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宝街:召开丛桂、恩宁社区和谊园社区旧街区改造项目“共同缔造委员会”第四次会议(组图)
(图:多宝街道召开丛桂—恩宁社区和谊园社区旧街区改造项目“共同缔造委员会”第四次会议)
(图:实地参观微改造项目实施进展情况)
2月22日下午,多宝街道办事处在街道三楼会议室组织召开丛桂、恩宁社区和谊园社区旧街区改造项目“共同缔造委员会”第四次会议。荔湾区住房建设和园林局、多宝街道办事处、设计单位、施工单位和监理单位项目负责人,以及丛桂、恩宁社区和谊园社区旧街区改造项目“共同缔造委员会”代表参加了会议。
丛桂、恩宁社区微改造项目和谊园微改造项目自2022年纳入荔湾区老旧小区微改造实施计划,于2022年6月1日完成项目可研审批和实施方案编制,9月开始正式施工。会上,设计、施工单位分别汇报了两个项目的施工进展情况,目前丛桂、恩宁社区正在进行楼道翻新、三线下管、重铺路面、打造詹天佑广场等工作,约完成工程量的25%;谊园社区已完成了楼道翻新、三线规整及照明更换、新装消防箱、更换楼梯门、安装采光窗及扶手、清疏维修化粪池等工作,约完成工程量的85%。随后参会代表对项目进展情况进行了热烈讨论,会上代表针对完善无障碍设施标准、优化感应灯开关的设置、微改造后续的管养工作等,提出了针对性和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项目设计、施工单位也表示会及时进行吸纳和整改,加强微改造项目施工现场管理,保证安全施工、文明施工,确保施工质量。
会后,与会人员共同参观了丛桂、恩宁社区和谊园社区微改造项目施工现场,以前坑洼泥泞的街巷重新铺了干净整洁的地砖、公共楼道也粉刷一新并重新铺设地砖、加装扶手、崭新门楼以及代表西关特色的墙壁涂鸦。大家切实感受到微改造是一项民心工程,解决了居民的痛点、困点问题,改善了居住环境,提升了街区品质,切实提高了辖内居民群众的安全感、幸福感、获得感!

(图:逢源北社区居委会组织居民代表、施工方、商铺代表召开协调会现场)
(图:施工前污水横流的路面情况)
(图:施工后干净整洁的路面)
2023年2月9日,龙津西路92号居民楼的居民群众迎来了值得庆贺的日子,居民们早早来到大楼一层的商铺前围观,因为今天是大楼排污管道更换二次工程的施工日。在这之前,不管是这栋大楼的居民还是周边的邻里,甚至是路过的群众,都为这个从天而降的污水带弄得叫苦连天、苦不堪言,许多群众致电“12345”便民服务热线发来求助,希望通过政府热线,组织发动各界社会力量,解决这个老大难问题。
由于这栋居民楼坐落于荔枝湾景区旁,有着近六十年楼龄的老旧建筑,房屋产权性质复杂,造成其内部的排污排粪管道结构极为复杂。2022年该大楼排污管因堵塞导致大楼楼道粪水肆意横流,弄得周围环境臭气熏天。逢源街道和社区居委会前后多次组织居民代表召开协调会,居委会除了收集群众意见和建议,还要帮助群众整合意见共同协商处理方案,选定施工单位,众筹修缮资金等。期间通过专业公司疏通清理后,情况得到缓解。随后该址的二楼又发生漏排污水的情况,但因之前的工程尾款支付问题及一楼租户和业主方存在维修方案意见分歧,导致该处污水横流问题又回到了原点,成为了社区和居民群众的“心头刺”。
在疫情期间,逢源北社区居委会克服各种客观阻力,不遗余力继续尝试与大楼居民反复沟通,让大楼居民代表、租户和施工方尽量达成一致解决问题,最终敲定在2023年春节后进场施工。施工当天,施工队便准时来到现场,在居民群众代表的监督和见证下,将楼栋的化粪池和排污管道疏通清理,更换破损管道。通过多方努力,该居民楼的污水排漏问题得到了解决,施工完毕后,在场街坊都拍手赞好,忍不住感叹:“大麻烦终于真正地解决了,这下能睡安稳觉了!”
如今,龙津西路92号的居民终于不再为家里污水横流愁眉不展了,来往的途人再也不用担心一个不小心“中头奖”。这一切都离不开街道、社区、商铺和居民群众的共同努力。接下来,逢源街将继续通过12345便民服务热线收集群众各种诉求,树立执政为民的理念,以群众满意作为衡量自己工作的唯一标准,听民意、解民忧、帮民困,继续推进社区环境美化建设,努力提升辖区居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为做好不动产统一登记与农村土地承包合同管理衔接,2月22日下午,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与市农业农村局联合召开不动产统一登记与农村土地承包合同管理工作衔接培训会。
会上,我局合作经济处四级调研员贺白华通报了前期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情况,从确权成果档案资料归档情况、数据库标准和建库汇交情况、承包经营权登记日常管理常见问题开展了沟通交流。白云区农业农村局、相关技术单位就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业务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具体问题、解决方法、应对措施、可借鉴的经验等进行了对接讨论。
市、区农业农村局、规划和自然资源局相关业务负责同志,有关技术单位参加了会议。
微信
新浪微博
QQ空间
QQ好友
豆瓣
Facebook
Twit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