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海千灯湖创投特色小镇的新雄心!
千灯湖创投特色小镇
私募基金培训交流基地揭牌
85亿元重点基金项目签约落地
千灯湖创投特色小镇
以“空间扩容+生态升级”为抓手
向“万亿级基金小镇”目标迈进
10月16日至17日,千灯湖创投特色小镇创新发展大会暨“基金回家”活动举行。这既是一场全方位展示千灯湖创投特色小镇建设成果、南海区投资环境的活动,也为投资机构与佛山及南海产业搭建了一个精准、高效的对接平台,进一步推动金融资本与本地产业、人才团队、科创平台深度融合。
南海区委书记、广东金融高新技术服务区发展促进中心党组书记顾耀辉表示,夯实坚实的产业基础,为“基金回家”提供广阔的投资空间;构建活跃的创新生态,为“基金回家”提供持续的成长动能;营造优越的营商环境,为“基金回家”打造贴心的服务港湾。
小镇成“资本强磁场”
吸引重点基金项目签约
2017年,佛山市和南海区率先探索产业链、创新链与资金链“三链融合”的创新路径,在广东金融高新区打造具有佛山特色的千灯湖创投特色小镇,并成为广东省首批省级特色小镇创建对象中唯一一个金融类的特色小镇。
据介绍,小镇自2019年8月开园以来,已集聚基金类机构1839家,募集与投资资金规模超2415亿元,据第三方统计,小镇累计新增中基协备案私募股权、创业投资基金产品数量在全国基金小镇稳居前五,2025年基金产品增量更是跃居至全国基金小镇第三。此外,小镇还多次获评投中榜、融中榜“最佳基金小镇”等称号。
为进一步强化“服务型平台”属性,补齐“募、投、管、退”全链条生态,千灯湖创投特色小镇聚焦私募基金行业发展核心需求,打造了一个集“专业培训、合规指导、人才集聚、深度交流”于一体的综合性服务平台——千灯湖创投特色小镇私募基金培训交流基地。发展大会上,该基地揭牌。
接下来,上述基地将进一步争取获得监管部门资源的支持,探索开展试点创新工作,为入驻小镇及关注小镇发展的基金机构提供常态化、专业化支持,为耐心资本集聚、产业资本对接提供更坚实的支撑。
在持续强化小镇服务支撑能力的同时,小镇的资本集聚势能同步释放,一批重点基金项目在会上集中进行合作签约。其中,佛高私募、高成长投资、皓禾资本、远智先行等12家私募股权投资机构签约落地,在小镇内设立私募基金,总规模超85亿元,为佛山、南海产业升级注入新动能。
同时,四大重点基金投资项目同步完成协议签约,分别是高成长投资与泽高新智造(广东)科技有限公司、广发信德及力合创投与佛山市清极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中科国兴与佛山市美客医疗科技有限公司、小灶富能创投与广东轻量金属科技有限公司的合作签约,覆盖新能源、先进制造、医疗器械等南海“三高四新”核心产业领域,进一步形成“基金引育—项目落地—产业升级”的闭环。
浙商银行广州分行行长莫小锋表示,千灯湖创投特色小镇私募基金培训交流基地揭牌,85亿元重点基金项目签约落地,这既是小镇迈向高质量发展的新起点,更是金融与产业深度融合的新机遇。浙商银行将以此为契机,抢抓机遇,持续深化与小镇的战略合作,加大对佛山产业基金的支持力度,聚焦氢能、新质生产力等重点领域,为南海区打造全国领先的新兴产业集群、为佛山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金融动能。
除了让更多基金“回家”看看,广东金融高新区还借助此次活动,让投资者更好地了解本地特色产业,在10月16日下午,活动主办方组织参会代表先后前往仙湖实验室、瀚蓝环境制氢工厂、广工大研究院,深入了解南海氢能产业的发展现状与技术创新成果。
10月17日,佛山上市公司深度对接与产业升级研讨会举办,研讨会将聚焦“资本赋能产业升级”,通过趋势研判、圆桌对话、企业参访三个环节,搭建起“LP-GP-上市公司”三方联动桥梁。
稳步迈向“万亿级”
重点突破“空间扩容+生态升级”
2025年是千灯湖创投特色小镇成立6周年的重要节点。在制造业转型升级加速、金融与产业融合不断深化的背景下,如何依托佛山制造的产业优势进一步放大创投效能?如何让金融服务更精准地匹配实体企业的需求?千灯湖创投特色小镇的下一步发展路径,不仅关乎自身的能级跃升,更与区域产业高质量发展紧密相关。
经过多年的积累,目前小镇已建立起成熟高效的“全方位、全流程、全链条”服务,能够为机构提供内部风控、商事税务登记、银行开户托管、中介配套服务等服务。另外,在监管部门的指导下,小镇建立私募基金类机构商事登记联合会商工作机制,白名单机构可快速通过会商,最快1个工作日内完成商事登记。
小镇通过自主开发的私募基金管理服务平台,实现私募基金事项全流程线上办理,大幅提高基金落地和管理效率,构建“事前—事中—事后”全流程风控体系,加强区域金融风险防控能力,为健康的创投生态保驾护航。据悉,近年来小镇已累计清退204家各类不再符合要求的机构,基金机构在中基协的登记备案率近80%,处于行业较高水平。在合规服务方面,联络相关培训资源,近两年累计开展线上、线下合规培训活动38次,覆盖人数近14000人。
小镇开园以来,累计举办了143场投融对接活动,其中,自2022年起创设“千灯湖投融汇”品牌,通过集中路演、实地走访科创企业、科创平台等形式举办47场活动,服务企业超150家次,累计参与的金融机构逾901家次,52家路演企业获得超7亿元的融资。
目前,千灯湖创投特色小镇正加速推进提升改造二期工程。项目拟建约10.6万平方米、150米超高层建筑,预计2026年完工,届时将与一期载体形成超16万平方米的产业空间,引入创业企业、创投机构及金融类生产性服务业,同时配备酒店、艺术中心等高端商业配套,打造“生产—生活—生态”融合的高品质金融社区,进一步扩大小镇载体容量与品牌影响力。
南海区府办副主任郭遥宇介绍,接下来,南海计划通过小镇的二期物业,承接创投机构规模扩张与生态延展,将会引入创业企业、创投机构、金融机构以及金融类的生产性服务业,同时,还将从基金“立、募、投、管、退”等5个方面优化服务,进一步完善创投生态。

一套系统性的行动方案
一个高水平的数据产业集聚区
50亿元专项授信额度
……
面对制造业转型升级的挑战
南海打出一套
务实有力的“组合拳”
10月16日,佛山市南海区高品质生产性服务业发展大会暨数字大厦结盟仪式举行,吹响南海区加快发展高品质生产性服务业的号角。
以数字产业为核心驱动力,南海通过政策引领、平台搭建、生态构建等系列扎实举措,集中释放数字赋能产业升级的强劲信号,彰显南海以数字力量重塑产业竞争力、为大湾区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贡献“南海样板”的坚定决心。
南海区区长王勇表示,南海发展生产性服务业要做到“有效市场面面俱到、有为政府随叫随到”,在统一大市场中,力求要素大整合;在制造业当家中,力求服务业治家;在内卷式竞争中,力求协同式创新;在周期不确定中,力求投资不失实;在营商公平性中,力求国企支撑性;在政策知晓度中,力求施策参与度。
政策领航:
锚定数字方向绘就转型蓝图
作为全国制造业强区,南海坐拥超73万经营主体、超4600家规上工业企业、4015家高新技术企业,金属制品、泛家居等传统产业集群根基深厚,先进装备制造、新能源等战新产业加速崛起,已然形成“制造大区”的坚实基底。
但与此同时,南海也面临“强制造、弱服务”的结构性矛盾,传统制造业长期依赖“生产端”发力,在研发转化、数字赋能、供应链优化、品牌升级等“服务端”存在明显短板,导致产业价值链长期徘徊中低端,难以满足高质量发展的新需求。
高品质生产性服务业以专业化、高附加值、强融合性为核心特征,能深度嵌入制造业研发、生产、销售、售后全链条。发展高品质生产性服务业,能为南海破解产业升级瓶颈,加快向“智造强区”转型提供新方案。
转型之路,政策先行。从战略高度谋篇布局,南海出台《佛山市南海区加快推进高品质生产性服务业发展行动方案(2025—2028年)》(下称《行动方案》),提出到2028年实现“四大跃升”,其中“动能跃升”明确要求推动产业发展从“单一制造”向“价值链高端”延伸,实现由“产品”向“品牌”的跃升;“规模跃升”则计划培育一批数字产业细分领域的龙头企业,建设具有影响力的集聚示范区。同时,《行动方案》还提出全区规上生产性服务业企业突破3000家,总营收年均增长10%以上,生产性服务业增加值占服务业比重达约60%。
而在高品质生产性服务业的诸多领域中,数字智能软信服务业是推动南海向智造跨越的重要引擎。目前,南海已培育柯内特、金赋科技等一批专精特新企业,且建成桂城100P算力中心、区级AI产业服务平台等基础设施,具备了以数字力量重塑产业竞争力的坚实基础。
活动现场,南海有关负责人解读《数字智能软信服务业助力经济高质量发展要点》,提出将形成“载体引流、平台对接、基础保障、改革突破”四大发力方向。
现场,一批重磅项目落地,包括启动建设佛山市数据产业集聚区、佛山市软信隐形冠军企业培育及人才孵化基地,授牌佛山市数据标注创新中心,签约发布佛山外贸综合服务平台等。
尤为值得关注的是,佛山市数据产业集聚区、湾区人工智能集聚地先行启动区均落地南海。其中,佛山市数据产业集聚区以“一核引领、全域协同”为布局原则,从强化数据要素供给、创新数据应用场景、培育数据产业集群等维度发力,承接市级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综合改革试点任务。
从启动佛山市数据产业集聚区、湾区人工智能集聚地先行启动区,到搭建AI产业服务平台、数据供需对接平台,系列举措落地,既解决数字产业发展的空间载体问题,又破解技术应用的供需壁垒。在这背后,是南海对产业发展规律的深刻把握——以数字产业为纽带,推动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从“简单配套”向“生态融合”转变。
平台筑基:
搭建数字载体汇聚转型动能
如果说政策是转型的“导航仪”,那么平台就是转型的“发动机”。南海深知,数字产业发展需要优质载体支撑,制造业转型需要高效平台赋能。为此,南海集中力量打造一批高能级数字平台,为数字产业集聚发展、制造业数字化转型提供坚实支撑。
佛山市数据产业集聚区的落地,是南海打造数字产业核心载体的关键一步。未来,这里将成为南海数据产业发展的“核心引擎”,吸引数据治理、数据分析、数据交易等各类数据企业集聚,推动数据要素高效流通,为制造业数字化转型提供数据支撑。
尤为值得一提的是,湾区人工智能集聚地先行启动区已在2024年12月落地桂城,后续将加快AI企业聚集,构筑集研发、孵化、产业化于一体的产业生态。两大产业集聚区与各镇特色产业园形成“双核多点”、协同发展的格局。如桂城总部经济区聚焦AI算法研发,狮山镇依托制造业基础推动机器人应用,西樵纺织产业人工智能孵化创新基地,形成差异互补、共荣共生的产业生态,实现数智与制造的协同发展。
佛山市软信隐形冠军企业培育及人才孵化基地启动,将结合佛山制造业发展实际,重点孵化掌握核心技术、深耕细分市场的“专精特新”软信服务企业,目标是重点培育具有全国竞争力的软信领域“隐形冠军”。同时,基地还将定向培养和吸引软件开发、数据智能、工业互联网运营等紧缺人才,为南海数字产业发展提供稳定、高质量的人才供给,解决数字产业发展“人才短板”问题。
在数字技术赋能制造业方面,南海AI产业服务平台发挥着重要作用。该平台由科大讯飞负责运营,将系统梳理大模型在制造、服务等领域的应用场景,形成可复制的技术解决方案。例如,针对传统制造业生产效率低、管理成本高的问题,平台可提供智能排产、设备联网、质量检测等AI解决方案,助力企业快速实现智能化升级。此外,平台还将培育AI产业集群,构建区域AI创新生态高地,推动AI技术与制造业深度融合。
不仅如此,南海还搭建了数据与AI产品的供需对接平台,整合政府、企业、科研机构等多方资源,持续更新上架南海优质数据产品与AI应用场景,破解供需信息不对称、交易成本高的难题。通过该平台,制造业企业能快速找到适配的数字技术解决方案,数字技术企业也能精准对接市场需求,实现供需两端高效匹配,加速数字技术在制造业领域的落地应用。
这些平台相互联动、互为支撑,形成了“产业集聚+技术赋能+供需对接”的数字产业发展格局,为南海制造业转型汇聚了强大动能。
生态赋能:
政企银协同激荡转型活力
数字产业发展与制造业转型升级,不是政府或企业的“独角戏”,而是需要政府、企业、金融机构协同发力的“大合唱”。在此过程中,南海以“政企银三擎联动”为核心,为“智造强区”建设凝聚磅礴合力。
企业协同层面,数字大厦高品质生产性服务业结盟打造产业共同体。广东柯内特环境科技有限公司联合多家入驻企业签署合作协议,通过“盟友激励计划”筛选高成长企业,实现资源共建、风险共担、成果共享。例如,佛山早稻田科技与柯内特共建双碳产业创新中心,引入“绿碳数联”数字化平台,联合发起“双碳产业基金”,为绿色科技企业与碳减排项目提供支持,推动数字技术与双碳产业深度融合。
5个生产性服务业重点项目现场签署合作协议,涵盖教育、机器人、制造业等领域,打造多元行业标杆。如佛山市洛飞科技合伙企业和佛山市南海区米壳科技培训有限公司合作打造的洛基飞跃青少年人工智能平台,作为业界第一个AI智能体图形化积木编程开发平台,帮助学校高效开展AI特色课程。佛山市达衍数据科技有限公司与广东新华强玻璃科技有限公司合作的AI智能体流程识别模型与系统,构建了智能多模态数据处理与流程自动化系统,实现从数据采集到业务处理的全链路智能化。
金融支持层面,50亿元数据产业专项融资授信为数字产业“输血供氧”。在南海区人民政府办公室(金融)协调下,南海区政务服务和数据管理局携手五家银行推出专项授信计划,未来三年提供超50亿元额度,重点支持数据企业技术研发、市场拓展与产业链延伸。此举通过政银协同打通金融服务与数字产业的连接通道,缓解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让金融活水精准滴灌数字产业发展,为技术攻坚与场景落地提供资金保障。
政府服务层面,南海践行“有效市场面面俱到、有为政府随叫随到”的理念,打造一流营商环境。围绕数字产业发展全生命周期,政府提供精准政策服务,推动政策从“被动受理”向“主动推送”转变,确保好政策快速转化为企业发展动能;同时,构建 “开放协同”的产业社群,既支持龙头企业牵头开展关键技术攻关,发挥“头雁效应”,也培育“专精特新”企业深耕细分领域,形成“万马奔腾”的创新格局,促进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让数字产业在开放共享的生态中茁壮成长。
从政策引领到平台支撑,从企业协同到金融赋能,南海正以系统性思维推动数字产业与制造业深度融合。未来,随着数字产业生态的持续完善,南海将力争成为全国数产融合的标杆,为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书写“数字赋能”的崭新篇章。
看海寿岛千人“狂飙”
还有无人机表演、听歌会来加Fun!
“龙行佛山,最美两江”
2025佛山环两江自行车赛
将于10月26日开赛
怎么报到、领物资?哪里可以观赛?
比赛期间有哪些精彩活动?
九姑娘带你抢先看
Part 01
2025佛山环两江自行车赛
赛事指引
赛事流程
比赛时间:2025年10月26日6:40-12:30
比赛地点:佛山市南海区九江镇海寿岛
选手报到、物资领取
选手报到、物资领取时间:2025年10月25日(比赛前一天)10:00-20:00
选手报到、物资领取地点:佛山市南海区九江镇源林·九江龙舟公园
报到注意事项:
1.报到时须由运动员本人签署《自愿参赛免责承诺书》。
2.骑游组选手须于2025年10月25日(赛前一日)前往指定地点完成报到手续,领取参赛包及号码布,赛事当日2025年10月26日不设骑游组选手签到时间。
3.竞赛组选手须严格按照赛事日程完成赛前报到及检录,未按时检录者将取消参赛资格。竞赛组选手报到时需缴纳计时器押金200元,比赛完毕后经检查未损坏者予以退还。
赛事登岛/离岛管控及安排
管控时间:2025年10月26日(比赛当天)5:15-13:30
登岛/离岛人员安排:除嘉宾、工作人员、运动员、预约观众、海寿村民外,其他人员暂缓登岛。离岛人员非必要,尽量指引在12:30赛后离岛。
登岛核验机制:
在海寿码头实行区域围蔽,设置2个登岛核验点(即镇政府前集结区及海寿码头),具体安排如下:
(1)运动员凭“参赛号码牌”或报名订单必须在镇政府前集结区核验后登岛。
(2)嘉宾及工作人员凭证件在任意核验点核验后登岛。
(3)预约观众凭报名订单在任意核验点核验后登岛(报名费2元/人)。
(4)海寿村民由海寿岛村干部在海寿码头核验点辨认核验后登岛。
海寿岸离岛轮渡费用:
活动当天,所有参加活动人员离岛时在渡轮码头提供活动凭证(选手号码牌、预约观众手机订单、活动证件)可减免渡轮费用。
渡轮班次安排:
注意:
(1)选手如未在开幕式前抵达海寿岛主会场,仅可在赛事日程规定的通行时段内进入主会场区域,其余时间须服从现场交通管制,待道路开放后方可通行。
(2)骑游组采用限时骑行制,总时长50分钟,不设里程限制。选手可根据自身能力在规定时间内绕行海寿岛赛道。赛事结束后,选手可继续自由骑行,但需注意届时交通管制措施已解除,须遵守公共道路通行规则。
(3)赛事当日7:40-12:30海寿岛赛道实行严格封路措施。所有参赛选手、工作人员及授权车辆须凭有效证件通行,无关人员及车辆须服从现场交通指挥,绕行其他道路。
观赛点布局
赛道设3个观赛点,配备屏幕实时直播,供预约观众前往观赛:
观赛点1:海寿码头
观赛点2:主会场
观赛点3:海寿村委
鲜活九江,精彩不止于此
赛事期间(10月25日至26日)
九江还精心准备了
“骑遇九江”无人机表演
乐行时分听歌会
邀你来围观
Part 02
源林投资特约“骑遇九江”无人机表演
时间:2025年10月25日20:00-20:15
地点:佛山市南海区九江镇源林·九江龙舟公园
赞助单位:源林投资(广东)有限公司
2025佛山市环两江自行车赛开幕前夕,九江将在源林·九江龙舟公园举办“骑遇九江”无人机表演,以千架无人机点亮九江夜空,用流光溢彩的空中画卷为每一位破风前行的选手奏响序曲。
Part 03
乐行时分听歌会2025(九江海寿岛场)
时间:2025年10月26日10:30-11:30
地点:佛山市南海区九江镇海寿岛(2025佛山环两江自行车赛主会场附近)
2025佛山市环两江自行车赛比赛当天,赛事主会场旁将举办乐行时分听歌会,汪晨蕊、陈柏川、陆思恒等实力歌手将活力开唱,邀你来沉浸式欣赏九江美景、享受动听音乐~
微信
新浪微博
QQ空间
QQ好友
豆瓣
Facebook
Twit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