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市农科院2个杂交菜心新品种通过现场鉴定
2023年1月7日,广东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办公室组织专家对广州市农科院选育的蔬菜新品种“广玉田6号菜心”和“广玉田7号菜心”进行现场鉴定。现场鉴定报告会由省农厅种业处陈坤潮二级调研员主持,评审组均来自华南农业大学、广东省农科院、仲恺农业工程技术学院、广州大学的专家,参与评审的领导和专家首先对展示地的2个品种进行了实地查看和对比分析,听取了两个品种的选育报告,审阅了有关资料,经答疑和充分讨论,评审组一致同意“广玉田6号菜心”和“广玉田7号菜心”通过现场鉴定。省农业农村厅种业处刘中国处长肯定了市农科院的科技成果水平,并要求科研队伍一定要站在新时代的角度,用发展的眼光,争取选育出一批突破性品种,为农村发展,农业振兴出一份力。
广州市农科院菜心课题组选育的2个新品种均是以胞质雄性不育系为母本,优良自交系为父本,选育而成的杂种一代。2个菜心品种丰产、品质优、光泽性好,中抗炭疽病。其中,“广玉田6号菜心”中熟、叶片深绿,珠江三角洲地区适播期9月至11月。“广玉田7号菜心”中迟熟、叶片油绿,珠江三角洲地区适播期2月下旬至3月及9月下旬至11月。2个菜心新品种的选育,进一步提高菜心品质和良种质量,更好地助力菜心产业化发展。
春节将至,为进一步落实农业植物检疫性有害生物的检疫和封锁措施,严防检疫性有害生物随植物产品调运而扩散蔓延。1月9日,市农业环境与植保总站联合番禺区农业技术管理办公室,先后到沙湾街、石楼镇开展年花产地检疫,沙湾街、石楼镇相关负责人参加。市、区二级植物检疫人员按照植物产地检疫的相关要求,仔细了解查看盆桔、兰花生产现场,认真填写《农业植物检疫田间调查记录表》,并进行了现场抽样检查,暂未发现红火蚁等检疫性有害生物。
检查组向当地花卉生产经营者再次强调了植物检疫的必要性,宣传了国家《植物检疫条例》以及检疫相关法律法规,强调禁止销售和调运无检疫证书植物产品。市农业环境与植保总站负责同志要求番禺区继续重视并组织开展好花卉产地检疫工作,做好指导、监管和服务,确保节日期间带土盆栽花卉、植物产品的检疫安全,切实维护好年花销售秩序。
黄埔乡村振兴一号馆揭牌。
“黄埔红”现泡红茶。郑嘉俊 摄
产自中新广州知识城金坑村的“知识橙”。郑嘉俊 摄
1月12日,在兔年春节即将到来之际,黄埔乡村振兴一号馆揭牌仪式在广州市黄埔区长岭现代农业公园举行。黄埔乡村振兴一号馆是集黄埔区乡村振兴与东西部协作、对口帮扶经验成果展示、特色农副产品交易及农耕地域文化体验等多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性服务展馆,成为擦亮黄埔乡村振兴品牌、激活乡村振兴产业新动能的重要平台。
体验“黄埔味”特色农副产品
隆平黄埔香大米、“头魁”“节节高”院士米、“黄埔红”岭头红茶、“知识橙”、汉华有机菜、开益番茄、福洞沃柑、贵州菌菇、新疆坚果礼盒……在黄埔乡村振兴一号馆,充满“黄埔味”的年货逐一亮相,琳琅满目。这些特色农副产品有的来自黄埔区内的创新研究院和农业企业,运用良种、良法、新技术,科技含量拉满;有的产自黄埔区对口帮扶协作地区,在黄埔区消费帮扶的支持下成功打造新品牌、打通新渠道。市民不仅可以品鉴各类精品农产品,直观感受其优良的品质,还能体通过米浆研磨、现泡红茶、现场碾米、饮料特调等农产品DIY加工实践,体验手工制作农产品的乐趣,
“这几种大米口感各异,但都很好吃!”“刚进来就闻到了浓浓的米香味!”在当天举办的“黄埔米 过新年”黄埔优质大米品鉴会上,市民试吃完几种黄埔特色大米,纷纷赞不绝口。据了解,“隆平黄埔香”品牌由隆平农业科技黄埔研究院打造,曾荣获第一、二届全国优质稻(籼稻)品种食味品质鉴评金奖。2020年代替“泰国香米”成为第三届全国优质稻(籼稻)品种食味品质鉴评对照品种,被袁隆平院士誉为“超泰米”。“隆平黄埔香大米有浓浓的米香,米粒纤长,口感鲜甜弹牙,种植全流程采用生物防虫技术,绿色健康,亩产达500-600公斤。”黄埔区农业农村局负责同志介绍道。
黄埔区打造的农产品名优品牌,除了金灿灿的“黄埔粮”,“黄埔茶”“黄埔果”“黄埔菜”也齐齐上架。“黄埔茶”是有50多年历史的“黄埔红”岭头红茶,所产出茶叶具有天然的花果香。“黄埔果”是产自中新广州知识城金坑村的“知识橙”,品种为萝岗甜橙,带有独特的桂花香味和蜜味。“黄埔菜”是汉华有机菜,干水杆短、鲜嫩软滑。此外,通过高科技养殖方法培育的观赏鱼——蓝色“黄埔鱼”,也深受养鱼爱好者的喜爱。
成立乡村振兴一号馆将助力黄埔的粮、果、菜、茶、鱼这“五朵金花”大力推广。未来,展馆将搭建新鲜一键送达平台,并不定期开展线上直播活动,只需网上下单,黄埔特色农产品就能送到家。
藏粮于技,丰收底气越来越足
作为黄埔区打造乡村振兴与东西部协作经验成果展示窗口,黄埔乡村振兴一号馆总结了丰富乡村振兴与东西部协作黄埔模式经验,打造了特色农副产品及地域文化体验空间和黄埔乡村振兴与东西部协作发展特色农副产品交易平台,促进了黄埔本土及协作地区涉农品牌建设发展。
“黄埔的农业,最大特点就是拥有科技创新赋能。我们不只是简单的卖农产品,而是以此推动背后的种源研究、农业生产模式、装备设施的现代化发展。”黄埔区农业农村局负责同志表示,凭借丰富的创新资源,黄埔区在藏粮于技上发挥优势,为丰富乡村振兴与东西部协作提供黄埔模式、黄埔经验。
近年来,黄埔区、广州开发区加快发展现代农业科技,扎实推进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着力提升乡村文明,全面深化农村改革,多措并举发展集体经济,乡村振兴步履铿锵,“三农”发展磅礴转型,交出了一份农业增效、农村增美、农民增收的黄埔区乡村振兴绚丽答卷——
实体化运作3个创新研究院,高质量打造2个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及隆平院士港等一批省、市重点项目,2021年在隆平试验田率先突破广东省水稻高产技术攻关,并连续两年实现“双季稻亩产3000斤”目标,在大吉沙岛、极飞超级农场成功创建“智慧农场”黄埔模式,打造粤港澳大湾区智慧农业示范区。聚焦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持续深化东西部协作,2022年累计解决农村劳动力实现就业13000余人,销售农副产品和特色手工艺产品总额逾8.72亿元。充分发挥供销社系统资源优势, 联合社会力量合力成功打造黄埔供销助农综合服务平台,持续深化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化身农业农村发展的重要力量之一。
为壮大农业发展支柱,加强产业项目辐射力度,黄埔区、广州开发区大力建设省级种业(农作物)产业园、农业装备与服务产业园,培育引进农业龙头企业64家,升级以农业为内核的特色服务产业,促进农民返乡就近就业创业,现代农业发展体系逐渐建立。2021年,全区61个经联社收入全部达到100万元以上,总收入约13.07亿元,同比增长41.54%,为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进共同富裕提供了重要支撑。
(郑嘉俊、范敏玲)
附件下载:
微信
新浪微博
QQ空间
QQ好友
豆瓣
Facebook
Twit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