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城区委主要领导带队调研督导重点项目用地保障工作
7月7日下午,增城区委书记赵国生带队到中新镇、宁西街、仙村镇调研督导重点项目用地保障工作。增城区领导曾鸿斌、陈一敏参加。
赵国生一行先后到中新镇智光、昌运项目,宁西街易商、鹏华、纽恩泰等项目,以及仙村镇南区特拓、恒升吉等项目地块,听取相关工作情况汇报,详细了解项目地块征地拆迁工作进展以及征地拆迁工作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并就快速高效有序推进征地拆迁工作提出要求。
赵国生强调,重点项目建设是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也是提升城市能级和增进民生福祉的重要抓手。相关镇街要提高思想认识,增强责任感使命感和紧迫感,紧盯目标任务,攻坚克难,加快推进房屋征拆、清表交地等工作,为重点项目建设打下坚实基础;认真听取群众诉求,扎实做好群众出行、用水用电、拆迁安置等涉及群众利益的工作;抽调精干力量,组建工作专班,点对点跟进落实、实打实解决难题,如期保质保量完成征地拆迁工作。区相关职能部门要加强协调配合,强化资金等要素保障,及时解决项目推进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确保项目高效有序推进。各重点项目施工单位要抢抓项目建设的黄金期,在确保项目质量和安全的前提下,倒排工期、挂图作战,全力以赴推动项目建设,确保项目早竣工、早见效。
赵国生要求,当前增城正处于大开发大建设大发展时期,各部门各镇街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广东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认真落实省委“1310”具体部署以及市委工作要求,锚定高质量发展这个首要任务,以“闯”的精神、“创”的劲头、“干”的作风,高标准高质量抓好重点项目建设各项工作,全力完成今年重点项目建设目标任务,助推增城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医改分数名列第一、公卫分数名列第一、总分数名列第一(A档次),这份成绩来之不易。
近年来,增城紧紧围绕“保基本、强基层、建机制”的要求,全力推动综合医改走深走实,大力推进各项医改重点任务落地见效。在广州市2022年综合医改考核中荣获上述“三个第一”,并于日前获得广州市2022年落实有关重大政策措施真抓实干成效明显督查激励。
拓宽医疗资源 在区内也能看上名医
据统计,“十三五”以来,增城累计投入近150亿元用于医疗服务体系建设,先后引进市妇儿中心、广州医科大学等优质医疗资源;出台医疗卫生高层次人才引进办法,两年来成功引进17人。目前,优质医疗资源正持续发挥效益,增城辖区内的老百姓在区内就能看上名医。
以市妇儿中心增城院区为例,该院在妇女儿童救治领域不断实现增城“零的突破”,区内首次一岁多儿童支气管镜检查术及支气管异物取出术;省内首例低龄患儿机器人辅助心血管手术;华南首例、全球年龄最小的达芬奇机器人肝母细胞瘤切除术……
自2022年9月开诊至今,市妇儿中心在珠江新城院区设立的科室均在增城院区开科,同时各个科室的学科带头人每个月至少2次在增城院区出诊。卢钺成、张广兰、梅珊珊、赖毓冕、陈乔珠、张学真,这些号源稀缺的顶级专家均有到增城院区出诊。
除市妇儿中心增城院区外,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四医院(区人民医院)、增城区中医医院、南方医院增城院区、前海人寿广州总医院等医疗机构也在不断发展,舒适的诊疗环境、先进的医疗设备、高技术人才队伍逐步得到老百姓的认可。其中,广医四院国考监测指标在2022年全市三级西医综合类医院中排名第7,增城区中医医院在全市三级中医类综合医院中排名第一。
放权基层医院 激发创新医疗活力
在荔城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社区综合护理让居家行动不便的市民群众可享受上门服务;在中新镇中心卫生院,“医养融合个性服务包”让签约对象得到家庭医生上门诊疗服务;在派潭镇中心卫生院远程会诊室,三甲医院专家隔屏“坐堂”,患者得以实时咨询;在石滩镇中心卫生院,眼耳鼻喉科、疼痛科、外科等重点发展的特色科室,就诊率和满意度不断提高。
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长远发展关键在于调动医务人员积极性。对此,增城大力推进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用人制度及绩效分配改革,进一步激发医疗创新活力。2015年1月起,增城在全省先行先试,出台“1+6”综合医改特色方案(1个综合改革工作方案及6个配套文件),从财政补偿机制、人事分配制度、绩效考核、绩效分配机制等方面全方位改革。
其中,按照“放手不撒手”的原则,鼓励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做强优势科室和特色业务,通过下放做事权、用人权、分配权,加强监管,引导院长自主用人、自主管理、自主分配“三个自主”,促进院长管理主动性、医务人员工作积极性、病人在基层就医的比例“三个提高”。同时,建立健全目标责任制考核体系,考核指标囊括11大类55项,考核结果与院长聘任、院长管理目标奖、公共卫生经费和奖励性绩效工资拨付“四挂钩”。定期组织专家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病历质量进行评审,强化处方点评和合理用药的督导检查。
一体管理惠民生 “一元钱”看病为民减负
为破解农村“看病贵、环境差、乡医少、药品缺”等普遍性难题,增城区实施镇村一体化管理,并推出“一元钱”看病措施,提出行政村户籍居民在一体化管理的村卫生站看病,其一般诊疗费和药费经医保报销后,个人只需支付一元钱,剩下部分由财政兜底。
在推进“一元钱”看病过程中,增城区还从村卫生站改造、壮大乡村医生队伍、保障用药等方面发力,推进农村医疗卫生服务水平的提高。其中,增城区根据行政村常住人口数,明确村卫生站乡村医生配备数量,并按照“区招、镇管、村用”的要求,统一面向社会公开招聘乡村医生。
截至2022年底,全区共配备乡村医生285人,其中大专以上学历164人(57.54%),执业助理以上资格198人(69.47%),平均年龄为41.22岁。乡村医生的年龄、学历、职称等得到进一步优化。
目前,增城区266所村卫生站均实施了镇村卫生服务一体化管理和“一元钱”看病,覆盖率100%,一元钱看病累计惠及70多万人次,为村民减负医药费1500多万元。
对标“五好”镇创建 医防融合促公共卫生服务发展
推进国家基本公共卫生项目工作过程中,增城区将国家基本公共卫生工作作为重要任务,列入“一把手”工程,成立区、镇、村(居)三级公共卫生委员会,形成了“政府主导、部门协作、医疗卫生机构服务、群众参与”的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工作机制。
在此基础上,2022年,增城区开展“五好”镇街(党建引领好、体系建设好、制度创新好、公卫服务好以及群众反映好)创建工作,以石滩镇为试点先行先试,为全区全面铺开“五好”镇街创建摸索经验。
去年,石滩镇通过建立镇(部门)、医院(卫生站)、村(居)三位一体公卫联系机制,通过推出肠道健康筛查、“健康小屋”等惠民项目,打通服务最后一公里。去年7月,石滩镇公共卫生委员会启动“肠道健康民生项目”,为石滩镇近万名居民提供免费检查,发现361例早期肠癌和癌前病变,挽救了20个肠癌患者生命,帮助341个家庭免于肠癌的痛苦,节省医疗经济负担6000多万元。石滩医院通过成立“医防融合”领导小组,形成临床、公卫“两不误、两促进”的工作机制,同时建立以家庭医生为核心的团队服务模式,开展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培训,对乡村医生进行培训并考核,不断提升公共卫生服务水平。
7月6日,广州市政府外办与增城区政府共同举办外国驻穗领团“走进增城”活动,来自21个国家的驻穗总领事馆的33名领事官员和家属齐聚增城,参观增城经济技术开发区展厅、珠江钢琴增城国家文化产业基地、广州国显维信诺科技有限公司、荔枝文化博览园,实地感受增城企业发展的蓬勃生机,见证乡村振兴发展成果。
增城区召开招商推介会,让外国驻穗领团进一步“读懂增城”。会上,区长霍阳向领团一行全方位介绍增城的生态、人文、区位、交通、平台、产业基础等方面的情况以及增城发展优势和前景。
感知增城智造 点赞科技力量
在宝盛国际创新中心,外国驻穗领团走进增城经济技术开发区展厅,满满的现代感和科技感扑面而来。展厅分“序厅”“智慧谋划”“湾区高地”“产业赋能”“科技创新”和“未来蓝图”等六大展示板块,领团一行从区位优势、产业布局、科技创新、营商环境、发展前景等多个维度了解增城高质量发展的历程。
在珠江钢琴增城国家文化产业基地,领团一行参观了珠江钢琴艺术馆,通过多媒体、数字化互动等形式了解珠江钢琴发展历程。现场陈列的凯撒堡、舒密尔、“京珠”“时光”概念、飞马等系列品牌钢琴让参观者大饱眼福。
手机、电视、车载屏、智能音箱……这些电子产品的屏幕竟然都能“舒卷自如”?走进广州国显维信诺科技有限公司,领团一行近距离感受一块柔性面板展示出强大的可塑性。2019年,增城区下属国有企业与维信诺共同出资成立广州国显科技有限公司,建设广州首条全柔AMOLED模组生产线。产线聚焦中小尺寸全柔AMOLED模组,涵盖曲面、折叠、穿戴和车载等新兴应用领域,同时具备高扩展技术空间。今年新年伊始,广州国显(维信诺)全柔AMOLED模组生产线马力全开,产品供应下游终端消费电子品牌客户。
“从广州到增城的高速一路过来,亲眼看到增城的生态环境很优美,城乡协调发展也不错。”第一次来到增城的新加坡驻穗总领事馆总领事罗德杰先生表示,经过多年发展,增城的后发优势逐渐显现,未来将进一步提升对增城的整体认识,推动更多产业项目合作,共同促进粤港澳大湾区发展。
世界荔枝看中国,中国荔枝看广东,广东荔枝看增城。增城全区荔枝种植面积达17万多亩,品种达60多个。其中挂绿、仙进奉、水晶球、桂味、糯米糍等特优、优质品种种植面积达12万多亩,是名副其实的“荔枝之乡”。在增城仙村荔枝文化博览园,领团一行饶有兴趣地了解增城荔枝文化发展历程以及仙进奉带动乡村发展的故事。“这是我第一次看到这么多品种的荔枝。增城荔枝新鲜、果大、美味。”阿根廷驻穗总领事馆副领事华君先生连续用了三个词表达首次与增城荔枝相遇的感受。他还告诉记者,品尝多个品种的荔枝后,最喜欢仙进奉的清甜口感、味道鲜美,让人欲罢不能。
增城发展劲头强势 加强合作共促发展
增城位于广州东部,面积1616平方公里,常住人口169万,位列全国综合实力百强区第17位、全国投资潜力百强区第30位。2022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325亿元,同比增长4%,增速排名全市第二位。
霍阳表示,当前,增城正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以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广东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为指引,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个首要任务,积极探索中国式现代化的增城路径,加快建设现代化中等规模生态城区,为全市发挥领头羊和火车头作用作出增城贡献。
霍阳表示,今年以来,增城抢抓“开拓增城”“打造广州东部枢纽”等历史性机遇,聚焦重大平台提质增效,高标准规划建设广州东部枢纽,抓好广州东部公铁联运枢纽建设,发挥增城国家级开发区引领示范带动作用,加快形成“芯车显”产业集群,着力构建以先进制造业为核心的现代化产业体系。全面融入广深港澳科技创新走廊建设,发挥好国家级侨梦苑、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等创新平台载体作用,积极对接国际高端创新资源,着力引进科技创新领军团队、各类高精尖人才。推进国家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建设,强化乡镇提能,建强中心镇、专业镇、特色镇,积极打造“百千万工程”增城样板。实施绿美增城生态建设“八大工程”,加快发展美丽经济,着力发展林下经济,把生态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带动农民增收致富,更好实现共同富裕。“我们真诚希望朋友们多到增城走一走、看一看,进一步了解增城、投资增城,与我们共绘蓝图、共促发展。”霍阳说道。
微信
新浪微博
QQ空间
QQ好友
豆瓣
Facebook
Twit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