岭南街:与法同行“典”入人心——和平社区《民法典》宣讲活动(图)
(图:宣讲活动现场照片)
为了引导居民群众认识到民法典既是保护自身权益的法典, 也是全体社会成员都必须遵循的规范,养成自觉守法的意识,形成遇事找法的习惯,切实加强民法典的学习宣传教育,推动民法典学习宣传走入日常生活,走入居民群众。2023年5月26日上午10点,和平社区邀请社区张红霞律师给社区居民开展与法同行“典”入人心《民法典》宣讲进社区活动。
活动中,张律师向居民解读了《民法典》亮点,并对权益保障法、高空抛物、个人信息受保护等与居民生活息息相关的方面开展了普法宣讲,结合身边的真实案例,形象生动的为居民解读法律问题,引导居民学习法律知识,通过法律知识保护自己的权益不受损害。
此法《民法典》宣讲活动,不仅提高了辖区居民的法律意识、还使居民懂得了知法、懂法、守法、用法的重要性,引导居民在任何时候都要依法办事,以理性、合法的形式表达利益诉求,营造和谐文明的法治范围。

(图:居民群众参观广州铁路博物馆)
(图:居民群众参观詹天佑故居纪念馆)
传承历史,启迪未来。在广州这“小小”的城市里面,既有“中国铁路之父”的故居,还有作为传承铁路历史文化的铁路博物馆,我们感到无比的激动。扬仁东、扬仁西社区在2023年5月29日上午开展参观“詹天佑故居纪念馆和广州铁路博物馆”的居民活动。
第一站,我们先到广州铁路博物馆进行了参观学习。广州铁路博物馆承担了传承铁路历史文化的责任,在这里,那些无声的铁路文物记录了时光的流逝,也记录了时代的变迁。居民群众透过厚重的年代、深远的故事了解了铁路的历史变迁,重温了改革开放铁路的发展历史。
第二站,我们到了詹天佑故居纪念馆,学习了解了“中国铁路之父”詹天佑的事迹。詹天佑故居纪念馆馆内陈列的生平事迹、微型的“人”字铁路和八达岭长城”,加强了居民群众对“中国铁路之父”的认识,勾起了青少年时代的回忆。
本次活动,有效调动了广大居民参与社区建设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在增强其参与社区自治建设的同时,提高大家对社区的归属感和幸福感。
(图:能力提升培训班开幕式)
(图:学员认真听课)
(图:市退役军人服务中心张婕讲课)
(图:市退役军人权益维护中心许莉莎讲课)
5月29日,2023年荔湾区退役军人服务中心(站)第二期工作人员能力提升培训班在花地湾党群服务中心举行,全区退役军人服务中心(站)工作人员共231人参加。
荔湾区退役军人事务局深入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退役军人工作重要论述,以及省、市高质量发展大会精神,深入推进退役军人服务中心(站)能力提升三年行动工程,牢固树立以退役军人为中心的工作理念,坚持建强服务机构、夯实服务基础、强化服务能力、提升服务质量,努力实现“让军人成为全社会尊崇的职业,让退役军人成为全社会尊重的人”的工作目标,持续提升基层服务保障能力,推动退役军人工作高质量发展以及“五种力量”建设。培训指出,一是要以强烈的政治敏锐性和时代使命感,努力开创退役军人工作高质量发展新局面;二是要提高政治站位,不断增强做好退役军人工作的政治自觉行动自觉;三是要找准工作发力点,有效推动年度工作落地落实;四是要抓住工作关键点,实现服务保障水平整体提升。
此次培训,市退役军人服务中心张婕围绕如何推进服务体系高质量发展进行了深入地研讨交流;市退役军人权益维护中心许莉莎深入解读了《广州市志愿服务规定》,动员全区退役军人服务体系工作人员进一步解放思想、团结奋进、真抓实干,以更高的站位、更高的标准、更大的决心,全力以赴推动退役军人服务保障工作高质量发展。
下一步,荔湾区退役军人服务中心将以此次培训为契机,努力建设一支政策水平高、业务素质硬的退役军人工作服务队伍,不断提升服务能力,提高服务质量,为推动全区退役军人服务保障工作高质量发展再立新功、再创佳绩。
微信
新浪微博
QQ空间
QQ好友
豆瓣
Facebook
Twit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