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云区领导主持召开区委常委会会议
高标准打造产业发展载体推动城乡区域协调发展
3月24日,区委书记何镜清主持召开区委常委会会议,传达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第二次集体学习时的重要讲话精神,以及省委常委会、市委常委会会议精神,研究全区贯彻落实意见。
会议指出,全区各级各部门要从全局的高度准确把握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的战略构想,紧密衔接、通力合作,不断夯实经济高质量发展基础和根基,增强发展的安全性稳定性。要着力破除制约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的主要矛盾和问题,全面深化改革开放,聚焦营商环境、要素市场化配置等重点领域,推进实践创新、制度创新,不断扬优势、补短板、强弱项,将实践证明行之有效、人民群众满意、市场主体支持的改革举措推广开来。要找准工作着力点和突破口,把服务新发展格局与统筹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乡村振兴等重大战略有机衔接,协同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坚持制造业兴区、科技创新强区,高标准打造产业发展载体,推动城乡区域协调发展。要强化组织领导,压实工作责任,营造比学赶超的良好氛围,把各项工作抓实抓细抓落地。
会议还研究了其他事项。

3月20日,省卫生健康委直属机关党支部书记“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暨党务干部能力提升专题培训班在华南农业大学正式开班。省卫生健康委党组副书记、副主任、一级巡视员黄飞出席开班仪式并作动员讲话。华南农业大学党委常委、宣传部部长杨志群出席开班式并致辞,华南农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党委书记叶晖有主持。本次培训分三期开展,每期两天,共持续六天。驻委纪检监察组、委机关、中医药局机关各处室、委直属各单位、省民营医院和卫生社团组织联合党委直属的两新组织共330名党支部书记、党务干部分批参加培训。
本次培训是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全国两会精神的实际行动,也是持续推动基层党建工作、加强党务干部能力建设的具体举措,充分体现了委党组对党建工作的高度重视和做强做好党建工作的坚定决心。黄飞在动员讲话中强调,委直属机关各党支部书记及党务干部,要以严的要求持续深化学思践悟,自觉增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责任感使命感,持续强化思想自觉、政治自觉、行动自觉;以高的标准持续深化学用结合,总结经验成效,明确目标定位,探索方法路径,奋力谱写卫生健康高质量发展新篇章;以好的作风持续深化以学促建,加强支部班子建设,抓实党员队伍建设,严明党风党纪党规,广泛凝聚干事创业的强大力量。
本次培训采取“请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的方式,邀请省委党校吕艳红教授,华南农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张丰清院长、徐大兵副院长、何艳玲副教授,分别围绕党的二十大精神、新时代全面从严治党、中国共产党推进自我革命的历史经验等主题进行深入讲解和全面阐释,并组织学员赴华南农业博物馆、增城蔬菜科普基地进行参观学习。学员们在春意盎然的校园里深学细悟,在实地参观中交流互动,进一步深化了对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全面透彻理解把握,更加坚定了投入卫生健康高质量发展的斗志与信心。
记者获悉,日前,《增城区商务发展专项资金管理办法(修订)》(下称新《办法》)正式印发。相较于2019年印发的管理办法,新《办法》提出,要统筹和规范增城区商务发展专项资金管理,实现商务稳定增长,促进商务领域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培育商务领域新产业、新业态和新模式,助力广州培育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促进增城区外向型经济发展。
专项资金用于四大支持方向
新《办法》明确了商务发展专项资金的支持范围、支持方向、支持事项管理机制、分配方式等。其中,支持范围应当符合国家、省、市及增城区宏观调控政策和产业转型升级导向,有利于发挥市场主体作用和促进国际国内资源要素有序流动与优化配置,聚焦区委、区政府重大决策部署与商务领域发展改革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
根据新《办法》,商务发展专项资金主要用于四大支持方向。一是鼓励商贸服务业做大做强。用于支持商贸服务业加快创新发展,促进商贸服务业整体经济规模增长,加快引进商贸服务业龙头企业,支持建立现货交易及供应链平台,强化招商载体运营能力,推动商贸服务业向“高层次、高集聚、高融合”方向发展。二是培育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支持深化商贸流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商业功能区提升建设,建设国际知名商圈、特色商圈和社区商业,引进国内外知名品牌,提升商贸主体能级,促进消费扩容提质,培育新消费新场景,重点扶持电子商务、新零售等新业态,推进商贸流通、会展服务等商贸配套体系建设,推动肉菜市场、专业市场等民生项目转型升级,提高居民服务便利化水平。三是促进外向型经济发展。推动外贸转型升级,扩大出口信用保险覆盖面,支持企业开拓国际市场,发展服务贸易与服务外包,促进外贸新业态发展,支持外贸进出口做大规模,促进商务领域基础设施建设,支持外贸供应链畅通,促进对外开放积极利用外资,支持利用外资产业项目合同外资转化以及现有外商投资企业增资扩产和转型发展。四是区委、区政府明确需要重点支持的其他事项和项目。
重点优化申报程序
新《办法》规定了申报条件、申报程序与基本要求、项目审核、公示和资金拨付、资金使用等要求,特别是重点优化申报程序,推动线上或线下的方式提交申报材料,并落实免申即享政策直达服务。
具体来看,按照申请和评审方式不同,商务发展专项资金分配实行“免申即享”和“申报”两种方式。免申即享即对于政策标准化高、认定对象清晰、系统能够自动比对审核的支持项目,均通过政府部门信息共享、系统自动匹配、平台自动审核等方式,实现符合条件的免予申报、直接享受政策,资金直达支持对象。申报即除“免申即享”的支持事项外,由符合条件的支持对象按要求申报(设立政策兑现服务专窗,申报人通过线上或线下的方式提交申报材料),经审核、评审、公示等程序后,再按规定向支持对象拨付资金。
微信
新浪微博
QQ空间
QQ好友
豆瓣
Facebook
Twit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