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珠湾隧道工程“大道先锋号”盾构机首件台车下井
11月16日,广州海珠湾隧道工程迎来关键性节点,“大道先锋号”盾构机首件台车顺利吊装下井,标志着该工程进入盾构隧道掘进施工倒计时。
海珠湾隧道工程由广州交投集团投资建设,中铁十四局施工,该隧道地跨海珠区和番禺区,主线北起于南洲路北侧,向南以盾构隧道下穿珠江沥滘水道、洛溪岛及三枝香水道,是广州最大直径盾构隧道工程。
据悉,海珠湾隧道项目在精准落实属地防疫政策的基础上,动态调整部件运输方案,管理人员现场全方位盯控,确保盾构机部件运输稳定,目前已运输36车次。据中铁十四局广州海珠湾隧道项目盾构经理田兆平介绍,“大道先锋号”盾构机由刀盘、盾体、桥架、拼装机和5节台车组成,刀盘开挖直径15.07米,整机长度约140米,总重量约4000吨,承担海珠湾隧道工程西线隧道2077米的掘进施工任务。本次吊装下井的首件台车总重量约72吨,对拼装箱涵和运输管片起到连接轨道作用。
田兆平介绍,为了确保盾构机各部件运输畅通,运输采用水陆联运和陆运直达两种方式进行。对于超宽、超重的部件,例如刀盘中心块、主驱动系统等,采用水陆联运方式运输;刀盘边块、后配套钢结构等部件采用陆运直达方式;均运输至南浦始发段进行吊装下井,预计于年底前组装调试后始发掘进。
鼓励港澳上市药品和医疗器械来穗产业化
为加强广州药品监管体系和能力建设,更好保护和促进人民群众身体健康,近日,广州市人民政府印发《广州市全面加强药品监管能力建设具体措施》(以下简称《具体措施》)。
《具体措施》将在持续健全监管体系,推进监管创新,促进药品安全与产业高质量发展良性互动的基础上,加快产业服务与监管创新融合发展,明确推动落实《广州南沙深化面向世界的粤港澳全面合作总体方案》(以下简称《南沙方案》),鼓励港澳上市药品和医疗器械来穗产业化,按规定给予支持。
加强一线药品监管人员业务培训
《具体措施》明确提出,要强化药品监管专业执法能力,完善优化行政许可能力,强化监管检查能力。其中,市场监管部门要牵头优化完善药品进口备案、第一类医疗器械备案、普通化妆品备案的技术核查机制和决策机制。创新检查方式方法,完善基于信用风险的药品分级分类监管机制。
执法部门同样要提升监管队伍素质,提高稽查办案能力。相关部门要结合辖区内药品行政相对人数量和产业发展布局,科学优化调整药品监管人员数量,强化专业监管要求,严把监管队伍入口关。并优化培训体系,制定年度培训计划,重点加强一线药品监管人员业务培训。随着生物医药产业不断发展,还要培养与生物医药产业发展相匹配的专业检查人员。
上线“互联网+药品监管”
为药品监管建立完善的体制机制,是实现持续强化药品质量安全监管的关键手段。《具体措施》也为广州开出了完善药品质量安全监管的标准化路线图。
根据计划,市场监管部门要牵头,结合广州实际,积极推进市、区药品监管能力标准化建设。制定颁布广州市药品监管有关地方性标准。
药品的监管同样少不了智慧化手段,《具体措施》与时俱进,要求提升“互联网+药品监管”应用服务水平。通过完善信息化追溯体系,推进药品生产经营企业、医疗机构按国家要求实现药品来源可查、去向可追。督促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接种单位依法通过疫苗电子追溯平台如实记录疫苗流通、预防接种情况。
明确支持广州市黄埔区新药申报服务中心的建设和发展
《具体措施》明确,为推动落实《南沙方案》,鼓励港澳上市药品和医疗器械来穗产业化,按规定给予支持。继续深化与港澳政府、科研院校在药品质量标准和监管方面的研究与合作。支持广州医疗机构和中医药企业与粤港澳大湾区科研机构、院校等合作。此外,《具体措施》明确支持广州市黄埔区新药申报服务中心的建设和发展,建设优化广州市创新药物临床试验服务中心功能。
支持和服务生物医药发展方面,《具体措施》提出,全面加强与主要贸易伙伴、“一带一路”重点地区在生物医药领域的交流合作。重点加强生物医药检验技术平台建设,提升单抗类药物、重组类药物检验检测能力,拓展双特异性抗体药物、抗体偶联药物以及细胞治疗产品的检验检测能力。
在近日广东省商务厅公布的2022年广东省数字贸易龙头企业名单中,广州数字贸易代表企业汇丰软件、广电运通(金融服务类),酷狗、三七互娱(文化娱乐类),卓志跨境电商、希音(贸易数字化平台类),本田技研、美的华凌(研发设计类),四三九九、简悦信息(信息技术类)等35家数字贸易企业入选首批数字贸易龙头企业,占全省龙头企业的三分之一以上。
近年来,广州市以数字经济为引领,把数字贸易作为促进传统贸易转型升级,提升国际竞争力的重要抓手,不断推动数字贸易规则对接与制度创新,在数据跨境流动、跨境金融、数字贸易便利化等方面取得积极成效。
广州数字贸易规模从2018年的55.07亿美元增长到2021年的203.46亿美元,增长3.7倍,年均增长54.6%。广州数字贸易有哪些亮点做法呢?
加快发展新业态、新模式
2020年,广州市政府印发《关于加快服务贸易和服务外包发展的实施意见》,明确提出重点培育壮大数字贸易,扩大数字服务出口,支持企业运用数字技术提升服务能级,拓展“数字+服务”新模式新业态。
近年来,广州积极发展“互联网+服务业”,支持医疗、教育、文旅、金融、知识产权等领域的企业创新服务内容和模式,推动线上线下服务融合。支持发展智慧医疗、远程医疗新业态新模式。培育智慧教育在基础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成人教育等领域的应用,扩大广州在线教育产品的国际辐射力。推动“5G+智慧文旅”建设,鼓励通过超高清、虚拟现实、人工智能等技术的新一代沉浸式体验型文化,引导云旅游、云演艺、云直播、云娱乐、云展览等新业态发展,培育“网络体验+消费”等新模式,推广基于网络平台的定制化旅游产品服务。充分利用国家数字服务出口基地与国家文化出口基地平台优势,进一步加大对数字游戏、数字动漫、数字音乐等数字内容产业的支持力度,引导更多数字企业运用更多优秀传统文化元素与现代科技相结合,支持游戏企业“走出去”。
促进湾区数字贸易融合发展
近年来,广州率先探索在大湾区内数字贸易的规则对接与制度创新,在数据跨境流动、跨境金融、数字贸易便利化等方面取得积极成效。国家超算广州中心南沙分中心成为全国首个通过“点对点”跨境光纤网络专线,连通内地与港澳地区的高性能计算和数据处理服务平台。目前,超算广州中心南沙分中心已为香港科技大学、香港大学、澳门大学等高校在内的两百余个港澳及海外科研用户团队提供超过2亿核时的超算服务。
广州南沙诺华数据有限公司通过搭建“大湾区跨境数据互信互任平台”,通过接入粤港两地金融合规数据源,首创对粤港两地个人的跨境身份核验(KYC)服务,为政企机构提供符合粤港两地要求的标准身份信息核验服务。
粤港澳大湾区国际商务与数字经济仲裁中心落户天河,引入亚太经合组织ODR(在线纠纷解决)平台业务,打造高端法律服务集聚区标志性的国际法律服务机构。建设大湾区数字金融科创中心,推进金融业态数字化转型,支持鼓励各类金融机构运用数字技术创新优化服务产品、经营模式、业务流程等。
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数字贸易企业
随着新一代信息技术迅猛发展,广州近年来引进和培育出一批特色与实力兼备的数字服务企业。在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等新技术的驱动下,广州数字贸易企业加强业态创新、模式创新、管理创新,提高专业化服务能力,围绕软件、云服务、游戏、动漫、音乐、广告营销等特色鲜明的数字服务贸易行业不断探索,诞生了一批各自领域的佼佼者。
目前,广州在数字经济领域拥有13家独角兽企业。在数字贸易领域,2021年度数字贸易额超亿美元的企业7家,超千万美元的企业近40家。
附:
广东省数字贸易龙头企业名单(广州市部分)
微信
新浪微博
QQ空间
QQ好友
豆瓣
Facebook
Twit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