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站点
> 佛山祖庙发展历史
详细内容

佛山祖庙发展历史

时间:2023-02-08     人气:4798     来源:秘塔写作猫     作者:AI写作
概述:佛山祖庙,位于佛山市禅城区祖庙路,是祭祀广东历史上重要的宗教、艺术和文化机构......

佛山祖庙,位于佛山市禅城区祖庙路,是祭祀广东历史上重要的宗教、艺术和文化机构。


该庙始建于北宋宣和五年(公元1121年),是岭南地区最古老、最大的庙宇。


明清两代多次重修,最后一次重修于清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


从明代至今,该庙已有近700年历史,是佛山人心目中的文化地标。


一、发展脉络


佛山祖庙始建于北宋宣和五年(公元1121年),当时由宋英宗赐名为“普济禅院”。


明清两代多次重修,最后一次重修于清光绪二十六年(公元1900年)。


祖庙是一座以祭祀为目的的宫殿式建筑群,主体建筑坐北朝南,中轴线上自南向北依次为:牌坊、棂星门、太和元气坊、泮池、大成殿和崇圣祠。


祖庙的主体建筑为五座建筑,分别是牌坊式大殿(即广济寺)、棂星门、大成殿和崇圣祠。


自唐代起,佛山就一直是全国乃至世界的政治军事重镇,明清两代又曾成为世界文化中心之一。佛山祖庙的兴建与发展也成为中国封建社会历史的缩影和见证,是研究岭南文化与中国历史的重要实物资料。


二、祖庙来历


“祖庙”一名,据说是从道教传入,最初指供奉神像的庙宇,也就是道教神仙的庙宇。后来由于这一名称太过笼统,而被称为“祖庙”或“祖泽之庙”。


关于这座庙宇的起源,据说在宋朝时有一位叫张君祥的人在其住处兴建了一座祭祀祖先的建筑,这座建筑后来被称为“张公祠”。在张氏宗祠旁建立一间祭祀祖先的祠堂和牌楼之后,这一家族中最大的一个分支张太尉便决定将自己建造的祠堂供奉在祠堂之中。


但就在建好后不久,由于张氏一族内部出现了不同意见,于是便把张太尉迁到了别的地方居住。而因为原来建造祠堂需要用到许多木材和石头,于是张家开始向别人借钱把自家建成了一个较大的院落。


这个院落在后来经过不断扩建后建成了现在我们看到这个地方——祖庙所在之处。


三、历史地位与作用


佛山祖庙在广东的历史地位与作用,从上述祖庙历史沿革、历史作用等方面的分析可知,首先祖庙是明清两代岭南地区最大的庙宇建筑,又是明代著名的民间信仰中心“城隍爷”所在地,又是清代广府城八大会馆之一(佛山会馆、顺德商会所在地)和著名书法家欧文澜所著《石湾汉墓简志》的作者张南垣先生之故里。


其次,祖庙在广东历史上具有特殊而重要的地位。从以上祖庙发展演变轨迹分析,该庙所处的历史时期是明清两代。


再次,佛山祖神庙是岭南地区最大的庙宇建筑,也是明清两代民间信仰中心。


最后,该庙具有重要文化意义,其所处的地域(佛山祖庙所在地)被列为广东省第一批省级历史文化保护区,成为岭南文化重要见证地和核心地之一。


综上分析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祖庙为清代民间信仰中心;2.祖庙中的神像具有典型意义;3.该庙古物丰富,在岭南民俗中具有重要地位;4.该庙古物丰富:如古陶片等古器物都有记载;5.该庙与其他庙宇相比具有鲜明特色:如“石湾汉墓简志”为明清两代重要文化遗存;6.祖祠中历史人物众多:如张南垣先生、欧文澜先生等知名文人墨客都有其祠中祭祀活动。


四、祖庙建筑风格


佛山市祖庙为砖木结构,三层四进院落式建筑群。


祖庙坐北朝南,占地总面积73333平方米,有前殿、正殿,后殿及月台等建筑。


祖庙门前有照壁与正门相对。


大门正对着的是魁星阁,为三层四进四廊结构

正殿位于中轴线的中点,高十米以上;


正殿面阔五间、进深三间、歇山顶,高九米以上;


月台与前殿均面阔五间、进深两间;


五、祖庙的文化活动


祖庙文化活动包括民俗文化活动、民间工艺比赛和文艺演出。


其中民俗文化活动主要包括舞狮、粤剧、舞龙、舞公仔戏等;民间工艺比赛主要包括木版年画、龙船鼓以及佛山秋色等;文艺演出主要包括曲艺节目表演(如广东音乐曲艺团的粤剧专场),也有粤曲演唱及粤曲专场等。


佛山秋色是岭南地区最具特色的民俗活动之一,是中国古代“百越”的传统文化遗产,已有700多年的历史,以顺德勒流为代表产区。每年在农历十月初十举办。


除了有大量民间文化活动外,佛山秋色也是佛山人最喜爱的一项传统民俗节目。


*本词条版权归广东民俗学学会所有,如无意中侵犯了媒体或个人的知识产权,请留言即予删除。


六、祖庙的传说故事


“三洲归海”传说:


三洲是指南海、高明和顺德的三岛,在佛山境内分别叫:桂州和顺德。


相传古时候,南海一位姓梁的乡绅,为答谢村中一位德高望重的“德高望重”的老秀才所托,在这位老秀才离世后,他将其遗体捐献给“文塔”作为供奉和祭祀之用,并将遗体葬于南海桂城东郊桂洲西麓的三山之中(今佛山市南海区黄岐大沥)。


梁姓后人为了纪念这位“德高望重”的老秀才,将其墓命名为“三洲归海”。


祖庙内有一块古碑,上面刻有“三洲归海”四个字。


相传三洲归海故事发生在明末清初期间。


当时广东发生了一场瘟疫,许多人不幸染上瘟疫丧命,为了拯救百姓于水火之中,在佛山有一名身穿孝服的小男孩到三山祖庙为生病的乡亲们祈福平安,回来时路过南海小沥村时发现村子已被瘟疫占领,村中一名老者因染上了瘟疫而死去,小孩回到村里后向村民们说了这些故事后就将老者的遗体葬在祖庙内(现在也称为“三山归海园”)。


七、历史影响


佛山祖庙作为岭南地区最大的、也是最古老的庙宇,从明代开始,其香火就极盛。


佛山祖庙为中国四大道教圣地之一,自北宋宣和五年(1121年)始建至清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重修完工,历经近千年的历史。


祖庙是一座典型的古代岭南建筑,是佛山人心目中神圣、圣洁的文化地标。


佛山祖庙内至今保留着众多珍贵文物、历史遗迹与传奇故事。


在佛山岭南民俗中流传着许多神奇而有趣的传说与习俗:如“佛山拜观音”和“三月三”吃“烧猪”等习俗,使这里成为中国民间重要的文化景观。


佛山祖庙是中国岭南地区最大最古老的庙宇:从宋代开始就香火鼎盛、盛极一时,至今仍为岭南三大道教圣地之一;其规模之大、地位之高、香火之盛,在中国四大名庙中名列第三位;其建筑之雄伟壮观、艺术珍品之丰富多样更是其它庙宇无法比拟。


佛山祖庙已成为岭南地区重要的历史文化遗产和旅游资源;其建筑艺术在国内独树一帜;其深厚博大的文化内涵也吸引了众多海内外游客前来参观旅游,成为了岭南地区最具知名度和影响力之一的旅游胜地。


2019年3月19日至4月1日,在“2019 (第五届)广东国际旅游产业博览会”期间和之后,佛山祖庙作为中国四大道教圣地之一被列入“2019年世界文化遗产申报项目名录”(世界自然与文化遗产)。


(声明: 网站所收集的部分公开资料来源于互联网,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本站部分作品是由网友自主投稿和发布、编辑整理上传,对此类作品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