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埔打造颠覆性技术天团 助力颠覆性技术成果加速落地转化
近日,由京津冀国家技术创新中心(简称“京津冀中心”)主办、粤港澳大湾区协同创新研究院(简称“大湾区协同院”)承办的“2023年颠覆性技术创新工作研讨与项目发展会”在广州市黄埔区成功举行。42个项目、69家企业和投融资机构代表,以及黄埔区相关职能部门代表等近300人参加会议,一同研讨颠覆性技术创新规律,交流国内外成功经验,推动颠覆性技术项目快速发展,为完善广州创新创业生态、提升广州科技自立自强能力及推动广州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从“裂变”到“聚变”
重塑产业竞争格局
“颠覆性技术就是颠覆了某一领域主流产品和发展格局的战略技术。主流产品现在谁最强,我们就要去颠覆它。颠覆它是为了什么?是要改变整个行业的竞争格局。”
会上,京津冀中心主任王茤祥介绍会议背景及国家颠覆性技术创新重点专项组织实施情况;与参会人员分享了颠覆性技术特征、演化规律与实践经验,讲解了颠覆性技术创新组织模式和颠覆性技术项目工作机制。
“颠覆性技术是典型的科学驱动与需求牵引高度融合的产物,具有场景强、需求刚、路线新、产权独等主要特征,其来源广泛、演化路径不确定性大,是一个复杂的‘裂变—聚变’过程,需要超常规选拔和科研、转化及应用一体化布局,不断迭代,实现加速。”王茤祥表示,颠覆性技术虽然风险大、非共识度高,但也有规律可循。颠覆性技术创新与一般科研项目是“形似而神不似”,只有重大场景中的重要问题才有颠覆的必要,且必须与主流技术、潜在技术有明显的超越性才有颠覆的可能,因此发展颠覆性项目必须坚持逻辑共识、标准包容,即把价值说明、把道理说通,通过逻辑自洽把非共识转化为共识,而不是单纯追求新或面面俱到。
王茤祥介绍,2022年,科技部部署由京津冀中心组织实施颠覆性重点专项,在中信所、火炬中心、北京市颠覆性基金、广州颠覆性技术创新中心、高校院所等节点单位支持下,每年数千个团队参与,实施了一批标志性项目,示范引领效应逐步显现。
“揭榜挂帅”“赛马制”
推动颠覆性技术落地转化
“用于光电转换的纳米金属柔性低阻透明电极”“基于微生物合成的反式乌头酸酯增塑剂绿色制造工艺”“用于在体实时脑成像的超高时空分辨微型化双光子显微镜”“实时超光谱成像芯片及光谱图集”“跨物种肿瘤基因治疗”等5个代表性颠覆性技术项目团队分别介绍了项目实施情况。黄埔区科技局相关负责人对黄埔区发展情况及科创政策做了详细的介绍。
作为广州实体经济主战场、科技创新主引擎、改革开放主阵地,黄埔区、广州开发区集聚了广州实验室、大湾区国家技术创新中心、大湾区协同创新研究院等30多家重大科创平台,1000多家研发机构;建成了华南最大、超1000万平方米的孵化载体集群,培育了2万多家科技型企业、2500家高新技术企业,被评为全国首个“中小企业能办大事”创新示范区。科技创新、实际利用外资、发明专利授权量、营商环境指数等核心指标位居全国开发区第一,研发投入强度超6.14%,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对临床研发费用给予最高1亿元补贴,对科学家给予最高500万元购房补贴,对国家级项目1:1给予500万元配套……为推动科技成果加快落地转化,黄埔区、广州开发区出台“高成长10条”“高质量发展30条”,形成生物医药、集成电路等多层次培育政策体系。此外,探索科技成果转化机制,建设广州颠覆性技术创新中心,实施“揭榜挂帅”“赛马制”,对创业领军人才给予最高2000万元扶持,打造全国科技成果转化最强区。
据悉,接下来黄埔区、广州开发区将加快广州颠覆性技术创新中心建设,出台政策,推动颠覆性技术成果在黄埔区、广州开发区落地转化,打造颠覆性技术天团。
近日,广州市政协副主席、市科技局局长王桂林一行赴黄埔区开展调研活动,实地参观了广东粤港澳大湾区黄埔材料研究院(飞行起降动力学大装置)、广东腐蚀科学与技术创新研究院等2家新型研发机构,并开展座谈交流和精准服务。
王桂林一行分别听取了相关单位主要负责同志对本单位建设发展情况的介绍,高度认可2家机构在技术供给、人才引育、成果转化、企业孵化和金融赋能“五大核心功能”所方面取得的成绩。王桂林表示,市科技局将一如既往大力支持新型研发机构建设,通过政府搭建桥梁和纽带,推动相关工作走通、走实,为新型研发机构发展壮大提供有力支撑,并持续做好相关服务工作。
广州市科技局市管一级调研员李江、市科技局综合规划处、资源配置与管理处、产学研结合处、基础研究处、平台基地处、科技金融处、科学技术发展研究中心有关负责同志,黄埔区科技局副局长黎集怡等陪同。
近日,广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广州市地方标准《旅行社包价旅游产品管理规范》(以下简称《规范》),这是国内首个覆盖旅行社包价旅游产品设计、制作、交付、检验和改进全流程的管理规范,实现了团队包价旅游服务质量标准判别从“定性”向“定量”的质的飞跃,是旅行社内部工作指引和对外产品呈现的同步标准化。
据了解,《规范》由广州市文化广电旅游局提出并归口管理,广州广之旅国际旅行社股份有限公司、广州地区旅行社行业协会、广东省质量协会、广东省粤科标准化研究院、华南师范大学共同起草,为推荐性地方标准,将在全市旅行社行业内宣传贯彻落实,适用于广州市旅行社包价旅游产品管理。
量化“吃、住、行、游”4大维度,让旅游者明明白白消费
目前国内外绝大部分的旅行社对包价旅游产品的管理尚无统一的规范和操作指引,同时旅游者对包价旅游产品也缺乏参考的评判标准。比如,很多游客仅依靠“酒店星级”作为包价旅游产品单一评价指标,但一个完整旅程的体验往往涉及多个维度。
《规范》依据包价旅游产品等级测评体系,对包价旅游产品进行等级划分,将旅游产品评价分为吃、住、行、游4个维度,并进一步延伸为住宿、餐饮、大交通、地面交通、景点与服务体验、导游讲解服务、自费项目、购物等8大评价指标,实现包价旅游产品各维度等级的可视化和定量化。4大维度分别细分4个档次的服务标准,每个档次分别对应6赞、5赞、4赞、3赞不同分值。例如,针对餐饮6赞的标准,要达到“全程正餐餐标≥50元/人/餐,行程中安排特色餐的正餐餐数≥全程正餐数的30%;5赞的标准则需要达到“全程正餐餐标为40~49元/人/餐,行程中安排特色餐的正餐餐数≥全程正餐数20%”,如此类推。
通过对4大维度的评分,最终得出团队旅游线路评价的总分(赞)数。根据总分的不同,将团队旅游产品分为1-5星。其中,总分为在20~24赞,且任一维度分数不低于5赞的旅游产品,为吃、住、行、游全系列高端标准的“5星”系列;总分为16-19赞,且任一维度分数不低于4赞的旅游产品,为含个性轻奢、精致品味的地道体验,以及当地特色的精品服务“4星”系列;“3星”系列则主打好玩不贵的高性价比,全方位涵盖高含金量体验。
广之旅董事长、总裁赵文志表示,根据《规范》,旅游产品的等级评定对单项维度也有最低赞数要求,若某一维度评分无法达到代表行业基础服务标准的3赞,则总评级将低于“3星”,这种“定量”的标准划定也将约束旅行社提供更优质的包价旅游产品,对推动旅行社行业高质量发展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为旅行社包价旅游产品提供了管理规范和操作指南
《规范》除了为旅游者购买不同等级产品提供了客观的标尺外,还让旅行社对包价旅游产品各个环节的质量监管,有了事前、事中、事后的闭环管理手段。例如,在产品设计方面,《规范》明确了包价旅游产品设计应以“客户需求”为导向,利用“线上+线下”的方式获取需求、分析数据等,并对行业产品供给现状进行分析,明确产品定位和目标客群,预测产品的市场价值和反馈等。如果旅行社能严格执行《规范》的产品设计原则,则能让包价旅游产品更好地匹配不同旅游者的实际需求,旅游市场整体的产品供给质量将得到有效提升。
《规范》还就旅行团出游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各种突发情况提供了操作指南。如《规范》将旅行社可能遭遇的突发事件具体分为不可抗力、交通事故、行程受阻等12个类别,要求旅行社要制定包括紧急救援、处理流程、责任分工、信息上报、响应时间等内容的突发事件应急处理预案。通过严格执行此类标准,能让旅行社进一步提高旅行安全和风险防范的能力,更好地保护旅游者和带团导游的人身和财产安全,并减少出现“急中出错”“忙中出乱”等常见情况,提升突发事件的处理效率,为游客提供安全的出游体验。
广州市文化广电旅游局相关负责人表示,《规范》为旅行社与消费者之间“撑起一杆秤”,使包价旅游产品和服务评价有了更具体的依据,对进一步维护广州市旅游市场秩序,规范旅行社行业良性竞争及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坚强支撑。
微信
新浪微博
QQ空间
QQ好友
豆瓣
Facebook
Twit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