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管廊建设 广州拟采取政府出资、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企业投资三种模式
吸引社会资本参与管廊建设
5月30日,广州中心城区地下综合管廊工程全线贯通,未来的管廊将怎么建?记者了解到,广州拟采取政府出资、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企业投资三种建设模式,发挥市场作用,吸引社会资本广泛参与,建设资金还要积极争取上级优惠政策。目前,《广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推进地下综合管廊建设的实施意见(修订草案征求意见稿)》(简称《意见稿》)正在公开征求民意。
这些地段要优先建设管廊
《意见稿》明确了规划建设管廊区域。本市各类园区、成片开发区域的新建、改建、扩建城市主干道路要根据功能需求,因地制宜同步建设管廊;老城区要结合旧城更新、道路改造、河道治理、轨道交通建设、地下空间开发等,因地制宜、统筹安排管廊建设。
5月30日贯通的环城地下管廊沿着地铁十一号线建设,这正是《意见稿》要求优先建设的类型。其中提到,在交通流量较大、地下管线密集的城市道路、轨道交通、地下综合体等地段,城市高强度开发区、重要公共空间、主要道路交叉口、道路与铁路或河流的交叉处,以及道路宽度难以单独敷设多种管线的路段,要优先建设管廊。
《意见稿》提出,已规划纳入管廊范围的相关管线必须入廊(经技术分析无法入廊的管线除外),对申请在规划管廊以外直埋管线的,规划部门不予许可审批,道路行政管理部门不予掘路许可审批,建设部门不予施工许可审批。对于既有管线的抢修等运行维护申请不受上述限制,但应根据实际情况逐步有序迁移至管廊。
根据《意见稿》,管廊建设资金可通过纳入储备土地前期开发费用、财政补贴、收取入廊费、配建设施租售收益、政策性贷款、社会融资等方式筹集。
同时,争取国家和省优惠政策,应申请纳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管廊建设项目储备库,并积极申请利用国家专项建设基金和中长期贷款,并按规定享受相关税费减免,贷款期限不超过30年。
《意见稿》明确了市区分工原则。管廊项目红线跨两个及以上行政区的,以及纳入市政府重点项目的,原则上由市政府主导建设;仅位于1个行政区内的,原则上由项目辖区政府主导建设,确有困难的,由辖区政府报市政府另行明确。
详解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建设模式
《意见稿》提出,现阶段广州市地下综合管廊建设宜采用的三种建设模式:政府出资、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企业投资。《意见稿》明确表示,坚持政府主导,加强机制创新,发挥市场作用,吸引社会资本广泛参与。
三种模式之中,《意见稿》使用了最大篇幅介绍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模式。该模式通过招标、竞争性谈判等竞争方式,依法选择管廊项目社会资本方,再由其与政府出资代表(若有)组建项目公司投资建设。
项目资本金由项目公司的股东利用自有资金出资。资本金以外部分,项目公司可由股东投资,也可依法依规向金融机构进行融资等,如项目公司融资时需要另外增加信用担保等条件,应由社会资本负责提供,地方政府不以任何方式提供担保,相关债务不得由财政资金偿还,也不得将偿债责任转嫁给财政、新增地方政府隐性债务。
在项目管理环节,相关职能部门应在综合考虑管廊建设和运营费用、投资回报和管线单位的使用成本等因素基础上,依据经本级政府批准的项目实施方案、合同与项目公司签订合作协议,并按规定纳入财政部PPP综合信息平台项目库管理。管廊在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期内(一般不超过30年),通过收取入廊费、收取运营管理费、收取维修基金、配建设施租售收益、财政可行性缺口补助等方式,平衡管廊建设运营成本及合理收益。
国内在建最大地下综合管廊贯通
串联广州中心城区变电站、自来水厂、通信枢纽
5月30日,随着盾构机刀盘破壁而出,环城一周、全长45.7公里的广州中心城区地下综合管廊工程全线廊体顺利贯通,这是目前国内在建的规模最大、最长的地下综合管廊。环城管廊沿地铁十一号线(市区环线)建设,穿越海珠、天河、白云、越秀、荔湾5个主城区,串联中心城区变电站及各大自来水厂、通信枢纽,打通新老城区“生命线”主动脉,为构建国际领先的新型基础设施体系,推动广州高质量发展,全面建设品质、宜居、韧性、智慧广州提供了有力支撑。
城市“生命线”入廊,有效减少路面开挖
地下综合管廊,是建设在城市地下,用于集中敷设电力、通信、广播电视、给水等市政管线的公共隧道。综合管廊建设补齐了城市基础设施“短板”,是构建智慧城市的重要载体,在综合管廊内实现对城市生命线的信息化、可视化、智慧化管理。
相较传统直埋敷设,管线在管廊内具备良好的运行环境,可有效延长管线使用寿命,管线的安装、扩容和维修更换也均可在管廊内进行,能有效减少道路路面开挖频次。在防震减灾、提高城市安全韧性和综合承载力、集约高效利用土地资源等方面也发挥了重要作用。
环线将连通变电站、自来水厂及加压泵站
广州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结合重点发展区建设、老城区改造、城市更新、道路及轨道交通规划建设等,因地制宜有序开展综合管廊建设,扎实推进城市建设高质量发展。目前全市累计开工建设管廊310公里,建成投入使用90公里,在建管廊220公里,初步形成“以中心环线为核心、以若干放射线为延伸、干线支线缆线相结合的综合管廊骨架系统”。
环城管廊是广州市管廊骨架系统中重要一环,全长45.7公里,是目前国内在建的规模最大、最长的地下综合管廊。建成后将连通18座规划变电站、11座现状变电站、12座自来水厂及加压泵站,大幅提升老城区供电、供水的保障和应急能力,实现全市供电供水的综合平衡和远程调度。
(图:荔湾分局常态化主动联系企业、提前介入环评工作,提升审批服务效能)
(图:荔湾分局领导到市、区重点建设项目现场踏勘,开展“一对一”环保帮扶指导问诊)
(图:政务服务中心咨询窗口为群众、企业提供办事指南)
2023年以来,广州市生态环境局荔湾分局深化推进环评领域“放管服”改革,着力营造“环评服务+营商发展”双优环境,围绕服务企业全生命周期发展,做精做优环评服务,助推生态环境和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双促进、双提高。
全面推进生态环境分区管控实施应用,坚决筑牢生态安全屏障
全面推进“三线一单”(生态保护红线、环境质量底线、资源利用上线和生态环境准入清单)生态环境分区管控实施应用,印发《广州市荔湾区生态环境保护委员会办公室关于推进“三线一单”实施和落地应用的通知》。荔湾区划分“1优先6重点”7个环境管控单元,将“三线一单”生态环境分区准入要求作为重要依据,为区域资源开发利用、产业空间布局、城市建设重大项目选址等方面,提供更趋合理的科学指导、精准引导。提前介入重点项目环评工作,确保项目建设在产业政策、选址选线、功能定位等方面满足环境保护要求,从源头防范生态环境风险。2023年以来,共完成建设项目环评审批15个,其中广州市“攻城拔寨”项目2个;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和“三同时”执行率达100%。
不断提升建设项目环评服务水平,树立常态化主动服务企业意识
环评审批是建设项目依法开工建设前必须完成的重要一环。树立主动联系、服务大局意识,畅通政企沟通渠道,用心用情解决企业“急难愁盼”问题。开辟重点项目环评审批“绿色通道”,细化责任分工、专人跟踪办理,实施“一项目一台账”管理。分局主要领导多次深入市、区重点项目现场踏勘,开展“一对一”环保帮扶指导问诊,先后推进了白鹅潭大道(上涌直街—信义会馆段)项目、慧心大健康产业园等重点建设项目环评审批工作,最大限度地压缩审批时限,确保环评审批环节不成为项目开工的障碍,护航项目顺利落地。同时,针对荔湾区常见建设项目环评类别、环评手续办理流程等管理规定要求,制定了《广州市生态环境局荔湾分局环评审批业务手册(2023年版)》,并转发至区内相关部门及各街道。通过部门联动合作,把环评服务保障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大局,疏通营商环境堵点,激发市场活力。
强化建设高效监管服务效能,构建便民利企良好营商环境
统筹推进优化营商环境与生态环境监管深度融合,同步强化事中事后监管。对主要涉及环境影响因子单一、环境治理措施成熟、环境风险可控的行业,规范环境影响报告表编制,明确“名录之外无环评”。加强对建设项目环境影响登记表的管理,对备案的登记表开展全覆盖审核。当好中小微企业健康发展的“引路人”,对需不需要做环评、做什么类别的环评指导正确方向,既做到依法依规,又不走弯路。在区政务服务中心咨询窗口准备了《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表)审批申报指引》《建设项目环境影响登记表网上备案指南》,提供线上、线下零距离指导,切实做到少跑动、减材料、省时限。紧密结合职能职责,提升审批服务效能,持续优化生态环境与营商环境,协同推进荔湾高质量发展。
民法典点亮广州塔
今年5月是第三个“民法典宣传月”。5月28日下午,由广东省委依法治省办、省普法办、省公安厅、省司法厅、省应急管理厅、省国资委、省妇联主办,省落实普法责任制厅际联席会议成员单位、广州市司法局、省律师协会、广东南方电网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广州市城市建设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协办的“美好生活·民法典相伴”2023年广东省民法典宣传主场活动在广州花城广场(南广场)开启。
活动以全新的“游园打卡”形式举行,花城广场内设置了互动观赏区、法治展览区、法律咨询区、趣味普法体验区、法治文艺展演区等五大法治文化打卡专区,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法治宣传、趣味十足的法治体验活动、专业贴心的免费法律咨询服务吸引了大批市民前来围观体验。
广州普法专区作为广州市司法局打造的民法典宣传特色亮点在活动现场进行了专题展示。
专区内还特别设置了“美好生活·民法典相伴”——民法典知识有奖竞答环节,由律师、媒体和专业人士等组成普法宣讲员团队,精心布置了上百条的法治“灯谜”,内容涵盖了民法典中关于相邻关系、婚姻家庭、侵权责任等与市民群众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各项规定,帮助市民群众更好地了解和体会民法典是如何影响我们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的。
此外,活动现场还特别邀请了广州市剪纸协会会长于中民前来“坐镇”,为猜中法治“灯谜”的市民群众送上极具特色的法治宣传品——“民法典创意剪纸”。
活动当日,尽管天气炎热,但前来参与竞答的群众却“热度”不减。男女老少挤满了专题展示区,现场可谓是门庭若市、人气爆棚!大家为了将如此有纪念价值的剪纸作品收入囊中,纷纷开动脑筋,“典”燃脑力。
作答正确后,普法宣讲员便会送上法治宣传品并向其讲解该题目中所涉及到的民法典相关知识,让前来参与的群众在一次次的作答中收获实用的法律知识,在一遍遍的尝试中领略独特的法律魅力。
与此同时,现场活动还在“广州普法”各大短视频平台进行了实时同步直播,吸引了近万名网友在线观看,做到“线上+线下”齐发力,收获了良好的普法效果。
为了更好地让民法典走到群众身边、走进群众心里,在本年度的“民法典宣传月”期间,广州市司法局精心策划、积极组织开展多种形式的民法典宣传活动,着力打造上下联动、广泛参与的民法典普法格局,大力推进民法典进社区、进学校、进企业、进单位、进军营、进网络,宣传讲解记得住、用得上的民法典知识,促进民法典精神深入人心。
作为“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公民权利保护的宣言书,民法典在社会治理方面起着固根本、稳预期、利长远的作用。有了民法典的指引和陪伴,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显著增强,以良法促善治成效进一步彰显,广大普法工作者用心用情用力灌溉的“民法典之花”正在绽放。
广州市民法典宣传亮点合集
民法典原创主题宣传片
被司法部转载录用
短片融入“绿色”原色
标清不能播放,切换为高清
以“绿美广州、和谐共生”为创意
向观众呈现
微信
新浪微博
QQ空间
QQ好友
豆瓣
Facebook
Twit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