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城区全民健身实施计划发布
日前,《增城区全民健身实施计划(2021—2025》(下称《计划》)正式发布。《计划》聚焦场地设施建设、科学健身服务、品牌赛事打造、社会组织作用、体育业态创新、湾区融合共建、体育融合等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构建符合共建共治共享要求的现代化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推动增城体育事业出新出彩。
《计划》明确,到2025年,力争实现人均体育场地面积达3.2平方米,每万人拥有足球场地数量不低于0.9块,规划建设1个全民健身中心,基本实现各村(居)体育文化口袋公园全覆盖,其中自然村(合作社)覆盖率达到50%;城乡居民达到《国民体质测定标准》合格以上的人数比例继续超过95%;市民群众科学健身素养全面提升,每千人拥有社会体育指导员不少于3.1名,打造至少5个群众体育品牌,经常参加体育锻炼人数不低于70万,助力广州世界体育名城建设,推动体育项目产业化发展。
完善场地设施 重点推进“10分钟健身圈”
为满足市民群众参与健身锻炼的需求,增城区将探索利用城市预留地、公共绿地、河涌沿岸等空间,因地制宜建设嵌入式健身设施。《计划》提到,全区将规划新建1个全民健身中心,规划新建或改建1个体育公园,完成200公里以上健身步道改造或建设。推动体彩公益金支持全民健身设施及场馆建设,在全区各镇(街)增建一批公益性、开放性体育场地设施,增加公园、广场等公共用地的体育设施配建。重点推进“10分钟健身圈”,对现有的特别是老旧的体育场地设施进行增建、改建、扩建,在街道、社区增加健身场所。
同时,因地制宜优化体育设施布局。中部以增城体育馆、增城广场以及广州市国家级青少年足球训练基地等重点体育载体带动周边片区体育场地设施建设和发展,结合全民健身中心布局,打造“城市体育发展核心区”;结合增城碧道建设,沿增江打造集市民活动、休闲漫步、运动休闲等功能区于一体的“特色滨水健身带”。南部加强体育公园、体育广场的布局建设,打造“都市健身功能区”。北部依托绿道、山地、田园等自然资源建设山地运动、户外运动基地,打造“山水体育休闲功能区”。
从“动起来”向“科学运动”转变
《计划》提出,将提升全民科学健身服务水平,加强对已建成设施的规范管理和运营,将信息技术应用于健身设施建设和管理,积极推进智慧社区健身中心、智能室外健身器材等健身设施建设。推动增江碧道智慧化建设,促进健身步道、绿道智能化改造升级。规划新建第二代智能体育健身器材,在“动起来”的基础上聚焦“科学运动”。
在完善科学健身指导服务体系方面,将加强社会体育指导员队伍建设,完善相关激励政策,加大培训力度,扩大队伍规模,优化社会体育指导员等级结构,利用建立区、镇(街)、村(居)三级联动的科学健身指导服务网络,开展科学健身大讲堂活动和健身服务进机关、进企业、进学校、进农村、进社区活动;组织冠军运动员参加全民健身科普活动,大力普及科学健身知识,传播科学健身方法,指导使用体育设施,提升群众健康意识和科学健身水平;支持各主体探索利用高新信息技术创新疫情防控常态化背景下的线上、居家健身指导新方法;推动国民体质监测和《国家体育锻炼标准》达标测验活动常态化开展,扩大覆盖人群。
“一区一品”打造全民健身品牌
根据《计划》,增城区将发挥区位优势和社会组织行业优势,开展“一区一品”创建活动,力争到2025年,成功打造具有增城本土特色的5个全民健身品牌赛事。组织开展镇街篮球锦标赛,突出篮球品牌活动的对抗性、挑战性和观赏性;打造拥有优势项目的乒乓球品牌,以“市长杯”乒乓球赛带动群众广泛参与;通过广州市国家级青少年足球训练基地塑造足球品牌,承接大型赛事活动和培训,举办教练员、裁判员等各类培训班;引入或策划龙舟、徒步等户外特色体育赛事活动品牌,发展建设标准龙舟训练基地,积极参加广州国际龙舟邀请赛,依托古驿道、传统村落、荔枝林、碧道、荔湖等资源举办徒步活动,打造全民健身活动地域标签、城市体育新名片。
积极推动全民健身、全民参与也是增城发展重点。未来,增城区将广泛开展球类、棋类、健身操类、跳绳等群众基础较好的运动项目,推动开展徒步、户外营地等户外时尚休闲运动,着力推广体现增城文化的武术、舞龙舞狮、健身气功等民族民俗传统运动项目。继续举办“全民健身日”、省体育节系列活动、新春及节假日期间全民健身系列活动,带动群众广泛参与。
推进体育业态创新发展
《计划》提到,将从拓宽体育消费市场、促进“体育+旅游”融合发展以及推动“体育+文化”融合发展等三方面推进体育业态创新发展。
增城区将依托良好的自然生态环境资源,拓展赛龙舟、马拉松、自行车、越野赛等群体赛事旅游,规划发展赛艇、皮划艇、徒步、登山、骑行等新兴时尚体育项目,借助各类体育赛事及体育项目活动,举办体育旅游节庆活动,进一步扩大项目活动的综合效益。设计开发1-2条体旅融合精品线路,加快增城体育旅游特色产品开发,引导和鼓励旅游企业结合体旅融合空间载体,推动观光型旅游向度假休闲型旅游转变。同时以“电影小镇+文体乐园”为核心,整合1978数字文创小镇资源,融合影视创作、文化创意、 体育文化等要素,引进文化、体育、旅游等高端项目。积极开展体育文化品牌活动,深化本地体育系统与文化、影视、音乐等单位合作,培育体现时代精神和带有本地特色的体育文化品牌活动,打造城市体育文化名片。充分发挥刘诗雯、樊振东、李丹、张雁全、杨舒予、辛沛遥等增城区竞技体育冠军的示范引领作用,讲好增城体育故事,加大体育文化的普及宣传,点燃群众参与全民健身活动的激情和热情。
相关文件:https://www.zc.gov.cn/zfxxgkml/gzszcqrmzf/bmwj/qtwj/content/post_8665266.html
为最大限度降低道路养护作业占道施工对群众生活和出行的影响,市道路养护中心围绕安全可靠、便捷高效、绿色智能、服务优质的目标,多措并举,在科学化、规范化、高效化、信息化等方面下功夫着力解决好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持续提升群众公路出行的满意度以及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科学组织,妥善处理好人、车、路矛盾。市道路养护中心通过贯彻落实周期性、均衡性和预防性养护理念,加快完善科学养护决策体系,提升辖区普通国省干线公路服务能力。针对管辖路段多处于城乡接合部,人口众多、车辆繁忙的实际情况,市道路养护中心着眼群众出行体验,主动征集公安交管、属地政府及村委等各方意见,在强化交通安全组织、缩小养护作业长度、避开交通高峰、采取降尘减噪措施、缩短路面养生时间等多方面优化,妥善处理好人、车、路的矛盾。一是根据具体的作业内容及现场交通勘查的实际情况,科学制定作业现场交通组织方案,并在实施过程中实行动态评估,动态优化交通组织和围蔽范围,做到“围即作业,工完即撤”,尽可能压缩、减少占道面积和占用时间。二是强化养护作业力量合理投入,使人、材、设备投入与工期要求相匹配,充分满足进度所需。同时注重加强工序管理,一个工序紧扣一个工序进行,防止出现空档。2022年3月9日,市道路养护中心东城养护所在发现省道116线大窝桥桥梁伸缩缝处出现混凝土裂缝后,迅速组织抢修,共集结专业队机械手、养护工、安全员等13名,调配养护车3台、挖掘装载机1台、照明灯车1台、电镐3台、电焊机2台、小型水泥搅拌机1台,配置充足的灯光警示设施和施工围蔽设施。工作人员组织有序、争分夺秒,快速凿除伸缩缝损坏处两侧混凝土,修整、补充预埋钢筋,对伸缩缝与预埋钢筋进行焊接等,并选用性能稳定、凝结速度快且耐用的新型快干高强混凝土填充伸缩缝,实现修复作业快速、高效、耐久,缩短恢复通车时间。经过8小时的奋战,3月10日凌晨5时,施工基本完成,并在当天上午10点恢复通车。三是选择合适作业时机,实行错峰作业。通过调查合理选定交通量较少时段进行作业,包括错开上、下班(学)时的车流高峰等,避免出现交通拥堵。
规范管理,做好占道作业监督检查。市道路养护中心不断加强公路养护管理,进一步推进公路管理制度体系和技术标准规范体系建设,依托各类平台和设备,持续规范所管辖高速公路占道作业安全管理。一是规范占道作业进场程序。依托“高智通”平台进行占道作业申请审核,全面落实第三方单位占道围蔽作业进场提前报备工作;建立微信“多方联动群”,通过第三方单位在群里动态上报进退场信息,及时了解实际情况,统筹协调各类占道作业时间,尽量避免车流高峰期施工,最大限度降低对通行的影响。例如,凤凰山隧道公司在所辖牛鼻山、凤凰山等隧道交安、土建、机电养护中,及时关注占道养护计划,统筹协调标识标志翻新、坑槽修补、设备保养等施工时间,减少隧道围蔽长度,避免反复围蔽。二是重点加强占道作业项目现场安全监督检查,发现问题立行立改,不能现场落实的停工撤场,复查合格后再继续施工。三是在行车道占道作业中增设防撞车,进一步增强现场作业的警示及安全防护水平。启用智能围蔽预警灯,与在线地图联动,将现场占道作业围蔽情况与手机在线地图联动,及时提醒行驶车辆前方路段路面紧急占道情况,提醒车主提早做好变道准备。
启用智能围蔽预警灯
高效作业,快速修补技术缩短恢复通车时间。充分发挥科技创新对公路建管养工作的支撑引领作用,加强对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等“四新”技术的研发和引入使用,提升公路养护技术含量和科技水平,低道路养护作业对路面行车的影响。为解决汛期雨天应急修补路面难题,中心组织对多种材料进行反复探索与研究,并围绕若干新材料的试点应用进行跟踪对比,最终筛选出“高耐久水反应型沥青修补料(RA冷补料)”这一效果较好的新型修补材料。相对于传统的冷补料,该新型材料在有水环境下可以快速硬化,因此可以带水施工,强度增长更快、耐久性更高、寿命更长,施工快速方便、开放交通快,能更好地适应持续雨水期间的路面坑槽修复工作。目前,在国道228线新广一路、省道111线广珠路、省道257线市南路、国道105线广从公路等路段的养护作业中使用该种新型修补材料,效果良好,进一步提高雨后沥青路面坑槽病害处置工作质效,群众出行安全更有保障。
在桥梁伸缩缝混凝土维修中推广使用新型材料“路面快速修补混凝土”,施工搅拌浇筑至收浆可在二十分钟内完成,三十分钟内完全凝结,使原来封闭车道交通3~5天的养护时间缩短至2~3小时,提高日常小维修的效率,避免长时间封闭交通造成的交通堵塞。如在省道111线迎宾高架桥伸缩缝混凝土维修作业中使用该材料,节省了大约96小时的作业时间,提高作业效率,做到尽早还路于民;采购适合养护快速作业的先进小型养护机械,如微型、小型挖掘机、小型铣刨机、小型摊铺机、小型压路机、抓斗清淤车等,利用其方便灵活、便于运输等特点加快完成小修养护作业, 推动养护机械化、机械小型化,最大限度减少对作业路面的车道占用,大幅提升养护作业的效率和质量。
信息赋能,提高巡检效率提升服务效能。加快推进公路信息化建设,着力提升公路综合管养能力和服务效能。例如,通过在道路井盖加装预警系统,利用传感器及物联网技术,实现对井盖状态的主动感知、实时监控和异常报警功能,提升路面井盖安全风险管控能力,一旦井盖发生非法开启、位移、水浸等异常情况,装置便会自动报警,并通过网络发送报警信息,通知维护人员在第一时间进行处置,从而提高工作效率,及早排除各种隐患。东城养护所目前在管辖的国道324线有关路段上累计加装50个井盖预警系统,最大限度保障有关公共设施和行人、车辆出行等安全。
在路面井盖加装预警系统
在所管辖的高速公路管养方面,凤凰山隧道公司搭建集成式智慧高速运营管理平台,依托智慧平台,实现交通综合管理、突发事件应急处置、日常任务管理的智能化。全线现有229路高清图像视频监控,每5~8分钟对全线覆盖巡查巡检,可实现重点路段“一键操作”式自动轮巡,能够有效提升异常事件的发现效率,为应急处置争取宝贵时间。10月26日晚高峰时段,当班监控员在视频中发现凤凰山隧道路段西行北二环萝岗入口A匝道车流异常,通过调出点位摄像头的监控画面发现,在K0+870M路段慢车道发生追尾。工作人员第一时间通知路政、拯救、养护等相关人员到场处理,有序完成现场处置,及时恢复交通,有效避免次生事故发生;通过公路资产智能管理系统,实现动态查看设备状态、跟踪维修进度,对重要路段和重点部位进行全覆盖检查。
下一步,市道路养护中心将把党的二十大精神贯穿到工作全过程、各方面,切实立足道路管养主责主业,做到公路工作做到哪里,为民服务就延伸到哪里,努力为群众营造“畅、安、舒、美”的出行环境,真正做到便民、利民、惠民。
今年以来,增城区持续深化派驻机构改革,优化完善纪检监察派驻监督机制,探索派驻机构“嵌入式”监督,把深化派驻机构改革制度优势,转化为解决管党治党突出问题的治理效能,进一步巩固和发展风清气正政治生态。
系统集成 突出派驻机构改革“一盘棋”
增城区制定区纪委监委派驻机构实行驻点派驻工作实施方案,按照力量均衡、以大带小、业务专长、任职回避、推动交流五大原则,重新调整划分综合派驻机构监督联系单位。
同时,突出政治监督,综合运用专项督查、信访受理、线索处置、谈心谈话、列席重大会议等多种方式,推动派驻机构深入一线,进行贴身监督、实质性监督,更好地发挥出“派”的权威和“驻”的优势。
专项协作 耕细耕好派驻监督“责任田”
为耕细耕好派驻监督“责任田”,增城区制定区纪检监察机关协作区工作制度,以5个纪检监察室为轴,辐射性联动14个派驻机构及13个镇(街),在全区形成五大协作区,把监督检查、审查调查、公检法协作配合等方面,纳入专项协作范畴,定期分析研判问题线索处置。由各纪检监察室结对联系派驻组,各派驻组结对联系镇(街)纪(工)委,在办案中遇到业务难题时,结对联系“室、组、地”(分别指监督检查室、纪检监察组、地方纪委监委),共同研究推动解决。
完善机制 协同提升监督质效“双促进”
建立定期会商机制,加强与监督联系单位班子成员谈心交流,共同研究全面从严治党工作,列席“三重一大”等重要会议,发现问题及时提出监督建议,推动监督联系单位严格落实全面从严治党政治责任。
不仅如此,增城区还创新推行“纪检干部+防疫专家”监督模式,发挥派驻机构“探头”优势,组建18个监督组,对全区所有集中隔离场所进行交叉检查,共同研判问题、共商整改措施。
挺纪在前 筑建队伍内部管理“铁围墙”
为筑建队伍内部管理“铁围墙”,增城区坚持把政治理论建设作为基础性、常态化建设,组织派驻机构干部参加纪检监察系统全员培训,建立跟班学习、岗位练兵、以案代训制度,提高派驻机构干部业务水平。坚持平时考核与年度考核相结合,将其作为派驻机构干部选拔任用、职级晋升、评优评先、奖励惩戒等工作重要参考依据。
此外,增城区制定印发区纪委监委干部监督暂行办法,列明42项禁止性规定,将派驻机构干部纳入监督范围,强化履职用权监督约束;要求派驻机构主要负责同志必须严格履行第一责任人责任,管好自己,带好队伍,展现纪检监察干部的良好作风和形象,增强派驻机构干部的“免疫力”,坚决防止“灯下黑”。
微信
新浪微博
QQ空间
QQ好友
豆瓣
Facebook
Twit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