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者饭堂变身社区食堂 海珠区“为民饭堂”惠及街坊打工人
“两荤一素一汤”只要12元
近日,“长者饭堂摇身变成社区食堂”的现象在不少城市“火”了起来。十多元就可以吃到一份两荤一素加一汤的饭菜,远比“下饭馆”或“点外卖”便宜——在上海、深圳等地部分社区,社区食堂凭借其“健康价廉”的特点,成为当地年轻群体新的“就餐热门地”,在社交媒体上掀起一波热度。
而在广州市海珠区,也有一间长者饭堂被打造为面向社区居民的“为民饭堂”。除了长者,都有哪些人去“帮衬”,饭堂的饭菜好吃吗?对此,记者进行了走访。
谁来吃?“为民饭堂”惠及打工人
位于石岗路18号的海珠区南石头街长者饭堂,已被打造成一间社区食堂。记者获悉,南石头街辖区内有17个社区,有超过2万名60周岁以上户籍长者和约400名18岁~59岁重度残疾人。今年3月,该街道以南石头街颐康中心内设的自建厨房为核心,打造了长者饭堂。这个长者饭堂在社区里还有另一个名字——“为民饭堂”。饭堂面向全年龄段的居民开放,最高峰时每日供餐量达到430人次,餐者中既有长者和重度残疾人,也有社区里的一些快递员、保安等。
饭堂的就餐者里既有长者,也有社区里的一些快递员、保安等。
7月26日中午11时30分,记者走进“为民饭堂”,发现现场已有不少长者在用餐。现场公示的餐标显示,“两荤一素一汤12元,长者老人卡打卡9元,市就餐补贴3元;三荤一素一汤16元,长者老人卡打卡13元,市就餐补贴3元”。
该饭堂负责人廖俊告诉记者,“老人刷卡可以享受相关补贴,而周边街坊邻里直接扫码付款,不能享受补贴,每天大约有20多位社区街坊来帮衬。”彼时,现场陆续能看到快递员工、保安等一线工作者前来购买原价套餐,在和工作人员简单寒暄后,他们也坐下来享用午餐,感受工作间隙片刻的宁静。
“这个价格对打工人特别友好。”廖俊说,“我们取名‘为民饭堂’也是这个意思——同在一个社区,相互关照。”
好吃吗?菜式丰富且清淡
记者采访了解到,自建厨房是“为民饭堂”得以运作的基础。廖俊说,自建厨房可以提高餐食出品的质量,“为民饭堂”正式运作至今,一直在不断摸索适应大众口味的菜品——“我们推出过各种养生炖汤,包括五指毛桃炖土鸡、土茯苓煲脊骨,晚餐还可以小炒或定制菜式,希望能让大家有更多的选择。”廖俊介绍。
饭堂菜式丰富、清淡。
当天,记者也“打卡”体验了“为民饭堂”的菜式,和大多数长者饭堂一样,菜式清淡且丰富,有清蒸鱼、白切鸡、炒花菜等,还配了免费的绿豆沙。打菜时,能感受到食堂阿姨把每一道菜都实打实地盛进盘里,不会因价格实惠就减少饭菜的分量。同时,每一道素菜也加了些许荤菜一起烹饪,增添了食物的风味。
有人指出,“健康和便宜是社区食堂的核心竞争力,但也是瓶颈。”食客们会因为其价格便宜和做法卫生前来帮衬,但一旦有了价格同等又更具吸引力的替代品,就会去选择其他的地方。
也有用餐者指出,“实惠”和“健康”才是关键所在——为民饭堂因为菜品制作非常清淡,食客们更能吃出食材本身的味道,检验出原材料是否新鲜。
“我们也希望在菜品上再有些创新,能做些人们喜闻乐见的大众菜,让大家有更多选择。”廖俊表示,“为民饭堂”正在探索更多菜品的可能,去开拓更多消费市场空间。
记者了解到,在上海、深圳等地,社区食堂正在社交媒体平台迅速“火”起来。在国内一些社区,不少年轻群体打卡长者饭堂,也有长者饭堂针对都市白领推出“下午茶”套餐。
不少网友指出,多元的客群、销量的提升,或许可以为原本投资周期长,盈利模式难探寻的长者饭堂找到实现稳定的盈利方式,也助力养老服务模式走得更远更坚定。
不过,记者多方采访了解到,“社区食堂”仍是新生事物,要为长者饭堂的持续发展带来新的突破口,仍有多道关卡需要突破。首先是“餐标”问题——不少地方的长者饭堂餐标是数年前设定的,以普惠和公益为特色,但长者饭堂本身也需要合理因应物价上涨水平提高餐标。有地方社区食堂经营者透露,“按现在的餐标,吸纳再多的社区居民,都很难对营收带来帮助,市场化的餐标可能也需要在保持‘物美价廉’的基础上稍微提升。另外社区公益性服务目前仍需要政府加大财政支持。”
此外,社区饭堂在开放给市场流动消费者的过程中如何精准控制备餐量也是个技术活。
地方社区工作者表示,长者饭堂变身社区食堂,其实是探讨市场和政府在公共服务提供中扮演的角色和平衡点。广州在这方面已有充分的探索。2016年,广州开始大力发展以“大配餐”服务为重点的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实行“4个一点”(政府补一点、企业让一点、慈善捐一点、个人掏一点),探索建立政府、企业、社会组织、慈善、家庭和个人等共同推进“大配餐”的合作机制,这也是探索“政府和市场如何一同推动公共服务”的宝贵经验。

从“毕业季”迈入“就业季”,广州正持续推动高校毕业生等青年就业。
“团队比较年轻,共同语言更多一点,我喜欢在这边上班。”广州女孩小钟是今年的应届高校毕业生,近日在街道人社部门的牵线下,找到一家初创直播团队任职。
广州市委十二届六次全会提出,要实施好“民生十大工程”五年行动计划,千方百计推动高质量充分就业。今年以来,广州实施更加积极就业政策,努力推动更高质量充分就业。一边扩岗畅渠道,一边延伸公共就业服务触角,把招聘会开在高铁站、夜市里、商圈中,持续推动做好高校毕业生等重点人群就业工作。
今年上半年,通过“春风行动”“民营企业招聘月”“招工服务月”等专项招聘活动,全市公共就业服务机构共举办线上线下招聘894场次,提供招聘岗位87.10万个,服务求职人数113.15万人次,初步达成意向超10万人次。此外,聚焦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区人社部门及院校就业创业e站共举办“阳光就业”线上线下招聘609场,累计提供岗位74.56万个,为高校毕业生就业铺桥搭路。
50家企业带着1939个岗位来到“招聘夜市”
近日,北京路步行街内举办的一场“招聘夜市”吸引了大批市民求职,50家企业带着1939个岗位现场“求贤”,现场还有就业创业扶持政策、职业技能培训、养老金等社保政策及劳动保障政策法规等咨询服务。
北京路夜间招聘会
“这里的年轻人特别多!”现场广州联通公司招聘代表周玉对记者表示,没想到能到人流量这么大的商圈进行招聘,招聘会才开始不久就收到四五个意向登记,而且都是慕名而来的年轻人。“他们对我们的‘赢在广州’就业体验官活动特别感兴趣。”周玉表示,广州市人力资源市场服务中心(广州市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中心)与企业联合举办了这次就业体验官活动,有意向的求职者可以到企业进行为期半天的职场体验,包括深度了解企业情况、现场参观、就业指导、未来职场分析等,“求职者容易有顾虑,不知道企业的真实情况,有了这个活动能给他们吃下定心丸。”
2021届高校毕业生小林在摊位里进行了登记。“这里(招聘夜市)虽然没有网上选择那么多,但起码是真实的招聘,网上遇到一些HR有‘已读不回’的情况。”他告诉记者,自己是学习软件工程的,因为不满意岗位调动,今年2月他在原来的单位辞职。辞职后他主要在网上平台找工作,但大都没有回音。这次收到招聘会的信息就过来看看,希望找到能发挥自己专业所长的工作。
“我们希望让年轻人知道,来北京路不仅有好吃好玩,还有好工作!”招聘夜市主办方越秀区人社局有关负责人表示,希望充分利用商圈的天然人流优势,“将招聘现场送到求职者面前。”
招聘会人气火热
这已经不是广州人社部门的第一场“招聘夜市”。早前,天河区人社部门为契合部分灵活就业人员白天不方便参加求职的需求,联合棠下街道举办了灵活就业招聘夜市。如今,招聘会已经走出公共就业服务机构、校园、社区,开在人流量更大的高铁站、夜市、商圈,搭建更多对接平台,“求职者在哪里,公共就业服务就到哪里”。
将落实对相关青年群体的“1131”服务
高校毕业生就业是就业工作的重中之重,而七八月更是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关键时期。
家住广州海珠区海幢街道的小钟是今年的应届高校毕业生,从去年秋招开始小钟便开始找工作,除了参加校园招聘会,她还在线上投递简历,但得到回应不多。“因为在外地读书,学校组织的招聘会主要是外地企业,我想回广州工作。”小钟表示,她后来通过家人找到开在社区里的就业驿站,登记了自己的基本信息以及求职意愿。不久,便有工作人员联系并向她推荐工作岗位。因为自己学习电商专业,小钟表示希望从事相关工作,比如直播运营、新媒体运营等。在就业驿站工作人员的推荐下,小钟进入了街道一支直播团队见习。“团队比较年轻,共同语言更多一点,我喜欢在这边上班。”小钟说,目前团队还在初创阶段,已吸引了一些企业洽谈合作,对于团队未来她充满信心。
“我们多方发动拓岗增量。”广州市人社部门有关负责人介绍,今年以来,广州实施高校毕业生等青年就业创业推进计划,支持企业吸纳高校毕业生就业。通过实施“人社局长千企行”,引导企业通过“阳光就业”线上途径及院校招聘、省内外招聘等线下招聘吸纳高校毕业生就业,目前已累计走访重点产业企业126家次。
“接下来我们将做好2023届广州生源高校毕业生的未就业跟踪服务的准备工作,开展2023年高校毕业生等青年就业服务攻坚行动。”该负责人表示,将落实离校未就业毕业生和失业青年的“1131”服务,即至少提供1次政策宣介、1次职业指导、3次岗位推介、1次技能培训或就业见习机会。该负责人表示,将通过主动对接相关部门的业务数据系统、基层走访等途径,建立完善实名制跟踪服务台账,一对一精准落实就业服务。
- 项目名称:知识城超级邻里中心检验监测
- 项目编号:JG2023-4192
- 本项目采用资格审查方式:资格后审
- 项目所在区域:广东省广州市黄埔区
- 投标登记时间:2023年7月29日 0时0分~2023年8月18日 10时0分
- 投标登记方式:网上登记
- 是否允许联合体投标登记:是
- 保证金金额(万元):10
- 最高投标限价(万元):3680
- 投标人资格条件:1.投标人(若为联合体投标,指联合体各方)具有独立法人资格,持有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核发的有效法人营业执照或各级登记管理机关颁发的事业单位法人证书,按国家法律经营。 2.本次招标要求投标人须同时具备以下(1)、(2)、(3)项条件: (1)投标人(若为联合体投标,指承担检测任务的单位)应具备建设行政主管部门颁发的建设工程质量检测机构资质证书(检测范围覆盖招标主要内容:包括见证取样检测、地基基础工程检测、主体结构工程现场检测),或具备建设行政主管部门颁发的建设工程质量检测机构综合资质资质证书或专项资质证书(专项资质证书包括:建筑材料及构配件、主体结构及装饰装修、地基基础、建筑节能),且资质证书在有效期以内; (2)投标人(若为联合体投标,指承担监测任务的单位)具备以下资质(①或②或③): ①工程勘察综合资质甲级; ②同时具备工程勘察专业类(岩土工程)甲级资质及工程勘察专业类(工程测量)甲级资质; ③同时具备工程勘察专业类岩土工程(分项)物探测试检测监测甲级资质及工程勘察专业类(工程测量)甲级资质; 注:香港企业参加投标的,须在广东省住房和城乡建设主管部门备案且备案的业务范围满足本项目招标文件要求。[注:(依据《广东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关于印发香港工程建设咨询企业和专业人士在粤港澳大湾区内地城市开业执业试点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粤建规范[2020]1号)规定)]。 (3)投标人具备质量技术监督管理部门颁发的CMA计量认证合格证书(或CMA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证书),且计量认证证书需在有效期内;(认证范围须覆盖本次招标的主要内容:①承担检测任务的单位认证范围为:工程材料、地基与基础、工程结构;②承担监测任务的单位认证范围为:工程监测。如CMA计量认证合格证书(或CMA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证书)中的认证项目与上述名称不同,但表达的意思一致也视为满足该项条件)。 3.拟派的项目负责人具有工程类相关专业工程师或以上职称【若为联合体投标,项目负责人须是联合体主办方正式员工,须提供投标人为其购买的近一个月(扣除发布招标公告当月往前推)社保证明等证明材料】。 4. 本次招标接受联合体投标(联合体协议书格式见招标公告附件二)。 注:①如投标人组成联合体,须以承担检测任务的单位为主办方。联合体应当在投标登记前组成,签订联合体协议书,在联合体协议书中明确主办方和联合体主办方与成员各方权利义务,明确约定各方拟承担的工作并承诺就中标项目向招标人承担连带责任。 ②投标人拟任本工程项目负责人必须是联合体中对应分工成员的正式员工;组成联合体的投标人,应在联合体协议中明确承接检测、监测任务的成员单位。联合体的资格条件按联合体任务分工进行评审。投标截止后联合体增减、更换成员的,其投标无效。联合体投标的除联合体协议书须联合体各方均盖章外,其余文件均可由联合体主办方盖章。 ③联合体各方(包括主办方及联合体成员)不得再以自己名义单独或参加其他联合体在本项目中投标,否则各相关投标均无效。 5. 其他要求: ①投标人参加投标的意思表达清楚,投标人代表被授权有效。 ②投标人已按规定格式签字盖章《投标人声明》(格式见招标公告附件一)。 ③投标人(若为联合体投标,指联合体各方)在广州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建立企业信用档案,且拟担任本项目的项目负责人是本企业信用档案中的在册人员。企业信用档案取自投标截止时间投标人在广州市住建行业信用管理平台的信息,若招标人延长递交投标文件截止时间的,信用档案信息的评审时点也相应延长。 ④投标人自2021年1月1日至今未因以往检(监)测工作中存在伪造检(监)测数据、出具虚假检(监)测报告的行为被各级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或市场监督管理部门行政处罚或通报(《投标人声明》中承诺)。 ⑤投标人未被列入拖欠农民工工资失信联合惩戒对象名单。【注:投标人无需提供资料,按广州公共资源交易中心交易系统比对结果进行评审。】 ⑥投标人未出现以下情形:与其它投标人的单位负责人为同一人或者存在控股、管理关系的(按投标人提供的《投标人声明》第六条内容进行评审)。如不同投标申请人出现单位负责人为同一人或者存在控股、管理关系的情形,则相关投标均无效。 ⑦本工程不接受被列入黄埔区不良记录名单(处罚有效期内)的单位或个人(指项目负责人)投标,不良记录具体名单以资格审查时广州市黄埔区人民政府、广州开发区管委会网站的区住房城乡建设局(广州开发区建设和交通局)网页(建筑活动不良行为记录)栏目(网址:http://www.hp.gov.cn/gzjg/qzfgwhgzbm/qzfhcxjsj10/jzhdblxwjl/)公布名单为准。若资格审查时网址有变化,以最新网址为准。
- 投标人拟担任本工程项目负责人要求:拟派的项目负责人具有工程类相关专业工程师或以上职称【若为联合体投标,项目负责人须是联合体主办方正式员工,须提供投标人为其购买的近一个月(扣除发布招标公告当月往前推)社保证明等证明材料】。
- 使用企业库数据源: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企业库
- 开标时间:2023年8月18日 10时0分 - 2023年8月18日 11时0分
- 开标地点:第1开标室(黄埔交易部)
- 投标文件递交时间:2023年7月29日 0时0分 - 2023年8月18日 10时0分
- 资审申请文件递交时间:/
- 递交电子光盘备用(投标)时间:2023年8月18日 9时45分 - 2023年8月18日 10时0分
- 递交电子光盘备用(投标)地点:第1开标室(黄埔交易部)
- 自助签到日程安排:/
微信
新浪微博
QQ空间
QQ好友
豆瓣
Facebook
Twit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