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秀区召开2022年度国家机关“谁执法谁普法”履职报告评议现场会
为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进一步落实国家机关“谁执法谁普法”普法责任制,推动国家机关落实普法主体责任,近日,区委全面依法治区委员会守法普法协调小组组织召开2022年度越秀区国家机关“谁执法谁普法”履职报告评议现场会。区委全面依法治区委员会守法普法协调小组成员、评议团专家评委、4个接受评议的单位和部分重点普法责任单位分管领导等约80人参加了评议会。区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区守法普法协调小组组长王静同志出席会议并讲话。
本次评议现场会评议团由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普法专家、媒体代表、基层代表共5人组成。区委党校、区教育局、北京街、梅花村街4个单位在会上作“谁执法谁普法”履职报告,并接受评议团、守法普法协调小组成员现场评议。综合社会评议、评议团评委评议、现场互评等三项得分,现场公布评议结果,4家单位得分均达90分以上,评议等级均为“优秀”。
最后,区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区守法普法协调小组组长王静在会上作讲话。就进一步深入推进我区普法依法治理工作提出三点意见:一要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大会精神上来。持续深化习近平法治思想学习宣传、贯彻落实工作,狠抓各项任务落实落地,切实把党的二十大精神和党中央决策部署贯彻落实到普法依法治理工作各方面全过程,真正转化为思路、细化为举措、实化为行动。二要深化落实“谁执法谁普法”普法责任制,统筹推进法治建设提质增效。以“谁执法谁普法”责任制为抓手,着力构建更加高效的普法工作新格局,不断推进多层次多领域依法治理,提升社会治理法治化水平,努力使尊法学法守法用法在全社会蔚然成风。三要积极推进工作创新,努力开创新时代普法依法治理工作新局面。在更高层次中推动我区普法依法治理工作的高质量发展。充分发掘普法依法治理工作与全区中心工作的结合点,使二者深度融合,主动服务高质量发展大局,强化法治引领和保障作用,奋力以越秀高质量发展之“稳”和“进”,为全省全市发展大局作出更大贡献。
任海在野外考察中发现珍稀濒危植物大王花。羊城晚报记者 曾育文 摄
忙科研、忙管理、忙履职……作为植物保护领域的知名专家,广东省选出的十四届全国人大代表,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主任、华南国家植物园研究员任海每天都安排得满满当当。春节假期,任海只休息了两天就返回工作岗位:“希望尽早把工作安排一下,给代表履职工作留出更多的时间。”
谈及当选全国人大代表的感受,任海用了三个词——意外、期待、勇于担当。“作为一名全国人大代表,我将以科研精神积极履职,加强学习、深入基层、勇担责任。”任海说,未来五年,他将发挥专业特长,持续关注科技和植物保护话题。
帮助36种珍稀濒危植物回归野外
下了立交桥,转过几个弯,车便驶进绿意盎然的植物世界——这是任海工作了30多年的地方——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在园内的一棵珍稀濒危植物——猪血木的树下,任海打开了话匣子。
“怎么让濒临灭绝的本土珍稀植物存活下去并增加数量,这是我们一直在思考的。”任海主要从事植被生态恢复研究和珍稀濒危植物保护工作,在长期的实践中,他的团队逐渐摸索出了兼具保护与经济功能的植物保护模式。
以广东特色植物长梗木莲为例,由于其存在繁殖缺陷,再加上人为砍伐,导致在野外的长梗木莲数量仅剩11株,任海与植物园的同志合作,通过枝条嫁接获得苗木,再以原地野外回归和异地种植等手段对其进行保护。
他们在研究过程中发现,长梗木莲花开艳丽,且是广东的特有植物,故而也积极推动长梗木莲进入市场并进行大规模人工种植。“目前,我们与合作者已在广州、东莞等地的园林绿地中种植上千棵长梗木莲,让本地人看到本地的美丽乡土植物。”他说。
据悉,任海带领团队共筛选了200余种乡土植物,研发了集繁殖、栽培、搭配和养护于一体的配套的植被生态系统方案,用于海岛、丘陵的生态恢复。在珍稀濒危植物保护方面,他利用生物技术和生态恢复技术集成方法,解决了猪血木、报春苣苔等36种珍稀濒危植物的繁殖问题,并帮助它们回归野外。
努力为绿美广东生态建设作贡献
去年7月,华南国家植物园正式挂牌。“我们正在编制华南国家植物园的总体规划和建设方案,预计今年3月完成。”任海介绍,华南国家植物园将重点做好植物保护、科学研究、科普教育和植物资源开发利用等工作。
“去年,我们联合申请了植物多样性与特色经济植物的全国重点实验室,引进了44位高层次人才。”任海介绍,结合国家需求和科学前沿,他们重点研究南方海岛植被生态建设、粤港澳大湾区生物多样性的调查和保护等。“我们将努力为绿美广东建设和全省高质量发展作出自己的贡献!”他说。
在不断进行濒危植物保护工作的同时,任海率领其团队,在科研领域也取得了累累硕果。据他介绍,仅2022年,华南国家植物园在生态学、植物学、农学等领域发表SCI论文533篇,无论是数量还是质量,均位居全球植物园第一。“这意味着我们华南国家植物园在科研方面处于国际领先水平。”他说。
除此之外,华南国家植物园还牵头制定了《中国植物保护战略(2021-2030)》和《国家植物园考核评价标准》,参与编制中国国家植物园体系规划和《全球植物保护战略(2021-2030)》(英文)的工作,推动建立符合国情且与国际接轨的国家植物园体系,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提供科技支撑。
科研代表的“1.5倍速”工作日常
语速飞快、逻辑清晰、表达能力强,这是任海代表给记者留下的深刻印象。在采访的一个多小时中,他谈工作、话科研、讲感受,全程无间歇、高质量输出。
“我平时讲话也是1.5倍速的,总觉得时间不够用。”作为博士生导师、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主任,还兼任中国生态学会副理事长、广东省植物学会理事长、国际植物园保护联盟(BGCI)董事会董事、国际自然保护联盟(IUCN)物种存活委员会委员等职,任海太忙了。
担任代表前,他用白天的时间做管理工作,晚上、周末做科研,精力充沛。“濒危植物所在的地方,很多都是人迹罕至之处,任老师带着我们上山、下海,有时年轻人都觉得累,但是老师却不觉得。”任海的博士生黄耀说,他平时说得最多的一句话是:“既然决定要做,那就一定要做到最好。”
科研工作如此,代表履职也是如此。任海说,随着华南国家植物园建设的推进,他今年将会在代表履职工作中下更大功夫。
今年的全国两会,他准备围绕遗传资源数字化序列信息的保护、规范与利用和国家植物园体系建设等提交两条建议:“我会一直关注着相关领域的国际前沿动向,并结合我国国情与自身相关研究,从专业角度出发,结合民生和经济发展提出建议,努力做好政府和群众沟通的桥梁。
近日,海珠区审计局派出的1名年轻审计骨干经重重遴选后参加了审计署组织的联合国审计人员考试,并顺利入选后备人才库,创造了海珠审计的又一个历史性纪录。海珠区审计局也成为全省审计系统有史以来第一个连续3年均输送人才参加联合国审计人员考试的区局,为讲述中国审计故事、传播中国审计声音贡献了海珠审计人力量,在打造新时期复合型人才队伍方面取得了新突破新成就。
近年来,海珠区审计局在新一届领导班子带领下,坚持多措并举、不断探索建立全方位、立体化的年轻干部培养体系,为年轻干部搭建成长平台,架梯登上更高舞台。聚焦政治思想“强基”。着力抓好年轻干部的政治教育,依托“三会一课”、经常性谈心谈话、党组书记与年轻干部座谈交流会等方式帮助青年筑牢信仰之基、补足精神之钙、把稳思想之舵。聚焦综合素质“塑性”。主动加强与上级审计机关的联动、海珠区内单位部门的横向交流,累计派出34人次参加上级审计项目、市区委巡察工作、区城市改造专项小组等,促进干部优化审计工作方式方法、实时掌握区情区况,找准审计发力点。聚焦专业能力“蓄能”。强抓业务学习,营造“比学赶超”的学习氛围。截至目前,共有4名年轻干部通过了审计署计算机中级考试,参加审计署计算机中级考试通过率保持100%,全局共有30人次获得初、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称。建立审计实务导师制度,跨科室配置师生资源,打破单一科室、单一业务领域限制,鼓励年轻干部跨领域“多专业”学习。
接下来,海珠区审计局将继续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年轻干部培养的重要论述,多举措加强年轻干部队伍建设,“精耕细作”打造年轻干部成长沃土,引领年轻干部在各项审计工作中发挥生力军作用,为经济社会高质量作出更大审计贡献!
微信
新浪微博
QQ空间
QQ好友
豆瓣
Facebook
Twit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