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明区农村工程进度如何?扫码就能随时监督!
“现在看村里面的工程可太方便了,扫个二维码就能看到建成什么样了……”
“我在监督平台上看到村里建的水渠有点小了,我得去反映一下……”
这些都是近段时间以来杨和镇各村村民的真实写照,为推进政治监督具体化常态化,提高农村惠民工程质量,畅通监督渠道,促进农村工程施工公开化、透明化,自2020年下半年开始,杨和镇纪委和杨和镇农业农村办通过与区政务数据局在“高明通”微信公众号搭建农村工程监督平台,由农村工程项目施工方定时更新工程进度,实现业主单位、监督部门、群众对农村工程的动态监督,有效提高农村工程建设质量的同时,降低监督成本,提高农村工程监督的深度和广度。
近日,区纪委组织区农业农村局、区政务数据局和各镇街纪委、农业农村办到杨和镇召开乡村振兴工程线上监督交流会,区纪委常委曾永利主持会议。
会上,杨和镇向与会人员分享杨和镇农村工程监督平台的工作经验,包括农村工程的监督模式、平台的运作情况以及监督的成效。区纪委常委曾永利充分认可杨和镇农村工程监督创新模式,实现农村工程建设的动态监督和质量的同时,将监督的触角不断往基层延伸,不仅充分发挥农村基层监督组织的监督力量,还能发动群众一同投入到农村工程的监督中去,并要求各镇街纪委认真学习杨和镇农村工程的监督工作经验,将所有在建农村工程纳入到监督平台当中,力争在今年6月在全区推开,同时要压实村纪委的监督责任,村纪委必须定期到现场进行监督,要把监督的情况实时在高明通平台反映出来,保证工程质量,全力助力乡村振兴工程项目的推进。
区纪委组织到枫坳村实地查看工程线上监督的场景运用。
自2020年下半年开始,为了提高农村工程的质量,充分发挥村级纪委的监督效能,充分调用人力资源和线上资源,杨和镇纪委和杨和镇农业农村办在区政务数据局的协助下,开发了农村工程监督平台,并以沙水村委会为试点开展试运行,充分总结完善监督机制后,2021年4月向全镇推广,目前,农村工程监督平台共上传记录68项农村工程,累计上传工程进度超过300条,浏览人次超过20000人次。
“三年前,在普通高中和职业学校的抉择中,我也曾有过彷徨。如今回望过去,感谢当初的抉择以及学校对我的培养,让我实现了换道领跑。”
近日,在佛山市职业教育活动周启动仪式上,南海信息技术学校2019级电商(1)班的叶嘉琪作为优秀学生代表发言。保送深圳职业技术学院,荣获国家奖学金,荣登人民日报“100名优秀代表名录”……叶嘉琪在职教舞台上,实现了自我成长的三年蝶变。
“每一条路都有不同的风景,选择适合自己的就是最好的。”叶嘉琪出生在职校之家,父母都曾毕业于南海信息技术学校。新《职业教育法》的出台,正逐渐营造“人人努力成才、人人皆可成才、人人尽展其才”的氛围。一些相信职业教育前途广阔、大有可为的家长们,也在鼓励孩子接受职业教育,努力走上技能成才、技能报国之路。
普高or职校?
2019年中考前夕的填报志愿,是改变叶嘉琪人生抉择的原点。
“妈妈,为什么别人都报10几间学校,你就只给我报了三间?”当看到志愿表上除了填有“石门中学”“南海一中”,最后一所竟是“南海信息技术学校”,叶嘉琪有点不能接受。
叶嘉琪初中就读于南海区石英实验学校,成绩一直处于中上游。
“明明我的成绩可以上普高,为什么要给我报职校呢?我不想被别人认定为是‘差生’。”她说。
对于女儿报读志愿这件事,妈妈潘妙玲有着自己的考虑。
“我和她爸爸都是从职校毕业的,职校能够学到一技之长,互联网、大数据应用、电商平台也会是未来趋势,万一孩子的成绩够不上重点高中,在职校提前培养互联网思维,接触电子商务专业也是不错的选择。”潘妙玲说。
潘妙玲是南信95级会计专业的学生,因为在职校有更多实践经验,到毕业时,她拿到的工资已比其他同学高出近两倍。而比自己大三届的丈夫叶志联读的是机电专业,被班主任委任为电工科代表,用专业技能带领同学们改造饭堂,还有机会到企业进行实践。
“在中职的学习,不仅让我掌握了技能,自信心也是那时候建立起来的。我们一直相信,中职生只要足够努力,未来并不一定就比普高生过得差。”叶志联说。
从1995年开始,叶志联开始和妻子尝试创业。从创办金属咨询公司白手起家,也经历过起起伏伏。如今叶志联夫妇的企业越做越大,涉及大数据、车联网、电商等相关产业。
“选择适合自己的专业肯定会有好处。你相信我,读完三年,你一定会感激我。”父母的经历让叶嘉琪看到希望。经过多次劝说和鼓励,叶嘉琪最终以中考成绩593分被南海信息技术学校录取,成为了父母的“校友”。
弯道超车
“实际上我的中考成绩是能够达到大沥高中的分数线的,刚开始还是会不甘心,不想被看不起。”入学之初,虽然了解到自己所读职校是国家重点校,相当于“职校里的石门”,但身边同学的偏见让叶嘉琪一度自卑。
这种负面情绪并没有持续很久。叶嘉琪开始每天给自己设目标、定计划,除了努力学习文化基础课,电商美工、直播、运营、推广等专业技能的学习打开了她新世界的大门,让她渐渐感受到了职业教育的魅力。
技能大赛是职业学校拔尖人才培养的重要抓手。刚入学一个多月,叶嘉琪凭借突出的专业技能和高度自律性,通过了选拔成为电商竞赛集训队的一员。
南海信息技术学校的集训队并不是唯成绩论。叶嘉琪的指导老师陈维静说,每次布置给大家的任务完成后,叶嘉琪依然在点评之下不断更改,力求做得更好。遇到疫情没有组织统一训练,她就自己在家主动练习,非常努力。回校训练之后,她作为重点培养对象,成为全队年纪最小的队长。
在老师的指导下,叶嘉琪和队员过五关斩六将,两次获佛山市技能竞赛一等奖,斩获广东省电子商务技能大赛一等奖,并于去年6月作为广东省唯一的一支代表队参加电子商务国赛获得二等奖,顺利被深圳职业技术学院免试录取。
“妈妈,不用等到读完三年,我现在就很感激你!”曾经在初中,因为成绩的起伏让叶嘉琪屡受打击,而在职校凭技能获奖,在才艺表演、演讲、征文等多个舞台绽放光芒,让她重拾了信心。
“以前怕同学看不起我,高一独舞获奖时发朋友圈我还会把背景板写的职校名字截掉,现在我都是直接转发学校的公众号内容,里面不少还有我的名字,同学们知道我免试进深职院也很羡慕我,对职校生也有了改观。”叶嘉琪说。
技能成就未来
将电子商务专业技能活学活用,叶嘉琪成为了父母企业的“小帮手”。疫情期间,父母的一个实体经营的店营业额下降,叶嘉琪提出可以拉一个客户群将公司的服务视频进行传播引流,并通过定时发红包、享折扣等方式加大了汽修店的宣传,当时汽修店一下子恢复了疫情之前的营收。
“普高是前松后紧,职校是前紧后松。”叶嘉琪说,步入高三,以前的同学在普高明显压力增大,而自己前两年都在备赛“战斗”,提前拿到国家“双高”职业技术学院保送资格。
但她也并没有松懈,成功考取了1+X证书和英语二级证书,希望把英语底子巩固好,更好地介绍“made in China”的产品。此外,她还继续参加各类竞赛,2021年全国电子商务师竞赛个人全国总决赛获三等奖,第四届“ITMC杯”全国跨境电子商务技能大赛获一等奖。
个人全国总决赛
今年3月,叶嘉琪与小伙伴创立了网店,从网店装修、运营、推广,到客服、物流、售后等,不断实践、摸索,网店逐步走上正轨。
不少家长对职业教育仍存有“没有前途”“低人一等”等偏见,但潘妙玲认为,“是金子总会发光发亮”,职业教育让孩子能够学会一种谋生的技能,未来也就能少走弯路。
谈及未来,叶嘉琪对即将入读深职院满是憧憬,计划朝着自己喜欢的跨境电商方向,向专业型技能人才不断努力。正如叶嘉琪在朋友圈中所言:“中国青年向着光、成为光,若你选择灿烂,山无遮,海无拦”,未来的人生需要自己负责,必须相信自己,不负光阴。
5月30日,阳光灿烂,郁南县平台镇大地村的一片面积达39亩的山间边坡地已是生机勃勃,两周前,这里还是杂草丛生的撂荒地,如今已全然种上了泰系甜玉米并且长势盎然。这是郁南县平台镇政府、三水区驻平台镇帮镇扶村工作队(以下简称工作队)、广东省农科院(以下简称农科院)三方合力共耕、盘活撂荒地的又一新作。
郁南县位于广东省西部,是个“八分山地一分田,半分河道半分村”的山区县,山区资源丰富,耕地相对较少。平台镇位于郁南县西北部,平原地区相对较多,是郁南县主要产粮区,素有“郁南粮仓”之称,是确保郁南耕地面积和粮食产量不下降的主战场。今年中央1号文明确提出要守住“粮食”和“土地”两条底线后,平台镇的稳粮稳产摆在了郁南县更加突出的战略位置,全年承担了188亩撂荒地的复垦复耕任务。
平台镇种植有1万多亩的沙糖桔、6000多亩的香蕉,受制于耕地只能生产粮食这一红线制约,如何通过复垦复耕,开辟新的产业通道,让农民有钱赚,变被动为主动,激活这188亩撂荒地的经济效益,是摆在平台镇政府和工作队面前的一个大难题。为此,平台镇政府和工作队深入市场考察,广泛征求干群意见,反复比较项目优劣,多次召开联席开会讨论研究,最终确定采取镇政府+工作队+农科院+农业龙头企业+种植大户+脱贫不稳定户的5+1模式,发展泰系甜玉米种植业,即:由镇村两级收储撂荒地,农科院提供种子和技术指导,种植户负责日常管理,工作队牵线佛山玉米批发龙头企业保底收购,在复垦条件较好的大地村先行试点,建设39亩泰系甜玉米种植试验基地,动员招纳脱贫不稳定户到基地做工。
据了解,泰系甜玉米单季亩产能达2000斤以上,一年种两季,既可加工成玉米汁,也可日常食用,单季亩均效益能达到1000元以上。经济价值虽然不错,但种下去能否长得好,卖得出,有钱赚依然是困扰农户能否放胆种植的三大心锁。为确保基地试种成功,平台镇政府、工作队、农科院从一开始就做足了保驾护航的工作。
“镇政府在复垦很耕上用足政策红利,能补尽补,把上级政府给的复垦补贴全部一次性补给种植户,从用地上最大限度帮助种植户降低种植成本,大地村这39亩地的种植户基本做到了零地租”,平台镇镇长高敬龙告诉记者。
工作队为帮助种植户解决种植技术和市场销售的后顾之忧,经多方接洽比较,最终成功牵线广东省农科院派出科技特派员团队提供技术指导,佛山天朗农产品有限公司承诺按市场价保底收购。“农科院在玉米种植、土壤肥力改造、农业病虫害防治等方面有雄厚的专家力量,在三水等地有许多成功的院地合作经验,自基地开工以来,农科院已应工作队之邀,给试验基地提供了免费种子和液体肥料,并两次到基地进行现场指导,就播种、灌溉、施肥、病虫害防治等问题给出了十分及时有用的意见;佛山天朗农产品有限公司是佛山乃至珠三角玉米批发的龙头企业,年吞吐玉米销售达5亿7千多万斤,是佛山玉百味饮料公司和珠三角多个批发市场的定点供应商,公司总经理谭小龙有诚意也有能力来平台收购玉米”,工作队队长李亮豪也高兴地告诉记者。
农科院的黄继川特派员告诉记者,“目前基地玉米长势基本符合预期,但仍要注意抓好虫害防治不放松,下步团队将围绕基地和工作队需求提供全程指导,做到尽其所能,应
到尽到,确实为农民兄弟出把力”。
时下,平台镇党委政府正积极动员各村加紧推进撂荒地的收储,“下一步基地试点成功后即带动周边农户跟进种植,最终推广到全镇各村,建成种植面积达300亩以上的玉米产业,实现复垦复耕、壮大镇域经济、防贫户增收的‘三赢’”,平台镇委书记林竣锋表示。
“有钱赚谁不想挣呢?!” 基地玉米苗的良好长势不仅给了平台镇进一步串点成线的信心,也打动了一旁观望的农户,有不少农户已经表示想搭基地便车,也要在自家地里种玉米,到时和基地玉米一起卖个好价钱。
微信
新浪微博
QQ空间
QQ好友
豆瓣
Facebook
Twit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