家卫健委官网发布消息,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综合组印发《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疫情防控操作指南》(以下简称指南),围绕疫情防控的重点领域和重点方面的具体防控要求,制定疫情防控、医疗救治、重点机构、重点场所4篇20个操作指南。
该指南第三篇“重点机构”中的《学校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疫情防控操作指南》,对校园疫情防控提出了具体的要求。
30个要点梳理往下看
↓↓↓
各级各类学校
1.没有疫情的学校,开展正常的线下教学活动。
2.疫情流行高峰期间,中小学校、幼儿园采取严格的封闭管理,高校可实施分区管理。
3.疫情解除后,高校、职业院校、中小学校要及时恢复正常教育教学秩序,幼儿园要及时恢复开园。
4.学校组织工作力量加强师生日常健康监测,提醒督促师生出现发热、干咳、乏力、咽痛等症状时,不带病到校工作或学习。
5.开学返校前一周,学生居家每日开展测量体温和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相关临床症状观察等健康自测,出现发热、干咳、乏力、咽痛等症状要检测抗原或核酸,如检测结果确认感染病毒,须如实报告学校,延迟返校。师生返校后连续7天开展健康监测,尽量减少聚集性活动。
6.师生入校时测量体温,发现发热等症状师生及时采取留观等相应措施。
7.学校在校舍入口、楼梯入口、电梯入口等位置摆放共用消毒用品,师生员工进出时可自行做好卫生消毒。
8.加强食品和饮用水安全管理,食堂餐桌安装隔板,学生错峰就餐,有条件的设立单向流动通道。
9.加大图书馆桌椅间距,合理分配空间,保持安全距离。
10.有条件的地方和学校可通过适当减小班额,加大桌椅间距等方式,保持安全距离。
11.细化校内感染者分级诊疗办法:中型病例转诊至亚定点医院;以肺炎为主要表现的重型、危重型病例和需要进行血液透析的病例,在定点医院集中治疗;以基础疾病为主的重型、危重型病例,转诊至有救治能力的三级医院。
12.学校协同对口医院开展多场景、实操性转诊救治应急转运演练,及时发现解决堵点和漏洞,提高转运效率,确保一旦出现重型和危重型病例,迅速激活绿色通道应急救助体系,快速精准响应,做到“点对点”“人对人”流畅对接。
13.学校在保护好隐私的前提下摸清学生疫苗接种、感染病毒、患有基础疾病和身体健康有特殊需要的师生底数,建档立卡,跟进服务,并建立兜底帮扶机制,会同社区开展师生重点人群健康调查,开展健康管理。
14.各级各类学校按照人口总数的15%-20%动态储备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对症治疗药物,包括退烧、止咳、止泻等药品。根据师生在校学习期间加强自身健康状况监测需要,储备充足的抗原检测试剂。根据师生日常防护需要,储备足够的口罩、消毒用品、安全测温设备等常用防疫物资,并确保有2周以上的储备量。
15.针对不同表现形式的突出心理问题,各级教育部门和各级各类学校要为学生提供针对性强、常态化、多形式的心理健康指导和援助,做好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疏导,及时化解学生恐慌、焦虑等负面情绪。强化心理重症和危机识别与干预,及时防范化解重大风险。
16.学校加强对感染师生康复期的健康指导,引导师生做好康复期健康管理。不组织或要求康复期的师生参加剧烈运动。
高等学校
17.高等学校不再开展全员核酸筛查,对校内从事餐饮、物流、保安、保洁等重点人员按照有关规定开展核酸或抗原检测。
18.除跨地区返校入学确有必要外,高校师生出入校门和校园公共区域不要求提供核酸证明,其他外来人员进入校园的健康查验办法,由属地或学校征得属地同意后作出规定。
19.高校校内发生疫情后及时采取减少人际接触、实施线上教学、调整教学安排等疏散人员措施。
20.高校科研、实习、考试等相关教学活动以及毕业生就业工作,根据疫情适时作出合理调整安排,充分发挥校园招聘主渠道作用。
21.高校校医院要扩充资源、改善条件、充实力量、提高能力,建立与亚定点医院、定点医院和学校附属医院的业务联系和工作对接,设立发热门诊,实行24小时值班值守制度,面向师生公布热线电话、提供师生在线医疗咨询服务。
22.疫情流行高峰期间,高校可利用体育馆、学生活动中心等大型场所增设发热诊疗点,提供快速便捷医疗服务。
23.将高校老年教职员工作为重点人群,摸清老年教职员工健康状况底数并建好台账,及时了解其健康状况和就医需求,做到“一人一策”。
24.有条件的高校可为老年教职员工发放血氧仪、药品等,指导老年教职员工通过居家监测血氧水平等方式,提升重症早期识别和预防能力。
中小学校和幼儿园
25.根据实际需要和当地条件,中小学校和幼儿园开展师生筛检、轮检、抽检等适宜的抗原或核酸检测,师生出入校门不再提供核酸证明,其他外来人员进入校园须提供核酸或抗原阴性证明。
26.中小学校以班级为单位,出现感染者后,学校在第一时间向所在县(区)级教育行政部门作出报告,由教育行政部门会同卫生健康、疾控等部门提出并实施防控措施。当感染者占比较大时,可以班级或年级为单位停止线下上课、实施线上教学。
27.幼儿园和家长共同做好幼儿的健康监测,确保健康的前提下送园。一旦出现感染者,应及时采取临时关停措施。
28.中小学校和幼儿园设置师生健康观察室,为有发热等症状师生提供临时留观,并指导家长安全接护学生和幼儿回家。
29.中小学校和幼儿园加强卫生室(保健室)建设,配齐专业人员,强化从业人员专业培训,配备必要的医疗设施设备和药品,承担防疫知识普及、学生患病应急处置等职责。发挥校医院(卫生室、保健室)的学校健康管理中心作用。
30.中小学校、幼儿园加强师生健康监测,落实晨午检制度、传染病疫情报告制度、因病缺勤缺课追踪登记制度等,建立学生健康信息电子台账,提高疾病监测预警信息化水平。
本指南适用于高等学校、职业院校、中小学、中职、幼儿园等,其它类别教育机构可参照执行。本指南中相关表述如与《学校新型冠状病毒感染防控工作方案》中的相关表述不一致,以本指南为准。
微信
新浪微博
QQ空间
QQ好友
豆瓣
Facebook
Twit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