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穗岁康”参保人数十天突破180万
2023年“穗岁康”商业补充健康保险已于11月1日启动投保。记者从穗岁康方面了解到,截至11月10日晚,“穗岁康”参保人数已突破180万,同去年相比增长约5%。
具体来看,截至11月10日,2023年“穗岁康”投保人群中,男性占48%;女性占52%。投保年龄结构相对较优,18岁-40岁参保人数最多,占34.8%;其次为41岁-60岁占31.7%。60岁以上占19.8%,18岁以下未成年人占13.6%。
与此同时,参保2023年“穗岁康”需符合什么条件?本市户籍人员,没有本市医保,能否参保“穗岁康”?父母来广州常住,但在老家参加的医保,能否投保,如何报销?针对近期市民在投保过程中遇到的种种疑问,广州医保一一进行解答。
“去年‘穗岁康’参保的其中一个条件是需要办理居住证连续满2年,但到目前为止,我还差3个月才满足连续2年的条件,今年是否有机会参保?”对此,广州医保回应称:“可以参保。”为使“穗岁康”这一广州市民的专属红利惠及更多广州老百姓,2023年度“穗岁康”将在本市居住人员持有居住证的年限从2年放宽至1年。按照该市民的情况,已经连续持有居住证满1年,符合2023年“穗岁康”参保条件。
也有“新广州人”询问,父母来广州常住,想帮他们购买“穗岁康”,但父母是在老家参加的医保,这种情况是否能买?买了以后在广州看病如何报销?
对此广州医保回应称,是否能参保“穗岁康”要分以下两种情况:如果已将父母的户口迁到了广州,那么就算他们是在老家参加的医保,也可以参保2023年“穗岁康”;如果父母户口没有迁来广州,但是已经办理了《广东省居住证》且有效,办理时间已连续满1年,那么就算他们是在老家参加的医保,他们也可以参保2023年“穗岁康”。
对于购买之后如何报销,若父母为外地医保,来广州看病后,需通过“穗岁康”微信公众号按要求提交相关病历资料的电子版申请零星报销理赔。
一位妈妈询问,自己的小孩是广州户口,目前正在佛山读书,购买的是佛山医保,这种情况是否能够参保“穗岁康”?广州医保回应称:“可以。”只要是本市户籍人员,无论是否有本市医保,均可参保“穗岁康”。
记者了解到,2023年度“穗岁康”覆盖人群实现“一扩两增”。“一扩”指在本市居住人员持有居住证的年限从2年放宽至1年,实现对本市常住居民的全覆盖;“两增”是将在南沙区就业、居住和就读的香港澳门居民以及本市各级各类的高层次人才纳入“穗岁康”覆盖范围,推动粤港澳三地医疗保障互融互通,助力提升城市人才吸引力。
参保2023年“穗岁康”需符合什么条件?
如果有广州医保,可以参保“穗岁康”,医保类型包括职工医保、居民医保、省市区分级管理医疗保障、高校及医院的医疗保障等。
如果没有广州医保,但符合以下任意条件之一,也可参保“穗岁康”:本市户籍人员,包括在外地读书的具有本市户籍的学生、随子女将户口迁至本市的老年人等;截至2022年12月31日,在本市办理居住证连续满1年且在有效期内;本市见义勇为人员;在南沙区就业、居住和就读的香港澳门居民;入选国家、省、市各类各级人才计划的本市高层次人才以及持有广东省人才优粤卡和广州市人才绿卡的本市各类人才。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落实各级“八五”普法规划部署,持续推动领导干部日常学法和以案学法工作,海珠区审计局组织干部职工观看广州市中级人民法院庭审直播。
通过观看庭审直播,进一步提升审计人员的法治意识、程序意识和证据意识,提高运用法治思维和依法履职、依法办事能力,达到了以案释法、以案促学的效果,有利于提升依法审计的能力和水平,为促进审计高质量发展营造良好法治氛围。
11月9日以来,广州市荔湾区发布“划定风险区域的通告(第1号)”“关于强化社会面疫情防控措施的通告”和“划定风险区域的通告(第2号)”,划定了多个高、中、低风险区和临时管控区域。记者就高、中风险区和临时管控区域内居民关心的就医、物资保障等问题请荔湾区作出权威解答。
问:居住在管控区内的居民怎么去看病?
答:管控区内各街道均开通了24小时暖心服务和医疗保障热线,区域内居民遇到就医等困难,可拨打服务热线。急重症患者可拨打120。
问:管控期间,孕妇能外出产检吗?
答:可以。孕产检、透析、化疗、肿瘤等非急危重症联系社区申请接转车辆,急重症患者可拨打120。
问:管控期间,市民怎么买生活物资?
答:熟悉使用网络的市民可以通过网络采购,不能采取网络采购的市民可以向网格工作人员或社区暖心服务热线求助。
其中,高风险区居民通过网络下单采购,由工作人员配送上门;中风险区和临时管控区居民通过网络平台下单,到网格的指定货架处“错峰取物”。
荔湾区在受管控的街道设立了百余个物资取货点,并与各大保供网络平台精准关联了下单地址。居民下单时可以选取离家最近的地点收货,取物时要做好个人防护。
问:管控区内可不可以打出租车和网约车、骑共享自行车?
答:临时管控区内暂停公交、地铁,除保障城市基本运行、医疗、应急和疫情防控相关的车辆在落实相应管理措施的前提下予以通行外,其他车辆(包括出租车、网约车、私家车、电动车、自行车)原则上不流动。
微信
新浪微博
QQ空间
QQ好友
豆瓣
Facebook
Twit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