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站点
> 功夫之王李小龙传奇的一生
详细内容

功夫之王李小龙传奇的一生

时间:2020-04-21     人气:2457     来源:佛山博物馆     作者:admin
概述:李小龙, 1940 年 11 月 27 日出生于美国三藩市,名振藩(声震三藩市之意),族名源鑫。祖籍在顺德均安,祖父李震彪因武功超卓,青年时期受聘于佛山一家著名镖局,因此举家迁往佛山定居。父亲李海泉自小便在佛山著名的“笑尘寰”茶楼做“企堂”,后被粤剧名伶看中收为徒,日后更成为大红大紫的粤剧“四大名丑”之一,故居在山紫村拱北里,现仍存。......

  李小龙, 1940 年 11 月 27 日出生于美国三藩市,名振藩(声震三藩市之意),族名源鑫。祖籍在顺德均安,祖父李震彪因武功超卓,青年时期受聘于佛山一家著名镖局,因此举家迁往佛山定居。父亲李海泉自小便在佛山著名的“笑尘寰”茶楼做“企堂”,后被粤剧名伶看中收为徒,日后更成为大红大紫的粤剧“四大名丑”之一,故居在山紫村拱北里,现仍存。由此见李小龙的家族与佛山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 


  1941 年 2 月,李海泉在美洲巡演的合约结束,便携带妻儿回香港定居。期间李海泉除继续在粤剧舞台大显身手外,还活跃在香港电影界,因而小龙常常得以随父往片场玩耍。也由于其聪明而机灵,活泼而顽皮的可爱形象,小小年纪便参演了《细路祥》、《人海孤鸿》等二十余部粤剧片的演出,成为一名颇有名气的少年影星。小龙便是他拍摄《细路祥》时起的艺名。 
  小龙童年时身体瘦弱,七岁起父亲便教之习太极拳,加上常受戏班中龙虎武师练功架的耳濡目染,自小便对武术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1946 年 9 月,小龙入读九龙信德学校,再转读著名的喇沙学院,由于其好强的个性,常凭借自己的功夫在街头斗殴或“讲手”,来进行他所谓的“寓战于练”,成为令老师们头痛的“问题学生”。 1955 年夏,为提高武技,满足好勇好胜的性格,在友人的引荐下,他拜在詠春拳一代宗师叶问门下,开始接触这门朴实无华却招招凌厉、实战性强的詠春功夫。叶问是佛山人, 49 年往香港定居以授拳为业。在叶问严格而悉心教授下,小龙的拳技突飞猛进,他在家中设下木人椿,每天勤练不缀。据叶问说:“小龙一天练习詠春拳的时间至少超过五、六小时,一般人一星期,一个月的练习时间加起来,也比不上小龙一天的练习时间。”从中可见小龙对詠春拳的痴迷及刻苦习练的程度。后来,小龙曾短期随名师邵汉生学习精武会基本套路“功力拳”、“节拳”、螳螂的“蹦步拳”、“八卦刀”及“五虎枪”等武技。此外他还练过洪拳、白鹤拳、少林拳等,并参加过学校的西洋拳训练班,获得过香港中学校际拳击冠军。这都为他日后创立截拳道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他热爱武术,到了嗜武入迷的境地,当时香港街头上挂的老鼠箱也成了他练武的靶子,被打烂不少。 
  1959 年 4 月,为改变小龙好斗好勇的积习,李小龙被父亲送往美国西雅图读书。他在西雅图的生活相当艰苦,除到报社当折报小工外,课余在餐厅兼职,尽管很苦很累,他每天仍抓紧点滴时间学英语和练功夫,这时的小龙自控能力明显增强。三年后他从爱迪生职业中学毕业,考入西雅图华盛顿大学攻读心理学和哲学。 
  进入大学后,经过艰苦生活磨练的李小龙,不再像过去那样结伙滋事。除了学习和工作,他把精力都放在了研究武术上,常常在校园里进行训练和表演,引起了师生们的刮目相看,不少牛高马大的洋学生纷纷拜他为师。 1962 年 4 月,李小龙开始设馆授徒,“振藩国术馆”正式成立,这也是李小龙武术事业走向辉煌的起点。许多美国武术爱好者前来习武,也有不少华籍武术家、各国拳师来到武馆要求与他比试交流。无数次的搏击实战,使小龙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但他也清醒地意识到要战胜这些西方好手,就必须在自身的武技中注入新的元素,以弥补体力、磅位等方面的不足。此外他还透过敏锐的观察与尝试,不断吸收和掌握学生们及挑战者们所擅长的武技,以达到知己知彼的目的。因此在这段时间,小龙武术质量和内容均不停地蜕变,他认为“只要发现实际有用,便可不问出处而采纳之”。于是在长期苦练詠春拳术的基础上,他总结所涉猎过的各门派武功,揉合空手道、跆拳道、柔道、泰拳、法国拳等东、西方拳术技击特点,在自己技术应用范畴内,增添了多元化、广角度的拳脚攻击和缠制扭锁技术,终于创出了“以无法为有法、以无限为有限”的截拳道,其意即是截击的拳术。 
  李小龙成功创出截拳道后,在开设武馆边教边练和拍摄功夫片等实践活动中,写下了七大本武术笔记,编著了 4 部武术书籍,从而将中国武术推向世界,中国功夫名扬全球。 
  1964 年美国加州长堤举行“国际空手道周年大赛”,李小龙作为表演嘉宾,作了单手“双指指上压”、“中线重拳”、“后发先至”、“闭目黏手”及“寸劲拳”等精采的武技示范,令观众耳目一新,也为自己的事业带来了辉煌的突破。“长堤表演”不仅令小龙功成名就,更成为他一生中最关键的转折点。许多美国武术界颇具声望的人物成为小龙的朋友,不少著名高手相继成为他的学生。如表演会的主办者著名空手道家艾·柏加、空手道名家务以努·大乌、跆拳道之父李俊九、柔道天才希活冈、菲律宾棍王依鲁山度、太极拳手李恺、多届世界空手道冠军罗礼士、空手道名家罗拔·活特等等。“振藩国术馆”日见兴旺,奥克兰、洛杉机武术分馆相继开张,收费为 100 美元/月,有时高达 250 美元/月,成为当时世界上教拳收费最高的人。此外,小龙还受到美国影视界高层的赏识,开始受邀试镜,在电视剧《青峰侠》中崭露头角,之后也有客串多部电视片集。就在美国声名渐响之际,李小龙的名字在香港也广为传知。 
  1971 年 7 月,李小龙回流香港,参加嘉禾电影公司拍摄的功夫片《唐山大兄》,他的凌厉拳脚和逼真、火爆的动作令观众大饱眼福,引起轰动,创下香港开埠以来电影最高票房纪录。而他在片中踢出连环三腿,赢得李三脚的美名。 1972 年主演的《精武门》又一次震动香港,他在片中展现的凛凛英姿和视死如归的大无畏精神及惊人的打斗技巧,都表明了他所扮演的角色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也就是说,他把中华民族那种勇武,爱憎分明的民族气节塑造的淋漓尽致。特别是他的连环八腿及“二节棍”,神勇无比,精彩绝伦。“二节棍”更成为日后美国警务界的正式装备之一。由于李小龙的不懈努力,再次把功夫电影带入全新的境界。同年 5 月,他组建协和电影公司,自编自导主演了《猛龙过江》,又一次引起轰动,票房突破五百万大关。影片以新颖的故事情节,李小龙、世界空手道冠军罗礼士、活特等人的精湛武打表演,使武打片越来越受到世人的瞩目。电影界掀起了拳脚功夫片的高潮,影坛上充满了“阳刚之气”,“打星”时来运转,纷纷崛起,银幕上唐装纷纷出笼,赤身上场,成为一种时尚。《死亡游戏》是李小龙自编自导主演的又一部力作,在拍摄到尾声时,他还同美国好莱坞华纳兄弟影片公司合作,在香港拍摄了《龙争虎斗》这部全世界发行的武打片,实现了中国人在好莱坞担当主演的愿望,宣告了李小龙从香港级的明星,一跃而晋升为世界级的国际影星。也标志着李小龙不仅站在了世界武坛的高峰上,同时也攀上了国际影坛的高峰。然而就在李小龙的事业处于颠峰的时候, 1973 年 7 月 20 日他猝然逝世,享年不到 33 岁,《死亡游戏》竟成未完成的遗作。 
  由于在武术和电影等方面的卓越贡献,李小龙两度被国际权威武术杂志《黑带》(美国)评为世界著名武术家之一。 1972 年他被香港评为十大明星之一。美国报刊把他誉为“功夫之王”,日本称他为“武之圣者”。香港报刊称他为“当代中国武术及电影史的奇才”。在美国、日本、英国、香港、台湾等国家和地区同时出版纪念李小龙的各种杂志和特刊,盛赞他为“发扬中国武术最有成效的人”。自他主演的功夫片风行海外后,中国功夫名扬世界,许多外文字典、词典都出现了一个新词:功夫、 KongFu 。在不少外国人心目中,功夫就是中国武术,李小龙便是“功夫”的化身。世界各地也纷纷成立了“李小龙博物馆”、“世界李小龙之友”、“李小龙俱乐部”、“李小龙学会”、“李小龙影迷会”等等,这种突破国家、种族畛域的荣誉,即使在李小龙逝世二十六年后的今天,声威依然不减,世界各地的武术爱好者们至今依然崇拜他、敬仰他。 
  有人称李小龙的成功“简直就是一个奇迹”,究其根源,那就是在继承和发扬中国传统武术的基础上,李小龙博采众长,勇于改革与创新,创立了“截拳道”,并凭藉着高超的武技,以艺传武,把中国功夫推向世界,享誉国际武坛。此外,他在银幕上所塑造的一系列英雄形象,向世人展现了龙的传人不向强暴屈服的坚强性格和庄严自强的民族精神,我们应当感谢他为此而贡献的一切。在回顾李小龙充满着传奇色彩的一生时,人们将有所启迪,有所教益。
(声明: 网站所收集的部分公开资料来源于互联网,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本站部分作品是由网友自主投稿和发布、编辑整理上传,对此类作品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