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分段考生扎堆报读!南海中职为啥成了大热?
今年
佛山中考分数600分以上的考生
扎堆报读中职
佛山职业教育出现新风向?
南海今年中职学校招生情况如何?
哪些专业最受考生热捧?
一起来看看
👇👇
经过分数发布、征集志愿和补录、自主招生等多个阶段,佛山中职学校录取工作历时20多天进入收尾阶段。据悉,今年这个秋季新学年,南海信息技术学校等多所佛山中职学校,将各自迎来一大批中考分数超过600分的新生。
今年南海中职学校试点“职教本科培养实验班”、中高职衔接三二分段试点专业的录取人数稳步提升,且均在高分段完成录取。
部分专业录取分数稳步提升
600分以上扎堆报读中职
在今年的招生录取中,佛山不少中职学校表示,无论是从第三批次的录取,还是从近半个多月的补录咨询情况来看,均明显呈现600分以上的考生选择中职的增多的趋势,且三二分段、中高职贯通衔接的专业录取相当部分都是一次性满档。
在南海信息技术学校,今年学校共招收1400名新生,其中有一大批中考分数在600分以上的学生。该校的三二分段招生专业会计事务、数控技术应用录取线均为593分;其次为计算机应用、商务英语,录取分数线为590分;电子商务(三二分段)录取分数线587分。
今年,南海三所中职学校试点增设“职教本科培养实验班”,南海区理工职业技术学校、南海区信息技术学校、南海区第一职业技术学校三所中职学校试点在2023年高中阶段招生志愿填报中的第二批次增设“职教本科培养实验班”招生层次,三所学校分别招生90名、100名、90名。(点击了解详情→)
新增“职教本科培养实验班”招生后,社会响应热烈,南海理工今年注册入读的学生平均分数比以往都高。其中,以两个实验班的录取分数为最高,分别是服装设计与工艺专业最高录取分数达到627分,录取的平均分为561分;服务机器人装配与维护专业录取最高分数609分,平均分达到570分。
而南海一职今年首设“职教高考本科培养实验班”的试点专业比民办高中控制分数线还高。
今年,“职教本科培养实验班”高分学生集中出现在电子商务、计算机应用、物流服务与管理、工业机器人技术应用、数控技术应用、服装设计与工艺、护理、药剂等特色优势专业。在7月底录取投档分数线划定不到一周,5322个招生计划已经消化98.2%(含民办的招生计划完成率为92.1%),受欢迎程度可见一斑。
“我们可以用5个亮点,来归纳今年的招生变化:一是高分段考生多,二是录取考生平均分高,三是要求升学的考生多,四是热门专业吃香(工业机器人、模具制造技术、电子商务),五是‘职教本科实验班’招生吸引了不少高分考生报读。” 南海理工职业技术学校招生办主任林广洋介绍说。
多所职校的招办老师分析,今年不少临界生甚至是高分考生选择中职,有多方面因素。其中,中职学校专业设置趋向合理,学生就业有出路、升学有通道是重要的原因之一。
换道发展 学一技之长
职业教育受到更多关注和认可
“631分!”当中考成绩公布,即将入读南海信息技术学校电子商务专业的谢芷瑶心里有些失望。对她来说,这个分数属于发挥失常,因为平时她基本能考650分左右,志愿中填报的三水中学和石门高级中学,可惜都差一点才能考上。好在她填报了中职学校进行兜底。
此前,对于填报职业学校,谢芷瑶也是纠结许久,父亲谢锦锋也颇为心疼地说:“我们一开始是希望她能够读重点高中的,但现在上不了重点高中就上最好的中专。南信也可以考本科,而且相对于一般高考来说,分数线更低,也算是‘曲线救国’。”
谢芷瑶的姐姐目前正在读大专,也是南信中高职三二分段人才培养模式的毕业生,学的是电子商务专业。“她能帮我们家店运营公众号、PS制图,在南信学到的很多知识都能应用到现实生活中,非常实用。”谢锦锋说。在父亲的推荐和对就业前景的考虑下,谢芷瑶最后也选择了电子商务专业。
南信的新生马新康,同样在中考中没有发挥正常水平,平时一般能考630分左右的他,中考只考了615分。一开始他也和其他同学一样想读高中,得知考得不好有点失落,但父母听他提出读职校的建议后欣然接受。“没有说一定要读高中,学技术也不错。”最后他选择了南信数控技术应用(职教本科培养实验班)。
“听到身边朋友的孩子也在南信读书,我也去查阅了相关资讯,觉得南信在师资、教学方法等方面都很不错。”父亲马创江认为,目前社会就业形势紧张,孩子在南信学校能踏踏实实学好一门技术,有一技之长作为安居乐业的基本条件。
“我们支持文化课成绩优秀的学生,通过夏季高考抓住升学机会。与此同时,有些孩子确实适合职教高考的,可以经过文化课和专业课学习,通过职教高考成才。”南信有关负责人说,在职业教育的宏观政策规划下,新建、转型、升级职业大学,加大对于“职教本科”的关注度,中职学生更加明朗的未来不会太远。
“一校一品牌专业”规划
南海职校多元成才前景广阔
近年职业教育备受国家重视,南海职教正悄然翻开新的篇章。实际上,2022年起,南海区内中职学位供求已出现明显拐点,家长、考生更加关心把握自己、量体裁衣的升学途径。
目前南海区内现有6所中职学校,其中国家级重点校1所,省级重点校4所,各校通过多年“一校一品牌专业”规划,已形成特色优势品牌,其中,南海信息的物流、数控、机器人专业,南海理工的服装、模具专业,南海卫校的护理专业,南海一职的汽修、平面专业,九江职校的烹饪专业,这些特色优势专业,已经成为了中职学校的核心竞争力,也受到了考生家长的追捧。
烹饪是九江职校的特色优势专业,今年该专业招收5个班共225人,开设班额及总人数在不断壮大。
打造新亮点,开创新品牌,进一步提升了中职教育的吸引力和竞争力。九江职校近年新开设佛山首个无人机操控与维护专业,通过积极参加各种赛事或承办相关赛事,一方面提高教学质量,另一方面让社会了解无人机操控与维护专业。今年,该专业50人招生名额全部招满,且生源质量较高,其中最高分达到573分。
南海卫校护理专业为广东省唯一入选为国家养老服务类示范专业,国家级“1+X”证书制度试点专业。护理专业是南海卫校的长线专业,具有办学历史长、规模大、师资力量雄厚、实训条件优越、毕业生质量高的特点。培养学生就业主要分布在各级医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疗养院、老年人与残疾人养护服务等,并且从事临床护理、养老护理、护理管理学等。
2023年1月,南海理工与石门中学签订了职普融通合作协议,探索实践职普融通新模式。2023年春季学期,南海理工派出三位年轻教师到石门中学进行为期一学期的跟岗学习工作。他们带着独特的教学风格和过硬的专业本领回到南海理工的舞台,让同学们在成才的路上获得更全面、综合的知识与技能。
中职生三年后毕业,在就业或升学的需求上将如何作出抉择呢?在2023年的职教高考中,南海信息取得新的突破,400多参考学生,有212人达到本科线,上线率45%;469人超过专科线,上线率达99.6%;625名学生通过中高职贯通途径直接免试升读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等省内一流高职院校,真正实现了“低进高出”,助力中考落榜生逆袭本科梦想。
统计数据显示,近两年南海中职毕业生升入各类高校人数占比突破70%,显现当前形势下,职校学生升学深造的路越走越宽,机会越来越多,就业升学均不误。南海区教育局相关负责人认为,随着生源质量、就业吸引力、社会认可程度的提高,未来中职学校生源预期会有比较大的转变,以质定量的升学机会和人数势必会继续放大。
今早
台风“达维”变性为温带气旋
结束了三台共舞局面
目前“苏拉”“海葵”仍在趋近我国
“苏拉”有可能于9月2日到3日登陆广东
8月29日10时
中央气象台发布
台风蓝色预警
广东省防汛防旱防风总指挥部
已于9时启动防风Ⅳ级应急响应
“苏拉”成超强台风
可能在广东登陆
今年第9号台风“苏拉”
于8月29日17时夜间
再次加强为超强台风级别
南海区气象局8月29日17时10分发布消息:29日14时“苏拉”中心位于距离南海区东南方向约1130公里的洋面上,预计其将以每小时10到15公里左右的速度向北偏西方向移动,强度缓慢增强(最强可达超强台风级),31日白天进入南海海面东北部,逐渐向广东沿海靠近。
8月29日14时,今年第11号台风“海葵”(强热带风暴级)中心位于距离南海区约2500公里的洋面上,预计“海葵”将以每小时15公里左右的速度向西北方向移动,趋向琉球群岛附近海面,强度逐渐增强到台风级。
8月30日起,“海葵”与“苏拉”中心距离逐渐减小到1500公里以内,将逐渐产生藤原效应(双台风效应),给“苏拉”靠近广东省海面以后(9月1日后)的路径带来较大不确定性,“苏拉”可能于2到3日登陆广东,或者近海擦过后折向偏西南方向。
8月28日晚上,广东省召开台风“苏拉”防御工作部署会议,广东省防汛防旱防风总指挥部要求各地各部门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防汛救灾工作重要指示精神,认真落实省委省政府工作部署和全省防台风工作视频会议精神,强化组织领导,层层压实责任,加强预测预报预警,及时启动应急响应,按照防台风“六个百分百”要求,扎实做好台风防御各项工作。目前,南海区各级部门正积极关注台风动向,进一步部署做好防汛防风各项工作,切实把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放在第一位落到实处。
超强台风来临
开学、上课会受影响吗?
鉴于“苏拉”可能于9月2日到3日登陆广东,各位一定要高度重视,切勿掉以轻心。目前,广东已启动防风Ⅳ级应急响应,正值开学季,家长和同学们请关注天气变化,做好出行规划并注意交通安全。
台风预警信号一共有五个级别,分别是白色、蓝色、黄色、橙色、红色;暴雨预警信号一共有三个级别,分别是黄色、橙色、红色。《佛山市强对流天气灾害防御规定》中明确,暴雨橙色、雷雨大风橙色或者红色预警信号生效时,可以延迟上学、放学。(点击查看具体措施→)
另外, 根据《广东省气象灾害防御条例》,当气象部门发布暴雨红色,台风黄色、橙色、红色预警信号,可视为停课信号,其生效期间,托儿所、幼儿园、中小学校、中等职业学校应当停课,家长学生不用等学校通知即可自行停课。因此在近期开学及上下学的节点,家长及学生需关注当地气象台发布的最新预警信息,合理安排行程。
9月2-3日
南海雷雨趋于活跃
“苏拉”在路上,但广东将先有一波风雨天气。
据@南海天气消息,预计30日到9月1日受台风“苏拉”外围下沉气流影响,高温炎热天气重返;9月2日起随着“苏拉”靠近,南海区雷雨趋于活跃。台风预报具有不确定性,南海区气象局将密切关注,及时更新预报预警。恰逢周末,大家出行需要考虑降雨影响。
具体预报如下:
8月30日:多云间晴,27到34度;
8月31日:多云间晴,28到35度;
9月1日:多云间晴 ,28到35度;
展望2到4日:雷雨趋于活跃。
预警信号研判:预计31日我区可能发高温黄色预警信号。视情况发布台风、暴雨预警信号。
休闲?遛娃?湿地公园走起!
“湿地公园有绿道、河畔、儿童游乐设施……可以满足大家不同需求,环境又好,我们都喜欢去逛。”对不少市民来说,湿地公园正成为平时放松休闲的好去处。记者了解到,广东在推进湿地公园建设的同时,积极开展生态保护修复,让公众共享生态文明成果。
市民说
湿地公园就在家门口
休闲“遛娃”两不误
沿着香雪大道来到萝岗湿地公园入口处,一株茂密的榕树格外引人注目。记者沿着榕树旁的绿道走进湿地公园,道旁绿树成荫,虫鸣鸟鸣声声入耳,绿道上还有三三两两遛弯或跑步的市民,稍远处则是湍湍流淌的南岗河。邹先生和朋友刚跑完一个来回,大汗淋漓地在路旁拉伸:“搬来附近大半年了,基本每天这个时段来跑一圈,沿着绿道跑上两公里,空气清新,十分舒服。”
市民游客在海珠湿地游玩拍照
沿着绿道继续往前走,转个弯就能看到一片沙池,还设有秋千、滑梯等设施。“下雨啦回家了。”“再玩一会儿嘛。”家长招呼着孩子回家,而兴致正浓的小孩显然还没有玩够。
“我天天都带两个孩子来这里玩。”段女士一边帮女儿推秋千,一边告诉记者,这里有儿童游乐设施,孩子们很喜欢。坐在一旁的李小姐说,家门口的湿地公园为她们提供了一个既能放松休闲,又可轻松带娃的好去处。
萝岗湿地公园颇受周边居民的青睐
规划说
广州建设中小规模
湿地科普展示区和科普长廊
据介绍,广东省住建厅结合碧道建设、水鸟生态廊道建设等行动计划,大力推进湿地公园建设。广州市建成湿地公园25个,设立湿地保护小区32个,建成自然保护地89处。佛山市新建16个市、县级湿地公园,并将湿地公园建设延伸到镇、村,新建镇村级湿地公园13个。
据悉,广州市以各类自然教育学校为基地,结合“世界湿地日”等主题活动日,开展湿地保护相关科普宣传活动。东莞市持续加强湿地环保的宣传工作,以燕岭湿地为基地开展“湿地保护宣传周”“湿地文化节”“湿地课堂”等活动。
目前,广州市正在就《广州市湿地保护规划(2023-2035年)》公开征求社会公众意见。根据《广州市湿地保护规划(2023-2035年)》(征求意见稿),到2035年,广州全市湿地面积总量保持稳定、保护发展空间格局优化,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提升。
《广州市湿地保护规划(2023-2035年)》(征求意见稿)还提出,充分利用绿道、碧道、园区步道、沿海防护林带、沿江沿河景观林带等区域,建设中小规模的湿地科普展示区和科普长廊。依托自然学校、市区级科普基地,选择有条件的湿地公园和湿地类型自然保护区,探索建立具有湿地文化特色的湿地学校(基地)体系,开展湿地教育示范,重点支持海珠湿地建设国际湿地馆。广州自然教育“海珠模式”也已成为《国家湿地公园宣教指南》的鲜活案例。
专家说
湿地为打造城市“乡野风光”提供载体
广东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高级工程师李明晶表示,广东省地处亚热带,水系发达,植被茂盛,海岸线绵延4100多公里,具有优越的湿地条件,发展潜力巨大。保护好城市湿地资源,建设好城市湿地公园,对于塑造城市特色景观、激发生态价值、强化生态修复、守护城市安全等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李明晶说,湿地贵在原生态,天然的沼泽、滩涂、生物群落等为打造城市“乡野风光”提供了优质载体,依托广东“南粤公园”品牌创建和系列特色工程及示范项目,可以打造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城市湿地公园。
李明晶表示,建设好城市湿地公园,可以激发公园经济活力。通过“公园+湿地生态保护”“公园+湿地科普教育”“公园+湿地自然野趣”“公园+湿地科普教育”等模式,促进公园场景营造与湿地综合治理的有机融合,把“自由呼吸”的沼泽草滩变成“大众旅游”的金水银滩。同时,建设好城市湿地公园可以强化湿地生态保护。应当着力保护湿地生态完整性,完善生物多样性,构建动物迁徙廊道,通过蓄洪防涝、促淤造陆、防止土壤侵蚀等方式改善城市生态环境,确保湿地资源可持续利用,打造城市湿地“自然博物馆”。
“建好城市湿地公园,还可以提升湿地建设能力。”李明晶认为,应探索构建国家、省级和市县三级湿地公园体系,依托华南地区城市湿地公园碳汇能力研究推进绿色低碳建设管理,引导建立全社会参与建设管理的积极性和良好氛围,助力深入推进绿美广东生态建设,筑牢城市生态根基。
微信
新浪微博
QQ空间
QQ好友
豆瓣
Facebook
Twit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