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城幼教这个省级德育课程项目荣获“双优秀”!
2020年11月,禅城区教育局“文化润德:基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幼儿园德育课程体系建设”项目获广东省教育厅批准立项,成为广东省学前教育“新课程”科学保教示范项目。该省级德育课程项目在中期检查中荣获省级“优秀项目”和省级“资源优秀项目”双称号!
此项目通过深化“G-U-S-K”(政府、高校、社会、幼儿园)“四位一体”的综合联动机制,不断完善全区学前教育“教-科-研-培”一体化平台,最终确立了“一体两翼,全员参与,区域协同发展”的项目实施制度。
自项目实施以来,禅城区稳步搭建了“童趣非遗”网络平台,逐步完善了佛山“非遗”幼儿德育系列课程建构,持续拓展佛山“非遗”幼儿德育课程资源库,在交流与应用方面实现了对内资源共享,对外多方交流的共同学习机制。
围绕群众需求 激发科普活力
11月9日,佛山市全国科普示范县(市、区)创建工作现场推进会在禅城区举行。与会人员走进禅城区科普示范社区——祖庙街道普东社区参观交流,会议对下一步全国科普示范县(市、区)创建工作进行了部署。
开展形式多样科普活动
社区科普教育基础扎实
透过VR眼镜身临其境感受长征精神、开展模拟法庭沉浸式学习法律知识、将传统文化与党建知识深度融合……走进普东社区的少年创客工场,智能制造科普体验、3D打印、木工制作、科学小实验等科普项目琳琅满目,零距离就能体验到数学、力学、声学、光学等带来的科技魅力。
普东社区党委书记谭丽霞介绍,少年创客工场是以青少年创客教育为主要内容的科普教育基地,坚持高校、中小学和社区密切合作,将服务延伸到家庭教育中,至今累计合作学校超90所,传播受众超60万人。
不只少年创客工场,普东社区还延伸出各式各样的科普服务,如社区每年结合国际禁毒日,举办“爱惜生命、远离毒品”图片展,增强居民识毒、反毒、拒毒意识;结合全国科普日,开展预防疾病、科学生活常见病多发病专栏宣传;结合清明节等民间节日,进行破除迷信、移风易俗殡改宣传,杜绝封建迷信及腐朽思想;结合世界红十字日,邀请医生免费为居民提供健康保健咨询和服务以及讲座等,2018年至今,普东社区已举办各类科普活动累计百余次,为全社区普及科普教育奠定了坚实基础。
“社区连接千家万户,是全市科普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佛山创建全国科普示范县(市、区)的重要组成部分。”佛山市科学技术协会党组书记、主席黄飞飞认为,社区科普要紧紧围绕居民需求和社区实际情况,集成、开发、引进“有知有趣有用”的科普知识,要增强居民在科普中的体验感和参与感,把科技元素和传统文化、党建教育、家庭教育等融合,激发居民对科学知识的兴趣,形成浓厚的科普氛围。
全市掀起全国科普示范县(市、区)创建热潮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加强国家科普能力建设,深化全民阅读活动。
大力推动科学普及,有助于持续提升公民科学文化素养,为实现更高水平科技创新、科技自立自强厚植根基。
党的十八大以来,佛山科普事业蓬勃发展,公民科学素质快速提高。目前,全市拥有110家市级科普教育基地,36家省级科普教育基地,2家国家级科普教育基地。争取到2025年,佛山公民具备科学素质比例超过20%。
加快推进全国科普示范县(市、区)创建工作是推动佛山科普工作再上新台阶的重要抓手。去年年底,中国科协公布了“2021-2025年度第二批全国科普示范县(市、区)创建单位”,佛山禅城区、高明区入选创建单位;今年9月,禅城区、高明区还通过了2021-2025年度第二批全国科普示范县(市、区)创建省级检查验收,标志着禅城区、高明区的科普水平走在全省前列。
黄飞飞表示,全国科普示范县(市、区)创建工作是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生动实践,是建设更高水平科技创新强市的现实需要,是补齐科普工作短板的迫切需要。接下来,全市各区科协要以全国科普示范县(市、区)创建为抓手,将创建工作任务细化分工,把科普工作与强化教育科技人才支撑、发展社会主义文化、提高社会文明程度等结合起来,把科普示范区创建与全国文明城市、国家森林城市、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等创建工作结合起来,在全市掀起创建热潮,推动我市科普工作再上新台阶,为新时代佛山创新发展提供重要基础支撑。
创建经验
打造创新载体 营造科普氛围
建成科技孵化育成体系、强化科普基础设施建设、形成品牌科普活动……在佛山市全国科普示范县(市、区)创建工作现场推进会上,作为“2021-2025年度第二批全国科普示范县(市、区)创建单位”,禅城区、高明区介绍了创建经验,分享了科普工作成效和典型做法。
禅城区:
建成科技孵化育成体系
禅城区委、区政府形成由党政主抓、科协牵头、部门协作、社会参与的科普工作新格局,通过逐步建成“众创空间—孵化器—加速器—科技园区”科技孵化育成体系、强化科普基础设施建设、全方位关注科技工作者、建立稳定科技(科普)志愿服务队伍等形式,大力实施科学素质工程。
禅城区建立起应急科普工作机制,鼓励区内相关单位建立地震、消防等各种科普体验馆,形成应急科普的常态化平台,打造出“应急微讲堂”、全市首列“防灾减灾号”列车等科普作品,正确引导公众理解和认识热点事件。
禅城区还持续推动校园科普工作深入开展,充分利用各类综合性科普活动场所,结合各类主题,推动科普知识宣传进校园、进村居、进机关、进企业,同时开展领导干部和公务员科学素质教育等。
高明区:
形成特色品牌科普活动
高明区建立起科普工作联席会议制度,依托新媒体、信息化平台、部门公众号等载体,不断拓宽科普宣传渠道。全区4个镇街均建立科协组织,共建科普教育基地20个,科普示范社区10个,科普示范村8个,是全市科普e站数量最多、涉及面最广的区,基层科普能力显著提升。
为进一步提升科普工作成效,高明区每年累计开展相关科普活动上万场,积极引导社会力量兴办科普事业,参与科普活动,通过开展流动科技馆进校园、流动大篷车进校园等方式,拓宽科普服务阵地,将互动参与式展教资源直接送到学校、社区(村)。
高明区还形成具有自身特色的品牌科普活动,如区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区创意创新创业大赛等,并以传统文化传承打造特色科普品牌,形成“角仔民俗文化节”“高明区濑粉节”“一人一首区大相诵诗节”、谭平山红色文化节等一批地域文化品牌等。
微信
新浪微博
QQ空间
QQ好友
豆瓣
Facebook
Twit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