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市直机关从严从实组织开展主题教育 聚焦主题主线 “五个锚定”走在前
广州市直机关紧扣政治机关定位,全面准确把握主题教育总要求,精准聚焦主题主线,以更高标准、更严要求推进主题教育有力有序开展,确保走在前、作表率,走好践行“两个维护”第一方阵。
锚定目标任务,高位推动工作落细落小
广州市直机关工委结合机关实际,从严从实组织开展主题教育。
层层压实责任。对标对表中央决策部署和省委、市委工作要求,制定市直机关开展主题教育实施方案,构建“三统四抓一督”工作格局,组建“五小”专班,督促各市直机关明确“四级责任”,聚焦目标任务,强化党建督导,推进各项工作有序开展。
营造学习氛围。依托“一报一网两微”宣传平台,开设“羊城书记思享汇”专栏;注重抓好机关年轻干部的学习提升,开展“青学青思青行”理论学习提升行动。
推动落地见效。深入开展“四比四创”“亮诺亮绩亮牌”“汇智湾区”行动;组织机关党建“聚力攻坚”行动,推动系列创新性“书记项目”,助力城中村治理;举办首届“金穗杯”工作创新大赛,评选一批服务高质量发展“百优”案例;深化“红棉关爱”机关党员志愿服务,助力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
锚定凝心铸魂,做到真学真懂真信
理论学习是这次主题教育的主线。市纪委监委举办理论学习中心组“沉浸式”集体学习,到杨匏安、杨殷等纪检监察先烈故居实地学习,邀请革命后代讲述红色故事。市农业农村局坚持从“点”入手、以点促“线”、以线带“面”,自上而下组织开展多层次、全覆盖的理论学习体系。市委编办持续打造“老编”读书会、“青编”读书会,营造领导带头讲、“老编”同志帮带讲、“青编”同志踊跃讲的良好氛围。
营造氛围主动学。第一时间征订下发指定学习资料,落实“三会一课”制度,开展形式多样的主题党日活动,编印“口袋书”、应知应会、学习简报等学习材料,教育引导党员干部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在深化内化转化中提高理论素养。市总工会邀请劳模代表在集中学习大会上分享感悟,弘扬劳模精神,加强思想引领。团市委创作多元化融媒体产品引领带动青联、学联、团属青年社团、志愿服务组织深入学习,增强学习效果。
锚定真调深研,制定破解问题实招
大兴调查研究是这次主题教育的一个鲜明特色。
坚持问题导向。各单位领导班子成员选准调研“靶心”,综合运用座谈访谈、随机走访、大数据分析等多种方法,扑下身子深入一线调研。市城市管理综合执法局围绕拆违控违、户外广告管理、建废处置管理、安全生产督导等工作开展专题调研。市生态环境局围绕生态环境领域6项重点工作深入调研,提出10个推动高质量发展重点项目。
坚持结果导向。注重开展典型案例的解剖式调研,推动解决一批发展所需、改革所急、基层所盼、民心所向的问题。市委政法委推进“综治中心+综合网格+最小应急单元+智能化”建设,打造以综治中心为依托、以综合网格为单元、以信息化为支撑的社会治理基础工作体系,全力打造新时代“枫桥经验”广州样本。市工信局摸清汽车、面板、消费品等重点行业的痛点,出台有关奖补政策。
坚持成果转化。目前已形成调研转化成果86个。市发展改革委出台支持市场高质量发展38条措施,助力经济实现质的提升和量的增长。市信访局推动信访“家文化”建设,建立健全多元化解信访矛盾长效机制,及时就地解决群众合理诉求,发挥信访工作服务保障作用。
锚定力学笃行,推动破难题惠民生
推动高质量发展是这次主题教育的重要着力点。
在破难题促发展方面。各单位聚焦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制造业立市、助力城中村改造等重点工作,制定重点项目624项,形成推动高质量发展重点案例38个,推动广州继续在高质量发展方面发挥领头羊和火车头作用。市人社局主动服务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人才强市、制造业立市等全市重点工作,制定《2023年服务民生十大实事》《2023年服务市场主体十大实事》两项任务清单。市住建局强化党对城中村升级改造的全面领导,健全议事协调机制,坚持“拆、治、兴”并举,试行“政府做地、净地出让”模式,着力提升城市品质。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高质量编制南沙、东部枢纽、北部增长极、珠江高质量发展等重大平台规划,构建“一带一廊、双核五极”高品质空间结构。
在增进民生福祉方面。市教育局推行基础教育强基提质帮扶行动,推进区域之间、城乡之间基础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市市场监管局举办“520世界计量日”活动,让计量走进百姓生活。市政务服务数据管理局加强数字政府建设,提高“穗智管”“穗好办”应用水平,深化接诉即办、12345热线受理工单办理时长由原规定的20个工作日减少为10个工作日。
锚定真检细改,确保整改取得实效
检视整改直接关乎主题教育的实际成效。全面彻底检视整改问题。坚持边学习、边对照、边检视、边整改,既解决“存量”又关注“增量”,对问题进行再检视。市林业园林局对5个城市公园、87条道路、12个社区开展2轮全覆盖“回头看”,初步建立“城园融合”体系,广州在全省林长制考核排名第一。市司法局对市委巡察、政法队伍教育整顿、历次民主生活会、全面从严管党治警专项活动等发现的问题进行“回头看”,对有回潮反弹苗头坚决整改到位。敢于动真碰硬解决问题。市人大常委会办公厅开展“作风建设年”活动,聚焦理论武装、责任担当和纪法约束3个方面重点领域,明确重点纠治和防范的9个方面制定14项措施。
“‘第二个结合’,是我们党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历史经验的深刻总结,是对中华文明发展规律的深刻把握,表明我们党对中国道路、理论、制度的认识达到了新高度,表明我们党的历史自信、文化自信达到了新高度,表明我们党在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推进文化创新的自觉性达到了新高度。”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发表重要讲话,深刻揭示“两个结合”的重大意义,深入阐明“第二个结合”的精髓要义,进一步拓展和深化了我们党对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规律性认识,为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不断推进党的理论创新提供了科学指引。
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在5000多年中华文明深厚基础上开辟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是必由之路。这是我们在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得出的规律性的认识,是我们取得成功的最大法宝。我们要深刻理解“两个结合”的重大意义,深刻把握“第二个结合”的精髓要义,以高度的文化自觉和坚定的文化自信更加有效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更有力地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
“结合”的前提是彼此契合。马克思主义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来源不同,但彼此存在高度的契合性。相互契合才能有机结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中华文明的智慧结晶,其中蕴含的天下为公、民为邦本、为政以德、革故鼎新、任人唯贤、天人合一、自强不息、厚德载物、讲信修睦、亲仁善邻等,是中国人民在长期生产生活中积累的宇宙观、天下观、社会观、道德观的重要体现,同科学社会主义价值观主张具有高度契合性。二者的内在融通和高度契合,始终作为思想的泉源,涌动在中国共产党人的血脉之中。
“结合”的结果是互相成就。结合不是拼盘,不是简单的物理反应,而是深刻的化学反应,造就了一个有机统一的新的文化生命体,让马克思主义成为中国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现代的,让经由“结合”而形成的新文化成为中国式现代化的文化形态。马克思主义真理力量激活了源远流长的中华文明,使中华文明再次焕发出蓬勃的生机与活力,使中华文化更加具有新的时代特征、时代精神、时代内涵。同时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也使马克思主义获得丰富的文化滋养,具有了鲜明的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两者相辅相成、相得益彰。
“结合”筑牢了道路根基,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有了更加宏阔深远的历史纵深,拓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文化根基。每个国家和民族的历史传统、文化积淀、基本国情不同,其发展道路必然有着自己的特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走出来的,也是从5000多年中华文明史中走出来的。中国式现代化赋予中华文明以现代力量,中华文明赋予中国式现代化以深厚底蕴。这一人类文明新形态,深深植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体现科学社会主义的先进本质,借鉴吸收一切人类优秀文明成果,代表人类文明进步的发展方向,展现了不同于西方现代化模式的新图景。
“结合”打开了创新空间,让我们掌握了思想和文化主动,并有力地作用于道路、理论和制度。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是推进理论创新的丰厚土壤。“第二个结合”是又一次的思想解放,让我们能够在更广阔的文化空间中,充分运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宝贵资源,探索面向未来的理论和制度创新。必须坚定历史自信、文化自信,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把马克思主义思想精髓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华贯通起来、同人民群众日用而不觉的共同价值观念融通起来,不断赋予科学理论鲜明的中国特色,不断夯实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历史基础和群众基础,让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牢牢扎根。
“结合”巩固了文化主体性,创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就是这一文化主体性的最有力体现。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既立足于现实的中国,又植根于历史的中国,以中华文明为源头活水,从5000多年璀璨文明中承继人文精神、道德价值、历史智慧的精华养分,把马克思主义的思想精髓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特质融会贯通起来,成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生动典范。这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最新成果,既葆有马克思主义之魂,更具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之形,彰显中国人的文化自信、文化自觉、文化自主。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党创新理论的“根”,我们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根本途径是“两个结合”。只有植根本国、本民族历史文化沃土,马克思主义真理之树才能根深叶茂。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新征程上,让我们更加坚定历史自信、文化自信,萃取历史精华,推动理论创新,不断谱写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篇章。
(图:荔湾区行政诉讼败诉案件分析整改工作会议暨五月“四不”问题整改例会现场)
为加强法治政府建设,进一步提升荔湾区依法行政水平,降低全区行政案件败诉率,近日,荔湾区召开行政诉讼案件败诉分析整改会暨“四不”问题月度工作例会。周拯副区长,区司法局局长、分管领导,区属部门及街道的分管领导近40人参加了会议。
会议传达学习了广州市行政案件败诉分析整改工作会议精神,通报了2022年至今我区行政应诉案件败诉整体情况。区住建园林局、白鹤洞街、桥中街作为2022年度败诉率较高的单位代表依次汇报了本单位2022年至今行政应诉案件败诉情况、产生原因及整改措施。
周拯在会议上作出指导发言,并提出了三点整改意见:一是统一思想,牢固树立依法行政理念。提高政治站位,找全找准自身在依法行政方面存在的短板弱项并加以整改;二是突出重点,扎实推进行政执法能力素质建设,形成合力,提升自身硬实力;三是把握关键,推进行政争议多元实质化解。持续加强矛盾纠纷源头预防、前端化解、关口把控,加强府院联动,杜绝“四不问题”,推进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常态化,确保“出庭又出声”取得实效。
会议强调,以行政案件败诉分析整改工作为契机,持续不断提高法治政府建设水平,强化依法履职意识,切实提升依法应诉的意识和能力水平,积极稳妥解决行政争议,优化法治环境。各单位表示将真正成为依法行政的实践者和推动者,勠力同心、奋发作为,在2023年交出一张漂亮的法治工作成绩单。
微信
新浪微博
QQ空间
QQ好友
豆瓣
Facebook
Twit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