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行政处罚法正式施行!“首违不罚”要满足这三大要件
7月15日,新修订的行政处罚法正式实施。将行政处罚权下放到乡镇街道、延长行政处罚追责期限、完善行政处罚与刑事司法衔接机制……
这是行政处罚法1996年施行以来的第三次修订,在立法部门对新法作出的权威解读中,通过四个角度带您了解新行政处罚法的民生亮点。
满足三大要件,才能“首违不罚”
压线、不按规定停车……日常生活中,经常有“稀里糊涂”违法被罚款的现象。
而根据新修订的行政处罚法规定,初次违法且危害后果轻微并及时改正的,可以不予行政处罚。
“首违”如何界定?“首违不罚”又如何操作呢?
“行政执法的价值绝非‘为罚而罚’,而是要在惩戒违法行为的同时达到预防违法的实际效果。大力推行‘柔性执法’,对轻微违法者进行批评教育、劝诫同样也能起到防止和减少严重违法行为、降低社会危害性的作用。”
初次违法主要是指当事人在一定时间范围内,在同一领域、同一空间内第一次有某种违法行为。
行政机关实施“首违不罚”必须符合行政处罚法第33条规定的三个要件:即初次违法、危害后果轻微、违法行为人及时改正,这三个要件必须同时具备,缺一不可。
增强“首违不罚”可操性,强调要严格规范行政裁量权。“是否危害后果轻微和及时改正、‘可以不予处罚’,都赋予了行政机关较大行政处罚裁量权。”
各级行政执法部门要统筹做好免罚清单实施和规范行政处罚裁量权工作,对照法律法规,依据不同行政违法行为的事实、性质、情节、危害程度、实际后果等因素,按照合法、科学、公正、合理的原则,综合考虑法定裁量和酌定裁量因素,对行政执法行为种类进行逐条梳理、分类、细化,纳入行政处罚裁量基准管理,并适时组织评估,建立动态调整机制。
“两人执法”,全过程记录
在现行法律“执法人员不得少于两人”规定的基础上,新修订的行政处罚法将原来规定于“一般程序”一节的“两人执法”,调整到“一般规定”一节中,修改为“行政处罚应当由具有行政执法资格的执法人员实施。执法人员不得少于两人,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
“‘两人执法’的好处是,执法人员之间有合作、有配合、有制约、有监督,特别是在面对当事人执法时,可以减少不必要的争议。”
此外,修订后的行政处罚法规定了行政执法公示制度、执法全过程记录制度和重大执法决定法制审核制度。规定行政机关应当依法以文字、音像等形式,对行政处罚的启动、调查取证、审核、决定、送达、执行等进行全过程记录,归档保存。
据了解,司法部正在积极推进全国行政执法平台和行政执法监督平台建设,用信息化助推行政执法三项制度深入落实。
“一事不再罚”只针对罚款处罚
对当事人的同一个违法行为,不得给予两次以上罚款的行政处罚,这在1996年制定行政处罚法时就已明确规定。本次修法对“一事不再罚”原则作了进一步完善,针对实践中一个违法行为违反多个法律规范的情形,在坚持“一事不再罚”原则的基础上,增加规定“同一个违法行为违反多个法律规范应当给予罚款处罚的,按照罚款数额高的规定处罚”。
“一事不再罚”指的是不能给予两次及以上的罚款处罚,对于其他种类的处罚,还要看单行法律、法规的规定。
例如根据疫苗管理法规定,生产、销售的疫苗属于假药的,其处罚包括没收违法所得和相关物品、责令停产停业整顿、吊销药品注册证书、吊销药品生产许可证、罚款等,对于上述罚款之外的处罚种类,可以并罚。
把住五个“关口”,避免“暗中执法”
近年来,滥设乱设“电子眼”抓拍交通违法行为,产生“天量罚单”的事件多次引发舆论热议。通过“电子眼”进行非现场执法,有时存在设置地点不合理、不公开,监控设备不合格、不达标,记录违法信息不规范、不告知现象,群众对此颇有微词。
为保护当事人合法权益,着力解决电子技术监控设备执法不规范问题,新修订的行政处罚法对电子技术监控设备的质量要求、设置、使用和程序等作出全面规定,实现了五个“确保”,把住了五个“关口”——
确保采用非现场执法方式于法有据,把住“法律依据关”。行政机关具体在哪些领域、哪些情形下可以单凭电子技术监控设备收集、固定的违法事实实施行政处罚,应由法律、行政法规确定。
确保电子技术监控设备质量过关、性能完备,把住“质量关”。利用电子技术监控设备收集、固定违法事实的,应当经过技术审核,确保电子技术监控设备符合标准。
确保电子技术监控设备的设置科学合理、公开透明,把住“设置关”。利用电子技术监控设备收集、固定违法事实的,应当经过法制和技术审核,确保电子技术监控设备设置合理、标志明显,并要求将设置地点向社会公布,避免“暗中执法”。
确保电子技术监控设备记录内容准确无误、客观全面,把住“记录关”。电子技术监控设备记录违法事实应当真实、清晰、完整、准确。行政机关应当审核记录内容是否符合要求;未经审核或者经审核不符合要求的,不得作为行政处罚的证据。
确保电子技术监控设备记录信息有效告知当事人,把住“告知关”。既要及时告知,也要采取信息化手段或者其他措施,为当事人查询、陈述和申辩提供便利。同时强调不得限制或者变相限制当事人享有的陈述权、申辩权。
日前,桂城街道在平洲工业园提升指挥中心召开平洲工业园改造推进会议,部署下阶段平南、平东社区全民表决工作。桂城街道党工委书记岑灼雄要求,要凝聚共识,腾空间转型升级,在3年拆除整理土地超万亩的战绩下,桂城战队集结出征再冲锋,剑指千亩连片产业园,以“新空间、强产业、新都市”开启桂城高质量发展新征程。
有实力:
战绩满满再度披荆出征
在村改路上,桂城一直有着“闯将”般的担当。早在2006年,为破解“无地可用”的困境,推动产业转型升级,桂城开始推动村级工业园升级,以三旧改造为切入点,盘活村级土地资源,寻求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双赢的局面。
近年来,桂城贡献了多种较为成熟的改造方式,一是以瀚天科技城和天富科技城为代表的国有资产主导改造模式;二是以爱车小镇和澳门城为代表的连片改造、混合开发模式;三是以夏北整村改造为代表的旧村居旧厂房混合改造模式;四是以德鸿文汇创意园为代表的微更新、微改造模式;五是以军区农场为代表的挂账收储、收回出让模式;六是以石(石肯)大正小城为代表的集体建设用地入市开发模式;七是以南海新经济小镇为代表的社会资本投资改造模式;八是以桂城石(石肯)半月岛复垦复绿为代表的生态复垦复绿模式。
2020年,夏北永胜村旧村改造领跑全市,澳门城、爱车小镇开创全国“国有+集体”“出租+出让”混合开发模式的先河,夏北扇面产业中心成为全市首个由村投入资金开发建设、政府指引产业方向并实现招商引资落地的“工改工”项目,夏东涌口地块通过街道办事处介入统筹的模式,进一步优化“工改工”产业载体开发利用……
“桂城村改成效显著,3年来完成拆除整理土地超万亩,也锻就了一众猛将。”岑灼雄说,此次桂城战队再度披荆出征,誓要打赢这场村改攻坚战。
有压力:
兄弟镇街已现逐鹿之势
今年,南海正式吹响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号角,通过大整治、大腾挪,构建生产空间集约高效、生活空间宜居适度、生态空间山清水秀的自然资源空间新格局。
兄弟镇街纷纷动起来了,“大沥铁军”仅用8天时间就实现了河西片区改造项目厂房租约全清零,25天连攻四“城”;西樵4个村改项目集中签约,为高质量发展添砖加瓦;南海区全域土地综合整治联合执法“第一炮”在狮山打响;丹灶乘势而上,强力推进大金片区、城西片区改造;在不远处的顺德,早在2018年已将村级工业园改造定为“头号工程”,十大镇街完成应改尽改、应拆尽拆……
以往村改项目大多分散在多个村居,连片改造在桂城已不是先例。其中夏南片的村级工业园改造片区内包括天富科技城、南海新经济小镇、扇面工业区改造项目、清风路南北两侧的夏南二工业区改造及夏南一工业区改造,但这一部分的村级工业园改造片区约674.5亩,仅是平洲工业园的六分之一。再加上平洲工业园土地权属涉及桂城多个社区,包括平东、平南、平北、江滨东一东二、东区、中区社区,土地性质复杂……一系列的难题为此次攻坚增添了不少压力。
有动力:
先进制造业助推桂城发展
打开地图可见,平洲工业园位于桂城街道三龙湾大道(原魁奇路东延线)沿线,东至泰山路,南至三龙湾大道,西至五斗桥,北至东平水道,西有广珠西线,南有三山立交,东有在建的南海有轨电车1号线,未来将连接广州南站。工业园的东北侧有佛山先进制造科学与技术的广东省实验室——季华实验室。
南海区第十四次党代会提出,桂城街道要扛起中心城区的责任担当,充分发挥“三湖”联动优势,打造成为城市客厅典范、总部经济样板、广佛同城标杆。根据区委区政府的部署要求,桂城要发力位于文翰湖片区的平洲工业园改造,承接季华实验室溢出效应,打造先进装备制造业等创新与智造汇聚的高端平台。
12月以来,桂城成立平洲工业园提升指挥中心,研究制定改造方案、表决办法、基层情况排查、股东代表座谈会,一切准备工作正有条不紊地推进中。据了解,全民表决将率先在平东和平南两个先锋社区进行。
岑灼雄表示,要借力全区全域土地综合整治的东风,以“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的信念和一往无前的洪荒之力,调动全街道的党员、干部、群众,大力推进连片村级工业园改造、连片工业用地整备,全力以赴交出让人民满意的村改答卷,以“新空间、强产业、新都市”开启桂城高质量发展新征程。
作为全国唯一的“武术之城”
武术已成为佛山市师生喜爱的
一项传统体育运动项目
近日,全市校园武术(咏春)骨干教师
集中培训“涨技能”
为全面促进校园武术的开展
大力推广校园咏春拳等特色项目
进一步增强师资保障
“发展校园武术,是进一步加快新时代学校体育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一环,也是落实‘双减’工作的一部分。”在12月10日举行的开班仪式上,佛山市教育局副局长胡英表示,各级教育部门要高度重视学校体育,切实把学校体育摆在“五育并举”重中之重,抓紧抓实抓好,通过推进校园武术(咏春)特色项目,促进学生以武育德、以武益智、以武养性、以武强志、以武展美、以武悦心,让武术惠及更多学生。
胡英强调,希望各学校以本次培训为契机,做到聚焦“教会”强化课堂教学主阵地作用、聚焦“勤练”强化咏春锻炼、聚焦“常赛”强化校园武术(咏春)竞赛体系建设,把校园武术特别是校园咏春作为特色项目去打造,着力加强对校园武术(咏春)特色项目建设的统筹领导,进一步加强武术(咏春)师资队伍培训培养,不断完善咏春普及推广课程设置,全力打造佛山校园武术(咏春)特色品牌。
本次培训班由佛山市教育局主办、广东省武术协会指导,采取大课间展示、教学观摩、专家专题讲座等灵活多样的方式对学员进行授课。“通过武术训练,可以培养青少年优良品质,让他们拥有强健的体魄和勇敢顽强的精神。”广东省武术协会科研部执行部长徐海亮介绍,省武术协会将从武术发展的规划和设计、师资培训、宣传渠道、证书考级、武术技能比赛等方面对佛山校园武术工作给予大力支持和配合。
近年来,佛山市教育局以咏春拳的推广普及为抓手,全面促进校园武术(咏春)的发展。结合实际情况,从2022年开始,佛山将利用三年的时间创建不少于50所佛山市校园武术特色学校和不少于20所佛山市咏春特色学校。
微信
新浪微博
QQ空间
QQ好友
豆瓣
Facebook
Twit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