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站点
> 第十二章 颜渊篇
详细内容

第十二章 颜渊篇

时间:2023-02-06     人气:892     来源:佛山资讯网     作者:陈书增注解
概述:颜渊向自己的老师问仁。这里可以看师徒两个高手之间的对话了。颜渊可是孔子的大弟子了。孔子回答道:“克除自己的物欲而恢复先圣的礼......

  【原文】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颜渊曰:“请问其目?”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颜渊曰:“回虽不敏,请事斯语矣。”


  【注释】颜渊向自己的老师问仁。这里可以看师徒两个高手之间的对话了。颜渊可是孔子的大弟子了。孔子回答道:“克除自己的物欲而恢复先圣的礼,这可以称之为仁了。”古人讲格物致知,这个格物也是格除自己的物欲,这样就能够有很好的良知良能,就能够很好的求道了。孔子说道:“一旦能够做到克除每个人内心的物欲,就能够恢复礼了,天下都归于仁了。为仁在于一己之心,难道在于别人吗?”颜渊问道:“请老师详细的说一下好吗?”孔子回答道:“不符合礼的都不要看,不要听,不要说,不要做。”颜渊说道:“我虽然不够勤勉,但是我愿意谨记并精进的去做到的。”如何能够克除物欲呢?这里孔子教颜回了。实际上颜回的悟性是很高的,不教而自知了。道家有说:塞其兑,闭其门。把五官的门户管好,内心就会清净了。佛家有说六根清净,这也是这个道理。


  【原文】仲弓问仁。子曰:“出门如见大宾,使民如承大祭。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在邦无怨,在家无怨。”仲弓曰:“雍虽不敏,请事斯语矣。”


  注释】仲弓(冉雍)向孔子问仁。这个弟子孔子给他高度评价,有帝王之器。孔子回答道:“你问我仁呀,如果能够做到这些可以算是仁了。出门要恭敬守礼,如同见到盛大的接待贵宾的场面,非常的庄重。使用民力也要恭敬守礼,如同承办大的祭祀活动一样,非常的慎重,不是随随便便滥用民力的。自己不想的事情,就不要强加给别人了。在邦国内和朝堂上也要恭敬,对君主恭敬,对同僚恭敬,没有怨恨,没有怨言,也没有和别人结怨。在家也是如此。”在盛大的迎宾礼上,每个人自觉都会检点自己的行为如正衣冠,自觉的守礼。对待贵宾也非常的恭敬。我们假如能够对贫富、老少、贵贱都如同对贵宾那么恭敬,无有分别,可谓有仁心了。使用民力也要恭敬谨慎,对地位卑微的人也是恭敬,不是随随便便的。如同承受大的祭祀活动一样,也可以这么想:每个人都不想成为祭品,反而要拉这些动物去当祭品,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了。你想得到别人的恭敬,也要对别人恭敬,内心对自己恭敬。仲弓听了孔子的回答之后说:“雍我求道做学问虽然不够勤勉,但我愿意按照先生所说的去做。”


  【原文】司马牛问仁。子曰:“仁者,其言也訒。”曰:“其言也訒,斯谓之仁已乎?”子曰:“为之难,言之得无訒乎?”


  【注释】司马牛是孔子的弟子。司马牛为宋国人,因为他的哥哥参与了叛乱,被迫逃离宋国,司马牛也跑到了鲁国。据说司马牛多言而躁动。孔子因材施教的,针对每个学生的特点的。司马牛问什么是仁。孔子回答道:“仁者说话是很谨慎的。”司马牛又问:“难道说话谨慎,就能称之为仁吗?”司马牛还是不太明白,这也太简单了吧。我想大家都有这样的疑问的,不仅仅是司马牛。孔子回答道:“要做到仁很难,说的时候难道不应该谨慎吗?”说话谨慎这个的确非常重要的,也难怪孔子问礼于老子,临别老子赠言,也是劝孔子不要随便议论是非,扬人之恶。许多人都是由于这样而引来灾祸的。嘴巴为六根之一,如果能够管住一个,也接近于仁了。


  【原文】司马牛问君子。子曰:“君子不忧不惧。”曰:“不忧不惧,斯谓之君子已乎?”子曰:“内省不疚,夫何忧何惧?”


  【注释】司马牛向老师孔子问什么是君子。孔子回答道:“君子不忧愁也不恐惧。”孔子曾经经过宋国的时候,司马牛的哥哥还派兵过来要追杀孔子。司马牛很伤心的说,有这个兄弟还不如没有呢。司马牛多言而躁动的性格,也许内心多烦忧,也多担心吧。所以孔子这样来劝诫司马牛,也是很委婉的了。司马牛回答道:“不忧愁不恐惧,这样怎么能够就称之为君子呢?有这么简单吗?”孔子回答道:“如果能够做到问心无愧,又有何忧愁,有何恐惧的呢?”要做到反省自己没有什么愧疚的,很难哦,只有做到仁了,才能达到了。虽然司马牛哥哥曾经派兵来追杀孔子,但是你是你,你哥哥是你哥哥,只要做到问心无愧就行了。


  【原文】司马牛忧曰:“人皆有兄弟,我独无。”子夏曰:“商闻之矣:‘死生有命,富贵在天’。君子敬而无失,与人恭而有礼。四海之内,皆兄弟也。君子何患乎无兄弟也?”


  【注释】司马牛忧伤的说:“人人都有兄弟,可是我有兄弟却像是没有的。”前面孔子劝诫他不要忧愁,也不要恐惧。你看这里司马牛又在忧愁了。司马牛的那个哥哥参与谋反,都不知道跑去哪里了。关键是还对司马牛不好,连自己的老师孔子都曾经派兵追杀,一点面子都不给。子夏听了之后说道:“我曾经听到老师这么说:死死有命,富贵在天。君子恭敬而不会犯错误,对待别人恭敬而有礼。四海之内,都是兄弟了,作为君子,还会担心没有真正的兄弟吗?”这几句话非常的经典,传承了两千多年了。子夏安慰司马牛,死生有命,富贵在天,你不必要忧愁,也不必要担心了。


 【原文】子张问明。子曰:“浸润之谮,肤受之诉,不行焉,可谓明也已矣;浸润之谮,肤受之诉,不行焉,可谓远也已矣。”


  【注释】子张向自己老师问什么是明。子张这个人非常的仗义大度。他在与朋友相处过程中能做到不计较过去的恩怨,就是受到别人的攻击、欺侮也不计较,被称为善于交往的人。他办事勇武,在孔门弟子个是忠信的楷模,把孔子讲的有关于重信的文字写在腰带上。他生活上不拘小节,不讲究外观礼仪,不追求衣冠整洁美观,随和从俗。对这样的一个学生如何因材施教呢,下面我们可以看看孔子如何回答的。孔子回答道:“小人要进谗言是逐渐的浸润的,如同水逐渐的浸润一样。作为君主,身边的人今天说一点是非,明天说一点。而且发动不同的人来说。也许就会歪曲了事实,不能明辨是非了。这样进谗言应该是很高明了吧,水滴石穿而不露痕迹。不仅仅是如此,还会拿君主的切肤之痛来说事,千方百计抓到一些在乎的事情来说事。如果这种浸润的谗言,切肤的控诉,都不能管用的话,可谓是明了。如果能够做到这个,也就远离了错误了,也就能够走的长远了。”孔子这么回答暗地里还是在赞自己的这个弟子的,他能够不计前嫌,非常的难得,可谓是个明者。孔子还教他再提升自己的。除了君主,我们是不是也应该反省自己呢?自己是听者,还是进谗言的人呢?这里谈的是为政,如果是说明这个字,可以说好多了。比如明明德。具体在相应的章节中再阐述吧。明字为载道的文字的。


  【原文】子贡问政。子曰:“足食、足兵、民信之矣。”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三者何先?”曰:“去兵。”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二者何先?”曰:“去食。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


  【注释】子贡问孔子如何为政。孔子回答道:“充足的粮食、充足的军备和取信于民,做到这三点就很好了。”子贡又接着问道:“假如迫不得已要去掉一项,老师您先去掉哪一个呢?”孔子回答道:“先去掉军备的。”只要能够取信于民,得到民众的誓死追随,军备随时也可以武装起来。农耕之具也可以用于征战。将士和百姓不可一日无粮的。子贡又问道:“假如迫不得已在剩下的两项中再选择去掉一项呢?老师您会怎么选择呢?”孔子回答道:“去掉粮食。自古以来人固有一死,信义比生死更加重要,如果不能取信于民,则无以立国了。”如果粮食不充足,但是能够得到百姓的拥戴,百姓也会想方设法供养正义之师的。如果失去了百姓的信任,就彻底失败了。


  【原文】棘子成曰:“君子质而已矣,何以文为?”子贡曰:“惜乎,夫子之说君子也!驷不及舌。文,犹质也,质犹文也。虎豹之鞟,犹犬羊之鞟。”


  【注释】此部经典有说过文质彬彬,这里也是子贡和别人谈论文和质。卫国的大夫棘子成有感于当时世人文饰较盛行说道:“君子有美好的本质这就够了,还需要文饰做什么呢?”子贡听了就说道:“可惜呀,子成你有这样的看法,你这么说君子呀。一言既出驷马难追呀,你说这样的话,也许有失偏颇哦。文和质都是不可或缺的,如果去文只是保留质,那么本质外就没有任何的文饰了。这样质就是文,文就是质了。文和质没有什么分别了。就如同虎豹的皮毛,如果把有条纹的毛给去掉了,皮跟犬羊的没有什么分别了。”文和质互为阴阳的。


  【原文】哀公问于有若曰:“年饥,用不足,如之何?”有若对曰:“盍彻乎?”曰:“二,吾犹不足,如之何其彻也?”对曰:“百姓足,君孰与不足?百姓不足,君孰与足?”


  【注释】前面有讲到孔子的这个弟子有若,长得很像孔子的。孔子去世之后,弟子由于太过于想念孔子,就把有若奉为老师。但是弟子们问了两个问题,他都没有能够回答得上来,就把他给赶下台了。看来光是长得像老师还是不行的,还是要真的有如老师那样的智慧的。鲁哀公问有若道:“现在国家正在遭受饥荒,国库空虚用度不足,该怎么办才好呢?”从鲁宣公那时开始征收十分之二的税收,到了鲁哀公还是如此。赋税还是比较重的,百姓饥肠辘辘而国库也空虚,所以有若接下来回答建议为什么不实行彻法呢?也就是降低至十分之一的税。有若回答道:“为何不实行彻法呢?”鲁哀公觉得很奇怪就问道:“十分之二的税,我的国库还是不足,实行彻法怎么会够呢?”有若回答道:“只要百姓丰衣足食了,君主怎么会不足呢?百姓吃不饱穿不暖,君主怎么能够富足呢?”夏朝的时候百姓比较多,而一个农夫负责四五十亩田地。殷商时候承接夏朝末年的乱局,百姓少一些了,一个农夫负责七十亩田地。周又承接于商纣,人口凋零,一个农夫要负责一百亩。三代虽然有所不同,但是都是实行彻法,收取十分之一的税收。从古法来看,鲁国也应该要恢复低税负。有若回答还是比较有智慧的。降低税负百姓就有极大的积极性去劳作了,百姓日用充足,商业活动也会比较多,百姓富足了,国家要富足也是很容易的事情了。如果百姓个个都很贫穷,国家也很难富足了。


  【原文】子张问崇德、辨惑。子曰:“主忠信,徙义,崇德也。爱之欲其生,恶之欲其死。既欲其生,又欲其死,是惑也。‘诚不以富,亦只以异。’”


  【注释】子张问老师崇德和辩惑两个问题。孔子回答道:“所谓崇德就是要以忠信为主,闻义而要迁徙改变而从之,如果做到这两点就是崇德了。那什么是惑呢?爱的就让他生,厌恶的就恨不得要他死。有这种爱恨分别,这就是惑了。”这一句话的理解还是不太容易的。行道而有德于心可以称之为德。德的繁体字代表着行一直心。正所谓直心是道场。崇德是以德为崇。惑是无明覆盖本心而产生迷惑了。辩惑为去其不明,要去掉无明可不容易呀。崇德就能够去掉无明的,就能够发明本心的。其实只要去掉爱憎和善恶的分别心,也就能够无惑了。亚当和夏娃就是吃了知善恶树上的禁果被逐出伊甸园的。子张问两个问题实在是有因果关系的。最后那句是《诗经》中的两句,补充前面的两句一起来看看如何理解:“不思旧姻,求尔新特。诚不以富,亦祗以异。”这首诗讲的是一个女子跟老公吵架了,走到田野里来自言自语的娇怪自己的老公的,并不是真的恨自己的老公的。最后这四句话说的是:哼,你这个臭男人,我不再怀念旧的婚姻了,我要找我的新的比你更帅的男人了。我并不是去找比你更有钱的男人,我只要能够不是嫁给你就行了。婚姻里面,女子爱的时候很爱自己的老公,恨的时候恨不得就马上分开,随便嫁个人就行了,只要不是你就行了。孔子这里借用这句诗来做结尾,跟前面的意思是很连贯的,也很生动。前面说的是爱的就让他生,恨的巴不得他死。古代的注解里面,有许多人认为这句话是错简,我觉得是不对的,意思相当的连贯而且生动。


  【原文】齐景公问政于孔子。孔子对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公曰:“善哉!信如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虽有粟,吾得而食诸?”


  【注释】齐景公向孔子问政。孔子回答道:“君要符合于君道,臣要符合于臣道。父子也分别要符合于其道。”齐景公听了就说道:“说的太好了。要是真的君不像君、臣不像臣、父不像父、子不像子,那么虽然有粮饷俸禄,也轮不到我去享用了。”春秋时期礼崩乐坏,整个都乱套了。臣下都想着怎么当君主。鲁国的三桓把持着朝政,鲁国国君就如同摆设。大治的社稷君主应该做好君主的事情,大臣做好大臣的事情。如同人的身体,心为主官做好君主的事情,五官作为辅佐就做好五官的事情。君主对应于心;百官对应于五官。


  【原文】子曰:“片言可以折狱者,其由也与?”子路无宿诺。


  【注释】孔子说道:“凭着只言片语就可以断狱,这样的人也许只有子路了吧。”这里孔子是夸自己的弟子仲由,也就是子路的忠信的。往往断狱需要兼听,不可偏信任何一方的。可是对于子路就可以信了。子路不会让许诺的事情过夜的,总是希望尽快去兑现诺言。久而久之,别人就会对他深信不疑了。


  【原文】子曰:“听讼,吾犹人也。必也使无讼乎?”


  【注释】这一句跟前面很连贯。前面夸了子路,但是并不以其为究竟的。子路凭着片言就可以断狱,这个是末,并不是本。根本的是要让诉讼不发生的。子路不知以道来治国,使得民无诉讼。这里特意记下孔子的话语,圣人不以听讼审理案件为难,而是以使得民无诉讼为贵的。孔子说道:“听讼审理案件,这个跟普通的审理案件的官员没有什么不同,这也没什么了不起的。关键是要使得民无诉讼发生。”如何才能使得民无诉讼发生呢?那就要使得百姓知礼,符合道义,这样就没有诉讼发生了。


  【原文】子张问政。子曰:“居之无倦,行之以忠。”


  【注释】子张问孔子为政之道。孔子说道:“身居政事,在这个位置上面,千万不能懈怠的。在其位谋其职,要对得起君主给你这个位置。一言一行,政令一出,面对百姓务必做到忠信的。不能够朝令夕改,要使得百姓深信你是忠于君主,忠于国家,忠于百姓的。讲出来的话都是管用的,吐唾沫都是个钉子。”前面说到如何使得百姓无讼呢?为政就要勤勉不懈怠,要以忠信对待百姓的。


  【原文】子曰:“博学于文,约之以礼,亦可以弗叛矣夫!”


  【注释】这里也许和前面还是有些联系,如何使得百姓无诉讼呢?孔子说道:“广泛博学于古代经典,以礼来约束自己的言谈举止,这样就不会离经叛道了,不会做什么出格的事情了。”如果不离经叛道,世人都是如此,那还有什么诉讼呢?对于求道而言,只要通一经,就可以通一切经了。在通一经的基础上,再博学于文,就可以融会贯通,圆融通达了。是不是有点不可思议呢?通了《心经》了,许多佛教典籍也可以通了。正所谓一花一世界,一经也是一世界的。对于一些天才来说,往往不拘泥于常理,离经叛道的,如果有礼法来约束一下还是好的。如果没有约束,也就没有了自有。地球围绕着太阳转动,如果没有太阳的约束,地球就不知道飞去哪里了。也就不会有如今的地球这个样子。河流如果没有河堤的约束,河流奔流而出,很快干涸,也不能成为河流了。


  【原文】子曰:“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


  【注释】孔子说道:“君子能够成人之美,成全别人的好事。可是不成全别人的恶事。小人就刚好相反了,小人成全别人的恶事,而不成全别人的好事。”孔子这里说君子和小人,君子为有大心,有君子之心的人。小人为有小心的人。作为君子来说,看到别人为政兢兢业业,都是为国为民的,那就要成全别人,即使别人成功了,升官发财了,这个也是要由衷的支持别人,成全别人的。小人就不同了,帮助恶人成全其恶事了。


  【原文】季康子问政于孔子。孔子对曰:“政者,正也。子帅以正,孰敢不正?”


   【注释】季康子问孔子如何为政。孔子回答道:“政也就是正。你如果带头来推行正道,谁敢不正呢?”这也是值得为政的人深思的。孔子说这句话,也是针对季康子说的,委婉的劝诫季康子需要首先匡正自己的言行。如果季康子本身都不忠君爱国,不忠于鲁君,如何能够让下属忠于自己呢?你可以这么做,我也可以的。为政不是勾心斗角,而是要率先垂范使得言行符合于正道,匡正自己不当的言行。匡正臣下,百姓的言行。也许大家不要小看这个带头的作用。家长率先垂范,带头潜移默化的影响着小孩子。君主一言一行,百姓都在看着的。楚王喜欢细腰的女子,全国的人都喜欢,而且女孩子都争相减肥。齐王喜欢穿紫色的衣服,全国的人都喜欢的。人身如同规矩,规矩不正,言行如何能正呢?射艺也是如此,人身不正,如何能够射得正呢?射箭不是为了胜于对手,而是胜自己,端正自己。


  【原文】季康子患盗,问于孔子。孔子对曰:“苟子之不欲,虽赏之不窃。”


  【注释】季康子担心盗贼太多了,被闹得不得安宁,他就问孔子有没有好的对策来应付这些盗贼。孔子就说道:“如果你能做到没有太多的物欲,那么即使你奖励别人去当盗贼,他们也不会去当的了。”也许季康子听了会不舒服,但也许会反思一下孔子这么说是否有道理的。作为三桓之一的季康子,势力比鲁国国君都要大了,其必定是多欲的,觊觎鲁国的江山的。如果在上位的人多欲,取之于民就比较多了,百姓没有办法生存下去,只好去当盗贼了。百姓连基本的生活都过不下去,如果不当盗贼就是等死,当了盗贼还有一条活路,如此一来盗贼必定很多的。逼迫民为盗,如同逼良为娼的。


  【原文】 季康子问政于孔子曰:“如杀无道,以就有道,何如?”孔子对曰:“子为政,焉用杀?子欲善,而民善矣。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


  【注释】季康子向孔子问如何为政。季康子问道:“如果把无道的人杀掉,而成全有道的人,怎么样呢?”也许有些君主会这么想的,把那些无道的,愿意当盗贼的人都杀掉,剩下的都是良民,不就可以很好地管理了吗?古往今来这样崇尚杀戮的,崇尚高压统治的,都不能长久。前面也讲了,百姓之所以为盗贼,大多是被生活所迫。在上位的人多欲,各种税赋太重了,百姓不得不去做盗贼了。如果有办法让他们过好的生活,即使奖赏他们去做盗贼,估计都很少人愿意去做的。在一个国家或者朝廷中,总有君子和小人,如果把小人都杀尽了是不是就好呢?未必的。这个在邵康节《渔樵问答》中有详细生动的阐述。中药的药物有药性之偏,人身体阴阳偏差了就生病了。药性之偏刚好能纠正身体之偏。有些药物比如附子是有毒性的,可是却能够治疗许多大病重病。小人、无道的人如同有毒的药物,都有其存在的价值。温顺的绵羊需要,凶恶的老虎狮子也需要,令人讨厌的蚊子苍蝇照样需要。一锅汤要有各种味道,才能和合。孔子回答道:“你为政处理事务,怎么用得着杀伐呢?完全没有必要大动干戈的。如果你向善,百姓也跟着向善了。君子之德如风,小人之德如草。风吹到草上,草哪里会不跟着安静的躺着呢?”


  【原文】子张问:“士何如斯可谓之达矣?”子曰:“何哉,尔所谓达者?”子张对曰:“在邦必闻,在家必闻。”子曰:“是闻也,非达也。夫达也者,质直而好义,察言而观色,虑以下人。在邦必达,在家必达。夫闻也者,色取仁而行违,居之不疑。在邦必闻,在家必闻。”


   【注释】诸葛亮说不求闻达于诸侯,这个闻达也是从这里来的。子张问道:“老师您说士怎么样才能做到达呢?”孔子回答道:“这要看你所问的通达是什么了。”子张回答道:“在邦,也就是仕诸侯,在诸侯王那里做官的时候,很有名望;在家,仕卿大夫,在卿大夫那里做家臣的时候,也很有名望。”子张认为这就是达了,幸好孔子问了一下。孔子对子张说道:“你所说的闻,并不是达,仅仅是虚名而已的”闻达,闻和达是有所不同的。闻为达的名;达为闻的实。世人只为了名而失去了许多东西,甚至性命。真正能够体察到实的就很稀少了。追求名利者就伪饰,追求真理者就归于本真,归于质朴而直,符合于道。所以说闻是在于名,而达是要达于道的,达于道这才是真正的达的。孔子接着说道:“所谓达,应当是质朴而直,归于真。达应是达于道的,这才是真达。达应符合于道义。达应察言观色,洞察世事,圆融通达,不仅仅是停留在虚无的道上,也应该达于世事。如果仅是停留在道上,而不能在为政、处事上圆融,也不算是达的。达须怀有谦退,思虑以谦下待人。如果能够做到这些,在邦国也能达,在卿大夫那里也能达。”《道德经》中也说了,大国跟小国邦交,大国宜下。善于驱使别人的人,谦下待人。这样就能达人之心。如果以武力杀戮,严酷的刑罚来威逼人,虽然表面折服,但未必能达人之心。这样不能称之为达。孔子接着说道:“所谓闻,这只是表面的虚名而已,如果追求这个的话,就会出来许多伪饰。表面上追求仁,但是行为却违背仁。这样的人不仅使得别人不会怀疑他,连他自己也不曾反省怀疑自己。如此也能有虚名在诸侯那里,也能有虚名在卿大夫那里。” 真正的君子渊深寂静,达于大道。君子找到了生命的本源,盛德于内,安贫乐道,不再追求些虚妄的东西了。所以能做到不求闻名于世。许多得道的人归隐山林,但是在乱世不得不为了天下苍生出来救世而已。待到功成身退,也符合天之道了。这里也呼应了此部经典第一章,人不知而不愠,孔子跟自己说的,也是跟自己的弟子说的。虽然不能闻达于诸侯,也不要有怨气的。


  【原文】樊迟从游于舞雩之下。曰:“敢问崇德、修慝、辨惑?”子曰:“善哉问!先事后得,非崇德与?攻其恶,毋攻人之恶,非修慝与?一朝之忿,忘其身以及其亲,非惑与?”


  【注释】前面有弟子已经问过崇德和辨惑这两个问题了。这里还加多一个问题一起来问,看看孔子怎么回答,是不是跟前面的一样炒冷饭呢。舞雩台这个地方离孔子的家比较近,孔子就在这里散步,弟子樊迟跟着一起,也顺便请教了三个问题。樊迟问道:“老师呀,请问什么是崇德、修慝和辨惑呢?”以德为崇称之为崇德。慝这个字很形象了,有恶隐匿于心,需要修正治而去之,称之为修慝。人之初,性本善,外来的恶暂时隐匿于心而已,这是可以修善而去掉的,并不是不可救药。惑为无明遮蔽自性而已,需要去掉无明而恢复本有的自性光明。辨惑是辨别去伪存真,去掉无明。孔子回答道:“你问的太好了。先事后得,这就是崇德了。也就是说为所当为而不用计算回报什么。不问功劳,不问结果的积德行善。德每天都有积累和增长,可是也许自己都不知道。只是专于治己而正己,不苛责于别人,那么自己的恶无法隐匿于心的。一时的气忿虽然甚微小,不算是什么,可是也许会祸及亲人,危害甚大的。如果不知道这个那就是惑了,需要仔细辨别的。需要辨惑而把忿给熄灭的。”圣人孔子往往因材施教的,樊迟急功近利一些,所以这样给他解释,以弥补他可能会存在的过失。为政的人不要小看一时的气忿的,和大怨必有余怨,说出的话收不回来的。


  【原文】樊迟问仁,子曰:“爱人。”问知,子曰:“知人。”樊迟未达。子曰:“举直措诸枉,能使枉者直。”樊迟退,见子夏曰:“向也吾见于夫子而问智,子曰:‘举直措诸枉,能使枉者直’,何谓也?”子夏曰:“富哉言乎!舜有天下,选于众,举皋陶,不仁者远矣。汤有天下,选于众,举伊尹,不仁者远矣。”


  【注释】樊迟问孔子什么是仁。孔子回答道:“爱人。”孔子的回答可是够简单的哦,没有多余的废话。如果能够做到爱人如己,那可称之为仁了。人为物欲所拘束,整日都是围绕着自己在转,如果能够爱人,那就已经是打破这个惯性了,可以称之为仁了。樊迟问什么是知。孔子回答道:“知人。”也是两个字,不多不少。这个知人可难了,更难的是知己的。樊迟未能达于心,还是不太明白。孔子对自己弟子还是不错的,看着不明白就进一步解释给他听。孔子解释道:“知人,首先要知人的直和枉。知什么样的人是直的,什么样的人是枉的。有些人是粉饰的直,有些人看着似枉但是直,那就要靠慧眼了。正邪未必能够分得清楚的,这个就是要靠知人了。知人不仅仅是停留在知而已,而且还要知行合一的。这里用个譬喻吧,用笔直的木材来作为准绳,放在上面来压枉的木材,按照直的标准来做,枉的木材也会变成直的。”樊迟退下去之后,见到了子夏又问道:“刚才我见到老师问何为知,老师告诉我说是‘举直措诸枉,能使枉者直’,这是什么意思呀?我还是不太明白。”子夏回答道:“老师说的这句话的含义可丰富了。舜帝治理天下,广纳贤才,选出了皋陶这样的贤才,不仁的言行就远离了。商汤治理天下,同样的求贤若渴,选用了伊尹,不仁的言行就远离了。” 传说皋陶为虞舜时的司法官。子夏所说的这两个人都是大德之才。这两个人都是直的贤才,举起放在上面,下面的虽然有些枉,都被压直了。这里并不是说把不仁的人都驱离朝堂了,而是说有了这样的大德之才,奸佞小人都会把那些坏心思放在肚子里面,他们的聪明才智也都用在了正事上面了。伊尹可不简单的,他留下了《汤液经》这样的中医药典籍。这可是张仲景的《伤寒论》的前身的。


  【原文】子贡问友。子曰:“忠告而善道之,不可则止,毋自辱焉。”


  【注释】子贡问老师如何交友。孔子回答道:“朋友有过失,要尽心尽力的去劝告他,也就是以善道来引导他,不要走上邪道了。如果这样劝诫都不听那就停止了吧,不要再自取其辱了。”对于传道也是如此,怎么说都听不进去。没有缘分就算了。正所谓:我慢如山,法水难留。世人也许贡高我慢,也就是自以为是,佛法如水可是无法流入心田的。只有虚心如山谷那么低,才能够容纳得了的。如果不虚心的,也许很难听得进去的。


  【原文】曾子曰:“君子以文会友,以友辅仁。”


  【注释】前面一句讲交友的事情,这里曾子也一点不客气的记录下自己言语。不过还是值得记的,这句话还是经常用到的,以文会友。曾子说道:“君子以文章学问来结交朋友的。”这样有利于见贤思齐的。前面孔子也说过:举直措诸枉。文为心声,看到文就知人是否达于道了。如果达于道,也就是直的贤人了。这样以贤人为规矩,可以正自己的过失。跟前面还是比较连贯的。曾子还说,以友辅仁。也就是说,看到这些贤才朋友,就知道自己有什么不足了,可以辅正自己的仁德。

(声明: 网站所收集的部分公开资料来源于互联网,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本站部分作品是由网友自主投稿和发布、编辑整理上传,对此类作品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