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省2023年夏季普通高校招生录取提前批正式投档
我省2023年夏季普通高校招生录取工作于7月9日正式开始。省招生办对提前批普通类的空军、海军招飞院校和军检院校,以及提前批独立设置本科艺术院校(含参照)及经批准的院校(专业)的统考+校考类别进行了投档录取。
空军、海军招飞共投出72人,目前已完成录取工作,其中空军招飞录取68人,海军招飞录取4人。
军检院校共投出3343人,其中军检院校普通类(物理)投出2371人,普通类(历史)投出972人。从投档结果来看,绝大部分院校均满档。
提前批军检院校和独立设置本科艺术院校(含参照)及经批准的院校(专业)的统考+校考类别的录取工作预计于7月12日结束,录取结果会根据招生院校录取进度情况陆续公布,考生可于今天下午17:00开始查询已结束录取的院校录取结果。
根据招生录取工作日程安排,提前批独立设置本科艺术院校(含参照)及经批准的院校(专业)的统考合格类别和非军检院校将分别于7月12日和13日开始正式投档。
广东省教育考试院
2023年7月11日
![]() |

海珠区沥滘村位于广州城市新中轴南端,北邻海珠湖、南至珠江后航道、东达华南快速路,面积相当于三分之二个珠江新城,也是中心城区最大的城中村改造项目。
然而,在改造过程中,土地权属问题贯穿始终,对用地报批、土地整备等环节均有重要影响。为尽快实现沥滘村村民“早拆迁、早选房、早回家”的美好愿景,广州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海珠区分局以破解土地权属难题为抓手,扎实推进“三大举措”进一步落实沥滘村土地权属登记工作,推动实现了改造范围土地权属登记全覆盖,为城中村改造工作打下了坚实基础。截至目前,沥滘村改造范围内共计核发集体土地所有权证145宗,面积1956.08亩,认定国有无主地46宗,面积5.88亩。
该局高度重视城中村集体土地发证工作,将厘清土地权属作为城中村改造一项极其重要的基础性工作,派出业务骨干担任驻村第一书记,积极为顺利推进城中村改造出谋划策。针对特殊疑难案件,该分局逐宗梳理、分门别类,制定“一案一策”,落实包案到人,定期召开联席会议专题研究,协调争取各方的理解和支持,最终顺利发证,实现“应发尽发”。
据悉,海珠区自2012年开展集体土地所有权总登记以来,项目范围内已基本核发了集体土地所有权证。但由于历史征收红线等原因,也存留一定数量地块尚未进行产权登记,这也成为旧改工作的难点、堵点。
该局针对该部分用地,通过翻查历史底册资料、实地走访、逐宗核实是否作出过征地补偿,对已补偿的地块与相应村社做好解释说明,及时局部调整旧改范围,对于未补偿地块则通过争取原红线单位支持出具意见,重新核发集体土地证,实现旧改范围内村域权属与其他单位权属的“无缝衔接”。
由于改造范围大、时间跨度长等原因,沥滘村已批复的改造范围内存在一定数量不属于集体所有的河涌、边角地等各种零星用地,这也影响了旧改项目推进。针对这类特殊用地,该局通过调查核实、现场公告、政府认定的程序,将上述用地认定为国有无主地,从而顺利推进土地整备等后续工作,实现所有用地改造整备“有据可依”。
作为广州市中心最大的旧改项目,旧改完成后的沥滘村,将成为广州城市新中轴南端一张全新的城市名片。
仲夏时节,荔枝飘香。水声水库湖光潋滟,鱼跃鸢飞,岸边欢呼声雷动,人流如织。由黄埔区水务局,长岭街道党工委、办事处主办,共青团黄埔区委员会、黄埔文化集团、黄埔君澜酒店协办的“庆祝建党102周年系列活动:共筑幸福河湖 游历长岭画卷——2023年长岭好邻居幸福河湖徒步”活动在广州黄埔君澜酒店揭开序幕。居民群众携全家老少,呼三五好友,一同走进生活、生产、生态“三生”共融的美丽画卷,沉浸式体验长岭街道南岗河“幸福河湖”建设成果。
汇聚民生实事微心愿,“见缝插绿”让居民推窗见景
清晨在南岗河畔的绿荫下漫步,看晨风吹过河边的细柳;在傍晚的社区绿地散步,晚风拂过人间烟火;周末在蜿蜒的长岭古道上攀行,登最险峻的山,看最美的景……2023年初,长岭街道联组人大代表深入社区,通过走访、慰问、与群众座谈等多种方式,聆听基层群众所反映的民生期盼和生活愿景。在街道党工委的领导下,区人大长岭街道工委把党员帮办“微心愿”清单与人大代表收集社情民意相结合,形成了年度民生实事20条,发现长岭群众关注最高、呼声最大、需求最迫切的,是对绿色、休闲、安全的高品质生活的向往。
近年来,长岭街道联组人大代表频频发力,坚持人民至上,坚持“还绿于民”,为提高居民生活品质提出针对性意见建议,推动有关部门充分利用旧改拆迁后闲置空地、城市边角地、插花地、滨水及桥下等低效空间,见缝插绿,能绿尽绿,助推打造长岭现代农业公园、长岭植树公园、长岭运动公园、长岭健康公园、南岗河悦动公园及黄麻绿色记忆广场等多个口袋公园、小微绿地,让老百姓享有更多惬意的休闲空间。
市民群众参加长岭街道举办的草地篝火晚会
“新建设的口袋公园、小微绿地规模都很小,投入也不大,但社会效果却非常好。白天这里充满着孩子们的欢声笑语,晚上大爷大妈跳舞其乐融融,不时会有认识我们的居民发信息给我们点赞、表示感谢。”黄埔区人大代表、长岭街道党工委书记沈凯认为,花小钱也能办好民生大事,关键是人大代表要精准把握群众现实需求,帮助政府提高施政效率。
助力百县千镇万村工程,护航绿美广东生态文明建设
“长岭街道应该发挥生态和人居环境优势,瞄准区委建设绿美广东、推动全域公园城市建设的目标,为奋力打造中国式现代化的黄埔样本作贡献”。在黄埔区第二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的代表团活动中,区人大代表、区委副书记陈智勇建议,要找准长岭山水城乡高质量融合发展定位,把生态禀赋转化为高质量发展人才吸引力。长岭代表团结合街道年轻人多、高知人群聚集的特点,提出了《关于打造绿美长岭绿网慢行网络,建设全龄友好城市的建议》(第2150号),助力“绿美长岭”建设提速增效,让群众在绿色生态中享受“慢”生活。
市民群众参加长岭徒步活动,感受户外徒步的魅力
2023年开春,省、市、区层层推进,吹响“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的冲锋号角,引导各地立足资源禀赋,宜农则农、宜工则工、宜商则商差异化发展。在黄埔区委支持下,规划和自然资源局、住建局、水务等多个部门共同联手,依托长岭山水林田湖草自然禀赋,秉承传统山水城市格局,赓续城市历史文脉,塑造依山傍水、城在林中的岭南城市风貌特色,从三个方面建设绿网慢行网络。
■ 一是依托长岭国家登山步道,利用现有步道资源因地制宜打造特色主题游览路径,满足登高山、看美景的户外活动追求和体验;
■ 二是沿着南岗河水系网络,以水为媒打造连通山林与城区的徒步郊游亲水碧道,满足城区居民亲近山水自然、享受郊游乐趣的需求;
■ 三是以居民日常生活需求为导向,贴近生活打造普惠便民全域社交健身路径,打造居民家门口的慢行道,让居民群众切实感受到有生态的共享城市休闲空间。
促进城市精细化治理,让群众共享绿色发展红利
为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今年7月,广东省人大常委会围绕推进绿美广东生态建设开展“更好发挥人大代表作用”主题活动,通过五级人大代表联动,全力助推构建绿美广东生态建设新格局。各级人大积极行动,结合实际、因地制宜开展代表主题活动,推动形成全社会人人爱绿、积极植绿、自觉护绿的生动局面。
“以‘绣花功夫’促进城市精细化治理,不仅是植绿造景,更重要的是把好的环境与人民群众生活日常相结合,让生态美化生活,把优质的生态资源变成人人可享的普惠民生。”对于如何发挥代表作用,让绿色生态更好地反哺居民、造福民生,长岭街道联组人大代表形成共识,就是要从群众关切的小事做起,把人大代表工作主动融入到高质量发展大局中。如今,长岭街道创新“土地整治+乡村振兴+城市更新”模式,成功打造了国家步道和幸福河湖“一山一水”两个国字招牌。建设宜居宜业宜游、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全域公园城市,打造国际范、中国风、岭南韵的幸福长岭,不仅是政府规划中的美好蓝图,也是全过程人民民主在黄埔大地的生动实践。
微信
新浪微博
QQ空间
QQ好友
豆瓣
Facebook
Twit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