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发力“四个聚焦”为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法治保障
8月11日,广州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召开“广州民营经济20条”政策解读会,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意见》,深入解读《广州市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若干措施》(即“广州民营经济20条”),市发展改革委、市司法局、市科技局、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市法院、市市场监管局、市工商联等相关单位负责同志出席会议,对政策进行解读并回答记者提问。
解读会上,市司法局党委委员、副局长张建山围绕广州市为推动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营商环境优化提供法治保障的具体举措,回答了记者提问。
近年来,广州为激发民营经济组织活力和创造力,持续发力“四个聚焦”,做好促进广州市民营经济发展的制度供给,破解广州市民营经济发展涉及的要素保障、规范引导、权益保护和创新发展等方面的问题,为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法治保障。
聚焦民营经济痛点难点
破解制约民营经济发展的难题
坚持问题导向和效果导向,探索解决市场主体长期反映强烈的痛点、难点、堵点问题。从民营企业最关注的土地、资金、人才及平等准入等难题出发,完善土地供应保障制度,融资和人才支持制度,全面落实公平竞争政策制度;打造公平透明的营商环境,依法保护民营企业产权和企业家权益,着眼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建立健全规范化、常态化、数字化的政企沟通机制,引领良好政企生态。
聚焦民营经济发展新挑战
夯实新业态新行业的发展基础
立足民营经济发展需要,聚焦民营企业面临的创新人才紧缺、创新资金短缺、创新产品难推广等问题,支持民营企业数字化转型和技术改造,助力民营企业创新发展;注重培育“专精特新”企业,及时填补空白点、补强薄弱点,推动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健康发展;支持民营经济组织实施品牌发展战略,引导民营经济组织在重点领域和行业打造区域品牌、特色品牌。
聚焦民营经济组织需求
提供民主、科学、精准的制度设计
建立线下线上联动机制,畅通和拓宽社情民意表达和反映渠道。通过实地调研、公开征求社会意见、举办座谈会、专家论证会等方式,广泛听取大中小民营企业、专业批发市场、个体工商户、行业协会、商会等各方意见。
搭建听取企业意见“直通车”,深度听取企业诉求,让制度真实反映市场主体意愿,力求用“干货”举措为民营经济发展助力,找准法治保障民营经济的“广州模式”。
聚焦民营经济发展环境
持续完善包容审慎监管机制
优化监管方式,根据民营经济组织的行业属性、信用情况等实行分类监管,深入推行行政执法减免责清单制度和企业合规免责清单制度,不断完善轻微违法行为容错机制。
自2020年以来,广州在全国率先推行市场轻微违法经营行为免处罚免强制“双免”清单制度。目前,全市各有关单位已累计发布“双免”清单事项449项,涉及市场监管、交通、文化、城管、生态环境等多个执法领域。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3年12月召开的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上指出:“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中国传统社会的根基在乡村,乡土文化构成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基础层面。随着城镇化的快速推进,古村落日渐消失,留住和再现古村落文化迫在眉睫。为推进《关于在城乡建设中加强历史文化保护传承的若干意见》,贯彻落实《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条例》《广州市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条例》相关规定,广州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从化区分局稳步推进从化区10个传统村落保护发展规划进程,加强对历史建筑、传统风貌建筑的巡查保护、科学利用与数字服务支持,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全面实施“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提供坚强有力的规划资源力量。
勤查勤访,定期监控防微杜渐。为掌握传统村落动态情况,从化区分局要求镇街、村委每月一次巡查,并及时报送巡查表。巡查过程如发现存在问题立即落实整改,如发现有违反名城条例对历史文化保护对象进行破坏性行为的,各镇(街)执法部门立刻按法律法规要求进行处理。每次巡察犹如“千里眼”、“显微镜”,既能对古村落进行定期监控,又能防微杜渐,及时查找传统建筑保护中村存在的问题,直逼“病灶”,开出“良方”。巡查报送工作开展以来,效果立竿见影,传统村落中的历史建筑、传统风貌建筑做到了早发现、早监测、早预警、早保护,也逐渐形成传统村落巡查反馈机制,写好了传统村落保护的台账。
工作人员定期巡察传统村落
群策群力,因地制宜规划布局。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规划科学是最大的效益,规划失误是最大的浪费。为推进传统村落的统筹保护、利用、传承,“从化区10个传统村落保护发展规划”项目有序开展。今年从化区政府多次组织专题会议讨论规划编制成果,对规划需要调整的内容及时开展专家论证会,从化区分局并多次与镇街、村委沟通,征求相关部门意见,做到勤沟通、勤学习、勤交流。《高田村传统村落保护发展规划》《秋枫村传统村落保护发展规划》成果积极对接《高埔创智谷控制性详细规划与城市设计》在编成果。在规划过程中重视因地制宜,根据传统村落、传统格局、人文环境及其所依存的地形地貌、河湖水系等自然景观环境,注重整体保护,传承传统营建智慧。
活化利用,精心修缮科学运营。接洽并引进大学生三下乡基地、酒店民宿、乡村书屋等运营主体,布局安排手工体验、岭南大师非遗工作室、粤菜师傅培训基地、村史展示、场景复原、青年社交、文化创意、文化交流等功能,突出历史要素保护以及文化传承功能,并在现阶段与运营主体、村委共同商讨设计与保护工作,确保未来运营“接得住、用得好、传得久”,促进历史文化保护与可持续利用和谐统一。从化区罗洞村原有一座50年前废弃的知青学校,里面还有一个人民公社年代的碾米房和榨油房,一半有屋顶,另一半是废墟,以旧修旧的改造方式,保留了原来的红砖灰瓦,砖木结构,引进了民宿菁木山舍、咖啡窝等,内含课堂主题会议室、木工创作工作室等文化设施,形成生态、田园、木工、游憩等多元体验,吸引了越来越多在外打工的年轻村民回乡创业工作,络绎不绝的游客消费极大增加了村民的收入,如今古村处处散发出新的活力。
科技助力,提供数据服务支持。从化区分局通过与广州市城市规划勘测设计研究院合作,引入专业技术力量,对从化区传统风貌建筑开展数字化信息采集、测绘建档及三维建模测绘技术服务。截至目前,外业工作大部分已经完成,仅还剩9处(包括3处民居群)即将完成,预计12月底前完成项目入库等工作。通过与科研单位开展深度合作,为传统古村落的数字保护和开发需要对多维文化遗产数据信息进行多层次的统计分析、存储和显示,为后续古村落文化遗产的修复、保护、研究和开发提供数据服务支持。
下一步,从化区分局将继续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广东以及关于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系列重要指示精神,高度重视传统古村落保护传承工作,为从化人民留住乡愁记忆,为广州推动高质量实现老城市新活力、“四个出新出彩”,继续发挥领头羊和火车头作用贡献规划资源力量。
各区自然资源主管部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及有关企事业单位:
根据《广东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 广东省自然资源厅关于做好全省耕地保护工作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评选表彰工作的通知》(粤人社函〔2023〕231号)要求,为做好我市耕地保护工作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评选推荐工作,现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评选范围和表彰名额
(一)评选范围
先进集体:从事耕地保护工作的各级自然资源主管部门、土地整治机构,省土地改革协调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及其内设处(室)等相关单位。
先进个人:从事耕地保护工作的各级自然资源主管部门、土地整治机构有关人员,省土地改革协调领导小组成员单位有关人员。
(二)表彰名额分配
本次表彰广州市可推荐1个耕地保护工作先进集体和2名耕地保护工作先进个人,其中县级及以下单位评先名额总数不少于2个。各区分局、企事业单位和局机关处室可提出1个先进集体和1名先进个人建议名单,如无符合条件推荐对象的可不推荐。
已获得上一层级和同层级表彰的集体和个人,原则上不再重复表彰。
二、组织领导
广州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与广州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联合成立市耕地保护评选推荐工作领导小组(名单见附件1,不纳入议事协调机构管理,任务结束后自行撤销),负责本次评选推荐工作的组织领导和评审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设在广州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人事处,负责评选推荐具体工作。
三、推荐评选流程
评选表彰工作坚持公开、公平、公正原则,根据粤人社函〔2023〕231号文件规定的评选条件,按照自下而上、逐级审核推荐的方式进行,严格执行“两审三公示”程序开展评选推荐工作。
(一)提出拟推荐对象
请各单位广泛听取意见、面向基层一线,突出重点地区、重点部门深入挖掘先进事迹,存在违法占耕问题突出、整改任务完成不理想情形的单位和个人原则上不得推荐评先。要充分酝酿讨论,按照干部管理权限征求组织人事、纪检监察部门意见,集体研究确定推荐建议人选,初审推荐材料纸质件(一式3份、附电子光盘)于8月10日前报市耕地保护评选推荐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逾期未报视为无推荐。
初审材料包括:初审推荐工作报告、推荐对象汇总表(按推荐优先顺序排序)、推荐审批表、推荐对象征求意见表(详见附件2)。初审推荐工作报告包括:本单位推荐工作组织情况,推荐过程、拟推荐对象、本单位公示情况等。
(二)初审
市耕地保护评选推荐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对各单位的推荐材料进行初步审核,研究提出我市推荐建议名单,汇总上报省评选表彰领导小组办公室。
(三)复审
市耕地保护评选推荐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根据省评选表彰领导小组办公室反馈的初审通过名单,组织开展复审工作。
四、工作要求
请各单位高度重视,坚持实事求是、优中选优,统筹做好评选推荐、事迹挖掘、审查把关、推荐上报等各项工作,切实把此次评选作为激励耕地保护队伍、推动自然资源管理工作的重要举措,严格按照评选表彰推荐工作要求组织实施并及时报送材料。
2.广东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 广东省自然资源厅关于做好全省耕地保护工作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评选表彰工作的通知
广州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
广州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2023年8月8日
微信
新浪微博
QQ空间
QQ好友
豆瓣
Facebook
Twit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