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站点
> 广州老建筑旧貌更新 文化保育助力城市振兴
详细内容

广州老建筑旧貌更新 文化保育助力城市振兴

时间:2023-04-10     人气:828     来源:广州日报     作者:
概述:漫步广州,打动人的不仅有CBD高楼广厦,更有各具特色的老建筑。从烟火气十足的西关大屋,到极具异国风情的沙面建筑......

建筑不老 记忆花城

 建筑是城市文明的载体,是时代变迁的记录者。

  漫步广州,打动人的不仅有CBD高楼广厦,更有各具特色的老建筑。从烟火气十足的西关大屋,到极具异国风情的沙面建筑;从历史底蕴深厚的陈家祠,到中西荟萃的东山洋楼,处处可以感受到广州两千多年城市文脉的传承与创新。

  街巷中的老建筑见证了广州城市发展的脉络,体现了广府文化开放包容的品质,更承载了今天新老广州人安居乐业的幸福生活。在广州奋发向前的时代呼唤中,老建筑被期望着焕发全新的活力,融入这座城市的明天。

  回望——羊城老屋透文化 东山西关见匠心

  要形成对广州建筑文化的理解、深化对老城活化的思考,要从了解广州历史开始。在广州城市的记忆中,有两处与近现代广州文化关系密切的建筑群——西关大屋与东山洋楼。

  西关大屋:集工艺美术大成

  西关大屋是富有岭南特色的传统民居。这一建筑形态形成于清朝同治、光绪年间的“西关角”,即今天荔湾区恩宁路一带。当年此地环境优越,吸引众多商贾豪绅聚集,纷纷建造高檐深宅——这就是西关大屋。鼎盛时,这类宅子多达800余座。

  要进入西关大屋,确实“门槛很高”。西关大屋的门户设计为“三重门”,外人不易随便进入。所谓的“三重门”,第一重是四扇对开的小折门,能减少屋外干扰,又可通风、采光;第二重是趟栊,由单数目的坚硬圆木条构成,横向开合,关而不闭;第三重就是厚实的大木门,能够有效防盗。西关大屋对外相对封闭而内部通透。这是为了适应广州湿热多雨的气候特点,故而把通风、隔热、防晒、防潮作为设计住宅的着手点。

西关大屋的满洲窗

  西关大屋在室内设计上更是集工艺美术之大成:内部装饰多采用木刻的花眉、花罩、屏风和满洲窗。满洲窗是西关大屋最富特色的标志,窗格用众多五光十色的玻璃镶嵌而成,典雅秀丽,工序十分复杂烦琐。

  在过去,一座西关大屋里往往住满了四姻九戚、同乡同学、亲朋好友。屋主把房间出租给别人,自己做包租婆、包租公。大家同门异户,富商、名绅、牙医、小贩等,在同一条青云巷中出入,在同一个屋檐下吃饭,低头不见抬头见。古老的大屋里,有着浓浓的人情味和人间烟火气息。

  东山洋楼:有中西合璧韵味

  从中山二路和内环路交界处向东俯瞰,映入眼帘的是这般风貌:在郁郁葱葱的参天古树两旁,分布着众多西洋式风格的红色小洋楼。这种小楼建有红砖清水墙、柱式门廊、绿色琉璃瓦顶等特色结构,令人印象深刻。

东山“五大名园”中的简园

  东山洋楼所在地名曰东山,本是广州古城大东门外一片荒野。20世纪20年代,东山一带由华侨投资兴建的洋楼渐次兴起,街区道路网络逐渐成形,荒凉的东山日渐喧闹起来,成为西关之后,广州当时的第二大高档住宅区。

  东山的洋楼在传统岭南大屋基础上糅合了西洋风格,既有前庭后院,又有红砖清水外墙,形成与西关大屋、骑楼等粤式建筑风格迥异的特色楼群。

  在东山的洋楼群中最具代表的就是东山五大侨园——逵园、春园、隅园、简园、明园,将中西风格的融合表现得淋漓尽致。

  值得一提的是,中国共产党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就在当时的恤孤院后街31号房(现恤孤院路3号)召开。

  近年来,广州十分重视对历史文化的保护和活化。经过多年活化,如今东山洋楼不仅保留复古风情,还逐渐形成了特色商业、旅游休闲、文化创意等特色空间。

  远瞻——老建筑焕新生机 文脉再续又百年

  陈家祠:修缮维护提效率

  俗话说,卢沟桥的狮子数不清,陈家祠的福字数不完。作为岭南建筑中最具代表性的建筑之一,位于广州中山七路的陈家祠(又称“陈氏书院”),是广东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完好的广府传统祠堂式建筑。

陈家祠屋脊上的雕塑

  在这个由青云巷和连廊连接的“三进三路九堂两厢杪”式大型传统建筑,占地1.5万平方米,主体建筑面积6400平方米。

  陈家祠为三进式庭院,布局严整,装饰精巧,富丽堂皇,由九堂六院大小19座建筑组成。建筑外围有青砖围墙,形成一座外封闭内开放的建筑群体,是典型的广东宗祠式建筑。

  陈家祠保存完好的探头砖雕是广东“挂线砖雕”风格。主体建筑正门两边的外墙上,有着大型砖雕《梁山聚义》等,这些出自岭南名匠之手的作品雕工精细、层次分明,人物神态各异、形象生动,花鸟栩栩如生,其砖雕技艺为近代罕见。

  老城市新活力,老建筑新生机。如何在建材老化、天气影响等客观影响下让这座精美的传统建筑再传承一个百年?

  据陈家祠相关负责人介绍,在广州市的支持下,陈家祠近年来开启古建筑三维扫描和检测监测项目。通过对整体建筑的高精度扫描,为陈家祠建筑装饰研究和修缮保护工作提供了翔实的基础资料,其效果和效率是人力无法比拟的。

  此外,陈家祠在国内率先将白蚁监测系统用于文物预防性保护,能及时发现建筑周边白蚁活动情况并跟踪灭杀。目前陈家祠已将白蚁侵蚀成功拦截在建筑物外围。这一令人惊喜的成效,甚至吸引了故宫专家前来“取经”。

  永庆坊:绣花功夫助活化

  入选中国建筑学会“建筑设计奖”,入选首批国家级旅游休闲街区……作为广州让城市留下记忆的生动案例,位于荔湾区恩宁路的永庆坊以“绣花功夫”实施“微改造”。永庆坊在原有的城市肌理上,保留和修复了西关骑楼、西关名人建筑、荔枝湾涌、粤剧艺术博物馆、金声电影院等城市乡愁记忆符号,实现老城市文化名片和新活力都市生活的城市价值新组合。

永庆坊

  为最大限度保留老城区的历史风貌和城市肌理,永庆坊“微改造”一方面采取“修旧如旧、建新如故”的方式,恢复历史河涌,保护现存文物建筑、历史建筑及旧城风貌,延续城市文脉;另一方面,全面提升市政、绿化、交通及消防安全水平,完善公共设施配套,使得城区面貌发生显著变化。

  依托微改造的红利,永庆坊周边老建筑也为商业服务提供了新场景。如今,这里是年轻创业者的聚集地,租一方“小天地”,打造成自己喜欢的生活模样,一间间小店铺的背后,正是全新城市活力的勃勃生机。

  据永庆坊项目相关负责人介绍,在“绣花功夫”之下,永庆坊区域的日均人流由改造前的千人级升至万人级,成为了外地游客、文艺青年、老街坊们的热门聚集地,达到了“记得住乡愁、吸引得住年轻人、振兴得起老城”的多重效果。

  沉思——建筑背后是历史 再从传统造活力

  回望历史长河,岭南建筑因纳四海先风而不断生长,发展出兼容并蓄的独特姿态,先后经历了四个历史发展阶段:首先是明清时期的书院、祠堂建筑;接着是清末民初的西关大屋和商业骑楼建筑;后来是大举传入的西洋建筑以及伴随而来的中西风格融合,形成独具特色的近代岭南建筑风格;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建筑师们更坚持“古为今用,洋为中用”,使岭南建筑逐渐进入一个崭新的发展阶段。

  广州市设计院顾问总建筑师郭明卓说,务实、包容、世俗、平易近人,是岭南建筑的精髓。岭南建筑的特色源于特殊的地理位置和气候特征。岭南的绝大部分地区位于亚热带和沿海区域,太阳辐射强度大、气候炎热、空气潮湿、雨水充足、台风频繁,与之相适应,岭南建筑大多空间通透、体形轻快、色彩淡雅、绿化丰盛,注意防水防潮。“岭南建筑非常注重实用功能,功能第一其实就是岭南建筑的设计思想。”

  中国工程院院士何镜堂认为,骑楼等岭南建筑体现了多种文化的融合,也体现了当地气候环境的特殊性。比如商住两用的骑楼与广州人的生活哲学一拍即合,一合即旺。

  广州建筑的文化活力,来自兼容并包、务实奋斗的城市传统。在今天的广州,老建筑的活化往往与国际化的时尚与人文艺术的体验相融合。这一融合不仅从实用角度提升了建筑功能,更回归了广州作为千年商都的文化传统,从中挖掘出这个时代的全新活力。

(声明: 网站所收集的部分公开资料来源于互联网,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本站部分作品是由网友自主投稿和发布、编辑整理上传,对此类作品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