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报道!佛山制造“抢滩”欧洲市场
回顾过去的半年,健心行动·陈村镇“粤心安”社会心理服务项目在顺德区委政法委的指导下,陈村镇的支持下,紧密结合陈村各个村(社区)实际情况,秉承着平等、尊重、真诚、保密的服务理念,以群众需求为导向,以普惠性宣教为切入口,统筹多方力量,开展心理评估、心理咨询、危机介入、心理健康知识宣教、心理健康状态筛查、能力培训等多样专业服务,结合互动服务,使居民在日常生活场景中接触及学习心理健康知识,号召居民正确认识心理健康问题,正视心理压力,树立“每个人是自己心理健康第一责任人”意识,鼓励居民发现心理异常时,树立求助意识,主动到点寻求专业咨询,及时缓解心理抑郁、焦虑等情绪问题。同时,通过“沉浸式”的社区宣传路径,打造村级心理健康宣传阵地,搭建陈村镇社会心理服务体系服务平台,探索社会心理服务参与基层治理的实践模式,提升居民的安全感、获得感、归属感、价值感和幸福感。
一、执行情况
自“粤心安”项目开展以来,共计开展41场活动,累计服务20752人次,为陈村镇辖区内居民提供良好的心理健康赋能服务,心理健康服务融入陈村镇社会治理体系中。分别为:
01 恒常开展社区宣传微阵地建设工作,6期6个月15个村居在社区宣传平台普及社会心理健康及政策法规知识,受益人数达13340人;
02 开展村居巡回微型宣传活动6场、开设心理健康知识宣教摊位,发放并收集79份心理健康调查问卷;
03 开展示范站点建设主题讲座活动,受疫情影响,只开展了1场线上心理讲座活动,参加人数达324人;
04 开展绿色陈村健心行活动,在宣传平台累计推送13篇社会心理健康知识推文,阅读量稳步上升,点击量累计达5903次;
05 开展示范点建设“听心”服务,派驻心理咨询师驻点村居提供咨询、测评等服务,印制并派发项目传单887份,累计服务人次为68人次,服务时数为98.7小时;
06 开展“解心”服务,即为信访/调解/危机/疫情防控等当事人提供情绪疏导、心理咨询、矛盾化解引导等服务,累计服务案件9宗,心理危机干预介入31人次;
07 针对基层人员(村居专干、陈村镇职能部门、社会服务团队社会心理服务人员等)开展社会心理服务专项能力培训活动共计32场,针对社会心理基层人员开展团建2场,累计服务120人次。
二、项目成效
01 建立镇村联动机制 打造社心示范点
初步建成1个镇级的心理咨询室,选取一村一社区作为社会心理服务站示范点,依托党群服务中心分别在合成社区颐景园、万科缤纷四季、绀现村打造心理咨询室,开展驻点村居服务,建立陈村统一的社会心理服务热线电话和网络平台,实现心理服务“一号通”。目前已提供咨询服务98小时,咨询68人次,进行心理筛查644份,并建立示范站点服务预约、服务评价方案。让社会心理服务走进家门口,对社区个案分级排查及跟进,调和缓解各类社会关系和社会矛盾,确保社区和谐稳定。
02 建设社心人才队伍 夯实基层服务水平
重点开展基层人员能力提升32课时,吸引了15个村居近120人次参加,孵化出35人的人才队伍;并通过交流会及团建活动为陈村镇基层人员社会心理服务奠定了基础。
学员四妹说:“经过这次培训能够让我们在基层工作的人员能进一步了解社会心理服务相关的知识,掌握心理健康宣教技能。并在日常工作中能运用基本的心理干预和沟通方法,能够为精神心理问题的人群和特殊群体提供必要心理支持,协助其解决日常生活问题,同时能够在重大公共事件中协助精神卫生和心理健康专家开展应激管理和心理支持。”最终,25名学员顺利完成课程取得培训证书,有9名学员还荣获本次培训的优秀学员,获得由项目支持的心理学书本和特别定制的粤心安笔记本的奖励。
03 线上线下双驱并进 打造村社宣传微阵地
在15个村居建设社区宣传微阵地,每月根据心理筛查突出、重点的问题进行心理健康知识宣教,分线上线下双驱推进,线上主要通过“绿色陈村”、陈村广播站及各村居公众号宣传,线下通过宣传微阵地、村居外展活动宣传,受益群众高达15000人;并且结合防疫工作开展相关知识普及与咨询服务,减轻疫情引发的心理影响,维护社会稳定性。
三、重点案例分享
合成社区张女士(化名)因男友被捕入狱,母女二人经济及心理方面都面临危机,向基金会求助后由社区居委转介;粤心安项目社工接到个案后就立即上门为案主做了心理评估,发现其存在应激性焦虑的问题,及时对其进行干预,居委及热心人士为其提供油、米、牛奶等生活物资后,引导其积极面对眼前的现实问题,第二、三次家访情绪已经相对稳定,也无轻生的念头,后其男友放出来后,生活暂时脱离困境,但之后的生活仍然存在问题,社工引导其看到问题的所在,与其一同定制生活的计划,现孩子已送进学校,案主的独立意识也增强了,认为自己一定要有一份谋生的职业,现体检后入职美团外卖,开始了新生活。
在个案跟进过程中社工联动社区“合事了”调解项目、社区居委、双百社工,从需求评估、基本生活保障、临时救助申请、心理援助及之后的发展多方面共同作业,帮助其度过紧急的困境;在整个过程中,多方联动的作用明显,缺一不可,很好地帮助案主渡过难关,同时也维护了社区的稳定。
12月25日,央视新闻频道《朝闻天下》节目聚焦佛山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
今年以来,中央多次提出经济大省要挑大梁。今年3月份,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经济大省要充分发挥优势,增强对全国发展的带动作用;7月28日,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提出经济大省要勇挑大梁。在当前经济形势下,这些经济大省如何挑起大梁,担起责任的?今天我们先来看广东。
一线调研广东佛山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
说起广东,我们首先想到的就是它的制造业,多年来,广东的工业总产值位居各大省份之首,今年党的二十大之后,广东又在全国率先提出了“制造业当家”。而要把制造业这份厚实家当做优做强,需要使出真招实招。
在全国制造业的重镇佛山调研时获得的数据显示,截至今年10月底,全市3427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施了数字化转型,树立起一大批行业数字化转型的标杆示范企业。这里大部分基础好、有能力的行业和企业已经率先进行了数字化转型,而占市场主体95%以上的中小企业,成为数字化转型中的“深水区”。如何推动它们数字化转型,就成了重中之重。
就在前几天,佛山市工信局召集各区相关部门负责人召开会议,研究讨论产业集群数字化转型指南的制定工作。对这份草案,各区却有不同的意见。
佛山市南海区经济促进局副局长 杨毅恒:要建设这个平台,对服务企业本身有没有作用,坦白说一句,我也要打一个很大的问号。
佛山市禅城区经济促进局科长 梁忠源:企业一看到这个指南,心里面都在打鼓。各个行业细分行业的话应该有不同的评分标准。
佛山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副局长 李天赠:我们要把握住指南是什么样的,我们最终的目的就是想让我们的企业进行转型升级。你们制定出来的行动指南肯定是更有利于你们区的优势产业的。
不仅要符合行业特点,更要符合企业需求。市、区两级共同推动制定的这份《指南》,更像是给企业准备的“参考答案”,目的是要更好地指导产业集群数字化转型。
会后,来自南海区经促局的工作人员开了一个简短的碰头会,决定从南海区优势产业装备制造集群入手。第二天一大早,他们就带着数字化应用方面的专家,去看正准备进行数字化改造的中小企业。
这家企业主要生产小功率电动机,今年以来,企业正着手准备新一轮的数字化改造。不久前,他们刚刚被评选为佛山市数字化示范车间。但在去年第一次参加评选时,却意外落选。
佛山市某电机设备有限公司总经理 韦青松:今年正式做数字化车间评价之前,我们也邀请了做信息化的这些专家来进行预审,来进行再改善。
根据评审反馈的问题,企业更有针对性地进行改善,打通了各个系统间的“信息孤岛”,实现了人均效益近2倍的提升。
专家找问题、提建议,通过评价体系来指导企业的数字化转型,大大提高了中小企业在数字化转型过程中的能力和灵活性。而对于产业集群的数字化转型,评价体系也要从单一的一套标准变成符合不同行业的“个性化”标准。
在前期建设的基础上,目前集群平台已经集成了供应链采购、生产制造执行等多个系统,帮助近100家领域内的企业进行了数字化转型,原来单个企业需要2到3年的建设周期,现在4到6个月可以建设完成。下一步,平台还将连接更多上下游的中小企业,推动产业链上下游协同。
微信
新浪微博
QQ空间
QQ好友
豆瓣
Facebook
Twit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