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人大华侨外事民族宗教工委实地调研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实践基地创建情况
6月15日上午,广州市人大华侨外事民族宗教工委主任董延军带队到越秀区光塔街道、南越王博物院等广州市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实践基地进行实地调研。在越秀区光塔街道,他详细了解了光塔街民族民俗博物馆、怀圣寺石榴籽工作室、塔街长者综合服务中心、东西部对口帮扶馆以及法律援助站等有关情况,充分肯定了越秀区民族工作成效,并强调要深入挖掘光塔地区民族文化元素,打造具有广州特色的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工作品牌。在南越王博物院,他实地调研了南越王博物院结合考古遗迹和出土文物,讲述岭南各民族融入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历史情况,充分肯定了基地创建工作成效,强调要深入挖掘广东历史上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丰富史料,讲述好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故事,进一步引导各族人民牢固树立休戚与共、荣辱与共、生死与共、命运与共的共同体理念。
越秀区政府王咏赋副区长,市民宗局有关处室、越秀区民宗局有关负责人陪同实地调研。
(民族一处)

2023-06-21 14:19 广州市生态环境局
“无废城市”是一种先进的城市管理理念,稳步推进“无废城市”建设,对于推动增城区生态文明建设、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等重大战略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工业固体废物管理作为“无废城市”建设目标的重要组成部分,增城区高度重视工业固体废物管理体系建设,大力推进工业固体废物精细化管理和危险废物环境风险防控工作,助力广州市“无废城市”建设。
一是强化组织领导,健全工作机制。今年1月印发了《增城区2023年危险废物规范化环境管理评估工作方案》,明确规范危险废物收集、贮存、转移及处理处置要求,持续推进源头严防、过程严管、后果严惩的监管体系建设。5月组织召开了增城区2023年“无废城市”建设工作推进会议,通报全区“无废城市”建设工作开展情况,对工业领域绿色生产和工业固体废物处置能力建设提出了工作要求,切实完善工业固体废物精细化管理体系。
二是培育链条体系,强化处置能力建设。在全区建立规范有序的危险废物收集、利用、处置体系,建成危险废物收集、利用、处置单位9家,危险废物总处理能力达28万吨/年,指导企业提升含油金属屑、铝灰渣等危险废物豁免利用能力,谋划机动车维修行业全种类危险废物收集、处置能力建设,逐步解决中小企业危险废物处置难题。依托有资质的工业固废利用企业建立收集、利用、处置规范处理体系,在新塘镇工业布碎集中产废区域开展工业固废试点收集工作,为小微企业提供便利的回收条件,协同开展工业固废专项巡查执法行动,今年以来出动218人次,检查产废企业113家次,责令整改17家次,逐步规范工业固废管理工作。
三是加强培训指导,提升规范管理水平。今年3月,组织未完成2022年度固体废物申报登记的企业,线上召开增城区2022年度固体废物申报登记工作推进会暨平台管理培训会议,强调工业固废申报登记工作。今年6月,组织召开增城区2023年危险废物规范化环境管理业务培训会,邀请专家结合具体案例全面解读新危险废物识别标志设置技术规范、贮存标准和企业现场危险废物规范化管理要求,详细说明了“无废工厂”建设和申报要点,进一步提升企业危险废物规范化管理水平。
下一步,增城区将持续加强工业固废日常监管、强化工业固废处置能力建设、推动危险废物规范化、精细化管理工作,以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切实助力“无废城市”建设。
增城区召开2023年“无废城市”建设工作推进会议
增城区召开2023年危险废物规范化环境管理业务培训会
开展工业固废专项巡查执法行动
解读新标准和“无废工厂”建设申报要点
(广州市生态环境局增城分局)
(图:消防安全生产线上知识竞赛活动现场)
(图:职工正在认真答题)
端午节即将来临,为持续推进“安全生产月”期间消防宣传工作,提高医务人员的消防安全意识和自防自救能力,预防各类火灾事故发生。6月20日,荔湾区口腔医院开展“浓浓端午情,安全生产很‘粽’要”消防安全生产线上知识竞赛活动。
竞赛活动是全院职工通过问卷星链接进入线上答题,限时15分钟内完成,以完成提交的时间和答题的正确率为标准,统计全院职工的竞赛成绩进行排名,对成绩优异的前十名职工进行奖励。竞赛主要考核的是各类安全事故预防、隐患识别与排查、避险逃生、自救互救、救援演练和应急处置等应知应会知识。
本次安全知识竞赛全院职工100%参与,让职工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学习安全生产知识,提高了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增长了职工对消防安全知识的储备,营造了良好的工作氛围,为进一步夯实医院安全管理起到了较好的促进作用。
微信
新浪微博
QQ空间
QQ好友
豆瓣
Facebook
Twit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