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站点
> 佛山禅城“小满” 工业向新
详细内容

佛山禅城“小满” 工业向新

时间:2024-05-22     人气:925     来源:南方日报     作者:
概述:禅城召开2024老旧工业园区改造升级攻坚暨都市工业载体“三年千万”行动推进大会,全面打响新一轮用地提质增效“攻坚战”......

推进“三年千万”行动,改造升级老旧园区,培育新质生产力

  初夏小满,生机勃发。作为制造业大市佛山的中心城区,禅城工业发展活力澎湃。

  5月20日,禅城召开2024老旧工业园区改造升级攻坚暨都市工业载体“三年千万”行动推进大会,全面打响新一轮用地提质增效“攻坚战”。

  一年前,禅城宣告“重返制造业主战场”,启动实施都市工业载体建设“三年千万”行动,去年累计建成工业载体超330万平方米,招商入驻率超75%,带动全区工业投资增长43.1%,在全市高质量考核中首夺第一。

  如今,禅城深入推进“三年千万”行动,新载体集中“上新”,首批老旧工业园区改造升级项目集中启动,吸引了一批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进驻集聚,培育新质生产力。

  “6G”引领 打造都市工业标杆

  万亿城市中心城区如何发展制造业?禅城用一年多的时间蹚出了一条新路。

  去年3月,禅城坚持制造业当家,重返制造业主战场,拉开都市工业载体建设“三年千万”行动的大幕,计划三年内建设超1000万平方米的都市工业载体。

  禅城不但大声宣告,而且大步向前。去年全区建成都市工业载体超330万平方米,整备收储国有工业用地超2000亩,几乎达到过去15年禅城出让工业用地总和。一大批上市公司、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争相进驻。带动全区工业投资增长43.1%,在全市高质量考核中首夺第一,在全省“百千万工程”35个进位区考核中排名第一。

  乘势而上,今年,禅城计划建设都市工业载体超300万平方米,目前已建成(封顶)68.1万平方米。5月20日的推进大会上,置泰林科技产业园、买布无忧纺织产业园、禅西都市产业园(海口园)等今年“三年千万”行动首批项目集中启动。

  放眼粤港澳大湾区,在制造业当家的背景下,工业载体建设掀起一股新热潮。深圳力推“工业上楼”,东莞主打“三区融合”,珠海建设5.0产业新空间……据不完全统计,近5年来周边城市新建载体总量高达2.5亿平方米。工业载体角逐越来越“卷”,禅城如何突围而出?

  今年禅城区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加快创建佛山都市工业创新示范园区,构建禅城特色都市工业体系。推进会上,《禅城区都市型工业高质量建设指南》(下称《指南》)发布,为探索发展都市工业建设的禅城路径指明方向。

  根据《指南》,禅城将探索发展“6G”(即6个“高”,高智造、高格调、高集聚、高适配、高服务、高赋能)引领下适配中心城区的新一代都市型工业模式,打造一批示范标杆园区。

  根据不同企业的需求,禅城还制定了标准型、提升型、定制型和旗舰型等都市型工业载体四档套餐,并推出了强化产业空间保障、鼓励优质企业进驻、优化项目审批流程等十条保障措施。

  “发展都市工业,禅城专注制造,全城配套,超值回报。”禅城区经济和科技促进局局长陈娴表示,将努力探索都市工业“禅城模式”,打造都市工业“禅城品牌”。

  改出新空间 旧改项目集中启动

  在推动工业载体“上新”的同时,禅城全力向存量要空间,向老旧工业园区发起总攻。

  “开拆!”推进会当天,在禅西都市产业园(莲塘园)项目现场,一台台钩机轰隆作响,一批老旧厂房次第拆除,未来这里将迎来华丽变身,矗立起高品质现代化产业园区。

  老旧工业园区曾是佛山工业化的“产床”,但如今已落后于时代发展的步伐。今年初,佛山启动新一轮老旧工业园区改造升级,破解土地资源碎片化而导致的工业不连片、产业不集聚。

  对土地开发强度超80%的禅城而言,发展都市工业,新空间也在于老旧工业园区改造。

  近年来,禅城通过实施村级工业园升级改造,累计拆除村级工业园面积7364亩、综合整治面积4021亩,为产业发展提供了载体空间,有效提升了城市形态,成效突出。但全区仍存在不少形态低端、产出低效、隐患突出、整治困难的老旧工业园区。

  攀最高的山,啃最硬的骨头。今年,禅城将重点攻坚4个首批改造项目,面积共约2928亩,通过拆除新建一批、绿化提升一批、加固除险一批进行改造升级。首批老旧工业园区改造升级攻坚项目在大会当天集中启动。

  “作为禅城高质量发展的背水一战,我们全力以赴,大刀阔斧地推进。”禅城区委副书记、区长盘石表示,要以快制胜推进老旧工业园区改造,才能抢占先机。

  不仅要尽快改,还要改出高质量。在盘石看来,老旧工业园改造升级不是简单地将一层变为多层,而是要建设现代化的园区,提供完善的服务配套,形成产业集聚的生态,还要有更高的稳定性和确定性。

  当天大会的所在地,张槎街道海口村在全市首创“集转国+居改工”的土地改造模式,不仅破解中心城区“无地可用”“低效用地”的难题,通过引入宽普科技等龙头企业及其上下游企业,建成后的载体预计租金收入将增长10倍以上。

  “既留住了企业,也发展了产业链。更重要的是,我们的老旧厂房改造后还美化了村容村貌,提升了城市格调,增加了人气。”海口村党委书记陈绍伟表示。

  目前,禅城大部分老旧工业园区集中在农村,海口村这一模式也为全区做了创新示范。以海口村改造案例为样本,当天大会勉励全区各村居党组织书记要积极转变发展思路,追求更大的价值、更稳定可观的收益。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除了海口村,张槎的莲塘村、村尾村也紧随其后,乘势推进140亩莲塘园和181亩村尾园的土地整备,携手连片设计、共同打造74万平方米的禅西都市产业园(莲塘村尾园),实现“1+1>2”的协同发展整体效应。张槎街道计划5月启动园区一期项目的老旧厂房拆除工作,并于今年8月启动建设。

  张槎还规划打造佛山都市工业示范区,规划面积12平方公里,可用空间6000多亩,发挥海口、莲塘、村尾的成功经验和带动效应,不断发掘、谋划、推动更多土地提质增效项目落地。

  招商进驻率超75% 战新产业加速集聚

  栽好梧桐树,自有凤来栖。发展都市工业,禅城不仅改得快、建得好,还引得来。

  坚持破立并举,去年禅城建成的超330万平方米都市工业载体,目前招商进驻率超过了75%。其中,湾区智造港实现“开园即招满”,有企业甚至签约刚满月便顺利投产。亿锋数智园、润和聚锦园、鹰创园等都市工业载体入驻率超八成。

  科伺智能、蓝动力科技、博瑞光电、广晟氢能等一大批“专精特新”企业进驻,智能装备、新能源、新材料等战新产业加速集聚。

  当天大会上,宽普电子等一批“进园上楼”代表企业项目签约落户禅城都市工业载体,既有上市公司、行业龙头,也有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

  “今天终于拥有属于自己的产业基地了。”扎根禅城20年,从几个人发展到如今在特殊应用微波领域享有盛誉的细分行业龙头,广东宽普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邹卫峰十分感慨,计划在禅城打造电子信息项目产业基地。

  此前,为了寻找合适的产业基地,邹卫峰东奔西走,但都不太满意。最终在禅城区政府的帮助下,成功落户禅西都市产业园(海口园),为企业提供稳定且可靠的发展环境。

  “我们满怀对未来的信心与期待。”邹卫峰表示,今后,将充分发挥企业二十多年的技术优势、人才优势、工程化能力优势以及产业资源优势,通过投资孵化、产业并购等方式,不断拓展新领域、新市场,努力做强做大。

  “来禅城发展综合成本最低,确定性最高,是科技创新企业、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的最佳成长地。”当天大会现场,盘石也向与会企业“抛绣球”,诚挚邀请各界考察禅城,扎根禅城,共赢未来。

  “禅城都市工业抓得准、抓得好,进驻项目体现了禅城都市工业的高质量,值得全市借鉴和推广。”佛山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刘杰表示,禅城要继续以都市工业载体建设为先导,以战新产业集聚为动力,赋能全市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打造都市制造中心,为全市新型工业化提供示范样本。

  初夏至此小得盈满,万物将实未来可期。随着“三年千万”行动深入推进,老旧工业园区改造马力全开,禅城都市工业发展将继续高歌猛进,向胜利奋进。

(声明: 网站所收集的部分公开资料来源于互联网,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本站部分作品是由网友自主投稿和发布、编辑整理上传,对此类作品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