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圆满完成广州市地质灾害风险普查(调查)任务
全国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调查)工作是由国家统一部署的一项国情国力的调查工作,是一项提升自然灾害防控能力的一项重大举措。而地质灾害风险普查(调查)工作是其重点工作之一。
为了贯彻落实国家部委、省、市关于做好地质灾害风险调查的要求,全面、顺利的推进地质灾害风险普查(调查)工作,全面掌握广州市地质灾害风险隐患情况,提升地质灾害防治综合能力,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采取一系列强有力举措,圆满完成了广州市市级成果汇编、区级成果质量审核工作:
一是强化项目实施。根据国务院和省、市普查办的要求,制定了地质灾害风险普查(调查)实施方案,明确了工作方法和技术要求;开展多次项目推进会,跟进各区项目进展情况并及时解决各种问题,提供各区项目所需的基础地质资料等,助力了项目的成功实施和落地。
二是加强培训。为了更好地开展、推进地质灾害风险普查(调查)工作,项目开展之初,邀请行业内知名专家针对地质灾害风险普查工作及相关政策、规范进行解读,参加人员涵盖了项目技术和相关工作人员,为项目的顺利开展奠定了基础。
三是成立专班小组,紧抓质量进度。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成立了地质灾害风险普查(调查)专班小组,建立了质量管理体系,做好区级地质灾害风险普查(调查)的技术指导和质量检查工作,跟进评审及资料汇交,保质保量的完成了地质灾害风险普查(调查)任务,目前各区地质灾害风险普查(调查)成果均已通过评审,优秀率超过90%。
四是加强区划与汇总。组织专班技术人员对区级地质灾害风险普查(调查)成果数据及已实施的相关地质灾害调查成果汇编整理,收集广州市近20年的历史地质灾害点,在此基础上进行市级普查(调查)成果的汇编。市级普查、调查成果均通过由行业内5位专家组成的评审专家组验收,获得优秀等级。
地质灾害风险普查(调查)工作按照“先扫面、后对点”的方法,采用了传统调查手段与无人机、遥感、InSar、机载雷达等新手段相结合的方式,查明了广州市地质灾害与孕灾地质条件、承灾体情况,总结地质灾害发育特征、分析地质灾害发育规律和成灾模式,阐述地质灾害成因机理,开展了地质灾害易发性、危险性、易损性和风险评价;以“隐患点+风险区”双管控为主线,以“社会、经济、生态”三大效益相统一为原则,提出了地质灾害风险管控对策建议。
目前广州市地质灾害风险普查(调查)任务已圆满收官,下一步将推进对成果的应用,提升防灾减灾管理水平,助力国土空间规划,进一步提高地质灾害防治水平。
为坚持“开门编规划”,落实科学决策、民主决策、依法决策,3月20日下午,天河区分局组织召开《天河区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终期成果专家评审会。会议邀请了我市规划、交通、产业等领域的史小予、王世福、费彦、常华、林涛等5位专家建言献策,天河中央商务区管委会、天河科技园管委会、区发展改革局、区住建园林局等区职能部门参加了会议。
会上,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天河区分局介绍了天河区规划发展的情况以及天河区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编制工作背景。设计单位从工作进展、现状研判和规划方案三方面进行汇报,分析了天河区发展的现状特征与挑战,并从结构韧度、全球高度、家园温度三个维度展开介绍规划成果。与会专家和区相关部门从全区发展思路、交通布局、产业高质量发展等多个角度给出精彩分析和中肯意见,为规划成果优化及天河区未来发展拓宽了思路。
下一步,天河区分局将提高政治站位,聚焦高质量发展,围绕省市对天河区的定位,结合专家和与会部门意见,进一步优化完善天河区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为天河区实现高质量发展和提升城市服务品质提供有力保障。
为进一步加强行政执法规范化建设,促进依法行政,确保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广州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深入贯彻落实《广东省行政执法案卷评查办法》,于2023年2月底-3月中旬开展了2022年度行政执法案卷集中评查工作。
此次评查从全局系统2022年度办结的4大类10个业务板块行政执法案卷中随机抽查了408宗案卷。评查工作由局审批管理处牵头统筹,局业务主管处室、法制、信息化、档案管理部门等具体指导,各区分局之间采取交叉互评的形式,从合法性标准和规范性标准进行了严格细致的评查,约182人次参加了评查。
通过评查,一是以问题为导向,举一反三,查缺补漏,促进行政执法的合法化和规范化;二是以公正执法为目标,充分利用案卷评查“小切口”,强化内部监管,加强对行政执法类下放事权实施情况的监督检查和业务指导,帮助各区分局和指导镇街提高依法行政工作能力和水平;三是以评查为契机,以点带面,以评促改,不断提升执法案件办理质量。
下一步,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将总结评查情况形成评查报告,并针对评查发现问题制定针对性整改措施,持续跟踪问题整改,不断提升全市规划资源系统的依法行政水平。
微信
新浪微博
QQ空间
QQ好友
豆瓣
Facebook
Twit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