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南国家植物园揭牌一周年 收集1.7万种高等植物居全球前列
2022年7月11日,华南国家植物园正式揭牌。一年来,华南国家植物园在科研和科普方面均取得不俗成绩,既体现其在中国植物园体系的地位和影响力,也展示了广州对国家植物园体系建设的支持成果,以及“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质量发展美丽图景。
华南国家植物园
值得一提的是,华南国家植物园保持全年开放,年均接待人数超150万人次,其中青少年约20万人次;年均开展科普活动240场,线上线下受众约300多万人次。来自市民游客的支持和肯定,也扩大了该园作为全国领先的科普教育基地的社会影响。
“琪林科学讲坛”“夜幕下的精灵”“南岭生态摄影展”“科创筑梦”……无论过去还是现在,游园赏景还是课程活动,这座似乐园更胜学堂的国家级植物园,不但受到广大亲子家庭的欢迎,更成为广州首屈一指的“科普打卡地”。
并进!实现“科技创新+科学普及”共同发展
自揭牌起,光阴荏苒。
作为“中国南方绿宝石”,而今的华南国家植物园规模更大、实力更强,先后入选广州市第一批历史名园、国家林草科普基地、全国科学家精神教育基地,其园内新品种陆续通过国家林业和草原局新品种审定,各类植物理论机制研究成果接二连三被刷新……
去年以来,华南国家植物园新引种植物超过1100种,其中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88种。我国总共有大约3.7万种高等植物,其中华南国家植物园已经收集了超过1.7万种(含种以下单元),居全球前列;500种左右的广东特有的植物,也收集了相当一部分。
2023年3月22日,以“生态文明背景下的国家植物园体系建设”为主题的2022年中国植物园学术年会在广州举办,来自北京的国家植物园和华南国家植物园的代表都参加了现场会议。作为本次学术年会的承办单位,华南国家植物园不仅体现了其在中国植物园体系的地位和影响力,也展示了广州对国家植物园体系建设的支持成果,以及“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质量发展美丽图景。
华南国家植物园从1959年开始科普工作以来,依托植物学、生态学、农学的科技创新成果,在植物园里建立了科普平台和科普课程体系,创新了科普方法,探索了科研和科普系统发展的模式。
2023年春节期间,华南国家植物园吸引了约11万人次游客前来参观游览,是同期游客数量的“历年之最”;2023年“五一”期间,游客入园人数105932人次,同比增长47%。在不少广州市民和游客心目中,这里已经成为广州独一无二的“地标”,他们纷纷表示,华南国家植物园是家庭出游首选,在园区内能看到万千植物世界,是非常难得且令人兴奋的事。
创新!“夜幕下的精灵”保持两项全国纪录
“萤海漫游”“走进菌类世界”“解锁植物王国”“探秘荒岛”……华南国家植物园科普工作主要依托广州园区开展活动,无论是科普课堂、公益课程、科普夏令营还是剧本课堂,科普活动形式灵活多样。
小学员们在科普活动中
据华南国家植物园园艺中心主任王瑛介绍,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植物迁地保护及对外开放园区(展示区)建于1954年,是我国最大的南亚热带植物园。其中,温室群景区被誉为“世界植物奇观”,龙洞琪林是美轮美奂的经典园林,新石器时代遗址——“广州第一村”是广州最早的人类文明发源地,园区享有“中国南方绿宝石”之美称,2019年被行业评为中国最佳植物园。
俯瞰华南国家植物园的“世界植物温室群景区”
华南国家植物园揭牌后,成立了由23位国内外知名专家组成的科学指导委员会,以科学把关的方式来打造国际一流的植物园。“未来,华南国家植物园还将在园景园貌上进一步提升。”华南国家植物园主任任海告诉记者。
拥有景观得天独厚和极具历史感的园区,自然少不了创新的科普传播形式。近年来,华南国家植物园科普教育充分利用植物专类园区和历史文化传承,讲述科学故事,注重科学与自然体验融合,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吃完端午的粽子,孩子们就来到华南国家植物园里,与黑夜里的小精灵来一场约会;虽然萤火虫季已近尾声,一闪一闪的明灭的萤光仍然吸引大小朋友前来“探秘”。之所以成为“流量担当”,是大自然的魅力使然,也是华南国家植物园的实力造就。记者了解到,华南国家植物园生态教育课程“夜幕下的精灵”至今保持着两项全国纪录:最早开展常态化科普性夜观活动的单位,植物园系统开展科普性夜观活动持续最久的单位。
专业!以强大阵容打造科普“最优方案”
华南国家植物园拥有由研学课程组、大型活动组、旅游服务组和综合保障组组成的专职科普团队,各类讲师科普的主题涵盖了植物学、生态学、昆虫学、博物学、教育学和美学多个方面。
华南国家植物园常规科普活动分为自然教育、环境教育和生命科学教育三个梯度进行。参加过《“花”样爱陶艺课》《寻常阡陌草药香》等科普课程的亲子家庭一定都认识欧阳海雁,她是华南国家植物园其中一位自然教育课程导师。身为广州市十佳科普讲解员的她,有着丰富的植物学知识和讲解经验,多次参加业内工作坊学习,耐心细致,幽默风趣,爱好自然手工制作,善于绘本分享、游戏引导。和园内其他科普工作者一样,她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唤起孩子们对自然的热爱和保护自然的意识。
在展教设计上,华南国家植物园有丰富的科普课程、活动及展览。有专业导师团队,也有阵容强大的志愿者队伍。来自华南理工大学国际教育学院的屈长合是一位教务员,同时也是华南国家植物园680名志愿者之一。在过去的2021年和2022年,她在华南国家植物园服务时长年均都有120个小时左右。
志愿者与亲子家庭共同参与科普课程
“整体来说,我觉得植物园的活动已经非常成熟。”屈长合告诉记者,自去年7月植物园升级后,课程和活动有更多新的思路,比如“植物之最打卡活动”,通过引导让游客在园内不同地方看不同植物;“珍稀濒危植物展”,让大小观众们大开眼界;“煮植物提取染料染布”活动,让孩子们更直观地了解植物价值。
近年来,华南国家植物园先后被评为全国科普教育基地、国家科研科普基地、全国中小学研学基地等;今年5月,获评为国家林草科普基地和中国科协的科学家精神教育基地。
看实力
科研
自2022年7月揭牌后,华南国家植物园牵头制定《中国植物保护战略(2021-2030)》和《国家植物园考核评价标准》,参与编制中国国家植物园体系规划和《全球植物保护战略(2021-2030)》(英文)的工作。
科普
截至2023年4月,华南国家植物园共获评各类科普教育基地称号36个,其中国家级称号9个,省级称号10个,市级称号11个。
休闲
2023年春节期间,华南国家植物园吸引了约11万人次游客前来参观游览,是同期游客数量的“历年之最”;2023年“五一”期间,游客入园人数105932人次,同比增长47%。
建设
我国总共有大约3.7万种高等植物,其中华南国家植物园已经收集了超过1.7万种(含种以下单元),居全球前列。
“看了这个展览,感觉自己对祖国文化有了新的认识。满绣、皮雕、木版年画等非遗项目,之前只听说过,就是没见过。这次在家门口就可以看到这么多件作品,感到很惊喜,真是大饱眼福。”日前,家住增城的市民黄女士和家人走进增城区城市馆观看“彩韵生辉”全国非遗作品增城展,该展览向市民群众展示了多个省(自治区)约300多件非遗作品,为群众带来一场家门口的“文化盛宴”。
此次展览是增城提高公共文化服务能力的缩影。近年来,增城高度重视公共文化服务建设,围绕“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宗旨,大力推进文化惠民工程,组织开展各类文化活动,不断丰富群众的文化生活。
聚焦公共文化设施 筑牢“发展之基”
公共文化设施提质升档,是公共文化服务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基础。近年来,增城加强公共文化场馆服务能力建设,不断完善上下联通、服务优质、有效覆盖的文化馆、图书馆总分馆制,推动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提质升级。目前增城共建立镇街文化站(文化分馆)13个、社会力量分馆2个,基层服务点41个,镇街图书馆分馆12个、智慧图书馆9个、基层服务点67个。
与此同时,增城通过结合机关单位、社区、商圈、景区等打造知行书苑、你好阅读空间、中海荔府方舟文化客厅、万有万达文化空间等10家新型公共文化服务空间,积极探索文商旅多业态融合的文化服务新模式,打造融休闲阅读、文化活动、创意生活等多元功能公共文化服务空间,其中4家入选“粤书吧”、3家入选“粤文坊”。
发展群众文化活动 推动“百花齐放”
公共文化空间只是一个平台,发展群众文化,推动“百花齐放”才是最终目的。今年来,“好书相约”“诗想者”“学海艺谈”“挂绿人文讲堂”“因为你”等文化品牌活动在区图书馆、企业等相继开展,将传统文化融入好书分享、文艺讲座、吟品诗歌、歌舞表演、互动体验等多样文化活动中,不仅把活动送到群众家门口,还让他们从台下走到台上,成为文化活动中重要一角。
同时,增城聚焦文艺精品创作,大力发展文艺团队,组织创作了《挂绿之夏》《如何为何》《果园飘香》《五月的荣光》等文艺作品,发展培育了百合女子合唱团、小海豚童声合唱团、秋之韵合唱团、七月舞蹈团和凤凰乐团等,提升了公共文化供给质量与能力。
提升非遗活态传承 形成“多点开花”
非遗是一个地方历史传承的重要部分,也是一个地区民俗文化的重要表现和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对此,增城致力让非遗成为公共文化服务,不断提升非遗活态传承,目前基本形成“多点开花”态势。
据了解,为建立健全非遗保护机制,增城建立增城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印发《广州市增城区关于进一步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实施方案》。同时,组织文化专家、高校、基层文化队伍挖掘非遗资源,不断加强非遗保护传承,推进非遗代表性项目及代表性传承人申报,健全国家、省、市、区四级名录体系,完善非遗传承体系。
此外,增城深化非遗活化利用,通过举办全国百项非遗作品展,邀请全国百项非遗传承人进荔枝果园、进商圈、进景区、进社区,举办增城非遗沙龙等,营造了保护非遗的良好氛围。
一是服务放心。统筹市场监管、发改、金融等职能部门力量,构建政府主导、行业自治、企业自律、群众参与的消费者权益保护服务机制,积极推进12315消费维权服务站建设,打通维权服务“最后一公里”。全区共有消费维权服务站63个,实现农贸市场和批发市场全覆盖。
二是性价比放心。围绕与乡村生产生活息息相关的小家电、农资、农产品等重点产品,加强质量、价格、服务市场监督检查和违法行为查办,强化“诉转案”,提升消费产品性价比。
三是安全放心。多维度强化农村食品、药品、特种设备、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突出城乡接合部食品生产企业和生产加工小作坊、农贸市场、零售药店、热门旅游景点餐饮店等重点,防范安全风险。2023年以来,共检查相关市场主体10400家次,特种设备使用单位302家,发现安全隐患全部跟踪整改,维护平安乡村安全稳定形势。
四是维权放心。引导企业加入ODR在线调解,消费争议处理时长从“7+60”日缩短至10个工作日内。畅通快接快办消费者投诉举报渠道,依法严查损害消费者合法权益的违法违规行为。共受理投诉举报逾2.4万宗,为消费者挽回经济损失614.45万元。
微信
新浪微博
QQ空间
QQ好友
豆瓣
Facebook
Twit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