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云区:早稻丰收 颗粒归仓——白云区早稻进入夏收农忙时节
金色田野千重浪,农机隆隆夏收忙。7月10日,广州市白云区人和镇秀水村160亩早稻迎来丰收。据悉,目前,白云区早稻进入夏收农忙时节。除人和镇秀水村外,另有江高镇江村水稻公园、大石岗村等地也开始早稻收割。
当天,在秀水村160亩早稻田里,三台收割机来来往往,泛起阵阵稻浪,很快,粒粒稻谷收仓。“现代化收割机就是方便,100多亩地,早上开机,大约到傍晚就能收割完,省时省力。今年预估亩产可以达到800斤,算是丰收的一年!”秀水村早稻种植工作负责人员蒋浩锐介绍,今年种植的品种是广丰香8号,为市农科院科研团队经过10年攻关,研发的丝苗型优质香稻品种。趁着晴天抢收后,晚稻育秧、播种工作也将紧张有序地开展起来。
据统计,2023年白云区春播粮食面积4900亩,其中早稻播种3668亩,与2022年春播粮食生产面积基本持平。白云区农业农村局有关负责人介绍,该局将指导农户开展早稻抢收,确保粮食应收尽收、颗粒归仓,另一方面则不误农时管理好晚稻秧苗,为晚稻生产做好准备,为全年粮食丰收打下基础。

7月11日,记者从白云区住房建设和交通局获悉,白云区2022年度“广州市美丽乡村”考核验收排名全市第一,新增钟落潭镇良田村等9条美丽乡村,人居环境及村容村貌品质得到显著提升。
记者了解到,2022年,白云区住房建设和交通局深入贯彻落实美丽乡村建设工作要求,围绕帽峰山、流溪湾、巴江河美丽乡村群,组织开展钟落潭镇良田村、小罗村、人和镇凤和村,江高镇勤星村、南浦村、大石岗村、泉溪村、雄丰村、叶边村等9条美丽乡村建设,让白云区美丽乡村品质更高、颜值更美。
在创建过程中,白云区住房建设和交通局统筹投入市、区财政资金6300万元,开展实施9个市级美丽乡村建设项目。目前,这些建设项目全部完工。
据统计,白云区去年共推动9个美丽乡村建设项目,完成道路沥青化改造长约15公里,利用主干道、环村路沿线两侧空地、荒地以及边角地改造公园9处、广场4处、绿化8处、宣传阵地6处,实施围墙美化及立面整饰近4000平方米。
近日,广州市美丽办通报“2022年度市级美丽乡村建设”考核验收结果,白云区人和镇凤和村,江高镇雄丰村、大石岗村、叶边村、泉溪村、勤星村、南浦村,钟落潭镇小罗村、良田村9条村获得“广州市美丽乡村”称号。其中,人和镇凤和村、钟落潭镇良田村和江高镇雄丰村、大石岗村综合验收分数达到优秀档次,总体排名全市第一。
广州市区域内的食品经营者:
广州夏秋季的大部分时间都是炎热天气,食品容易腐败变质,为避免发生食品安全事件,食品经营者应严格遵照《食品经营过程卫生规范》《餐饮服务通用卫生规范》《餐饮服务食品安全操作规范》《食品冷链物流卫生规范》等食品安全国家标准的要求,高度重视高风险食品的原料采购验收、贮存运输、加工制作和销售过程的风险隐患,重点落实以下措施:
一、加强对冷藏冷冻食品的安全管理
(一)做好食品验收入库工作,食品温度不符合其标签标识上标注的温度要求的,应拒绝接收。
(二)食品验收后,应按照食品标签标示的温度和湿度要求,及时存放至保冷设备设施内,避免食品脱冷运输、反复冻融。
(三)推荐使用非敞开式冷柜来贮存销售冷藏冷冻食品。
(四)冷库、冷藏车、冷柜、配送箱等保冷设备设施,应定期清洁、校准和维护,确保持续有效运行,并做好冷藏冷冻食品全程温度记录。
特别提示:
凉皮、河粉、肠粉(卷粉)、粿条、米线(米粉)等湿米粉容易受椰毒假单胞菌毒素污染,使用冷藏设施设备来贮存销售更安全。
二、规范食品及原材料的贮存放置
(一)食品要分类分架、离墙离地放置,不得挤压存放,防止虫鼠藏匿。
(二)不将食品长时间摆放在户外、窗台等位置,避免阳光直射或高温暴晒。
(三)定期检查库存食品,及时清理变质和超过保质期的食品。
三、严格落实餐饮服务单位的卫生规范管理
(一)严格制度建设和从业人员管理
(二)严格设施设备维护管理
(三)严把原辅料购进质量安全关
(四)严把餐饮加工制作关
(五)严把餐饮具清洗消毒关
(六)严把环境卫生控制关
(七)严格避免食品交叉污染
四、定期对食品经营贮存场所开展自查
(一)确保经营贮存场所有良好的通风、采光、防腐、防尘等设施设备,并持续有效运行,温度、湿度等条件能符合保障食品安全的要求。
(二)保持经营贮存场所环境整洁,空气清新无异味。
(三)自查发现食品安全问题,应立即整改,应每年向市场监管部门提交食品安全自查报告、自查表。
广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2023年8月15日
微信
新浪微博
QQ空间
QQ好友
豆瓣
Facebook
Twit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