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盖遮风雨 果香飘百年
天河区儿童公园内的古荔枝树
古树名片
树种:荔枝
位置:广东省广州市天河区珠吉街道吉山东社区居委会天河区儿童公园内足球场东侧
类型:三级古树
估测树龄:161年
树高:9.1米
胸围:243厘米
古树历史
吉山东社区居委会天河区儿童公园位于天河区东圃镇吉山村,占地约28万平方米。园内果树成林,葱郁挺拔,这棵上百年树龄的荔枝树就生长在这里。老街坊说,他们还是孩童时,古树已经枝干虬曲苍劲,布满了岁月的皱纹,枝叶茂密。如今,古树依然荔枝飘香,每逢夏天,硕果累累。
水质监测结果,今年1至10月,东江北干流国考大墩断面水质均值稳定达到Ⅱ类标准。这是东江北干流大墩断面平均水质从2019年的Ⅲ类提升至2020年的Ⅱ类后,至今继续稳定保持达到国家和省考核要求,也是增城区全面推行河长制湖长制取得的治水工作成效。
近年来,增城区探索建立系统综合治理的治水模式,推动水环境持续向好。目前,增城区已全域消灭黑臭水体,确保域内水体不返黑不返臭,实现长制久清,切实为增城建设宜业宜居宜养宜游优质生活圈提供高质量的水务保障。
东江北干流(大墩断面)资料图
破污染源减污难题 建立“5个系统”
增城区拥有207条宽5米以上的河涌,总长约926公里。该如何深入全面地发现并整治各类涉水污染源,真正实现源头减污、源头灭污?对此,增城区建立了“党建+河长+科技”系统、流域片区系统、“厂网泵闸河”系统、农村污水系统、智慧化高效维管系统等5个系统,切实把源头减污由水到岸落到实处。
“党建+河长+科技”系统是以党建为引领,各级河长领治,形成人人参与治水的工作格局。截至今年9月份,共有176个部门和单位累计巡河3万余人次,累计发现涉水污染源1万余个,利用“河涌众采”小程序随手上传,区河长办跟踪解决,办结率达98%以上。在此基础上,从今年9月至年底,全区75个责任单位发动党员干部每月至少开展一次巡河党日活动。
流域片区系统,指通过源头减污控污,把流域片区内生活污水、工业污水、农业面污染、垃圾渗流液、水面漂浮物、散乱污场所、涉水违建分类治理。截至目前,累计拆除河湖管理范围内违法建构筑物面积超过260万平方米,污染源整治累计超4.33万宗。
“厂网泵闸河”系统,指把污水厂、污水管网、污水泵站、截污闸和河涌作为系统一体研究。修管网、补漏洞、强管理、重调度、挤外水、收污水、提浓度。
农村污水系统,指系统推进农村污水治理,集小微黑臭水体、农村生活污水、农家乐污水、人居环境一体治理。科学运用“接市政管网、集中式设施、分散式设施、资源化利用”四种模式综合治理农村污水。压实区、镇街、村社和专业维管公司的责任,形成区级部门抓统筹、属地镇街抓组织实施、所在村社抓巡查和日常管护、维管单位抓专业化维修保养的管理机制。抓农污设施管养,实施网格化、智慧化、标准化、本地化管养,实现高质量维管。
智慧化高效维管系统是利用科技手段,构建从厂到网,从流域到用户的网格化高效维管系统。以实时监测数据为支撑,以大数据、水力模型等技术为依托,建设与市水务系统、区政府协同的“一网统管、数据互联、协同高效”的智慧水务管理平台,不断实现城市管理标准化、智慧化、精细化。
从上述“5个系统”全力推进污水防治攻坚战,不仅极大地改善了水环境质量,还进一步优化了治水工作的长效机制。
打破城乡差距 “3个创新”推进一体化治理
近年来,增城坚持全域系统化治理思想,在城乡污水设施补短板、城镇污水提质增效、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排水单元达标创建四个方面齐抓共管、系统治理,推进水环境城乡一体化治理。
在整个建设过程中,创新性提出摸查先行建设模式,即以创建摸查先行、设计主导、施工监理配合的“大兵团”作战工程建设模式,同时创新增加水质考核模式,全面铺开污水处理提质增效工程建设,以“绣花”功夫开展全域管渠溯源检测,以“啃骨头”的勇气解决历史遗留问题,基本实现污水管网全覆盖、污水处理设施规模满足实际需求。
在农村生活污水处理方面,增城构建农污以行政村为单元的网格化、以巡检APP为手段的智慧化、以外观和功能使用的标准化和“区排水公司+农户”的本地化维护模式,进一步压实区、镇、村和维管单位各级管理责任,其中“区排水公司+农户”即聘请当地村民充实维管力量,建立村规民约,实现村民自治。此模式因地制宜地覆盖全区285个行政村,助力增城连续两年推进乡村振兴实绩考核珠三角片区第一。
牢牢抓住“2个关键” 彻底雨污分流和清污分流
从源头开展雨污分流,推进排水单元达标建设和渠箱清污分流是系统综合治水的两项关键工作。该两项工作将原先各社区和单位混合雨水和污水的排水管道,以及混合雨水和污水的合流渠箱,提升为雨污分流管道及渠箱。通过管道提升,污染相对较高的生活污水经污水管道流入污水系统处理再排放,雨水清水可直接排入江河湖泊等自然水体。
截至10月底,增城已完成1620个排水单元达标创建工作,面积58.61平方公里,完成率约94%,提前完成2022年达80%的年度目标;辖区43条河流渠箱已全部通过市河长办清污分流效果达标评定。
11月16日,广州海珠湾隧道工程迎来关键性节点,“大道先锋号”盾构机首件台车顺利吊装下井,标志着该工程进入盾构隧道掘进施工倒计时。
海珠湾隧道工程由广州交投集团投资建设,中铁十四局施工,该隧道地跨海珠区和番禺区,主线北起于南洲路北侧,向南以盾构隧道下穿珠江沥滘水道、洛溪岛及三枝香水道,是广州最大直径盾构隧道工程。
据悉,海珠湾隧道项目在精准落实属地防疫政策的基础上,动态调整部件运输方案,管理人员现场全方位盯控,确保盾构机部件运输稳定,目前已运输36车次。据中铁十四局广州海珠湾隧道项目盾构经理田兆平介绍,“大道先锋号”盾构机由刀盘、盾体、桥架、拼装机和5节台车组成,刀盘开挖直径15.07米,整机长度约140米,总重量约4000吨,承担海珠湾隧道工程西线隧道2077米的掘进施工任务。本次吊装下井的首件台车总重量约72吨,对拼装箱涵和运输管片起到连接轨道作用。
田兆平介绍,为了确保盾构机各部件运输畅通,运输采用水陆联运和陆运直达两种方式进行。对于超宽、超重的部件,例如刀盘中心块、主驱动系统等,采用水陆联运方式运输;刀盘边块、后配套钢结构等部件采用陆运直达方式;均运输至南浦始发段进行吊装下井,预计于年底前组装调试后始发掘进。
微信
新浪微博
QQ空间
QQ好友
豆瓣
Facebook
Twit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