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埔区城管局推进“百千万工程”打造绿美黄埔
实施“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简称“百千万工程”)是广东在新起点上更好解决城乡区域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的重大战略举措。为全面推进“百千万工程”、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黄埔区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局通过开展专项治理、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加强执法积极推动“百千万工程”落细落实,推进绿美黄埔生态建设,着力打造人民群众满意的市容环境。
一是开展环境卫生专项整治。组织全区开展环境卫生大清洗及节日期间环卫保障工作,印发《黄埔区建设“美丽家园”环境卫生整治工作方案》,指导镇街深入整治社区(村)、背街小巷等环境卫生短板弱项,持续推进全区环境卫生大提升启动环境卫生整治提升“百日行动”,重点整治背街小巷、农贸市场周边、城中村、城乡接合部等区域卫生死角,整治路面污染,垃圾收集点、河涌、环卫公厕等保洁问题,整治道路清扫保洁不到位6500余宗、房前屋后卫生死角2500余宗,市场周边环境卫生问题1300余宗,净化城市环境。
二是扎实推进生活垃圾设施建设。制定2023年区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和资源化利用示范创建工作的方案,在所有村社均推行垃圾分类,不断提升设施设备。根据各村人口分布情况,细化农村生活垃圾分类类别、品种、投放、收运、处置等,优化垃圾分类定时、误时投放点,对破损、标识模糊垃圾桶及时更换,实现收集容器统一、规范设置。合理布局垃圾收集点,知识城两街一镇共设定了定时投放点89个,误时投放点26个,垃圾定时定点收运、日产日清,清运率达100%。
三是综合加强垃圾分类治理。2023年上半年,黄埔区城管部门组织各镇街开展生活垃圾分类常态化执法和夜间市容环境秩序整治工作11次,重点围绕生活垃圾分类“强制单位”和“示范样板小区”的生活垃圾投放、收集、运输、处置等环节的突出问题开展专项执法,加大行政处罚力度,每半年对辖区内强制单位执法全覆盖,共检查垃圾分类5400余家次,教育处理近2000家,责令限改1900余宗,立案处罚2000余宗,罚款近22万元。

为进一步优化辖区营商环境,连日来,花都区城管部门开展市容整治行动,提升城市品质。
据悉,花都区新华街碧秀路、凤华路,秀全街花港大道与风神大道交汇处、永发路雅居乐汇通广场,花东镇李溪拦河坝路段等地均为12345热线和舆情反映的重点区域,存在乱摆卖、占道经营问题,不仅影响市容环境,还妨碍车辆和行人通行,当地居民希望相关部门尽快介入处理。
接到市民的反映后,花都区城管部门联合属地执法队前往现场组织开展市容整治行动。执法人员本着教育为主,处罚为辅的原则,坚持文明执法,依法执法,对乱摆卖、占道经营等行为进行劝阻,并耐心细致地向商贩宣传讲解“门前三包”等市容环境相关法律法规,引导规范有序经营。针对不听劝阻,经常性违规的商贩,执法人员依照相关规定,依法暂扣其经营工具,并进行处罚。
6月以来,花都区城管部门共出动执法人员4000余名,车辆1000余台次,整治各类问题7050宗,教育整改3000余宗,立案1003宗,处罚1237宗。
花都区城管部门相关负责人介绍,为进一步深化常态长效管理,该部门以“白+黑”的工作模式,强化日常巡查,积极联合交警、公安等部门开展专项整治,确保执法成效落到实处。
接下来,花都区城管部门将持续以党建为引领,以提升群众满意度为重点,加强社会市域治理,督促属地落实网格化管理,深入开展市容整治行动,集中解决城市管理中存在突出问题,全力打造干净、整洁、有序的城市环境。
海珠区沥滘村位于广州城市新中轴南端,北邻海珠湖、南至珠江后航道、东达华南快速路,面积相当于三分之二个珠江新城,也是中心城区最大的城中村改造项目。
然而,在改造过程中,土地权属问题贯穿始终,对用地报批、土地整备等环节均有重要影响。为尽快实现沥滘村村民“早拆迁、早选房、早回家”的美好愿景,广州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海珠区分局以破解土地权属难题为抓手,扎实推进“三大举措”进一步落实沥滘村土地权属登记工作,推动实现了改造范围土地权属登记全覆盖,为城中村改造工作打下了坚实基础。截至目前,沥滘村改造范围内共计核发集体土地所有权证145宗,面积1956.08亩,认定国有无主地46宗,面积5.88亩。
该局高度重视城中村集体土地发证工作,将厘清土地权属作为城中村改造一项极其重要的基础性工作,派出业务骨干担任驻村第一书记,积极为顺利推进城中村改造出谋划策。针对特殊疑难案件,该分局逐宗梳理、分门别类,制定“一案一策”,落实包案到人,定期召开联席会议专题研究,协调争取各方的理解和支持,最终顺利发证,实现“应发尽发”。
据悉,海珠区自2012年开展集体土地所有权总登记以来,项目范围内已基本核发了集体土地所有权证。但由于历史征收红线等原因,也存留一定数量地块尚未进行产权登记,这也成为旧改工作的难点、堵点。
该局针对该部分用地,通过翻查历史底册资料、实地走访、逐宗核实是否作出过征地补偿,对已补偿的地块与相应村社做好解释说明,及时局部调整旧改范围,对于未补偿地块则通过争取原红线单位支持出具意见,重新核发集体土地证,实现旧改范围内村域权属与其他单位权属的“无缝衔接”。
由于改造范围大、时间跨度长等原因,沥滘村已批复的改造范围内存在一定数量不属于集体所有的河涌、边角地等各种零星用地,这也影响了旧改项目推进。针对这类特殊用地,该局通过调查核实、现场公告、政府认定的程序,将上述用地认定为国有无主地,从而顺利推进土地整备等后续工作,实现所有用地改造整备“有据可依”。
作为广州市中心最大的旧改项目,旧改完成后的沥滘村,将成为广州城市新中轴南端一张全新的城市名片。
微信
新浪微博
QQ空间
QQ好友
豆瓣
Facebook
Twit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