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交投集团海珠湾隧道工程刷新“进度条”!国产超大直径盾构机“开路先锋号”顺利下线
近日,由广州交投集团、中铁十四局和中国铁建重工集团联合打造的超大直径泥水平衡式盾构机“开路先锋号”在长沙顺利下线,标志着海珠湾隧道建设将全面进入盾构施工阶段。刀盘下井定位安装完成后,将开始管线连接、各系统空载试验和整机联调联试等后续工作,为盾构机顺利始发奠定坚实基础。
中国智造!国产超大直径盾构机“开路先锋号”闪亮登场
海珠湾隧道工程横跨海珠区、番禺区,线路全长4.35公里,其中盾构段2077米,开挖直径15.07米,管片外径14.5米,以双管单层盾构隧道形式下穿珠江沥滘水道、洛溪岛和三枝香水道,由西线和东线两条隧道组成,是广州地区首个采用超大盾构技术建设的水下隧道。
本次下线的盾构机以广州交投集团党建文化品牌“大道先锋”子品牌“开路先锋”命名,将用于海珠湾隧道东线工程掘进。作为中国智造的“国之重器”,“开路先锋号”盾构机总长130米,总重约4300吨,高度超过5层楼,总装机功率9845千瓦,主驱动核心由16台350千瓦的电机组成,总功率达5600千瓦,最大推力219454千牛,最大推进速度达每小时3米,最大工作压力0.8兆帕,为目前国产配置最先进的气垫式泥水平衡盾构机之一。
配置升级!保障复杂红层超大直径盾构安全高效掘进
海珠湾隧道工程开挖断面大、环保要求高、地质条件复杂。盾构机施工将长距离穿越珠江三角洲地区上软下硬的复杂红层地质,两次穿越地层断裂破碎带、两次穿越珠江航道,盾构区间最大埋深48米、最大水压达0.52兆帕、岩石强度最高达50兆帕,是目前广州乃至全国超大盾构隧道工程中对施工环境和建造水平要求较高的项目之一。
针对复杂的地质难题,广州交投集团与中铁十四局、中国铁建重工集团充分沟通,结合行业内先进经验,针对现场水文地质条件、施工特点进行专门设计和配置升级,满足了“开路先锋号”盾构机对不同地层的掘进需求,使其具备复合红层开挖能力。盾构机刀盘开口率为37%,共配置106把滚刀,其中正面滚刀77把,刃间距由常规的100毫米压减至75毫米,保障了刀刃的破岩能力,使掌子面切削更密实、更匀称。此外,刀盘装有感应元件,能实时感知刀具工作状态,结合主驱动前后伸缩功能,为盾构机及时“换牙”提供了更为先进的智慧手段,为复杂红层超大直径盾构安全快速掘进提供有力保障。
技术攻关!有效解决巨量泥浆滞排和刀盘结泥饼难题
海珠湾隧道工程穿越中风化、微风化泥岩、泥质粉砂岩复合地层,岩土中黏性颗粒含量大,盾构机掘进过程中极易产生刀盘结泥饼和开挖仓巨量泥浆滞排现象,进而引发开挖面失稳和地面超量沉降,可能造成严重施工安全事故。
为此,广州交投集团对“开路先锋号”盾构机的泥浆环流系统进行了技术创新,运用开挖仓高精度气液压力平衡控制技术,控制精度达到±0.01兆帕,进一步保证开挖面稳定;采用开挖仓直排、局部内循环和逆洗等泥浆环流模式,运用鄂式碎石机,布置安全可靠的外置式泥浆门,避免泥浆滞排;配置设有7路冲刷管路的气垫仓底部冲刷系统,冲刷流量达800~1200立方米/每小时,可对碎石机两侧区域、格栅区域、碎石机与泥浆门之间区域和泥浆门底部区域进行实时冲洗,有效解决刀盘结泥饼难题。
据了解,海珠湾隧道工程计划2024年底建成通车,届时将与东晓南路—广州南站连接线南段工程(在建)共同构成广州中心城区至广州南站的快速直达通道,有望使中心城区至广州南站的车程缩短至15分钟,有力增强广州南站的集疏运能力,进一步释放其核心门户枢纽功能,对推动广州国际综合交通枢纽建设和粤港澳大湾区互联互通具有重要意义。
近日,工控科产岭南V谷—荔湾新天地项目喜迎全面封顶,圆满完成既定进度目标,为顺利开展下一步建设工作创造有利的条件。
岭南V谷—荔湾新天地属于广钢新城城市综合体地块3项目,是广州工控重组成立后自主实施的第一个产业创意办公项目,也是工控科产在产业地产开发上的又一重要布局,由工控科产属下广州大成地产有限公司负责开发建设。
项目总建筑面积84886.9㎡,其中地下2层,地上26层(含2层商业裙楼),位于广州市荔湾区芳村大道1号,地处白鹅潭商务区与广钢中央公园双轴交汇核心,周边拥有广佛、1号线、10号线、11号线(在建)4条地铁线路,规划南面有通向海珠区的过江隧道,交通状态良好,价值潜力巨大,建成后将补缺区域大型商业空白,推动广钢新城中心商圈再升级。
自2021年10月10日开工以来,工控科产在广州工控党委正确领导下,以高度的政治站位与责任感,按照“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的政策方针进行生产部署,与各参建单位并肩作战,克服场地受限、作业环境复杂、疫情防控等困难,如期迎来主体结构全面封顶。下一阶段,工控科产将加大人员配备、资金保障、制度建设、安全生产等方面的投入,全力保障项目顺利推进。
1月4日下午,广东省农业农村厅召开全省农机作业防灾救灾应急工作视频会议,广州市农业农村局在省厅主会场作典型经验交流发言,并接授“广东省农机应急作业服务队广州市总队”旗帜,我市农机作业防灾救灾应急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效并获省厅肯定。
2022年,我市认真按照农业农村部《关于推进常态化农机应急作业服务队建设的指导意见》和省农业农村厅关于农机作业防灾应急工作的要求,迅速部署开展农机作业防灾救灾应急工作。市区两级上下联动,建立健全应急处置协调机制,加强组织领导,成立市、区农机作业防灾救灾应急工作领导小组,在市农业重大自然灾害应急领导小组、省级农机作业防灾救灾应急工作领导小组统一指挥下开展工作,加强宣传发动,遵循“平时作业、战时应急”原则,依托属地农机生产经销企业、农机专业合作社、农机大户、省级农机使用一线土专家等,快速组建起首批农机应急作业服务队10支共156人,贮备应急农机装备460台(套)。在晚稻机收、稻谷烘干和冬种生产机械化耕种工作中,全市农机作业服务队伍克服了新一轮新冠疫情、低温寒潮等不利因素叠加影响,充分发挥了机械化抢收抢种主力军作用,确保了晚稻颗粒归仓,保障了粮食生产安全。
下一步,我市将认真贯彻落实好省会议精神,在需要农机应急关键时刻能够“拉得出、冲得上、顶得住”,进一步抓紧抓实农机作业防灾救灾应急工作。一是继续完善工作机制。加强督导,加快建立“市—区—镇(街)三级农机应急作业指挥和调度体系”。二是加强能力建设。做好主体动员、机具保障、培训指导等工作,不断提升农机手应急作业技能水平。三是科学应对处置。积极应对农业重大自然灾害,精准研判,科学处置,为农业生产防灾减灾作出农机化贡献。
微信
新浪微博
QQ空间
QQ好友
豆瓣
Facebook
Twit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