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站点
> 黄埔讲古堂第十一期开讲:探寻柯拜船坞的前世今生
详细内容

黄埔讲古堂第十一期开讲:探寻柯拜船坞的前世今生

时间:2023-06-06     人气:216     来源:黄埔融媒     作者:
概述:......

  4.png

  中国近代船舶修造业的发端地,我国第一支产业工人队伍的诞生地,2018年被列入第一批中国工业遗产保护名录的第一位,它就是柯拜船坞。近日,在广州市黄埔区长洲岛上的柯拜船坞旧址,“活力史志话广州”黄埔讲古堂第十一期活动开讲,邀请黄埔军校纪念中学历史老师林思雨作为讲古人,以“一潭碧水话柯拜 黄埔造船耀珠江”为主题,与学校师生代表以及中船黄埔文冲船舶有限公司的职工代表一同探寻柯拜船坞的前世今生。

  一潭碧水话柯拜:柯拜船坞的两个“第一”

  要了解柯拜船坞的源流,就要追溯到将近三百年前。

  “清乾隆二十二年(1757),清政府当时的通商地点设在广州。黄埔港成为办理卸货、通关和回程种种手续的唯一地点。”在讲古堂的现场,林思雨展示了当时黄埔江面的壮观景象。“黄埔一带形成了‘夷舟蚁泊’,经常停泊着100多艘船只,绵延数里之长。”黄埔港的地理优势,是柯拜船坞后来能成为中国近代第一座石船坞的重要基础。

  随着船只更迭和相关技术的进步,在木帆船时代能够完成船只维修的村民已不能胜任汽轮船维修工作的需要。“1845年,英国派来了约翰·柯拜。他将黄埔水道与新洲水道汇合处的一个泥船坞,改造成花岗岩砌成的石船坞。这就是后来的‘柯拜船坞’。”林思雨说,柯拜船坞的出现有着重要的里程碑意义,这是外国人在中国投资建设的第一个船坞,也是中国近代第一座石船坞,标志着中国近代船舶修造业的发端。

  船坞升级改造,船舶工人也有专业化的需求。与柯拜船坞成为第一座石船坞几乎同时,中国第一支产业工人队伍也建立起来。约翰·柯拜在修造柯拜船坞的时候,雇用了一批当地人和当过外轮海员的中国人为工人。经过工人们的努力,黄埔船坞的铁壳汽轮维修水准,很快提升到大英轮船公司所要求的标准。而柯拜雇用的这批中国工人,也成为了当时中国第一支产业工人队伍。

  两次鸦片战争后,“洋务运动”带来了船舶制造的兴盛。在现场,林老师介绍了长洲岛上的第一位总工程师——中国“蚊子船”(伦道尔式炮艇)之父温子绍。作为广东近代官办军工业创始人,他推崇科学技术,是惠民利器的知识分子代表。温子绍对仕途和经济都不感兴趣,只痴情于西洋工艺制造。

  “炉火正红,锤声叮当。蚊子船的零部件在船工的手里被打造着,这是长洲岛诞生的第一条船,是真正的广东制造。”林思雨说。

  黄埔造船耀珠江:柯拜船坞重焕生机

  以史为鉴,开创未来。1949年10月16日,解放军接管黄埔海军造船所,船厂重获新生。

  跨越三个世纪,黄埔文冲船厂作为华南船舶工业明珠、基业长青,从建国初的单一的军品建造,发展成为军民并举、造修结合、多元发展、创新驱动的船舰智造,构建了海洋防务装备产业、船舶海工装备产业、科技应用产业等三大产业集群,经济规模达到百亿级别。目前,黄埔文冲船厂是华南地区军用舰船、特种工程船、海洋工程、公务科考船及商货船的主要建造基地,也是目前我国疏浚工程船和支线集装箱船建造的龙头企业。

  林思雨展示了黄埔文冲船厂长洲厂区、文冲厂区、龙穴厂区和中山厂区的远景图片,在她娓娓道来的“历史课”里,观众感受着从柯拜船坞到黄埔文冲船厂的时光交错和时代变迁。黄埔军校纪念中学党总支书记朱欣川表示,这次活动是学校与企业的双向融合,是教学模式的创新,学生走出课堂,通过听故事的形式深刻了解中国船舶工业从起源、发展到壮大的艰辛历程,培养了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时代责任感,很有教育意义。

  在场的黄埔文冲造船厂职工们更是心潮澎湃。中船黄埔文冲船舶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向辉明说:“公司是我国历史现存最悠久的船舶企业,在我国近代史、革命史、军工史、船舶发展史上留下光辉的足迹。面向未来,我们将不忘报国初心,牢记强军使命,服务国家战略,坚持高质量发展,努力将公司建设成为研发、制造与服务一体的世界一流船舶企业。”

  (焦婵娟、林暂石)

附件下载:
(声明: 网站所收集的部分公开资料来源于互联网,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本站部分作品是由网友自主投稿和发布、编辑整理上传,对此类作品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