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越秀人大:“邻避”变“邻利”的背后
垃圾压缩转运是居民生活垃圾处理链条上的重要一环。老城区随处可见的临时垃圾转运点常常占道作业、阻碍交通,产生的噪声和异味更是“邻避效应”突出的老大难问题。如何在满足生活垃圾处理需求的同时,最大程度降低对周边环境和居民生活的影响,这对城市精细化管理是一项重大考验。
2023年4月,越秀区人大常委会主任孔祥虎实地调研垃圾转运站建设情况。
经过一年多的施工建设,今年2月,广州市越秀区建设二马路室内密闭垃圾压缩转运站正式完工并投入使用,彻底解决了长期困扰附近居民的垃圾转运时产生的噪声异味、阻碍交通等问题,同时带动了街区环境“品质化”提升。垃圾转运站顺利建成的背后,是“党建引领、人大监督、政企共建、群众参与”的成功范例,在丰富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实践中生动诠释了“民有所呼、我有所应”。
全文发布于《人民代表报》第4634期第6版
坚持问题导向
锁定垃圾转运点“顽瘴痼疾” 代表精准提建议
“建设二马路设有市政环卫露天垃圾场,从早到晚不间断有转运车在马路旁装卸垃圾,产生的噪声严重扰民;垃圾产生的气味臭气熏天,周围污水横流、老鼠横行,环境卫生很差,附近的居民及幼儿园师生长期受垃圾场的影响。”
“保利旁边的垃圾站占用人行通道,长期脏乱,噪声、异味令人难以忍受,周边居民叫苦不迭。”
……
近年来,陆续有居民通过建设街道人大代表联络站、社区居委会、12345热线等渠道反映建设二马路的垃圾转运点占用道路、污水横流的脏乱情况,此外,垃圾转运车在路边作业时不仅堵塞交通,产生的噪声和异味更是让附近居民不堪其扰。据统计,各类平台渠道收到有关该垃圾转运点的信访投诉案件月均达15件。建设街道办事处在办理信访投诉时,也常常苦于治标不治本,在疲于处理的同时又无法使群众真正满意,行政投入与取得的效果不成正比。
面对群众的急难愁盼问题,2021年至2022年间,越秀区人大常委会建设街道工委多次组织人大代表接待活动,认真听取居民的意见和建议。同时,建设街道党工委组织召开“大党工委”成员单位会议,研究共建共治共享垃圾转运站建设的路径。
广东省人大代表林小江认为:“垃圾转运站建设应当规划先行,同时兼顾居民垃圾投放需求和周边环境卫生,城市治理者要创新方式、提升精细化治理水平。”
2022年7月,越秀区人大代表颜强、罗冬英、江文杰接待群众,听取相关意见。
越秀区人大代表颜强、张正彪表示:“街道要本着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以人为本、构建和谐社会的宗旨,强化党建引领,充分调动政企和居民群众参与城市治理的积极性,凝聚各方力量,为垃圾转运站的建设出谋划策。”
代表们纷纷建言献策,最后形成了“党建引领、人大监督、政企共建、群众参与”的垃圾转运站改造建议。
坚持目标导向
聚焦问题难点逐个击破 人大全过程督办
没有调研,就没有发言权。为推动问题有效解决,越秀区人大常委会将推进垃圾转运工作作为一项监督重点,并要求以建设街道为试点,由人大建设街道工委组织联组人大代表围绕垃圾转运站点设置开展一次全面深入、求真务实的调研活动,要求代表们积极为化解垃圾转运站点“邻避效应”建言献策,提供有针对性的解决思路,助力党委和政府推进相关工作。
调研组了解到,建设二马路作为典型老城区,人口密度大,公共空间少,垃圾转运具有很多老城区的共性问题:占用公共道路、影响周边环境、居民投诉率高。同时,建设二马路又有其特殊之处:紧靠建设二马路的保利时光里是集零售餐饮、文体娱乐、生活服务于一体的大型商业综合体,是环市东商圈重要地标。脏乱差的垃圾转运点在此处显得格格不入,还可能对保利时光里招商引资、提升能级产生负面影响。此外,保利时光里公建配套的垃圾转运站距离建设二马路垃圾转运点不足100米,该处转运站由于设施不完备、载荷有限,未被充分利用。
垃圾转运站改造前(摄于2022年8月)
广州市人大代表刘洋参加调研并了解相关情况后提出:“若能与保利时光里联合对垃圾转运站进行改造升级,提升转运能力,可能是破局的关键。”刘洋的这个建议与颜强的想法不谋而合。根据代表们提出的建议,人大建设街道工委在及时总结汇总的基础上,向街道办事处提出了改造意见,建议政企合作、资源整合,通过升级改造、“撤点并站”等形式,解决存在的问题。街道党工委、办事处高度重视,及时研究制定方案,发挥“大党工委”优势,与相关单位进行了对接,通过联动建设的方式,提升转运站载荷,安装通风除臭设备等。
问题的解决迈出了扎实的一步,但也遇到了新情况。由于保利时光里原垃圾转运站场地属于架空结构,地下有四层停车场,建设重载荷的转运站存在安全隐患。为了将好事办得更好,2022年3月,中心城区品质化提升项目工程开始实施后,人大建设街道工委组织代表多次开展跟踪督办,发现存在的最大难点就是垃圾转运站的“邻避效应”。
垃圾转运站改造后(摄于2023年3月)
“要事先召开听证会征集附近居民的意见,在规划建设时充分考虑到居民的需求,尽量降低居民的抵触情绪。”“在转运站的周围最好设置防护绿化带,因为有一定比例的绿化面积,能让人无论从嗅觉上还是视觉上都会感觉更舒服。”“要对地下停车场进行基础加固、聘请专业检测公司对地面载荷进行测试,严防垃圾转运站在建设和运作过程中出现安全事故。”参与督办工作的市、区人大代表纷纷建言。
针对代表们提出的意见建议,建设街道党工委组成工作专班,组织辖区内机团单位、专家及人大代表先后召开近20次专题协调会,征求各方意见,积极落实代表建议,最终垃圾转运站可承载35吨压缩车辆进出作业,转运能力大大提升。为最大程度降低垃圾处理异味问题,站内安装了整套通风除臭和雨污分流设备,垃圾转运站彻底实现了“改头换面”。
坚持结果导向
纵深推进久久为功 持续放大办理效应
一年来,建设街道通过加固场地、升级设备、整合收运体系等,基于架空层结构建成了集“通风除臭、雨污分流、压缩上车”功能于一体的广州市首个新型密闭垃圾压缩转运站,之前位于路边的垃圾转运点已拆除完毕,环卫工人对周边路面进行了清洗,整条马路焕然一新。从今年2月开始试运行以来,实现了“零投诉”,并收到居民电话、信函表扬9件次。
“垃圾转运站建成后,家门口的环境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听不到噪声,也闻不到臭味了!”近日,在建设街道人大代表联络站夜间接待选民现场,前来反映情况的陈阿姨说。
2023年3月,人大代表参观调研垃圾转运站建成后的运行情况。
在该垃圾压缩转运站建成使用后,越秀区人大常委会建设街道工委又组织开展了一次调研活动,实地参观垃圾转运站的运作管理维护情况。代表们惊喜地发现,垃圾转运站在解决原有垃圾转运点占道、噪声异味扰民等问题之外,还产生了一些“附加价值”。一方面,周边7处临时垃圾转运点已陆续撤点,收运方式由分散式转为集约化,垃圾压缩从粗放式转为精细化,垃圾转运效率显著提高。另一方面,垃圾转运站改造前,建设街城市治理环境“脏乱差”的顽瘴痼疾无法“根治”;垃圾转运站建成后,环境面貌焕然一新,街道执法部门以此为契机,加大整治力度,沿街摆摊现象基本看不到了,居民群众的环保意识也有了明显提升。
“垃圾转运站的建成,是充分发挥代表作用,助推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以实际行动践行人大代表忠诚履职、勇于担当的生动写照。我将继续深入发挥代表主体作用,通过运用‘随手拍’,关注民生热点,真正实现人大代表履职全天候、人大代表监督实时化,为化解矛盾纠纷、改善民生福祉、推动改革发展贡献人大代表的力量。”在实地调研建设二马路垃圾转运站的过程中,越秀区人大代表、人大建设街道工委主任罗冬英表示。
“建设二马路垃圾转运站的建成为解决老城区垃圾处理难题提供了一条可行的路子,是通过人大监督推动问题解决的生动实践。”越秀区人大常委会主任孔祥虎表示,“接下来,区人大常委会将继续聚焦群众所思所愿所盼,加强调查研究,着力把群众急难愁盼问题一桩桩地落实,一件件地解决,以人大之力助推实现城市高质量发展。”
广州市人大常委会相关工委负责人表示:“越秀区人大常委会把群众呼声当做第一信号,通过跟踪督办,回应群众之盼,以人大监督之‘效’实现群众满意之‘笑’。在为民办实事的同时,也让群众更加了解人大、关心人大、参与人大工作,展现了基层人大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的生动实践。”
7月12日上午,天河区沙东街道的户外劳动者们迎来了期盼已久的开心事——沙东爱心驿站正式揭牌投入使用。这些备受高温炙烤的户外劳动者终于有了清凉的家,他们对人大代表给予的关爱纷纷伸出了大拇指。
立夏后,广州高温晴热天气持续,部分地区最高气温超过37℃。骄阳之下,户外劳动者坚守岗位,经受高温“烤”验,为城市建设、群众生活默默奉献着,但自身却面临着“喝水难、避暑难、歇脚难、热饭难”等实际问题。
新落成的驿站不仅配备了桌椅、更衣室、饮水机、应急药品等基本设施,还备齐了冰箱、微波炉、空调、便民雨伞、书籍、报刊等服务项目,真正成为了户外劳动者的“休息站”和周边市民群众的“服务站”。
对此,一名张姓环卫工人现场点起了赞,“没想到我在沙东街道人大代表联络站反映一次问题,短短数月就建成了爱心驿站,这真是为我们户外劳动者送上了一份贴心的大礼。”
倾听民声,为户外劳动者“防暑降温送清凉”
近日,市人大代表冯慧光、段威,天河区人大代表石泽润、刘军到天河区沙东街道人大代表联络站接待选民群众。
接待期间,3名环卫工人说出了自己的烦心事,“由于工作原因,我们天不亮就出工了,一般早上10点到下午14点是休息时间,这个时间段是一天中最热的时候,一到夏天地面温度高达四五十度,很多工友反倒在休息时间中暑,如果有个地方能让我们避避暑、歇歇脚就好了!”
代表们一致认为,广大户外劳动者是城市的建设者、守护者,让他们有尊严地工作,体面舒心地劳动,既是纾解民困的具体体现,也是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应有之义。人大代表们将这一诉求当场反馈至区、街道有关职能部门,要求尽快研究落实。
多方协调,推动社会各界共建爱心驿站
为将这一民生实事办实办好,人大沙东街道工委组织市、区两级人大代表主动作为、积极协调,助推驿站顺利建设。在选址方面,代表通过进站接待、公开联系方式等,多次征求周边居民群众的意见建议;为让更多的户外劳动者能够进站休息,选择在天平架公交枢纽和地铁站点这一人流量、车流量大的位置建设驿站,将原有的垃圾清运站搬离;在建设方面,充分发挥代表作用,调动各方资源参与建设,促成与广州市公用公交站场管理服务有限公司、广州市一汽巴士有限公司达成共建协议;推动广药等爱心企业捐赠一批应急药品、消暑饮品,保障户外劳动者身体健康的同时,及时给他们送来了“清凉”。
爱心驿站的建成,大大提升了户外劳动者的归属感、认同感、幸福感,人大代表用自己的实际行动真正把“民有所呼、我有所应”落到了实处。(通讯员:袁杰)
盛夏听风赏荷花,乘舟泛湖游湿地。七月已至,盛夏来临,又到了一年一度的赏荷季。“夏赏荷叶田田”是南沙湿地夏季游玩的一大亮点,百亩十万株荷花正竞相怒放。7月16日,“荷香莲韵——2023年南沙湿地第二届荷花文化节”开幕,你可以到九曲莲花桥赏十余种荷花、莲花,还可以到荷香茶寮品荷花茶,在景区品尝荷花宴。
荷花盛放吸引众多游客、摄影发烧友打卡、互动、拍照
游客共寻“荷”之乐趣
花朵映日、荷香醉人……记者在现场看到,超百亩荷塘内荷花绽放,九曲莲花桥成为荷花节网红打卡点,罕见的双色莲在荷塘绽放,吸引了众多游客、自媒体达人、摄影发烧友打卡、互动、拍照。在这里,您可以欣赏到“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的美景,感受到“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的诗意,感悟到“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的美好品质。
“欢迎游客前来参与体验南沙湿地荷花文化节,共同找寻‘荷’之乐趣,共享这一年一度的盛会。”据广州南沙资产经营集团副总经理刘胜光介绍,本次荷花节系列活动从7月16日至8月31日举行,以创新的形式开发与荷花IP相结合的活动,呈现出诸多新亮点。
荷花节上,游客除了欣赏百亩荷景,还可以体验大型沉浸式“廉洁文化”卷轴、古风“荷仙问莲”沉浸式互动,到“荷香茶寮”品尝季节限定荷花茶饮,在湿地景区品尝“味荷而来”荷花宴,参与“荷摄馨香”荷花摄影比赛征稿、“荷”你“香”遇“莲”谊会、“荷”你相约乡村振兴荷花市集。以本次荷花节为契机,南沙湿地打造了“清莲湾”廉洁文化教育基地,推出研学特色旅游线路,为游客带来新体验。
吃荷花宴品“南沙味道”
“目前南沙湿地十余种、百余亩、十万株荷花竞相开放,拥有百变女王之称的双色睡莲——万维莎,也在南沙湿地惊艳绽放,这里是广州地区夏季赏荷的好去处。”广州南沙旅游发展有限公司副总经理修宁远告诉记者,今年以荷花为主题,以南沙时令的特产为原料,设计了有姿、有色、有味的南沙湿地荷花宴,同时也推出了荷香柠檬茶、荷香奶茶等饮品,大家在赏荷同时也可以品尝“南沙味道”。
荷花七彩葵花鸡
荷香茶寮将“荷元素+露营茶寮”完美融合,特别推出季节限定荷花茶饮新品,在码头休闲科普长廊体验夏日湿地“荷香茶寮”,给游客提供游园休憩的歇脚点。
荷花盛宴将莲藕、荷叶、藕尖等荷花元素融入到食材中特别推出消暑荷花主题菜式,打造食色鲜香的荷花宴,通过美食传递“湿地荷花”的文化。
南沙湿地超百亩荷塘内荷花绽放,九曲莲花桥成为荷花节网红打卡点
“荷摄馨香”荷花摄影比赛征稿以荷花为主题进行摄影艺术创造,优秀作品将在南沙湿地公众号进行展览,其作者将获得湿地、天后宫两景区年卡。荷花市集助力乡村振兴,在景区出口处展销本地特色时令水果,现场摊位展示南沙本地特色农产品。
微信
新浪微博
QQ空间
QQ好友
豆瓣
Facebook
Twit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