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站点
> 一幅木雕对联“庄严冠禅山群庙,灵应为福地之神”
详细内容

一幅木雕对联“庄严冠禅山群庙,灵应为福地之神”

时间:2020-04-21     人气:2549     来源:佛山博物馆     作者:admin
概述:在祖庙前殿三门右侧有一幅木雕对联“庄严冠禅山群庙,灵应为福地之神”,意思是:(祖庙)庄严居佛山所有庙宇的首位,灵应祠北帝是本地最尊贵的神。......
  在祖庙前殿三门右侧有一幅木雕对联“庄严冠禅山群庙,灵应为福地之神”,意思是:(祖庙)庄严居佛山所有庙宇的首位,灵应祠北帝是本地最尊贵的神。 
  为什么祖庙和庙内供奉的北帝在佛山享有至高无尚的地位呢?这与祖庙在佛山所起的特殊作用和黄萧养农民起义进攻佛山失败,佛山乡绅组织抵抗见效受到朝廷褒奖有关。 
  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而自然形成的佛山镇,居民大部分来自各地的商民和手工业者,所谓“四方商贾萃于斯,四方之贫民亦萃于斯”佛山镇形成后的相当长时期内都带有“自治”的性质,到了清顺治四年(公元1647年)才开始设置地方官,因此,长期以来佛山的“北帝庙”(明景泰年后称祖庙)便作为地方豪绅富户商议要事的地方(称为庙议),起着象珠江三角洲农村中的宗祠作用。 
  1449年,广州府南海县(今顺德)爆发黄萧养领导的农民起义,南海、番禺、香山民众纷起响应,黄萧养在大良建立“大东国”,自称“顺天王”,元号“东阳”。起义军屡战屡胜,占地甚广。在挥军围攻省城(广州)时,亦同时分兵进攻佛山。兵临城下,当时季华乡长(佛山早在秦汉时期,已成为颇具规模的农渔业民聚居村落,乡人称为“季华乡”。唐贞观二年(公元628年) ,因在城内的塔坡岗上挖掘出三尊佛像,遂立石榜称“佛山”而得名)冼灏通和乡绅土豪梁广、霍佛儿等22人,为保护生命财产,联合组织乡勇(后称忠义营),并将季华乡南、中部等地段分设27铺,每铺分派乡勇守御,以梁广为营指挥,每铺由队长负责。并由栅下铺海口直到祖庙铺古洛社(洛水)止,沿汾江河支流右岸边,遍筑一道横河连贯的大木栅作为城墙,还在洛水前建造了一座坚固的街闸,防御黄萧养起义军兵船入境。黄萧养农民起义军进攻佛山时,封建统制者策划和组织的一切抵抗活动都是在北帝庙内商议的,并利用祖庙北帝“灵威”,鼓动和策划乡民起来反击。黄萧养的兵船分兵两路进攻栅下海口和洛水强行登陆,由于为河道木栅栏所阻,历时半月,屡攻不下。黄萧养起义失败后,乡绅们上奏朝廷表弱,景泰三年(1452年)梁广等人得赐忠义官,并敕封祖庙为灵应祠,将季华乡改为忠义乡。 
  至此,北帝和北帝庙在佛山地位更加显赫,后来甚至把北帝庙尊为“祖庙”,北帝成为佛山最尊贵的神。 
(声明: 网站所收集的部分公开资料来源于互联网,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本站部分作品是由网友自主投稿和发布、编辑整理上传,对此类作品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