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云区与18家金融机构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引导金融资源更好赋能白云发展
7月6日,区政府与18家金融机构在白云国际会议中心国际会堂签署战略合作协议。这将进一步深化拓展白云区与金融机构的合作,引导金融资源更好赋能白云区建设“一园两城三都四区”重大平台、打造“6+6”现代产业集群、实施“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等。区领导潘志军、邱之仲、杨颜泽、周军、王晓杰参加了签约仪式。
当天,区政府与农发行广东省分行、工商银行广州分行、农业银行广州分行、建设银行广州分行、交通银行广东省分行等18家金融机构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根据协议,金融机构将利用自身金融优势,助推白云区在综合城市功能、城市文化综合实力、产业升级扩能、乡村振兴、现代化国际化营商环境方面实现高质量发展。
18家驻区金融机构还与白云区18家企业签署专项合作协议,意向融资金额272.7亿元。其中农业银行广州白云支行等6家金融机构与白云区企业签署金融支持“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专项合作协议,意向融资金额126.4亿元;工商银行广州环城支行等6家金融机构与白云区企业签署金融支持“6+6”现代产业集群提质增效专项合作协议,意向融资金额46亿元;建设银行广州白云支行等6家金融机构与白云区企业签署金融支持“一园两城三都四区”提级扩能专项合作协议,意向融资金额100.3亿元。
随后召开的金融支持白云高质量发展工作座谈会上,金融机构、企业代表、行业商协会、相关政府部门汇聚一堂,共商金融赋能实体经济之计,为白云高质量发展建言献策。
区长潘志军表示,当前,白云区紧扣高质量发展首要任务,正全力提升重点产业、城市品质等发展“硬实力”,可为金融业发展提供广阔空间。希望各大金融机构围绕建设“一园两城三都四区”重大平台、打造“6+6”现代产业集群、实施“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等中心工作,充分发挥“全牌照”等优势,高效配置金融资源,不断提升服务水平;打好金融服务组合拳,在基础设施、民生设施、产业载体、城市更新等领域创新更适宜白云区的金融服务模式。白云区将为金融机构服务企业创造最优条件、提供最好服务,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政银企对接活动,提高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质效,助力企业实现高质量发展。

7月6日,广州市政府外办与增城区政府共同举办外国驻穗领团“走进增城”活动,来自21个国家的驻穗总领事馆的33名领事官员和家属齐聚增城,参观增城经济技术开发区展厅、珠江钢琴增城国家文化产业基地、广州国显维信诺科技有限公司、荔枝文化博览园,实地感受增城企业发展的蓬勃生机,见证乡村振兴发展成果。
增城区召开招商推介会,让外国驻穗领团进一步“读懂增城”。会上,区长霍阳向领团一行全方位介绍增城的生态、人文、区位、交通、平台、产业基础等方面的情况以及增城发展优势和前景。
感知增城智造 点赞科技力量
在宝盛国际创新中心,外国驻穗领团走进增城经济技术开发区展厅,满满的现代感和科技感扑面而来。展厅分“序厅”“智慧谋划”“湾区高地”“产业赋能”“科技创新”和“未来蓝图”等六大展示板块,领团一行从区位优势、产业布局、科技创新、营商环境、发展前景等多个维度了解增城高质量发展的历程。
在珠江钢琴增城国家文化产业基地,领团一行参观了珠江钢琴艺术馆,通过多媒体、数字化互动等形式了解珠江钢琴发展历程。现场陈列的凯撒堡、舒密尔、“京珠”“时光”概念、飞马等系列品牌钢琴让参观者大饱眼福。
手机、电视、车载屏、智能音箱……这些电子产品的屏幕竟然都能“舒卷自如”?走进广州国显维信诺科技有限公司,领团一行近距离感受一块柔性面板展示出强大的可塑性。2019年,增城区下属国有企业与维信诺共同出资成立广州国显科技有限公司,建设广州首条全柔AMOLED模组生产线。产线聚焦中小尺寸全柔AMOLED模组,涵盖曲面、折叠、穿戴和车载等新兴应用领域,同时具备高扩展技术空间。今年新年伊始,广州国显(维信诺)全柔AMOLED模组生产线马力全开,产品供应下游终端消费电子品牌客户。
“从广州到增城的高速一路过来,亲眼看到增城的生态环境很优美,城乡协调发展也不错。”第一次来到增城的新加坡驻穗总领事馆总领事罗德杰先生表示,经过多年发展,增城的后发优势逐渐显现,未来将进一步提升对增城的整体认识,推动更多产业项目合作,共同促进粤港澳大湾区发展。
世界荔枝看中国,中国荔枝看广东,广东荔枝看增城。增城全区荔枝种植面积达17万多亩,品种达60多个。其中挂绿、仙进奉、水晶球、桂味、糯米糍等特优、优质品种种植面积达12万多亩,是名副其实的“荔枝之乡”。在增城仙村荔枝文化博览园,领团一行饶有兴趣地了解增城荔枝文化发展历程以及仙进奉带动乡村发展的故事。“这是我第一次看到这么多品种的荔枝。增城荔枝新鲜、果大、美味。”阿根廷驻穗总领事馆副领事华君先生连续用了三个词表达首次与增城荔枝相遇的感受。他还告诉记者,品尝多个品种的荔枝后,最喜欢仙进奉的清甜口感、味道鲜美,让人欲罢不能。
增城发展劲头强势 加强合作共促发展
增城位于广州东部,面积1616平方公里,常住人口169万,位列全国综合实力百强区第17位、全国投资潜力百强区第30位。2022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325亿元,同比增长4%,增速排名全市第二位。
霍阳表示,当前,增城正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以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广东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为指引,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个首要任务,积极探索中国式现代化的增城路径,加快建设现代化中等规模生态城区,为全市发挥领头羊和火车头作用作出增城贡献。
霍阳表示,今年以来,增城抢抓“开拓增城”“打造广州东部枢纽”等历史性机遇,聚焦重大平台提质增效,高标准规划建设广州东部枢纽,抓好广州东部公铁联运枢纽建设,发挥增城国家级开发区引领示范带动作用,加快形成“芯车显”产业集群,着力构建以先进制造业为核心的现代化产业体系。全面融入广深港澳科技创新走廊建设,发挥好国家级侨梦苑、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等创新平台载体作用,积极对接国际高端创新资源,着力引进科技创新领军团队、各类高精尖人才。推进国家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建设,强化乡镇提能,建强中心镇、专业镇、特色镇,积极打造“百千万工程”增城样板。实施绿美增城生态建设“八大工程”,加快发展美丽经济,着力发展林下经济,把生态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带动农民增收致富,更好实现共同富裕。“我们真诚希望朋友们多到增城走一走、看一看,进一步了解增城、投资增城,与我们共绘蓝图、共促发展。”霍阳说道。
7月4日,我市“来穗人员融合服务高质量发展·营造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新格局”现场会召开,会议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落实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总要求,总结交流全市来穗人员融合服务工作的经验做法,部署下一步工作,推动来穗人员融合服务高质量发展。市委常委、市委政法委书记孙太平出席会议并讲话。副市长、市公安局局长张锐主持。
会前,与会人员观摩了登峰街来穗人员融合服务工作情况,实地察看了宝汉直街来穗人员融合服务部门和外国人服务中心,详细了解来穗人员特别是少数民族及外国人融合服务工作情况。会上,市来穗人员服务管理局总结近年来来穗人员融合服务工作,市教育局介绍随迁子女入学工作情况,越秀区介绍登峰街少数民族和外国人社区融入工作情况,黄埔区介绍云埔街东荟城社区来穗人员微心愿工作情况,番禺区介绍来穗人员志愿服务队工作情况,南沙区介绍穗港澳人士融聚工作情况。市发展改革委、市公安局、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市总工会、团市委、市妇联等单位作书面交流发言。
会议指出,近年来广州市来穗人员融合服务工作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做到创新发展不停步,融合发展不走样,积分制入户指标逐年增长,全市三级定点医疗机构全部接入国家异地直接结算平台、形成覆盖来穗人员的异地就医协作体系等一系列务实举措,促进约1000万来穗人员平稳和谐融入广州社会生活,形成了超大城市超大规模流动人口社会融合的广州经验样本。
会议强调,要认真对标对表习近平总书记“以人口高质量发展支撑中国式现代化”“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有关要求,心怀为民造福“国之大者”,以来穗人员融合服务工作为助推器,积极为我市建设全球创新人才战略高地、国际化大都市、大湾区核心引擎城市提供坚强的人力资源保障和人才智力支撑。要全面加强党对融合服务工作的统一领导,建立来穗人员社会融合“党委领导、政府主导、部门协同、社会参与、各司其职”的工作机制,动员更广泛的社会力量参与推动形成“大融合”“大发展”新格局,打造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参与的社会治理共同体。要加强科学系统谋划,摸准摸清来穗人员底数情况和关心关切问题,坚持服务和管理并重,倡导“一区一品牌”创建活动,探索建立常融常新、常融常深、行稳致远的长效融合机制,全面提升工作质效,切实让广大来穗人员感受广州的城市温度。
市政府副秘书长蔡辉,市委政法委副书记、市来穗人员服务管理局局长沈小革,市委主题教育巡回指导组第二组、市委组织部、市委政法委、市发展改革委、市教育局、市公安局、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工青妇等单位,以及各区党委政法委、公安分局、来穗人员服务管理部门和网格化服务管理部门相关负责同志参加。
微信
新浪微博
QQ空间
QQ好友
豆瓣
Facebook
Twit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