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入合作 共谋发展!三水区人民医院与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共建医疗服务新高地
乘势而上,奋勇争先!开年之初,三水区卫生健康局抢抓先机,提质扩容,动员区级医疗机构竞标争先、争分夺秒,加速提升医疗技术水平,引入省、市级高端优质的医疗资源,积极与省级医疗机构深度合作,推动区内高水平医院建设。
近日,三水区人民医院将与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建立技术帮扶合作关系,通过交流学习、技术支持等方式,引入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的技术优势,重点强化脑病科、心血管内科、骨科等专科建设,加强急诊急救大平台建设,进一步提升医疗技术水平,推动三水区人民医院医疗技术高质量发展。
深度合作,多学科实现“零”突破。
2021年6月起,三水区人民医院与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有不少深度合作的成功案例,尤其在心血管内科、脑病科、骨科的专科建设上有了新的“突破”。
心脏外科手术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多学科联动才能顺利完成,对医疗技术水平要求非常高。2022年7月23日,三水区人民医院心脏中心心外科团队与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心外科团队一同为一名心脏瓣膜受损的患者进行瓣膜修复。这是三水区人民医院成功开展首例心脏外科手术,也是三水首次在“家门口”开展这一手术,实现区域医疗技术新突破。以往这一类型的复杂四级手术都要转诊至省市级医院才能开展。目前全国县区级三甲综合医院能开展这类手术的非常少。同年8月三水区人民医院又收治了一名60岁的病人,开展了第二例心脏换瓣手术。
2022年6月,一名17岁的学生患颅内静脉窦血栓,三水区人民医院神经内科介入团队在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神经内科教授的指导下,施行颅内静脉窦血栓介入取栓手术,手术历时三个小时,术程顺利,取出了较多的暗红色血栓,开通了闭塞的静脉窦。据悉,这是三水区内完成的首例颅内静脉窦血栓介入取栓手术,这标志着三水区人民医院高级卒中中心建设又迈上一个新台阶。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CVT)是一种较少见的神经科危急重症,约占所有脑血管病的0.5%~1%。如果不及时进行有效治疗,疏通静脉堵塞,患者极有可能因严重的颅高压、多部位脑出血、癫痫等导致昏迷甚至死亡的严重后果。在过去,颅内静脉窦血栓需要转诊到省市大医院才能开展介入手术。
携手省级专家团队,救治多例疑难病患。
在骨科专科建设上,中山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骨关节教授团队与三水区人民医院建立以创伤骨科、运动医学科为主的密切合作,共参与8例手术,同时开展高水平临床技术、手术技能指导和人才培养等工作,定期在三水区人民医院开展疑难病门诊,并实施远程带教、会诊、预约手术等,让患者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省级专家的医疗服务。中山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骨关节教授们表示,他们将密切关注三水区人民医院创伤骨科、运动医学科的发展,指导科室临床技术、手术技能和人才培养等工作,把一线的专业技术留在三水。
除此之外,在推动其他学科建设上,也有不少的成功案例。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肝胆外科、消化内镜教授在三水区人民医院成功开展ERCP(内镜下胰胆造影)技术,包括ERCP造影术、胆道结石取出术,内支架植入术,联合胆道子镜下胆总管探查、活检术等新技术,开展了肝胆疑难病例会诊,MDT(多学科会诊),扩展了医院业务范围,对三水区人民医院开展ERCP技术,提高操作技能和及时行疑难病例MDT讨论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去年,三水区人民医院消化内科已为9名90岁以上高龄患者开展ERCP术,为不少罹患胆道疾病患者解决难题。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口腔科教授应邀定期来三水区人民医院口腔科进行教学查房,参与多发性面骨骨折、舌下腺囊肿、切除舌(腮腺)肿物、颌下腺多形性腺瘤和颈深上神经鞘瘤等手术,去年以来,三水区人民医院开展颌面、口腔手术共39例,手术量大跨步迈上一个台阶。
强化优质医疗资源扩容提质和均衡布局,与省级龙头医院合作共同推进健康三水目标。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要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促进优质医疗资源扩容提质和均衡布局。
近年来,三水持续加大医疗卫生投入力度,激发医疗卫生改革活力,推进医药、医保、医疗“三医联动”,有力促进了优质医疗资源提质扩容和均衡布局。
三水区人民医院作为区级龙头医院,近年来医疗救治能力尤其是急诊急救能力迅速提高,获得一张张亮眼成绩单:成功创建国家级胸痛中心、高级卒中中心;获评“中国县域急诊急救大平台建设示范单位”称号;成功通过“三甲”综合医院复评。随着三水区人民医院与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建立深度合作关系,将有效促进省级龙头医院专家技术力量下沉,为推进三水区医疗卫生事业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三水区卫生健康局也将以此为契机,激活医疗资源,重点提升专科技术,造福群众健康。
拼搏奋进开新局!三水区卫生健康局将以“竞标争先、赛龙夺锦”的干劲,推动医疗机构在高水平建设再上新台阶,通过积极与省、市级医疗机构深入合作,把优质医疗技术引入三水,为三水以及周边人民群众提供优质的医疗服务,为建设“健康三水”提供坚实基础。
1.无思无虑
【原文】知北游于玄水之上,登隐弅之丘,而适遭无为谓焉。知谓无为谓曰:“予欲有问乎若:何思何虑则知道?何处何服则安道?何从何道则得道?”三问而无为谓不答也,非不答,不知答也。知不得问,反于白水之南,登狐阕之上,而睹狂屈焉。知以之言也问乎狂屈。狂屈曰:“唉!予知之,将语若,中欲言而忘其所欲言。”知不得问,反于帝宫,见黄帝而问焉。黄帝曰:“无思无虑始知道,无处无服始安道,无从无道始得道。”
【解释】名字叫知的人向北游历到玄水岸边。
登上名字叫隐弅的山丘,刚好在那里遇见名字叫无为谓的人。
庄子给两个人起的名字是有寓意的。北方代表幽冥之地,玄水,代表玄,也就是道。知,代表着智巧,也就是识。智巧如果回归于幽冥之境,也就是大道之乡。在大道之乡,也就无为而治了,所以起了无为谓这个名字。
知就对无为谓说道:“我想请教你一些问题:怎样思索怎样考虑才能知晓大道呢?如何居处,如何行事,才能安于道呢?依从什么,走哪条路能够通往大道呢?”
知问了他好几次,无为谓都不回答。并不是不想回答,而是不知如何回答。并不是不知道答案,而是即使告诉知了,知也无法理解和接受,所以干脆不说了。此道离语言文字相,并不是跟谁都可以谈论大道的。
知不管怎么问,都得不到回答,就返回白水的南岸。北方为玄,南方为显明。形而上者谓之道,北方为玄;形而下者谓之器,南方为显明。
登上了名字叫狐阕的山丘。狐阕,阕疑。在没有得道的时候,必然是会怀疑的。《道德经》中讲,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下士闻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为道。
在山丘上看到名字叫狂屈的人。知又问狂屈同样的问题。
狂屈回答道:“唉!我知道的,可是将要告诉你的时候,心中想说,却忘记所想的话了。”
知还是得不到回答,返回黄帝的住所。他见到黄帝,就问黄帝同样的问题。
黄帝回答道:“没有思索,没有考虑的时候方能知晓大道。”无思无虑,也就是回归于喜怒哀乐未发之中。如此用功久了,就能顿悟而得道。
黄帝又说道:“没有刻意要求居处,随遇而安;没有刻意去有为行事,方能安于大道。”颜回一箪食一瓢饮,身居陋室,安贫乐道。
黄帝又说道:“没有依从什么,以自性本心为依归;如果要向外求索一条有形的通往大道的路,这是无法找到的,忘却向外求道,如此方能得道。”佛陀圆寂之前,阿难极其难过。佛陀安慰他说,以后以自性本心为依归。每个人的自性本心即是道。大道为形而上的,看不见有具体形象。无道方能得道,如果向外寻求一条通往大道的路,这是很难找得到的。古代有位得道高人,他得道以后写了一首诗:蓬莱此去无多路,只在谭生拄杖前。
2.天下一气
【原文】知问黄帝曰:“我与若知之,彼与彼不知也,其孰是邪?”黄帝曰:“彼无为谓真是也,狂屈似之;我与汝终不近也。夫知者不言,言者不知,故圣人行不言之教。道不可致,德不可至。仁可为也,义可亏也,礼相伪也。故曰,‘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礼者,道之华而乱之首也’。故曰,‘为道者日损,损之又损之以至于无为,无为而无不为也’。今已为物也,欲复归根,不亦难乎!其易也,其唯大人乎!生也死之徒,死也生之始,孰知其纪!人之生,气之聚也;聚则为生,散则为死。若死生之徒,吾又何患!故万物一也。是其所美者为神奇,其所恶着为臭腐;臭腐复化为神奇,神奇复化为臭腐。故曰,‘通天下一气耳’。圣人故贵一”。
【解释】知问黄帝道:“我和你知道这些事情,可是无为谓和狂屈却不知道,那到底是谁正确呢?”没有得道的人也许认为自己是正确的,得道的人是错误的。张果老倒骑驴就是提醒颠倒众生。
黄帝回答道:“无为谓真正是得道的。”无为谓居于北方玄冥之地,也就是大道之乡。
黄帝又说道:“狂屈近似于得道;我和你始终都不能近于道。”黄帝既然能够讲出上面那几句话,就足以证明已经得道了。黄帝曾经向广成子求道而得道。
黄帝又说道:“得道的人不说,说的人不得道。因为真正得道的人,就知道不能随便对什么人都说,如果对方没有机缘接受,效果刚好相反。所以说,圣人行不言之教。”《道德经》中讲,知者不言,言者不知。
黄帝又说道:“大道不可以靠言传而获得。德性不失去,本有明德不失去,就可以称之为有德。德性不能靠评说就可以达到,德性本来人人都有。”黄帝能够讲出此话,足可见前面是谦虚的,他在接引知。把自己摆在跟他对等的位置讲道,循循善诱,更容易接受。
黄帝又说道:“仁有所作为了,不是无为。”仁爱以天地万物为一体,不得不爱。仁是有所为的,不是无为的。上等的仁不刻意为仁,下等的仁是刻意为仁,以博取仁爱美名。
黄帝又说道:“讲道义已经有所亏了,光讲义气,已经不是完整的道了。”
黄帝又说道:“礼是崇尚往来的,既然往来就会有所伪诈。”黄帝一下子把道德仁义礼都给讲完了。
黄帝又说道:“所以说,‘失去大道而仅有德性,失去德性而后存有为的仁爱,失去仁爱而后有义气,失去道义而后有礼。所谓的礼,只是道的荣华罢了,只是显示在外的表面的东西罢了。礼只是枝叶,而道德是树根。礼说得严重一点,是造成祸乱的罪魁祸首了。’”《道德经》中讲,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夫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
黄帝又说道:“所以说,‘为道的人是每天都损失一些固有的知见,不断地损之又损,把知见丢失差不多,束缚就解脱差不多了。以至于大道无为的状态。如果能够达到无为的状态,如果能够得道了,就没有什么做不到的了。’”王阳明先生得道了,就可以一通百通了。《道德经》中讲,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无为而无不为。
黄帝又说道:“当今世人已经失去本性,一心只是追求物欲,已经被物欲遮蔽得严严实实。如果要恢复其本性,不是很困难了吗!”
黄帝又说道:“如果说容易的,只有真正的大人才可以!”什么是大人呢?有大心的人才能称之为大人。大人并不是官位有多高,年龄有多大。一个小孩如果有大心,可以称之为大人。一个老人如果只有小心,只能称之为小人。《道德经》中讲,吾言甚易知,甚易行;天下莫能知,莫能行。
黄帝又说道:“生是死的同伴,生死相伴,无生就无死,无死就无生。正如无善就无恶,无长就无短。死是生的开始,又有谁能够知晓其中的纲纪呢!”生死都归于一,善恶都归于一,喜怒都归于一,而一归于道。
黄帝又说道:“人之所以有生,只是由于血气的聚集罢了。血气聚集,就不得不生;血气散尽了,人就死去了。”社稷也是如此,社稷也有气数,如果气数尽了,也就改朝换代了。
黄帝又说道:“如果死生本来都是同伴,本来都是一起的,我又有什么忧患呢!”古人看月亮有圆有缺,所以有欢喜也有忧虑。如果知晓月亮本来就是一整个的,就没有什么忧患了。生死如同月亮的圆缺,本来就没有忧患。
黄帝又说道:“已经明白生死之理,本来生死都归于一。万物都有生死,也归于一。”庄子前面有讲《齐物论》。天地万物本来同为一体,万物都是一体,都是归于一,此为大同。
黄帝又说道:“今人都以生为神奇而赞美之,都以死为腐臭而厌恶之。”庄子前面有讲天地为一个大熔炉,人因为因缘而生出人身,就会惊奇赞美。
黄帝又说道:“死的腐臭可以转化为生的神奇;生的神奇又会转化为死的腐臭。生生死死,死死生生。”我们经常讲,化腐朽为神奇,就是出于此处。
黄帝又说道:“所以说,‘贯通天下的,仅一气而已’。”腐臭有一气而可以转化为生;失去气就会转化为死。现代物理学中,试图用标准粒子模型,用寥寥无几的机械的粒子来描述丰富多彩的世界。如此是万万做不到的。爱因斯坦质能方程已经表明,万物都可以转化为能量,而能量就是一气。一气为万物实相,心和一气相互作用,一瞬间就产生了万种粒子。大风和大树的相互作用,一瞬间而产生了万种声音。
黄帝又说道:“所以圣人以一为贵,以生死同一而不起分别心”。孔子以一贯之。一心可以分出喜怒哀乐。喜怒哀乐未发谓之中,可以归于一,归于中。
3.黄帝知言
【原文】知谓黄帝曰:“吾问无为谓,无为谓不我应。非不我应,不知应我也。吾问狂屈,狂屈中欲告我而不我告,非不我告,中欲告而忘之也。今予问乎若,若知之,奚故不近?”黄帝曰:“彼其真是也,以其不知也;此其似之也,以其忘之也;予与若终不近也,以其知之也”。
狂屈闻之,以黄帝为知言。
【解释】知对黄帝说道:“我问无为谓,无为谓没有回答我。并不是他刻意不回答我,而是不知如何回答我。”
知又说道:“我问狂屈,狂屈心中想告诉我,可是却不告诉我。并不是刻意不想告诉我,而是心中想说,可是却忘言了。”
知又说道:“现在我问你,你却知晓大道,为何说不能近于大道呢?”知刚好帮我们问黄帝这位问题了。
黄帝回答道:“无为谓真是知晓大道的,正是由于无知无识,已经归于一了;狂屈似乎知晓大道,可是却忘道了,忘言了,只可意会不可言传;我和你终究不能接近大道,只是停留在智巧,停留在言语层面罢了。”可以言说的就不是真正的大道了。但是大道又离不开言说,离开言说又无法表达。
狂屈听了黄帝这番话,认为黄帝是真正了解大道的了。最后以狂屈收尾,而不是无为谓。狂屈还停留在多知多闻的层次,还不能处于无为。
4.天地大美
【原文】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四时有明法而不议,万物有成理而不说。圣人者,原天地之美,而达万物之理。是故至人无为,大圣不作,观于天地之谓也。
今彼神明至精,与彼百化。物已死生方圆,莫知其根也。扁然而万物,自古以固存。六合为巨,未离其内。秋豪为小,待之成体。天下莫不沉浮,终身不故。阴阳四时运行,各得其序。惛然若亡而存,油然不形而神,万物畜而不知。此之谓本根,可以观于天矣!
【解释】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天地有长养万物的功德,有大的美德,可是却不言说。如果停留在言语、智巧层面,就能知晓大道。天地不言说,就近于大道了。跟上文衔接很紧密。
四时有明法而不议。春夏秋冬四时分明,春生夏长秋收冬藏,都有明确的规律,可是不拟议就已经明确了。不靠条文法令、不靠言说。世人治国,还需要有许多礼法。
万物有成理而不说。一物必有一理,万物都有生死的道理,可是却不用言说。
圣人者,原天地之美,而达万物之理。圣人能够本于天地之美,效法天地大美无言,行无言之教。圣人能够通达于万物之理,能够穷尽万物的天理。圣人回归于本心,就可以穷尽万物的天理了。
是故至人无为,大圣不作,观于天地之谓也。所以说至德的圣人无为而治,大圣人不会刻意有所作为,只是观察体会天地,效法天地罢了。
今彼神明至精,与彼百化。今圣人精神明彻,圣人的本心已经恢复,如同明镜照天照地,如同真金至精至纯,与万物一同变化无穷。
物已死生方圆,莫知其根也。万物方生方死的变化,一气要生不得不生,一气散去要死不得不死。万物不断地生死轮回而不知为何生死。万物一会是方的,一会是圆的,外在形象不断地变化,可是却不知道为何如此变化。前面庄子发问,是否有一真正主宰呢?如果说有主宰,不如说是每个人的自性本心。
扁然而万物,自古以固存。万物翩翩然而变化无穷,方生方死,自古都是如此,无时无刻都在变化。
六合为巨,未离其内。天地四方虽然巨大无穷,但是却未能离开千变万化的大道。
秋豪为小,待之成体。秋毫虽然很小,但是也要待到一气而成形体。秋毫那么小的物体,也离不开此道。不管是电子、中微子,也都离不开此道。可以用此道破解量子理论的秘密。观测中微子的一瞬间,心和中微子实相相互作用,创造了中微子。所以改变观测条件,就会有不同的震荡状态,目前发现中微子有三种震荡状态。中微子的震荡并不是观测之前就存在,而是一瞬间而产生的。
天下莫不沉浮,终身不故。天下万物无不沉浮,无不消长,永远变化常新。新故相推,日生不滞。天下万事万物的消长变化,可以用卦象和六爻清楚表示。
阴阳四时运行,各得其序。阴阳四时的运行,各有各的秩序,互相不会违背。
惛然若亡而存,油然不形而神,万物畜而不知。大道恍惚(惛然)若存若亡,大道无形无相,如果要刻意去找,还未必能够找得到。看也看不见,抓也抓不住,听也听不到。大道没有形迹,似乎神妙莫测。大道滋养万物,而万物却不知是大道的功德。贤德的君主滋养万民,百姓却不知是他的功德。慈爱的父母养育子女,子女却不知是父母的功德,不知吃了多少苦。等到自己去养育子女,方知父母的不容易。
此之谓本根,可以观于天矣。大道才是大本,才是天地万物之根。抓住了此根本,就可以俯仰观天地了。有此根本,就可以知天下兴衰了。
5.新生之犊
【原文】齧缺问道乎被衣,被衣曰:“若正汝形,一汝视,天和将至;摄汝知,一汝度,神将来舍。德将为汝美,道将为汝居,汝瞳焉,如新生之犊而无求其故!”
言未卒,齧缺睡寐。被衣大说,行歌而去之,曰:“形若槁骸,心若死灰,真其实知,不以故自持。媒媒晦晦,无心而不可与谋。彼何人哉!”
【解释】齧缺向被衣问道。被衣说道:“你要端正形体,行得端,坐得正。纯一你的视听,非礼勿看,非礼勿听,管住六根城门。如此物欲就不会随便从城门进出,污染本心了。”
被衣又说道:“如果能够做到这一点,天道自然的和气就会到来。收敛你的心智,所谓都摄六根,把六根管住。”
被衣又说道:“专一你的气度,神就能够留守于形体。”如果能够专一守静,气定神闲,就不会心猿意马。
被衣又说道:“光明的德性将成为你所追求的美,而不是追求外在的形体;大道之乡将成为你的安居之所。”当然恢复了光明的德性,相由心生,外在也会变美。
被衣又说道:“你似乎懵懵懂懂的,无心直视的样子(瞳焉)。如果智巧比较多的,眼睛会贼溜贼溜的。你就好像是初生的牛犊,不再追求故我了!”故我是被物欲遮蔽本心的我,故我也就是小我。新我是大我,具有大爱之心。
被衣的话还没有说完,齧缺就睡着了。被衣大悦,吟着诗句离去。诗句中说道:“齧缺看似睡着,其实不是睡着。听了我的话,已经当下顿悟,持一守中,入于静定。所以形体如同枯干的形骸。”正如前面呆若木鸡的故事。
被衣又吟唱道:“心如同死去,仅留下灰烬一样。心已经处于如如不动,已经回归于喜怒哀乐未发之中了。”
被衣又吟唱道:“齧缺已经真正听懂我所说的话了,所以不会守旧了。”心如同生锈的铜镜,要不断作致良知的功夫,去掉锈迹。
被衣又吟唱道:“齧缺似乎无知无识,糊里糊涂的样子,正所谓大智若愚。他已经无有私心了,虽然说无心实则有大心。所以不可以和他谋划。他是何等人!他到底是谁呢!”已经不留恋故我,不留恋小我,已经达到无我境界了。
6.道可得乎
【原文】舜问乎丞曰:“道可得而有乎?”曰:“汝身非汝有也,汝何得有夫道?”舜曰:“吾身非吾有也,孰有之哉?”曰:“是天地之委形也;生非汝有,是天地之委和也;性命非汝有,是天地之委顺也;孙子非汝有,是天地之委蜕也。故行不知所往,处不知所持,食不知所味;天地之强阳气也,又胡可得而有邪?”
【解释】舜问丞道:“大道可以得到而拥有吗?”《清静经》中讲,既入真道,名为得道,虽名得道,实无所得;为化众生,名为得道;能悟之者,可传圣道。
丞回答道:“你的身体都并非由你所有,你如何能够得到道呢?如何能够拥有道呢?”
舜听了感到很疑惑,就问道:“我的身体并非我所有,那我的身体是谁拥有呢?”
丞回答道:“是天地把形体暂时寄托给你的。”天地如同一个大熔炉,产生了人这个形体。我只是一个执着的概念而已,佛法称之为我执。
丞又说道:“出生并非你所固有的,并不是你所能控制的,而是天地之和气所致,和气到了极致,你不得不生。你这个形体总有消散的一天,和气消散了,形体也会跟着回归于尘土了。”
丞又说道:“你所具有的光明德性,并非你所有,而是上天赋予的德性。你的命也并非你所有,也都是顺应天地而生。”修行要性命双修。修性就是要明心见性,恢复本有德性。修命就是要打通经络,实现天人合一。天有五星,人的命中有五脏。
丞又说道:“子孙并非你所有,而是天地所蜕变的。”世人离开世间,以为多子多福,然而哪个是属于自己的呢?自己是天地大熔炉所出,子孙也是如此。
丞又说道:“所以说,行走不知往何处去,哪里是自己的家呢?人生如同浮萍,即使是故乡,也只不过是自己的祖先多年前迁移到这个地方罢了。”
丞又说道:“居处不知持守什么,不知做什么。”没有什么功利心,安居不知做什么了。出门也不知去哪里了,不像如今推崇贤人,不远万里世人都会驱车前往拜访。
丞又说道:“吃东西都不知什么味道。”因为不追求美味,不追求口舌之欲,所以清淡寡欲。
丞又说道:“人的身体只是天地阴阳二气和合而生罢了,又如何能够拥有呢?”
7.澡雪精神
【原文】孔子问于老聃曰:“今日晏间,敢问至道。”
老聃曰:“汝齐戒,疏瀹而心,澡雪而精神,掊击而知。夫道,窅然难言哉!将为汝言其崖略:夫昭昭生于冥冥,有伦生于无形,精神生于道,形本生于精,而万物以形相生。故九窍者胎生,八窍者卵生。其来无迹,其往无崖,无门无房,四达之皇皇也。邀于此者,四肢彊。思虑恂达,耳目聪明。其用心不劳,其应物无方。天不得不高,地不得不广,日月不得不行,万物不得不昌,此其道与!
且夫博之不必知,辩之不必慧,圣人以断之矣。若夫益之而不加益,损之而不加损者,圣人之所保也。渊渊乎其若海,魏魏乎其终则复始也,运量万物而不匮。则君子之道,彼其外与!万物皆往资焉而不匮,此其道与!”
【解释】孔子问老子道:“今日你安居闲暇,向您请教大道。”
老子回答道:“你只需要诚心斋戒;疏通你的心,心被物欲所闭塞,所以需要疏通(疏瀹);洗涤(澡雪)你的精神,使得纯净;抛弃(掊击)你所有的知见!”
老子又说道:“大道是极其深奥(窅然)的,是很难用语言文字去讲清楚的!虽然不能言语未能及,可是我将给你讲个大概。”《道德经》中讲,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老子又说道:“显明从昏暗中产生,黎明从黑暗中走来。无明就无暗,有明才有暗。有形的从无形中生成。形而上者谓之道,大道为形而上,为无形。形而下者谓之器,天地万物为有形的。有形的万物从无形大道中生出。”
老子又说道:“精神从大道产生,形体由精气而生,而万物由不同的形体演变而生。”庄子前面讲过,如果手臂变成雄鸡,就用来报晓。万物的形体是互相转化的。
老子又说道:“所以有九窍的是胎生,也就是人和野兽;有八窍的是卵生,也就是禽类和鱼。”不管是胎生还是卵生,不同的形体之间互相转化,生生死死,无有穷尽。
老子又说道:“大道来而没有任何形迹;往而没有边际。没有门户和房屋的限制,不管在哪里都存在大道,通行而无有粘滞。大道四通八达,广大无边。”
老子又说道:“如果能够顺应大道,四肢就强健(彊)。”如果能够顺应大道而生活,起居有常,气定神闲,就会四肢强健了。
老子又说道:“思虑通达(恂达),否则就会利令智昏。如果被物欲遮蔽了,就被堵塞了。”如果能够顺应大道,心常处于清净状态,思虑很清晰。
老子又说道:“耳聪目明。耳朵灵敏,并不是向外听到多细小的声音,而是能够听见自己的心声;目明并非看到多远的地方,而是能够见到自己的自性本心。”
老子又说道:“圣人心不会疲劳,如果被物欲所拖累就会劳累。应接外物无有固定的方式,不会刻意去喜爱,也不会刻意去厌恶。”心如明镜,物来则应,物去不留。如果照见西施,就如实反应,但是不会评价为美;如果照见东施,也会如实反应,但是不会评价为丑。
老子又说道:“天如果不得此道,无以为高;地如果不得此道,无以为广大;日月如果不得此道,无以运行不休;万物如果不得此道,就不会昌盛。这都是此道的功德!”
老子又说道:“博学的人未必有真知有智慧;善辩的人未必有智慧;圣人所以断弃多见多闻。”圣人切断六根的途径,不使得外在物欲污染本心。《道德经》中讲,善者不辩,辩者不善。知者不博,博者不知。
老子又说道:“增益它却不能增多,减少它却不能减少。如同大海一样,旱涝都无法改变大海。自性本心具足一切,心如大海,如同天空。圣人所保全的是光明的德性。”
老子又说道:“大道渊深如同大海,旱涝无法增减;高大(魏魏乎)无比,终极而又复始,无始无终,终中有始,始中有终。如此渊深高大,所以运化万物不会匮乏。”
老子又说道:“君子之道,难道是向外求取的吗!”君子之道莫向外求,心性如海。
老子又说道:“万物都往归于此道,而不会匮乏,此道为万物之根本。夫物芸芸,各归其根。根本就是此道。”
8.中国有人
【原文】“中国有人焉,非阴非阳,处于天地之间,直且为人,将反于宗。自本观之,生者,喑醷物也。虽有寿夭,相去几何?须臾之说也,奚足以为尧桀之是非!果蓏有理,人伦虽难,所以相齿。圣人遭之而不违,过之而不守。调而应之,德也;偶而应之,道也;帝之所兴,王之所起也。
【解释】老子又说道:“中原有圣人,非阴非阳,已经超脱了阴阳归于一,归于道。生死互为阴阳,有无互为阴阳。超脱阴阳,就超脱了生死。”当今正处于传统文化复兴的阶段,中原会出圣人。
老子又说道:“圣人生于天地之间。天地为大熔炉,圣人也权且为人身,终究会返回于宗,返回于大道。”
老子又说道:“圣人返归于大道之宗本,如果从根本上来看,所谓的生,只不过是偶尔聚气(喑醷),不得不生罢了。”天下没有不散的宴席,气散的时候,人身也就散了。
老子又说道:“虽然有长寿和夭折的却别,可是相差又有多远呢?”《道德经》中由相似的句法,唯之与阿,相去几何。唯和阿,都是答应的声音。声音所代表的含义可以互换。这是教世人打破语言文字相。
老子又说道:“如此短暂的时间,如此肤浅的评论,如何足以评判尧桀的是非呢!”长寿和夭折互为阴阳,是非互为阴阳,实际上也是假象的,也归于同一。
老子又说道:“树木所结的称为果;草本植物所结的称为蓏。花草树木所结的果实,都有理有序,先后大小不同。人伦的顺序虽然参差难齐,可是也如同牙齿排列一样,也是有理有序的。不必要非得要区分是和非。”是和非之间还有无穷个层次,如同牙齿排列一样,有个渐变的过程。贫穷和富有之间还有无穷个层次,黑和白之间也是如此。是非、黑白和贫富之间还可以互相转化。
老子又说道:“圣人处于人伦之间,遇到了不会避讳,过去了也不会留恋。”圣人对待君臣、父子和夫妻这些事,也要处理好。并不是完全抛弃妻子和孩子去修行,也可以如同王阳明那样,在事上磨炼。
老子又说道:“调和顺应人伦,如此可以称之为德。”天道赋予人光明的德性,天道也是如此调和人道。
老子又说道:“如果是随感随应,偶然而相应,如此是道。”心如同明镜,物来则应物去不留。
老子又说道:“如果能够如此顺承天命,这就是帝王所兴起的根本原因。”周虽然是边陲小国,然而文王富有盛德,成为天子。
9.道不可闻
【原文】“人生天地之间,若白驹之过郤,忽然而已。注然勃然,莫不出焉;油然漻然,莫之入焉。已化而生,又化而死。生物哀之,人类悲之。解其天弢,堕其天袠。纷乎宛乎,魂魄将往,乃身从之。乃大归乎!不形之形,形之不形,是人之所同知也,非将至之所务也,此众人之所同论也。彼至则不论,论则不至。明见无值,辩不若默。道不可闻,闻不若塞,此之谓大得。”
【解释】老子又说道:“人生在于天地之间,如同白驹过隙(郤),只是忽然就过去了。”
老子又说道:“万物生出的时候,勃然而生,如同江流奔注于大海,其势不可阻挡;万物消逝的时候,如同泼出去的油,散落一粒粒,归于虚无(漻然),无不归于尘土。”万物生出而后入于尘土,如同白驹过隙。人也是如此。
老子又说道:“已经变化而生出,又变化而死去。还在生存的生物就会哀怜死去的;活着的人又会为死去的人感到悲伤。”
老子又说道:“生物和人的死去,如同解开天弓的弓袋(天弢,放弓的弓衣),如果毁坏了天衣的衣囊(天袠)。”人的死去打破了所有的束缚,袋子和衣囊只是比方,如此又有什么好悲哀的呢?然而千万不可以因此而轻生,真正的解脱是活着解脱,真正的成就是活着成就。
老子又说道:“人死去的时候无拘无束地离去了,魂魄先逝去,身体也随之。”纷乎,纷然而没有约束;宛乎,宛然而超乎物象之外,归于形而上的道。
老子又说道:“如此是归于太虚了!”修道要知晓人身的珍贵,要借假修真。珍惜活着的机会,抓紧修行。死去并不是说归于大道了。修行人所追求的应该是活着的时候成就。
老子又说道:“人从无形到有这个形体,又从形体到无形,这是人所共知的事情。但是这并非将要达道的人所追求的。这只是人们所共同讨论的话题罢了。”达道的人所讨论的是形而上的事情。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
老子又说道:“如果已经至于道了,就不会再去讨论了,因为如人饮水冷暖自知。如果还在讨论,说明还有疑问,所以就还没有得道。”
老子又说道:“在明显的地方不会遇见(无值)达道,大道在隐微之处。然而并非大道本身隐微,而是世人本有的良知被物欲所遮蔽罢了。正所谓一叶障目不见泰山。大道实则易见易知,只是世人莫能见莫能知罢了。”
老子又说道:“与其去辩论大道,不如保持沉默。所以说沉默是金。”大道离语言文字,并非语言文字所能表达得清楚。《道德经》中讲,正言若反。真正载道的文字似乎是荒谬的,不合情理的。
老子又说道:“大道是不能听闻的,既然不能听闻,还不如把耳朵给堵塞好了。非礼勿听,非礼勿视,莫向外求,而反求于自己的本心。如果能够见到自性本心,就可以说是真正的得道了。”
10.道在屎尿
【原文】东郭子问于庄子曰:“所谓道,恶乎在?”庄子曰:“无所不在。”东郭子曰:“期而后可。”庄子曰:“在蝼蚁。”曰:“何其下邪?”曰:“在稊稗。”曰:“何其愈下邪?”曰:“在瓦甓。”曰:“何其愈甚邪?”曰:“在屎溺。”东郭子不应。
庄子曰:“夫子之问也,固不及质。正获之问于监市履狶也,每下愈况。汝唯莫必,无乎逃物。至道若是,大言亦然。周徧咸三者,异名同实,其指一也。尝相与游乎无何有之宫,同合而论,无所终穷乎!尝相与无为乎!澹而静乎!漠而清乎!调而闲乎!寥已吾志,无往焉而不知其所至,去而来而不知其所止,吾已往来焉而不知其所终。彷徨乎冯闳,大知入焉而不知其所穷。物物者与物无际,而物有际者,所谓物际者也;不际之际,际之不际者也。谓盈虚衰杀,彼为盈虚非盈虚,彼为衰杀非衰杀,彼为本末非本末,彼为积散非积散也。”
【解释】东郭子问庄子道:“所谓的道,存在于哪里呢?”庄子回答道:“无所不在。”东郭子听了着急了,庄子这么回答就像没有回答,他又问道:“道到底确定是在哪里呢?”庄子回答道:“在蝼蛄和蚂蚁那里。”东郭子听了有疑问,又问道:“为何道如此卑下呢?”庄子回答道:“道在稊稗。”稊,杂草,实就像是小米。稗,形状像水稻,是水稻的害草。
东郭子又问道:“为何道更加卑下了呢?”蝼蛄和蚂蚁起码是动物,庄子再说的时候,就变成草木了。
庄子回答道:“道在砖(甓)瓦。”东郭子又问道:“为何道更加卑下了呢?”庄子来了一句更绝的,他干脆回答道:“道在屎尿。”东郭子听了默不作声了。东郭子也许感觉被庄子作弄了。
庄子看东郭子没有反应,怕他误解了,就说道:“先生你刚才所问,本来就没有触及大道的本质。”庄子很认真地回答。
庄子又说道:“(主管饮射的官员)司正和司获向(主管市场的官员)监市问,如何用脚踩猪而知道猪的肥瘦呢?监市就告诉他们说,要往下踩,越往下踩一直到猪腿那里,猪腿的肥瘦就知道猪的肥瘦了。”此道已经圆融贯通了,对于猪都圆融通达了。这也是为何庄子说那句话的缘故,道在屎尿。在屎尿中都有大道的形迹,如此可见大道无处不在了。
庄子又说道:“你不必非要限定大道在何处,天下没有一物不存在大道的形迹。”一物必有一理。
庄子又说道:“大道本来就是如此的,无所不在。用再大的言论,再高明的言论来说明,也不过如此的。”庄子的意思是说,我的话虽然很粗糙,可是理不糙。
庄子又说道:“周、徧(遍)和咸三个字,虽然名字不同,可是实质是相同的,都归于一。”庄子这里教世人离语言文字相。印度梵文有个道字,拉丁文有个道字,汉语有个道字,可是都是指向一个同样的道。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语言文字也是一个小宇宙。
庄子又说道:“让我们尝试着一起遨游于无所有的大道之乡,天地万物同合于一体的大论,如此是无有穷尽的!”
庄子又说道:“试着让我们一起率性而无为吧!”《大学》中讲,率性之谓道。以自性本心为率先,为指引,而不是以物欲为率先,如此就是道了。
庄子又说道:“澹然而清静!寂寞而清静!调和而闲舒!”在大道之乡就是如此美妙!
庄子又说道:“如果能够如此,我的心志已经静寂了。往外去,也不知去哪里了。去而复来又不知在哪里止步。我已经往来于大道之乡,而不知有所穷尽。”
庄子又说道:“徜徉于虚无广大(冯闳)的大道之乡,即使是有大智慧的人入于大道也不知哪里是穷尽。”
庄子又说道:“主宰万物的大道和万物同为一体,无边无际。然而对于具体一物而言,各有各的边际,就是所谓的物的边际。”天有天边,海有海岸。宇宙的实相是无内无外的。
庄子又说道:“大道在万物之中没有边际,要去找很难找得到。然而对于得道的人,就可以随处见到大道的边际,一物必然有一理。虽然显得有边际,可是大道实则没有任何边际和形迹,无一物可得。”
庄子又说道:“我们说盈满、亏虚、衰败、肃杀。大道可以使得万物盈满和亏虚,可是大道本身并不随其变化。大道如同大海,不管是旱涝都不会变化。大道使得万物衰败和肃杀,但是大道本身不会变化。大道使得万物有本有末,可是大道本身却无内无外,无本无末。大道使得万物有积聚和消散,而大道本身不会变化。”
11.论道非道
【原文】妸荷甘与神农同学于老龙吉。神农隐几阖户昼瞑,妸荷甘日中奓户而入曰:“老龙死矣!”神农隐几拥杖而起,嚗然放杖而笑,曰:“天知予僻陋慢訑,故弃予而死。已矣夫子!无所发予之狂言而死矣夫!”
弇堈吊闻之,曰:“夫体道者,天下之君子所系焉。今于道,秋豪之端万分未得处一焉,而犹知藏其狂言而死,又况夫体道者乎!视之无形,听之无声,于人之论者,谓之冥冥,所以论道,而非道也。”
【解释】妸荷甘、神农一起向老龙吉学道。老龙吉为怀道的人。
神农在大白天关着门,依靠着几案打瞌睡。妸荷甘中午的时候,推开(奓)房门进来,说道:“老龙老师已经死去了!”
神农依靠着几案,扶着拐杖起来,咚的一声(嚗然),把拐杖放下,就大笑起来,他说道:“上天知道我鄙陋放浪(慢訑),所以老师弃我而死去了。完了!先生没有给我留下修道的法门就走了!”弟子们总以为师父没有教完绝招,实则已经全部说完了,修行得靠弟子努力了。王阳明先生临终遗言:此心光明,亦复何言!
弇堈吊听闻了此事,就说道:“所谓得道的人,是天下的君子所归依的宗主,如同小舟所系靠之处。”孔子教弟子们要修君子儒,有志于道;而不要修小人儒,有志于功名。
弇堈吊又说道:“老龙对于道而言,只是秋毫那么细的末端都没有到万分之一,如此细微的成就,尚且知道藏住真言而死去,更何况是真正的得道的人呢!”康有为老师朱九江先生在临终的时候,将其毕生所作,付之一炬。
弇堈吊又说道:“大道无形无相,所以看它见不到任何形象,听它听不到任何声音。正所谓大音希声,大象无形。在人面前谈论大道,只能称之为冥冥。所以说,用言语谈论的大道,并非真正的大道。”虽然这么说,但是言语和文字当中,也有大道的形迹。既然屎尿中都有,语言和文字当然更加有了。
12.不知之知
【原文】于是泰清问乎无穷曰:“子知道乎?”无穷曰:“吾不知。”又问乎无为。无为曰:“吾知道。”曰:“子之知道,亦有数乎?”曰:“有。”曰:“其数若何?”无为曰:“吾知道之可以贵,可以贱,可以约,可以散,此吾所以知道之数也。”
泰清以之言也问乎无始曰:“若是,则无穷之弗知与无为之知,孰是而孰非乎?”无始曰:“不知深矣,知之浅矣;弗知内矣,知之外矣。”于是泰清中而叹曰:“弗知乃知乎!知乃不知乎!孰知不知之知?”
无始曰:“道不可闻,闻而非也;道不可见,见而非也;道不可言,言而非也。知形形之不形乎!道不当名。”
无始曰:“有问道而应之者,不知道也。虽问道者,亦未闻道。道无问,问无应。无问问之,是问穷也;无应应之,是无内也。以无内待问穷,若是者,外不观乎宇宙,内不知乎大初。是以不过乎昆仑,不游乎太虚”。
【解释】于是,泰清向无穷问道:“你知晓大道吗?”无穷回答道:“我不知。”又向无为问道。无为回答道:“我知道。”他又问道:“既然你知晓大道,那大道有名数吗?”无为回答道:“有。”
又问道:“名数是怎么样的呢?”无为回答道:“我知晓,大道可以贵不可言,可以卑贱,可以聚合,可以离散,这是我所知晓的大道的名数。”贵贱互为阴阳,合散互为阴阳。大道可以分为阴阳,而阴阳又可以归于大道。
泰清将问无穷、无为的情况,再去问无始道:“如此看来,我问无穷,无穷却不知,而无为却知晓,到底谁是谁非呢?”看来他还是没有把握,不知道哪个水平更高一些。
无始回答道:“无穷虽然说不知大道,此则知晓大道很玄深了;无为虽然说知道,此则知晓大道很浅。如果说不知,则属于内行的了,是真正知道的。如果说自己知道了,则属于外行了,在道之外了。”
于是泰清听了,就由衷地感叹道:“不知才是真知!知才是不知!又有说能够知道不知之知呢?”世人都知道神,又有谁知道不神之至神呢?古希腊著名哲学家苏格拉底有关于不知之知的精彩论述。苏格拉底说,我比别人多知道一点,就是我知道自己的无知。《道德经》中讲,知不知,尚矣;不知知,病也。
无始又说道:“大道不可听闻,听闻的就并非真正的大道。大道不可看见,看见的就并非真正的大道。大道不可言说,言说的就并非真正的大道。”
无始又说道:“如此就知晓形成万物形体的是没有形体的大道!大道不应当有名字,之所以起这个名字只是勉强罢了。”《道德经》中也讲,强名曰道。勉强起了个名字为道。
无始又说道:“如果别人问道,而用言语去回应的,不是真正的知晓大道。”无穷说不知,而无为说知,无穷知晓大道程度更深一些。虽然大道不能用言语回应,但是也可以勉强用言语来比方,来解说。如果不能用言语,庄子洋洋洒洒这么多文字都白写了。庄子所写,都是载道的文字。特别是本章节,属于往北逍遥游于玄冥之地,更是有许多关于大道的精彩论述。
无始又说道:“虽然问道,可是由于没有言语回应,所以也没有闻道。如果有言语回应,则那个人也未必知道,所以也没有闻道。”
无始又说道:“大道是不能问的,问了也不能用言语回答。”
无始又说道:“大道不能问,可是勉强去问,这个问题是没有意义的。大道不能回答,如果勉强回答了,是由于内在没有真正印证大道,不能得道的。”
无始又说道:“一个没有内在得道的人,面对一个没有太大意义的问道的问题,如此是很尴尬的。如此两者,在外不能观察宇宙现象,在内不能知晓太初的大道,知晓宇宙的本源。”爱因斯坦相对论所描述的,只是观察宇宙的现象,并非宇宙的实相和本源。
无始又说道:“如此就不能超过昆仑之巅,不能遨游于太虚大道之乡。”大道不可见,不可闻,不可言,不可知,不可名,不可问,不可应。
13.未能无无
【原文】光曜问乎无有曰:“夫子有乎?其无有乎?”光曜不得问,而孰视其状貌。窅然空然,终日视之而不见,听之而不闻,搏之而不得也。
光曜曰:“至矣,其孰能至此乎!予能有无矣,而未能无无也;及为无有矣,何从至此哉!”
【解释】光曜问无有道:“先生是有的呢?还是没有的呢?”光曜得不到回答,而仔细观察无有的状貌。无有实则是大道。
可是无有的外貌,似乎空空的无所有的样子(窅然)。终日看它,都看不见,听它也听不见,抓取它也抓取不到。
光曜说道:“已经是至道了,有谁能够至此境界呢!”
光曜又说道:“我能有无,而不能没有无。我能无为,而不能无无为。连无的束缚,无为的束缚都要去掉。”修道需要佛法,连佛法的执着也要去掉。佛法就好像是治病的药,连治病的药也不能执着。六祖曾经说过,法尚应舍,何况非法。《道德经》中讲,视之不见名曰夷。听之不闻名曰希。搏之不得名曰微。
光曜又说道:“可是只是到了无有的程度,连无无都没有到达,如何能够至此大道之乡呢!”
14.不用之用
【原文】大马之捶钩者,年八十矣,而不失豪芒。大马曰:“子巧与!有道与?”曰:“臣有守也。臣之年二十而好捶钩,于物无视也,非钩无察也。是用之者,假不用者也以长得其用,而况乎无不用者乎!物孰不资焉!”
【解释】大司马的属下有一个善于锻打宝剑的能工巧匠。虽然已经有八十岁高龄了,可是所锻打的宝剑的锋芒却不差丝毫。
大司马问道:“你的手艺真是很精巧!里面有什么门道吗?”
工匠回答道:“臣有所持守的锻剑门道。臣下从二十岁开始就特别爱好锻打宝剑。对于其它东西都不会多看一眼,如果不是宝剑我是不会去观察的。”只是专心致志在锻打宝剑上。
工匠又说道:“所谓的有用,也就是技巧,是凭借不用才能有用。更何况不用,无不用本身呢!用和不用互为阴阳,连不用都要去掉,如此就近于道了。”
工匠又说道:“万物之中又有说不靠大道资助呢!”有用要靠无用来资助。大道是无用之大用。
15.无古无今
【原文】冉求问于仲尼曰:“未有天地可知邪?”仲尼曰:“可。古犹今也。”冉求失问而退,明日复见,曰:“昔者吾问‘未有天地可知乎?’夫子曰:‘可。古犹今也。’昔日吾昭然,今日吾昧然,敢问何谓也?”仲尼曰:“昔之昭然也,神者先受之;今之昧然也,且又为不神者求邪!无古无今,无始无终。未有子孙而有子孙;可乎?”冉求未对。
仲尼曰:“已矣,未应矣!不以生生死,不以死死生。死生有待邪?皆有所一体。有先天地生者物邪?物物者非物。物出不得先物也,犹其有物也。犹其有物也,无已。圣人之爱人也终无已者,亦乃取于是者也”。
【解释】冉求问孔子道:“没有天地之前的情况,可以知晓吗?”孔子回答道:“可以的。古代犹如当今。”古今一理,无古无今。
冉求没有再继续问,而退下去了。第二天又来见孔子,问道:“昨天我问‘没有天地之前的情况,可以知晓吗?’先生回答道:‘可以。古代如同当今。’昨天我一开始还是很明白的,可是今天我却糊涂了,敢问这是为何呢?”
孔子回答道:“昨天你明白,这是由于心神先领受了,也就是仅仅停留在意识层面的;现在却有糊涂了,这是由于不神所求证的,也就是本心在求证!”世人只是知道神,而不知道不神之至神。
孔子又说道:“本来是无古无今,无始无终的。”时间只是人类认知的一种错觉罢了。《金刚经》中讲,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
孔子又说道:“如果没有子孙而能生出新的子孙来,能不能呢?”古代都没有,如果生出当今呢?开始都没有,如何生出终结来呢?冉求听了没有说话。
孔子又说道:“算了吧,不用回答了!前面讲无古无今,无始无终,对于生死也是如此,无生无死。如果连生都没有,如何生出死来呢?如果连死都没有,如何生出生来呢?”
孔子又说道:“生和死有对待分别吗?生死本来为一体的。”生死如同月亮的盈缺。世人看月亮似乎有圆有缺,可是只是假象而已,月亮随时都是一整个的。对于生死也是如此。
孔子又说道:“先于天地所生的是物体吗?主宰万物的并非有形的外物了,而是无形的大道。”
孔子又说道:“要生出万物,可是不能找到最先的那个物。最先的那个物是找不到的,只能找到无形的大道。大道似乎有物,实则无一物。虽然没有一物,可是却能不停地生出万物。”
孔子又说道:“圣人爱世人,似乎无形无物,可是却能够光耀世间无有停息,这也是效法大道。”庄子的光辉照耀两千多年了。
16.至言去言
【原文】颜渊问乎仲尼曰:“回尝闻诸夫子曰:‘无有所将,无有所迎。’回敢问其游。”
仲尼曰:“古之人,外化而内不化,今之人,内化而外不化。与物化者,一不化者也。安化安不化?安与之相靡?必与之莫多。狶韦氏之囿,黄帝之圃,有虞氏之宫,汤武之室。君子之人,若儒墨者师,故以是非相齑也,而况今之人乎!圣人处物不伤物。不伤物者,物亦不能伤也。唯无所伤者,为能与人相将迎。山林与,皋壤与,使我欣欣然而乐与!乐未毕也,哀又继之。哀乐之来,吾不能御,其去弗能止。悲夫,世人直为物逆旅耳!夫知遇而不知所不遇,知能能而不能所不能。无知无能者,固人之所不免也。夫务免乎人之所不免者,岂不亦悲哉!至言去言,至为去为。齐知之所知,则浅矣。”
【解释】颜渊问孔子道:“颜回我曾经听闻先生说过,‘物走的时候,不要有所送;物来的时候,不要有所迎。’颜回敢问,如何游心于物呢?”前面有讲过不将不迎。对于外物来的时候,不提前浮想联翩,不去迎接;对于外物走的时候,心没有粘滞,不会舍不得。心如明镜一般,物来则应,物去不留,如此而已。
孔子回答道:“古代的人,在外能够随物而变化,能够顺应人伦,而内在没有变化,能够保持本真,保有光明的德性。当今的人就不同了,内在发生变化了,本真已经迁改了,而外在却不能随物而变化,还要拘泥于古。”
孔子又说道:“古代随外物变化的人,内在本真却一成不变。”
孔子又说道:“什么是变化的,而什么是不变的呢?所不变的是每个人本有的明德,本有的光明的德性,本有的自性本心。所变化的是万事万物。”
孔子又说道:“内心和外物如何相互磨合作用呢?”苏东坡有一首琴诗。如果琴上有琴声,为何放在匣子里不自鸣呢?如果手指上有琴声,为何不在手指上听呢?手指对应于心,琴对应于实相,心与实相作用的一瞬间,创造了万事万物。由此可见,万事万物如乐曲一样,如梦如幻。
孔子又说道:“既然自性本心不变,外物必然不能使得它增多,也不能使得它变少。”自性具足一切,本心无所不包无所不容。自性如大海,旱涝都不能有所变化。
孔子又说道:“随着时代的变迁,世道日益衰落,人所居处的地方越来越狭小,心所居之处也越来越狭小。由大心变成小心,由大爱变成小爱。由大我变成小我了。远古帝王狶韦氏的苑囿很大,黄帝园圃就比苑囿小好多了,有虞氏(舜帝)的宫殿就更小了,成汤和武王的居室就更加狭小了。”当今世上,时代越进步,人们只能是生活在楼房狭小的格子里了。前面所说,外物在变化,这就是明证了。
孔子又说道:“所谓的君子,比如儒者或者墨者这类人,还因为是非而相互诋毁,更何况世代日益衰落的普通世人呢!”人心不古啊!虽然世道人心变化,可是自性本心并没有丝毫变化,只是由于自性本心上遮蔽了太多灰尘,太多的物欲罢了。
孔子又说道:“圣人与外物相处,而不会伤害外物。”
孔子又说道:“圣人忘却物欲,外物也不能伤圣人。”《道德经》中讲,盖闻善摄生者,陆行不遇兕虎,入军不被甲兵,兕无所投其角。
孔子又说道:“之所以不被外物所伤,是由于外物与人能不将不迎。”外物来的时候,不会提前去迎接,不会不择手段去获取未到的名利。外物走的时候,不会舍不得,跟着去送,名利该走就走。孙叔敖三次升职,而三次免职,都不悲不喜。
孔子又说道:“高山丛林,泽边洼地(皋壤),我对这些外物都会不将不迎,只是欣欣然很快乐的样子!”不是对名利感到快乐,名利是有缘有故的快乐;而是对自然之乐,这是无缘无故的快乐。
孔子又说道:“如果是有缘有故的快乐,就会依赖于外物,快乐还没有完毕,哀伤就会相继而来了。”
孔子又说道:“哀伤和欢乐的到来,我不能抵御,它们走的时候也无法阻止。”喜怒哀乐的变化,这并不是自性本心。虽然哀伤和欢乐都是内在的,但是也是变化无常的。什么才是真正不变的呢?那就是每个人的自性本心,每个人本有的光明德性。
孔子又说道:“真是太可悲了,世人就好像是外物所临时寄宿的旅舍罢了!”完全随着外物的变化而变化,时而哀伤,时而快乐,完全无法自主。
孔子又说道:“人只能知道所遇见的事物,而不能知道未遇见的事物。人能做自己有能力做的事,而不能做自己不能做的事情。”王阳明先生在贵州龙场悟道的时候,已经内在印证大道了。自性中具足一切。虽然没有亲眼亲耳遇见所有事物,但是却能够知万物之理了。每个人的本心都有良知良能。
孔子又说道:“无知和无能,这是常人所未能避免的。人并不是超人,对于所有的东西都能知,对于所有的事情都能去做。”然而如果能够知道自己,知道自己的自性本心,就可以知晓天底下许多的道理了,就可以具备良知良能了。
孔子又说道:“所以说,世人都务必想要做不可避免的事情,岂不是很可悲呢!每个人所知所能都是有限的,却要求自己去做。”即使是追求悟道,这也是一种欲望。
孔子又说道:“至言(载道的语言文字)要去除语言文字,也就是离语言文字相。至为(修成正道的行为),要去掉有所作为,连成道的欲望都要放下,如此才可以真正得道。”
孔子又说道:“人的所知本来就不齐全,而强要知,如此就是浅陋了。”不要往外求,而是反求自性本心。
2月1日上午,区委常委、区人武部政委陈勇才率调研组,深入白坭镇多家重点企业开展民兵整组潜力调查,进一步提升民兵整组工作质效,鼓励企业动员员工积极参加国防建设。
调研组先后走访了广东奇拓野营车辆实业有限公司、广东金戈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广东肯富来泵业股份有限公司等企业,与企业负责人深入交谈,详细了解企业生产经营、人员机构设置、专业人才配备等情况,并向企业宣讲民兵潜力调查工作的重要性和大学毕业生征兵政策。白坭镇党委委员、人武部部长房国辉还积极引导企业把民兵潜力调查与企业党建、生产经营等有机融合,鼓励企业动员员工参军入伍,支持征兵工作,积极参与国防建设。
企业负责人均表达了对国防建设的支持,他们表示下一步将结合企业实际情况,全力支持民兵建设和征兵工作的开展,形成国防建设与企业发展的良性互促。
此外,三水区委常委、区人武部政委陈勇才还率队来到白坭镇武装部民兵装备物资材料库、武装部办公室等,调研基层武装规范化建设情况,对白坭在工作上的重视和成效表示肯定。
微信
新浪微博
QQ空间
QQ好友
豆瓣
Facebook
Twit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