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局之年,中国两会有何新看点?
2023年全国两会召开在即,中国将迎来繁忙的年度政治季。开局关乎全局,起步决定进程。在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今次全国两会将有何新看点,海内外高度关注。
政坛新阵容
新征程如何开新局,两会将为中国这艘大船标明航向。此次全国两会上,新一届全国人大代表和全国政协委员将首次亮相。届时,来自天南海北、身处各行各业的代表委员将如何履职尽责、咨政建言,广受瞩目。
适逢换届,国家机构和全国政协新领导层将在今年两会上产生。此前全国人大常委会会议通过决定,建议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的一项重要议程是选举和决定任命国家机构组成人员。全国政协常委会会议也建议全国政协十四届一次会议选举新一届全国政协领导人员。
随着各机构“一把手”名单和领导班子出炉,中国政坛将完成换届交替,组成新阵容。按照惯例,新一届中国国务院总理和副总理也将集体亮相与中外记者见面。新任总理将代表新一届中央政府以答记者问的方式,介绍施政方略、回应民生期待。
经济开新局
面对日趋复杂的国内国际环境,外界关注中国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在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如何规划高质量发展,特别是为2023年经济设定怎样的目标。
去年,内外部环境的超预期因素对中国经济造成较大冲击。但伴随中国疫情防控政策优化调整、生产生活全面恢复正常,中国经济活力正逐步得到释放。
近期多家国际机构上调对中国经济增长预期,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预计,2023年中国经济对全球增长贡献率将达四分之一。在素有“世界经济风向标”之称的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年会上,不少嘉宾也表示“对中国经济充满信心”。
开局之年中国如何发力拼经济,GDP增速、CPI涨幅、财政赤字等关键指标如何设定,一系列中国经济政策强信号将在全国两会上释放。
民主新叙事
在中国的制度设计中,全国两会是实践全过程人民民主的重要制度载体。中国式民主如何有效运行,全国两会可谓是一个供外界观察的极佳样本。
此前,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决定,将立法法修正草案提请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审议,草案拟将“坚持和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写入其中。以法律形式护航人民民主,使“全过程”的应有之义得到强调。
与此同时,全国政协自1993年增设经济界别以来,今年首次增加环境资源界别。“有事好商量,众人的事情由众人商量”,新界别的增加也被视为中国民主政治寻求“最大公约数”的新举措。
在中国14亿多人口实现现代化过程中,教育、医疗、养老、托幼等涉及到的人群都是“天文数字”,加与减、舍与得、进与退需要广集民意。全国两会时间里,新一届代表委员将就事关国计民生的问题进行审议讨论,把民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带进现实,书写中国民主的新叙事。
开放新举措
今年正值中国改革开放45周年,世界密切关注新征程上的中国将有哪些开放新举措。
开年以来,中国发力高水平对外开放已有诸多迹象,比如多地政府纷纷组派经贸代表团“出海”,走出去寻商机、拓市场。新的一年,从消博会、进博会,到广交会、服贸会,以开放为标签的国家级“展会矩阵”有望全面恢复,令人充满期待。
尤其是去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对下一步对外开放已作出明确部署,提出“稳步扩大规则、规制、管理、标准等制度型开放”“更大力度吸引和利用外资”“扩大市场准入,加大现代服务业领域开放力度”等要求。今年全国两会上,中国如何把开放切入点变为发力点,力争形成开放经济发展新优势广受瞩目。
因应新变局
党的二十大明确了中国在百年变局中的世界观,当世界之变、时代之变、历史之变正以前所未有的方式展开,中国须因应新变局,统筹拓展全方位外交,更好地与世界打交道。
开局之年,中国外交起手不凡,展现出“大手笔”。菲律宾总统、土库曼斯坦总统、柬埔寨首相、伊朗总统等先后来访,开年元首外交掀起新高潮。今年还是“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十周年,各方关注中国将如何在主场外交讲述“发展带”和“幸福路”上的合作故事。
按照惯例,中国外长在全国两会期间将就中国外交政策和对外关系回答中外记者提问。今年是中国新外长上任后,在两会场合的首次亮相。通过对外长记者会的观察,外界或可以见微知著,进一步洞察大国外交的新动向。
(图:荔湾区骨伤科医院二甲复审工作动员大会)
近日,荔湾区骨伤科医院召开二甲复审工作动员大会,正式吹响复审筹备工作集结号。区卫生健康局党组成员、区骨伤科医院院长孙振全主持会议,院领导班子成员、全体中层干部、各二级党支部委员共40余人参会。
会议对医院二甲复审工作方案进行详细解读,明确了工作领导小组职责和进度计划安排,同时提出几项重点工作要求:一是要统一思想、提高认识,确保全院职工充分认识复审工作的重要性,动员全院范围参与,形成良好氛围;二是要打好复审攻坚战,做到“快、准、狠、细、活”,并借复审契机,推动医院建设再上新台阶;三是要落实责任到位,要兼顾好业务和复审工作,各司其职、密切配合、群策群力。
会议最后,孙振全同志号召全院职工举全院之力、集全院之智,齐心协力、迎难而上,不断推动区骨伤科医院高质量发展。
“区书记在吗?我想交党费。”“我来找区书记反映个问题。”……2月15日下午3时许,广州市荔湾区金花街道蟠虬社区党委书记、居委会主任区燕明接待着一个接一个的居民,听取他们的心声,记录他们的诉求,忙得连坐下来喝口水的时间都没有。
上面千条线,底下一根针。基层工作千头万绪、错综复杂,又与老百姓的生活最为贴近,考验社区工作者的工作能力与为民情怀。扎根基层24年,区燕明丰富的社区工作经验成为她当选人大代表后履职尽责的亮丽底色。作为广东省选出的十四届全国人大代表,她为今年全国两会做了什么准备?近日,羊城晚报记者专访了区燕明代表。
曾担任省人大代表 20余条建议关乎民生
尽管是新当选的全国人大代表,但区燕明对代表工作并不陌生。过去五年,她曾担任广东省人大代表。据不完全统计,她在过去五年先后提出20多条书面与口头建议,多数得到了较好回应与落实。
社区党委书记、居委会主任又被称为“小巷总理”。作为一名工作在社区的人大代表,如何安排好本职工作与代表履职是个现实问题,考验着区燕明的智慧。“在社区工作中,我会将听到、看到的社情民意转化为一条条建议;而作为人大代表四处调研时,我会把了解到的好做法,融入社区治理当中。”区燕明说。
“广东省第十三届人大五次会议期间,我建议对不能加装电梯又符合安装条件的大楼楼梯加装便民扶手。这条建议就是源自群众的呼声。”区燕明说。
该建议提出后,广东省卫生健康委回复,将持续推进“全国示范性老年友好型社区”创建工作,加快老年友好社会环境建设。以蟠虬社区为例,经过微改造工程,加装了一批扶手,得到居民交口称赞。
此外,作为社区工作者,她注意到这个群体在待遇、发展方面隐含的问题,于是她提出进一步打破社区工作者职业发展“天花板”的建议,“这条建议目前也得到较好的落实,我们居委会小伙伴们干起活来更有奔头了。”
当选全国人大代表是压力更是动力
1月16日上午,广东选举产生170名十四届全国人大代表,区燕明在名单上。“当时的心情既激动又忐忑。这对于我来说,既是信任,更是责任,肩上的任务更大更重了;既是压力,更是动力,敦促我要更好地前行。”区燕明说。
区燕明表示,全国人大代表需要更广阔的视野。因此在今年的全国两会上,她以自身调研的经历为基础,结合全国各地情况,准备了一些与民生相关的建议,“中国社会老龄化程度在不断加深,不少老人更倾向在社区养老,但当前各地适老化设施发展不均衡、推进力度有所差异。所以我准备的一条建议是关于如何大力推进老旧小区适老化改造,高质量提升人民群众生活品质。”
区燕明还准备了一条老旧小区加装电梯后续如何维护管理的建议。“近年来全国各地加装电梯正在提速,但电梯后续的管理主体、管理模式、维护费用等事项还亟待规范。”
“人民选我当代表,我当代表为人民”,区燕明表示,只有融入群众中,进百家门、听百家言、知百家情,“人大代表”才名副其实。未来五年,她的计划并不宏大,但很实在,“要一年比一年干得好,尽力、努力推动一条条建议落地落实,成为一名称职的全国人大代表。”
【记者手记】
“小巷总理”总把群众事项排第一
“不好意思,采访能放在我们社区法治宣传活动后面吗?因为如果活动太晚举行,居民要接小孩、回家做饭,就参与不了了。”“不好意思,我先接待下这位街坊,他这事儿挺急的。”……在记者邀约区燕明代表接受采访时,她常常将社区的事、群众的事放在第一位,与记者协商更改采访时间。
对于区燕明而言,群众事无小事,她每天最早到居委会,最晚离开岗位,常常忙到很晚才回家,用时间换取群众的满意,把“人民选我当代表,我当代表为人民”落实到具体行动上。
微信
新浪微博
QQ空间
QQ好友
豆瓣
Facebook
Twit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