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德乐从镇11月21日(星期一)16时至21时将免费提供核酸检测服务
为切实保障全镇群众的身体健康,结合当前疫情防控需要,乐从镇将于2022年11月21日(星期一)免费提供核酸检测服务【相关便民核酸采样点详见下文列表】。现将有关事项通告如下:
一、日期和时间
2022年11月21日(星期一)16:00-21:00
二、检测对象
乐从镇全镇持健康码绿码、黄码的市民群众(粤康码红码人员和阳性康复者请按以下注意事项第4点执行)
被赋黄码人员还可以到乐从体育馆黄码免费采样点检测:
乐从体育馆黄码免费采样点
地址:顺德区镇安路乐从体育馆(财神酒店后侧)
服务时间:全天24小时
采样对象:健康码黄码人群
三、注意事项
(1)请按照所在村(社区)通知,分时段自愿有序地参加免费核酸检测并做好个人防护。
(2)请携带手机,提前准备好“粤核酸4”小程序采样码。老人、未成年人等没有智能手机或不方便使用智能手机的,可在家人手机账号下添加生成其二维码。
(3)请佩戴口罩,前往所属采样地点进行核酸检测,注意保持“一米线”距离,主动配合、听从工作人员指挥,有序排队,按要求进出场地。
(4)粤康码红码人员请迅速联系所属村(社区)报备,请勿前往免费核酸检测点;阳性康复者请到乐从医院并向医护人员说明后采取单人单管方式免费检测)。
(5)在接种新冠病毒疫苗48小时内暂不进行核酸采样,待48小时后再进行采样,但需及时向村(社区)工作人员报备说明情况。
(6)核酸检测结果出具前,请尽量减少流动,不参与聚集性活动,如有发热、干咳、乏力、嗅觉味觉减退、鼻塞、流涕、咽痛、结膜炎、肌痛、腹泻等不适症状时,不参加聚集性活动、不自行购药、服药,市民应立即向所在村(社区)报告,及时至就近发热门诊就诊,并主动告知医生自己的旅行史,就诊过程中请做好个人防护,不乘坐公共交通工具。
为做好疫情防控工作,各类工厂企业、机关事业单位、住宅小区、营业场所等将加强核酸检测结果和“粤康码”亮码查验,为了您和他人的健康,请广大市民积极配合,确保核酸检测工作高效完成。
乐从镇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指挥部办公室
2022年11月20日
核酸采样点
疫情防控优化措施最新回应
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于17日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不折不扣、科学精准落实疫情防控优化措施的有关情况。二十条优化措施对疫情防控工作提出哪些新要求?一起来关注!
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持续整治层层加码,防止“一封了之”,也要防止“一放了之”
要坚定不移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落实“外防输入、内防反弹”总策略和“动态清零”总方针,完整、全面、准确理解和把握优化防控工作的部署举措,坚决反对两种倾向,既要持续整治层层加码,防止“一封了之”,又要反对不负责任的态度,防止“一放了之”,保障好二十条措施不折不扣落地落实,保障好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关于次密接
取消对次密接的判定是否会带来漏洞?
今后在国内发生聚集性疫情的时候,只有密接人员才会集中隔离。实际上,取消对密接的密接的判定和管理,是基于感染风险大小提出的更加科学精准的防控措施,对这类人群不再集中隔离,是为了更加有效地利用流调、隔离等防控资源和服务保障资源。
当前,个别地方出现将密接的密接直接判定为密接,进行提级管控的情况,是没有必要的。
对取消密接的密接判定的同时,各地对于密接者要做到快判定、快检测、快管控。一旦密接者核酸检测阳性以后,在第一时间进一步开展密接者的调查和管控,一环紧扣一环,因此,对工作要求反而更高了。
这些调整要求在防控工作中要更科学、更规范、更快速地开展流调和风险研判,把该管住的重点风险要管住,该落实的防控措施要落到实处,该取消的要坚决取消,把有限的防控资源用在最重要的防控工作上,最大程度地保护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最大限度地降低对人民群众正常生产生活秩序的影响。
关于新冠肺炎患者分级分类诊疗
如何分级分类?
持续加强定点医院建设
定点医院主要收治的对象就是按照第九版诊疗方案收治的重症、危重症以及有重症倾向的患者,最大限度保障患者的救治水平和质量。
加强方舱医院的建设
什么样的人进入方舱医院?按照九版诊疗方案,就是无症状感染者,还有一些轻症感染者。建设方舱医院实际上是最大限度减少对日常医疗资源的占用,统筹好新冠肺炎的救治工作与日常的医疗服务的保障工作。
持续加强发热门诊的建设
二级以上医院要设置发热门诊,做到应设尽设,应开尽开,而且要严格执行首诊负责制,一旦发现可疑的患者要尽快甄别,若是阳性感染者,要迅速转到定点医院或者方舱医院进行救治。
关于高风险区
高风险区判定有什么新变化?
在二十条优化措施中取消了中风险区的判定,并且更加科学精准地判定高风险区,以单元和楼栋进行判定。这样的优化调整,是对我们各地疫情的处置工作提出了更高的标准,要求我们的流调、风险研判更加精准高效,要把该管住的风险要管住,该落实的要落实到位,该取消的坚决取消。
高风险区域内如何进行核酸检测?
对于核酸检测是要求在高风险区实施封控以后前3天进行核酸检测,后续检测的频次可以根据前三次检测结果进行确定。
在解除管理前的24小时内,要完成一次区域的全员核酸检测。在这个过程中,对于纳入封控的这些人员,存在没能及时转运的一些风险人员,抗原检测阳性的以及混管阳待复核的以及行动不便的病人和高龄老人,对于这样一些特殊人员,要实行上门采样,实行单采单检。
关于核酸检测
没有疫情的地区如何开展核酸检测?
没有发生疫情的地区主要是严格落实对风险岗位、重点人员的核酸检测要求,做到应检尽检,确保高质量、符合频次要求的核酸检测,不得随意不检、漏检。也不能擅自扩大核酸检测范围。
发生疫情的地区如何开展核酸检测?
发生本土疫情后,要在流行病学调查基础上,根据疫情发生地区人口规模大小、感染来源是否明确、是否存在社区传播风险及传播链是否清晰等因素综合研判,根据风险大小,按照分级分类的原则,确定检测人群的范围、频次和先后顺序。
如果当地疫情仅有零星的感染者,传播链条清晰,在没有社区传播风险的时候,一般不按行政区域开展全员核酸检测;当疫情存在扩散风险时,疫情所在的区可以根据风险评估结果,每日开展一次全员核酸检测,连续3次核酸检测没有社会面感染者后,间隔3天再开展一次全员核酸检测,无社会面感染者可停止全员核酸检测。
感染者活动频繁、停留时间长的其他区,可基于流调研判,划定一定区域开展全员核酸检测。原则上每日开展一次全员核酸检测,连续3次核酸检测无社会面感染者,可以停止全员核酸检测。
对公共场所查验核酸检测证明有什么要求?
为有效防范疫情扩散蔓延,跨区域流动人员凭48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乘坐飞机、高铁、列车、跨省长途客运汽车、跨省客运船舶等交通工具,抵达目的地后要按照属地要求进行“落地检”,入住宾馆酒店和进入旅游景区人员需要查验健康码和72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3岁以下婴幼儿等特殊人群可免予查验核酸检测阴性证明。
如何缓解核酸检测的供需矛盾?
第一,要优化采样点的布局,对采样点实施网格化管理,覆盖辖区内的服务人群。
第二,要向社会公布采样点的相关信息,也可以通过建立和完善电子地图,及时更新,方便群众的查询,并方便就近进行采样。
第三,合理安排采样时间,优化采样人员的班次。根据不同人群的需求,错峰提供采样服务。
第四,要求各地做好采样点供需情况的监测,密切关注群众检测的需求,针对人口密度较大、人流量比较高的社区和场所,通过增设采样点位、增加采样人员等方式,扩大采样服务的供给。
关于跨省旅游
“优化跨省旅游管理政策”主要内容?
一是根据最新的风险区划定管理办法,跨省旅游经营活动不再与风险区实施联动管理。
二是对核酸证明和“落地检”提出要求,根据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综合组要求,跨省游客需凭48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乘坐跨省交通工具,并对跨省流动人员开展“落地检”,旅行社要积极引导游客主动进行核酸检测,推动防控关口前移。
三是明确继续暂停旅行社和在线旅游企业经营出入境团队旅游及“机票+酒店”业务,暂不恢复陆地边境口岸城市团队旅游业务。
进入景区和饭店有哪些要求?
要求公共文化单位、文化和旅游经营单位落实“限量、预约、错峰”要求,落实扫码、测温、查验核酸等疫情防控措施。A级旅游景区和星级旅游饭店要继续对进入景区和入住饭店的人员查验健康码和72小时内核酸证明。
关于居家隔离
社区如何管理居家隔离人员?
第一,要及时接收需要进行居家隔离人员的信息,并且登记造册;
第二,通过多种方式加强管理,督促引导居家隔离人员及其同住人员严禁外出。但是对于因就医等确需外出人员,经所在社区医学观察管理人员批准后,方可安排专人专车,全程做好个人防护,落实闭环管理;
第三,督促指导居家隔离人员每日早晚两次做健康监测,如果出现发热、干咳、乏力、咽痛、嗅觉味觉减退、腹泻等这样一些症状的人员,要立即进行报告,并且由专人联系120负压急救车,基于就近原则送往发热门诊或定点医疗机构就医;
第四,进一步做好对小区民众的宣传引导,尽可能做到人人知晓、理解。
关于“落地检”
哪些场所提供“落地检”服务?
在机场、火车站、长途客运站、高速公路省界服务区、港口等地设置核酸采样点,按照“自愿、免费、即采即走、不限制流动”的原则,面向跨省的流动人员提供核酸检测服务,引导自驾游人员每到一地主动进行核酸检测,这样一个“落地检”的措施,是为了进一步推动防控关口的前移,严防跨区域疫情的传播扩散。
“落地检”措施是否与核酸检测结果全国互认的要求相悖?
“落地检”措施并不是与核酸检测结果全国互认的要求相悖,而是在当前面对奥密克戎变异株引起全国本土疫情严峻复杂的形势下推行的,通过“落地检”可有效防范流动人员在旅途辗转中可能被感染等诸多不确定风险,对于现阶段疫情防控是非常必要,也非常重要。
关于防范跨区域疫情扩散
对防范跨地区疫情扩散有哪些要求?
一是针对当前疫情尚未得到有效控制的地区,要切实承担起防范疫情扩散的首要责任,明确各相关部门职责分工和工作流程,及时精准划定风险区域,尽快排查管控风险人员和风险点位,对非隔离非管控人员在离开出发地前,要严格落实查验健康码和核酸检测信息措施,防止非法运营车辆载客跨省运营等行为。同时,加强与目的地的信息沟通与协作配合,及时推送溢出的风险人员信息。
二是针对当前没有疫情但溢入风险较高的地区,要进一步完善疫情跨地区传播防控工作方案,关口前移,面向流入人员提供“落地检”服务。从疫情所在县区返回人员要主动向当地报备,社区要主动开展摸排登记,严格落实3天2次核酸检测措施(间隔24小时以上)。各地可基于疫情输入风险研判结果,对流入的高风险人员按要求采取相应的管控措施。
优化调整二十条措施中,要求各地分类有序做好滞留人员的疏解。疫情发生地滞留人员较多时,要专门制定疏解方案,加强与目的地信息沟通和协作配合,在有效防止疫情扩散的前提下稳妥安排。目的地要增强大局意识,不得拒绝接收滞留返回人员,并按照要求落实好返回人员的防控措施,既要避免疫情扩散,也不得加码管控。
11月20日,2022年佛山市“1120中国心梗救治日”主题大会暨南海区“5G+危急重症救治一体化系统”发布会在南海区人民医院举行。据介绍,佛山胸痛中心救治单元数目位列全省第一。会上,南海区“5G+危急重症救治一体化系统”正式发布,患者在基层首诊,一键即启动胸痛救治MDT团队。
佛山市胸痛中心救治单元数目位列全省第一
11月20日是“中国1120心梗救治日”,今年的活动主题为“心梗拨打120,胸痛中心快救命”。当前我国心梗发病率和患病风险高,且患病人群逐渐年轻化。据数据统计,心血管死亡位居城乡居民总死亡原因首位,已成为健康的头号“杀手”。
佛山市委市政府坚持以人民健康为中心,以健康佛山建设为统领,不断加强胸痛中心建设,完善区域协同救治体系,健全规范急性胸痛诊治标准流程,强化救治医护专家团队和人才储备,对急性胸痛患者开通绿色通道,大大缩短了急救时间,在降低死亡率和改善患者预后两方面成效显著。据佛山市胸痛中心联盟主席杨希立介绍,2017年9月7日,佛山市胸痛中心联盟和专家组宣布成立,经过多年的建设,胸痛救治成效显著,胸痛中心逐步实现全域全覆盖。2022年佛山市胸痛中心注册数、通过国家认证单位数、通过省级认证单位数均列广东省第三位,胸痛中心救治单元数目位列全省第一。
面对疫情挑战,佛山市各级胸痛中心单位积极应对,医护人员随时待命,保证了急性心梗患者得到快速、高效、规范化救治。各级胸痛中心在疫情防控期间无一例胸痛患者交叉感染,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接诊了两例新冠阳性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对其实施了顺利抢救。
对于心梗抢救而言,时间至关重要。近几年,佛山市医疗急救指挥中心、佛山市红十字会、南海区海星急救培训队、市内各医疗机构均以不同形式进行群众性急救技能培训。现场,佛山市医疗急救指挥中心副主任何超凡送上一堂通俗易懂的AED科普教育,并通过直播的形式把专业实用的救治方法送到百姓身边。
全国基层首创“5G+危急重症救治一体化系统”发布
现场,南海区“5G+危急重症救治一体化系统”正式发布。作为佛山市国家“5G+医疗健康”应用试点项目之一,南海区以“胸痛中心”为切入点,建设5G+区域危急重症救治一体化系统,以问题为导向建立并完善包括院前、院内急救全流程,将各个救治环节无缝衔接,确保患者能够得到及时有效的救治。该系统具有基层首创心脑同治模式、5G+应用、全行政区域时钟统一、同一患者同一ID、全域精准质控与数据上报、三全模式、网络安全保障、大数据应用及支撑八大创新亮点。
患者在基层首诊,一键即启动胸痛救治MDT团队,实现上车即入院,救治信息互联共享,系统自动形成救治全周期时间轴。整个过程,有至少24项数据可以互通互认、至少34项数据可以智能采集。我们把分级诊疗上下联动、无缝对接、互通互认的流程,以及不同级别医疗机构单病种临床路径的执行规范等都融合到整个系统中。据介绍,目前南海已成功搭建区域急性胸痛协同救治系列平台,完成12家公立医院与国家胸痛中心的对接,正在全区推广应用。自2021年9月至今,平台共完成急救人次33593例,平均每月约4000例,近半年救治例数月均增长约15%。其中重要质量指标(首次医疗接触到导丝通过)全区月平均时间为85-100分钟,远低于国际120分钟的标准。急性心肌梗死院内死亡率为1.4%,低于国家3.85%水平。总体来说,缩短急救患者抢救时间近20%-25%,提高救治率达35%以上。有效提高南海地区的应急急救保障水平。
做实危急重症救治的“最早一公里”
可以预见,南海区危急重症救治一体化系统将进一步推动区域“三级医院—二级医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三级急救网络的高质量发展,实现基于5G急救的区域一张网,建设两个中心(数据中心和指挥中心),落实三全模式(全域覆盖、全员参与、全程管理),实现四个协同(跨医疗机构协同、跨角色医护人员之间协同,人机协同和医患协同),让生命与健康一键相连。
南海区卫生健康局党组书记、局长邱宇翔表示,未来,南海区将多点发力,加强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基层胸痛救治单元扩面建设,不断完善不同级别医疗机构单病种临床路径执行规范,提升各项质量指标。完善危急重症救治体系内容,将胸痛救治模块的建设经验推广至卒中、创伤、危重孕产妇和危重新生儿救治模块中,做实危急重症救治的“最早一公里”以及救治后康复的“最后一公里”。完善“基层首诊、上下联动、急慢分治”的分级诊疗体系,将院内急诊和院前急救能力向前延伸至社区预防宣教和自救互救,向后对接医院专病中心和康复部门,同时探索与慢病管理融合的可行性,推动急诊急救服务模式创新。
佛山市卫生健康局党组书记练凌东指出,心梗救治的第一道关把握在患者自己手里,专家、企业、社会组织、媒体要共同推进这项工作,加大科普力度,将心血管健康防治阵线前移,让更多人了解、认识、掌握心肌梗死疾病的相关知识和急救技能。南海发布的“5G+危急重症救治一体化系统”是一个很好的项目,未来将加大在全市应用及推广。目前佛山市正在推进省“互联网+医疗健康”示范市建设,市局要做好统筹,尽快在胸痛中心建设、协作、发展、双向转诊等方面达成共识,大力推进以区域为整体的救治模式,实现“全域覆盖”“全民参与”“全程管理”,不断提高佛山市医疗卫生领域智能化水平。
微信
新浪微博
QQ空间
QQ好友
豆瓣
Facebook
Twit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