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头羊”助力产业领跑行动计划系列活动之“走进北交所”成功举办
为进一步提高资本市场服务实体经济发展的能力,加速助力优质企业利用多层次资本市场做大做强,8月11日,省、市地方金融监管局会同有关部门共同组织广东省重点后备上市企业开展“走进北交所”交流活动。本次活动共有29家优质企业参加,其中广州企业10家。省地方金融监管局副局长倪全宏、市地方金融监管局副局长徐秀彬出席了本次活动。
活动座谈环节,北京证券交易所(以下简称“北交所”)董事长周贵华、副总经理孙立及上市发展部、挂牌审查部有关专家与各位企业家、政府单位代表进行了座谈,为企业走向资本市场提建议、“开良方”,坚定企业赴北交所上市的信心,力促广东企业早日进入高质量发展“快车道”。培训环节,北交所专家对北交所上市政策、新三板挂牌审查政策及直联审核机制等进行了详细解读,明确了企业赴北交所上市的路径、流程及审核要点,使得参与企业对上市预期有了清晰的目标。
活动上,市地方金融监管局副局长徐秀彬介绍了广州企业上市工作开展情况。截至2023年7月末,全市现有境内外上市公司224家,其中6家企业在北交所上市;现有新三板挂牌企业227家,其中创新层65家、基础层162家;北交所拟上市企业已过会2家,在审3家,9家正在接受广东证监局辅导,另有一批优质企业正在培育中。此外,广州市拥有高新技术企业数量超过1.2万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249家;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3585家、市级5597家,这与北交所服务创新型中小企业发展,重点聚焦制造业单项冠军、隐形冠军、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瞪羚企业等的定位高度契合。
日前,广州发布新一轮“领头羊”助力产业领跑行动计划,提出了力争3年新增境内外上市公司75家、新增境内外上市公司中高新技术企业及专精特新企业占比超50%、三大新兴支柱产业及五大新兴优势产业领域新增上市公司超40家、上市公司超20家的区达到6个以上等具体目标,进一步加大对企业上市的扶持力度。下一步,市地方金融监管局将加强与全国股转系统 北京证券交易所华南基地合作,积极推进区域股权市场“专精特新”专板建设,对照北交所的申报条件,动态筛选我市符合条件的企业开展培育工作,推动更多优质企业赴北交所上市,促进北交所“广州板块”高质量扩容。
近日,随着广州市黄埔区(广州开发区)构建社会保险费争议联合处置机制工作方案落地,黄埔区16街1镇综治中心均已建立社会保险费争议联合处置中心,加上早在2022年8月进驻黄埔区社会治理综合服务中心的区一级社会保险费争议联合处置中心,黄埔区实现社会保险费争议联合处置在区、镇(街)两级的全覆盖。
缴费人如有因用人单位可能存在应当按照有关法律规定为职工参加社会保险而未参加、已申报未按时缴纳社会保险费、已缴纳社会保险费但申报的缴费基数与实际不符以及其他社会保险费征缴方面争议纠纷,可就近到用人单位注册地所属各镇(街)综治中心的社会保险费争议联合处置中心提交受理,也可到区社会治理综合服务中心提交受理。区、镇(街)两级社会保险费争议联合处置机制将会通过平安黄埔智慧治理平台实现相关资料的跨部门线上流转,让缴费人反映诉求“只进一扇门,最多跑一地”。
“自去年3月我们首次在新龙镇试点建立了镇一级的社会保险费争议联合处置中心起,就一直在探索构建区、镇(街)两级全域覆盖的社会保险费争议联合处置机制。”黄埔区(广州开发区)税务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今年在区委政法委的协助统筹下,我们与区公安分局、区司法局、区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区政府服务数据管理局、区信访局、区法院、市医保中心黄埔分中心、各镇(街)等多部门打破壁垒、通力协作,共同构建起社会保险费争议处置的基层共治‘同心圆’。”据悉,区一级社会保险费争议联合处置中心目前已受理165宗社保费争议事项,为280多位缴费人化解争议。
“镇(街)是基层社会共治的小单元,试点建立社会保险费争议联合处置中心是基层共治和便民服务的一种探索和实践。”黄埔区(广州开发区)税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我们延伸职能下沉到每个镇(街),与群众需求相对接,让他们在家门口便可解争议、办实事,通过提升基层政府综合治理能力,不断增强他们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促进社会公平和谐稳定。”
8月10日,广州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召开“高质量发展·看营商环境”新闻发布会,正式发布《广州市建设国际一流营商环境标杆城市 助力产业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广州营商环境改革6.0),市发展改革委、市司法局、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市市场监管局、市政务服务数据管理局、黄埔区(广州开发区)等相关单位负责同志出席会议,对方案进行解读并回答记者提问。
发布会上,市司法局党委委员、副局长谭祥平围绕广州市大力提升法治化水平、营造护航产业高质量发展法治环境的具体做法,回答了记者提问。
“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近年来,广州市非常重视法治与产业的有机融合,专门发布了广州营商环境改革6.0。
以良法促善治
努力消除制约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制度障碍
广州早在2020年就出台了粤港澳大湾区首部营商环境地方性法规《广州市优化营商环境条例》,目前全市地方性法规和政府规章涉营商环境的占比达80%。
接下来,广州将持续加强配套制度体系建设,制定出台更多服务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政策法规,为市场主体营造稳定、公平、透明、可预期的法治化营商环境。
充任法律顾问
助力依法科学决策
一方面,广州在全国率先试行政府部门首席法律顾问制度,不断提高解决产业高质量发展实际问题的能力。目前,市政府及其工作部门共有法律顾问358名,全市已实现市、区、街(镇)、村(居)四级法律顾问全覆盖。
另一方面,不断发展壮大律师行业,聚焦营商环境指标,举办“广州律师看营商环境”系列论坛,充分发挥律师的专业特长为促进产业高质量发展建言献策。
监管包容审慎
让行政执法既有力度又有温度
自2020年以来,广州在全国率先推行市场轻微违法经营行为免处罚免强制“双免”清单模式。目前,全市各有关单位已累计发布“双免”清单事项449项,涉及市场监管、交通、文化、城管、生态环境等多个执法领域。
下一步,广州将全面深入推行行政执法减免责清单制度,不断完善轻微违法行为容错机制,进一步激发市场主体活力。
优化法律服务
提高营商环境法治软实力
坚持服务导向,继续推进广州湾区中央法务区“一中心三片区”建设,以白云为中心,协同天河、海珠、南沙片区错位发展、有机联系,推动建立具有国际影响力和全球竞争力的广州核心法治生态圈。
同时,大力加强营商环境政策宣介,提升市场主体对营商环境政策的知晓度、满意度和获得感。今年上半年,“广州普法”融媒体平台通过发布推文、开展普法直播、发布短视频等方式开展普法宣传,总播放量达到6.32亿次。
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
健全完善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机制
广州全市目前共建有各类人民调解委员会3414个,已实现镇(街)、村(居)民委员会人民调解委员会全覆盖。今年上半年,全市各类人民调解组织开展矛盾纠纷排查预防化解10.33万次,调解成功率达97.15%。
接下来,广州将不断织密人民调解组织网络,健全完善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格局,促进矛盾纠纷就地化解,为建设国家营商环境创新试点城市创造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助力。
微信
新浪微博
QQ空间
QQ好友
豆瓣
Facebook
Twit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