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站点
> 禅城区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局聚力赋能 建设高品质之城
详细内容

禅城区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局聚力赋能 建设高品质之城

时间:2022-10-20     人气:1027     来源:佛山日报     作者:
概述:在禅城,大小现代化公园引人入胜;贯穿老城的慢行系统焕发新貌;街坊之间,垃圾分类投放蔚然成风......

  在禅城,大小现代化公园引人入胜;贯穿老城的慢行系统焕发新貌;街坊之间,垃圾分类投放蔚然成风。

  近年来,禅城区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局按照“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的理念,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聚力“森林城市建设”“无废城市建设”“文明城市建设”等民生工程,推动为民办实事项目不断提速增效。

  一处处变化,映照着城市品质成色的跨越。一个个成果,让群众对未来城市生活更怀期待。

  接下来,该局将围绕高质量推进“六城”建设、打造“六最”禅城目标,发挥“禅城铁军”的责任和担当,继续推进城市品质大提升,助力禅城不断推进城市功能、首位度和美誉度更上新台阶。

  关键词:森林城市建设

  串珠成链  市民尽享生态福利

  初秋的王借岗森林公园,波光潋滟,山色苍翠,美不胜收。约2万平方米的粉黛乱子草进入盛花期,为公园添上一抹粉嫩亮色。

  对于眼前美景,广州游客陈嘉嘉形容是“超梦幻”。趁日落之际,她沿着空中栈桥走上观景平台,忍不住赞叹“浪漫好看”。

  游人之中,市民马希霖更直言是公园的忠实粉丝。他说,自己很喜欢这个地方,每周都来两三次,游览湖光山色,享受美好心情。

  放在七八年前,很难想象得到,依傍在5200万年历史火山遗址旁边的王借岗片区,能从农田鱼塘的旧貌,变成市民家门口的高品质城市公园。

  在整体建成开放后这一年来,该公园不仅给来客留下“体量大”“视野好”的印象,更凭借自身独特魅力,受到市民游客的欢迎和追捧。

  该公园规划面积约1050亩,水面面积占22%,绿化面积覆盖率高达69%。园内打造了集火山地质景观、湿地生态景观、综合公园景观于一体的特色公园空间,并以空中栈道作为各景观空间纽带。

  凭借亮眼的建设成果,今年,王借岗森林公园二期-火山公园部分,以及王借岗森林公园三期项目,获佛山市市政公用协会评为市政基础设施优秀样板工程。

  近年来,禅城城管部门奋力攻克中心城区开发强度大、绿色成果规模效应难显的局限,以科学的绿化体系布局,持续推进高品质森林城市建设,推动形成了大型公园与中小型公园相映成趣的城市绿化脉络。

  在“高度城熟”的城区中心,公园建设日新月异。

  作为占地约1840亩的千亩城市中心公园,“亚艺-文华”公园正奋力打造与万亿级城市佛山品质和形象相匹配的城市中央会客厅。

  公园因地制宜,为不同人群营造了高品质公共活动空间;运用物联网技术等“黑科技”,设置智慧跑道等多个互动装置,为市民带来缤纷酷炫的科技体验感;融入岭南优秀传统文化元素,建设了永久花市。同时,对灯光夜景进行提升改造,着力扮靓夜间景观。

  禅城城管部门相关负责人表示,以公园提升为牵引,禅城持续刷新环文华公园创新活力区的地标形象,加快了周边连片区域的建设更新,助力禅城在此打造金融保险产业和总部经济集聚带。

  作为禅城完善型综合型千亩公园典型代表,中山公园历经多年扩建提升,得益于禅城城管部门持续开展基础设施优化、精细化园林养护,这个传统老牌公园焕发出新活力,为禅城建设高品质森林城市提供了强力支撑。

  禅城城管部门表示,接下来,将继续深化中心城区高品质森林城市建设,重点开展东平河北岸景观改造提升,同时落实园林绿化精细化养护,助力城市景观实现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共赢。

  关键词:优化慢行空间

  自在畅行  一路皆是亮丽风景

  从去年底开始,不少禅城居民惊喜地发现,走在老城区街头,脚下出现了一系列的新变化——

  在同济路,从前路窄人多的人行道进行了翻新,行人和电动自行车有序通行,接送小朋友上下学的市民都说,再也不用为避开人潮而走出马路了。

  在咖啡馆林立的普澜路老街区,原本略显陈旧的沿街人行道变宽变美了,为充满时尚新潮氛围的老街再添小清新气氛。在此游玩的年轻人,也成了街头独特风景线。

  近两年来,禅城城管部门以“为群众办实事”为出发点,以提升城乡品质形象为目标,大力实施公共空间及慢行系统示范路提升项目、自行车及电动自行车道建设提升项目等工程,力争打造出有禅城特色的慢行空间,让市民真切感受自在畅行。

  其中,在人民路、同济路、卫国路、岭南大道北等10条路段,项目人员重点优化了道路空间,整改盲道问题,营造绿化景观。

  在季华路、湖景路、佛山大道等36条总长约136公里的市政道路慢行道,项目人员秉持慢行优先的原则,将各类市政设施整合、规范放置,使道路空间更为合理。

  在这个过程中,项目人员把群众安全出行放在第一位,结合市民实际出行需求,分片区制订专用道建设方案;梳理了绿化带、非机动车道和人行道的关系,使各个功能带互不干扰,为慢行道恢复清晰整洁的“界面”。

  众多通行体验细节,也得到优化。例如,通过完善过街路口零高差设计,让盲人群体、骑行者等都能无障碍通行。统一标识牌、停放点等标识,规范改造车止石柱。部分路段铺装环保透水砖,推进海绵城市建设。

  禅城城管部门通过开展一轮轮慢行系统改造提升工作,不仅让市民获得舒适安全的慢行体验,更推动了周边环境美化改善,营造出别具一格的城市慢行空间,带动更多市民以“步行+骑行”低碳方式出行,并从中助力催生“慢行新经济”商机。

  “沿慢行道畅游老街区,成为这里一个新看点。”店门外的慢行通道焕然一新,同济路一家咖啡馆工作人员表示,这大大方便了路人通行和顾客消费,还提升了整个街区环境的观感和品质,让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愿意停留在此。

  在东平河水轴线北岸,除了郁郁葱葱的绿道景观,还建造了东平路沿线北侧步行道,设有专门设计的健身步道,可为跑步爱好者,尤其是对户外跑道要求较高的健身人群,提供高品质的跑步场所。缓跑空间点缀着河岸,水城共融的美景让人心醉。

  在文华公园南片区外围,慢行系统与公园以鲜花树影相隔。互相连通的开放式环境,打破了公园“边界”感,突出了“市民休闲”和“城市透绿”的双重特点。居住在周边的市民吴伯说:“走起来很舒服,一路是风景。”

  关键词:垃圾分类

  常态检查  完善全链条管理

  现在,家住鸿业新天地的市民何恒,已经养成每天晚上出门散步路上定时扔垃圾的好习惯:走到小区门口附近的分类亭,先把剩菜汤渣倒入厨余垃圾桶,再把塑料袋投到其他垃圾桶。这样,他便熟练准确地完成了一遍垃圾投放。

  “垃圾分类知识并不难掌握。我们全家已经形成了分类投放习惯。小区日常也有桶边督导员,指导大家如何正确分类。街坊都挺支持和认同。”何恒说。

  禅城区大力推动垃圾分类工作落地,随之在城市中催生出不少变化。

  禅城区垃圾分类工作的提质增速,可以追溯到2019年。近年来,从实现全区公共机构生活垃圾分类全覆盖,到推动物业小区楼层撤桶,到持续完善分类处理设施和督导队伍,再到今年迈入常规化考核管理机制等,逐项落实,禅城正努力构建起城市生活垃圾现代化管理体系。

  当前,禅城城管部门已启动了对市属公共机构和区属产生源的近1400个单位开展日常评估检查,每月对各部门和镇街工作情况进行排名通报。

  平日里,不仅会有考评队伍上门检查机构单位的垃圾分类情况,对标对表打分,还推出了“红黑榜”公示制度,加速推动垃圾分类工作“你追我赶”的局面。今年以来,对拒不落实垃圾分类管理责任人职责的情况,禅城已发出208份责令整改书,整改率达100%。

  除了常态化开展检查、“揭榜”监督,今年,禅城进一步完善了各类垃圾链条管理。在改善厨余垃圾收运体系方面,禅城区目前投用了45辆餐厨垃圾收运车,对接包括公共机构、农贸市场、餐饮机构、物业小区在内的1144个单位实施厨余垃圾直收直运。收集的厨余垃圾运输到南庄镇厨余垃圾处理厂进行处理。

  垃圾由先进的设备进行“瘦身”,通过多道工序,完成从碎料、液态到气态的转换……每天,这些厨余垃圾从禅城居民的餐桌进入该处理厂,最终生成纯度为95%的天然气,足够约2000户家庭一天使用。

  另外,禅城区可回收物收运体系也日趋健全。其中,位于五峰山上的固体弃置物分流处理中心,可对园林垃圾、大件家具、布碎等进行回收处理。同时,禅城开通了大件家私的电话及线上预约上门回收服务,实施统一收运,进一步减少废旧家具乱丢乱弃的现象。

  除了推动大件可回收物再利用,禅城城管部门还规范了旧衣物回收管理工作,目前在全区设置规范的旧衣物回收箱655个,日均收运量达0.67吨。此外,禅城还落实了其他垃圾和有害垃圾收运。

  近年,佛山积极推进“无废城市”创建,垃圾分类正是建设“无废城市”的重要一环。禅城城管部门表示,接下来将打造254个垃圾分类标杆单位,对垃圾前端收运工作升级扩容,加快推进南庄餐厨垃圾处理项目二期等建设,同时,持续提升全民分类准确率,倡导践行绿色生产生活方式,不断为禅城高质量发展注入绿色动能。

  数读 

  禅城城管亮点工作成效

  ●森林城市建设

  截至2022年6月底,禅城区共有各类大、中、小型公园118处,总面积达758.76万㎡,绿化覆盖面积逐年提高。

  ●慢行系统提升

  2021年,禅城城管部门共完成新建、提升自行车及电动自行车专用道里程95.36公里(双向),建成2条市级示范路。今年预计新建、提升长度136公里。

  ●推动垃圾分类

  2022年底前,全区将打造254个垃圾分类标杆单位(125个小区、50个公共机构、50个餐饮机构、29所学校)。

  目前,全区厨余垃圾收运体系每日收运处理约180吨垃圾,收运率达82%,实现资源化利用占比达56.2%。

  今年上半年,全区共处理各类生活垃圾44.5万吨,其中,其他垃圾处理吨数同比下降0.1%。

(声明: 网站所收集的部分公开资料来源于互联网,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本站部分作品是由网友自主投稿和发布、编辑整理上传,对此类作品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