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2023年普通专升本志愿填报答疑
1.我省2023年普通专升本在什么时间填报志愿,在哪里填报?
答:我省2023年普通专升本实行网上填报志愿。5月12日14:00至16日16:00,考生(含退役大学生士兵考生)凭本人证件号(或绑定的手机号)和密码登录“广东省2023年普通高校专升本报名系统”(下称报名系统,网址:https://www.eeagd.edu.cn/ptzsbks)填报志愿,使用普通专升本报名时绑定的手机号码接受短信验证码,完成网上志愿填报及确认。2023年三二分段专升本转段考核考生亦可凭本人证件号(或绑定的手机号)和密码登录“报名系统”查看对口本科院校及专业,但不能修改任何信息。
2.我省2023年普通专升本共安排多少招生计划?
答:我省2023普通专升本共安排8.8万个招生计划,比上年增加8.1%。招生计划增幅大于报考人数增幅。全省共有46所高校参与今年普通专升本招生,其中有22所公办院校(含三二分段)。自2020年以来,我省持续扩大普通专升本规模,但由于办学条件限制等原因,公办院校普通专升本计划有所下降,但2023年仍是2019年的2.5倍多。
3.普通专升本分数线如何划定的?
答:省招生办根据普通专升本各专业基础课分类的招生计划和考生成绩情况,按考生类别(职教师资、原建档立卡考生、普通考生),分专业基础课,按招生计划数的一定比例,分别划定三科考试科目总分和专业综合课最低控制分数线。根据公办、民办一视同仁原则,同时有利于组织征集志愿,从2021年起,不再分公办、民办学校分开划定分数线。
三科总分为2门公共课+1门专业基础课(外国语言文学类中非英语类专业为1门公共课+1门专业基础课+1门专业课)
4.如何判断自己有没有达到最低控制分数线?
答:考生可根据自己所考的考试科目组和拟填报的专业,查找到专业对应的专业基础课的三门考试科目总分及专业综合课最低控制分数线,比较考生自己对应的成绩是否同时达到。如都达到,则达到了最低控制分数线;如其中一个或两个都未达到,则没有达到最低控制分数线。
5.科目组总分是怎么排位的?
答:不同科目组(含省统考科目组和院校自命题科目组)分开、单独排位。
根据考生四科总分(含加分)从高到低确定投档位序。四科总分(含加分)相同时,比较四科总分(不含加分)高低,高者优先。
四科总分(不含加分)仍相同时,比较三科总分高低,高者优先。
三科总分(不含加分)仍相同时,按以下原则进行排序:
第一位序,比较专业基础课成绩高低,高者优先。
第二位序,比较公共课中政治理论科目成绩高低,高者优先。
第三位序,除外国语言文学类中非英语类专业外,比较公共课中英语科目成绩高低,高者优先。外国语言文学类中非英语类专业,比较专业课成绩高低,高者优先。
第四位序,比较专业综合课成绩高低,高者优先。
第五位序,单科成绩均相同的同时投档。
6.排位是算上加分了吗?
答:考生的总分(含三科总分、四科总分)已包含加分,加分只计入总分,不计入具体单科成绩,考生排位是按加分后的四科总分进行排位的。
7.投档录取批次是怎样安排的?退役大学生士兵和建档立卡考生是否可以兼报其他批次?
答:2023年普通专升本先进行退役大学生士兵录取,退役大学生士兵录取结束后再进行普通考生录取;普通考生录取分为提前批、普通批、建档立卡批三个批次,投档录取顺序为提前批→普通批→建档立卡批,上一个批次投档录取结束后才进行下一批次的投档录取,被上一个批次录取的考生不再参加下一个批次的录取。
兼报了普通专升本考试的退役大学生士兵考生可以同时填报退役大学生士兵和其他批次的志愿,但被退役大学生士兵录取后则不能再参加其他批次录取;同样,建档立卡考生可以同时填报提前批、普通批和建档立卡批志愿,但若被提前批或普通批次院校录取,则不能再参加建档立卡批次录取。
8.今年普通专升本志愿是如何设置的?
答:(1)退役大学生士兵志愿
退役大学生士兵批次设置5个院校专业组志愿,每个院校专业组最多可填报4个专业志愿和1个是否服从专业调剂选项。
(2)普通考生志愿
普通考生提前批设置1个院校专业组志愿,普通批设置10个院校专业组志愿,建档立卡批设置5个院校专业组志愿。每个院校专业组最多可填报4个专业志愿和1个是否服从专业调剂选项。
9.今年普通专升本是如何投档录取的?
答:普通专升本实行院校专业组平行志愿投档录取模式。一个院校专业组即为一个志愿,同时也是一个投档单位。当考生符合所填报院校专业组条件时,则进行投档,由招生院校根据招生简章择优录取,不得跨院校专业组录取或调剂。考生档案一旦投出,不再检索其后续院校专业组志愿。
(1)退役大学生士兵的投档录取
退役大学生士兵投档录取不统一划定最低分数线,省招生办在考生综合考查成绩合格基础上,根据平行志愿投档原则,按考生综合考查成绩和院校专业组招生计划1:1比例,由高分到低分进行投档。即依照“分数优先,遵循志愿”的原则和院校专业组计划,按考生成绩或排位情况从高到低检索,成绩或排位靠前的考生优先检索,再按考生填报的院校专业组志愿逐个检索,在综合考查符合的前提下,按院校专业组招生计划1:1比例从高到低投档。
排位相同的考生同时投档,院校增加计划录取。
退役大学生士兵只进行一次投档录取,原则上不进行征集志愿或调剂,考生须合理报考,形成志愿梯度,避免滑档。
经省招生办公示的在服义务兵役期间荣立三等功及以上奖励的退役士兵直接投档录取符合条件的第一顺位院校专业组、第一顺位专业。
从2022年招生起,对录取后未报到、自行放弃入学资格的退役大学生士兵,不再享受免试专升本政策。
(2)普通考生投档录取
省招生办公室在划定的三科总分和专业综合课两条最低控制分数线上,根据平行志愿投档原则,按考生四科总分(含加分)和院校专业组计划1:1比例,由高分到低分进行投档。即依照“分数优先,遵循志愿”的原则和院校专业组计划,按考生成绩排位情况从高到低检索,排位靠前的考生优先检索,再按考生填报的院校专业组志愿逐个检索,在考试科目组符合的前提下,按院校专业组计划1:1比例从高到低投档。
经招生院校审核同意、公示并报省招生办备案的在世界技能组织主办的“世界技能大赛(World Skills Competition)”中获奖的中国国家代表队选手直接投档录取符合条件的第一顺位院校专业组、第一顺位专业。
10.如何查看今年普通专升本各院校专业具体招生计划数?
答:各招生院校专业具体招生计划数可在志愿填报系统查询,也可在招生院校网站查询。
11.填报志愿要注意哪几个方面?
答:考生须根据自身报考的考试科目组选择相应批次、相应院校专业组及专业志愿填报,即考生只能填报考试科目组与自己考试科目相同的院校专业组。填报志愿时主要依据成绩排位,考生填报志愿要注意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要看专业组招生计划。如果自己的成绩达到了两条最低控制分数线且排位在招生计划以内,填报后一般都会录取,除非身体条件不满足或者不服从专业调剂。
二是要看学校招生章程。了解招生的院校专业对技能证书、前置专业、身体条件等的要求,以及办学地点、收费标准等等;特别是要了解拟填报专业的技能证书、前置专业、身体条件等要求,确保自身符合相关条件,避免投档后因不符合专业条件被退档。
三是要审慎选择不服从专业调剂。
12.报名时未勾选职教师资,填报志愿时能不能填报?
答:符合填报提前批院校专业组录取条件的考生,如报名时未勾选“职教师资”类别的,也可在填报志愿时选择相应院校专业组及专业填报,但须同时补上传职业资格证书,由报考院校审核,审核通过后所填报志愿方有效。
13.退役大学生士兵考生该如何填报志愿?
答:(1)退役大学生士兵考生根据自身参加的综合考查,选择相应的院校专业组及专业志愿填报,具体招生的院校和专业信息详见《广东省2023年普通高等学校专升本招生专业目录及考试要求》或在“报名系统”查询,各专业计划在“报名系统”查询。以普通考生身份兼报普通专升本的退役大学生士兵考生,可同时在普通考生类别填报志愿。
(2)在服义务兵役期间荣立三等功及以上奖励的退役大学生士兵获得免试资格,无需参加学校综合考查,但须在“报名系统”中填报志愿,符合前置专业、体检、技能证书要求即可填报相关院校专业组志愿。
退役大学生士兵考生应根据综合考核(考试)成绩、招生专业计划及专业要求,结合个人实际,合理填报多个院校专业组志愿,以增加被录取的机会。
14.是不是三科总分和专业综合课都达到最低控制分数线就肯定会被录取?
答:省招办按照平行志愿投档原则进行投档。考生分数达到最低控制分数线,但所填报的院校专业组计划已投满,则无法被投档到该院校专业组和录取。
考生填报志愿时,应根据自身条件,可参考院校往年录取情况,“冷”“热”搭配,形成合理志愿“梯度”,避免“滑档”。
15.三科总分和校考专业综合课成绩达到最低控制分数线,但排名不在招生计划数内,是不是意味着肯定不能被录取,需不需要填报志愿?
答:成绩达到最低控制分数线,但总分排位不在招生计划数内,不代表肯定不能录取,可能出现以下情况:1.有排名靠前的考生未填报该院校专业组志愿;2.排名靠前并兼报统考和校考的考生被填报在前面的(校考)院校专业组志愿录取;3.可能有排位靠前的考生未同时达到两条最低控制分数线;4.招生院校可能会根据生源情况增加招生计划。所以,上线考生应积极合理填报志愿,增加录取的机会。
16.既填了校考科目组志愿,又填了统考科目组志愿,怎么投档?
答:既参加了专业综合课省统考,又参加了招生院校自行命题科目考试的考生,可在相应批次中同时填报符合条件的专业综合课统考和自命题的院校专业组和专业志愿。普通批次和建档立卡批次中,可根据自身报考的考试科目组情况,根据自己的喜好合理安排相关志愿的填报顺序。省招生办根据考生填报的志愿顺序和考试成绩,按照平行志愿投档模式进行投档。如果考生同时达到填报的校考和统考院校专业组投档线,则以所填的顺序最前的上线院校专业组志愿投档。
17.考生投档到院校专业组后,若服从调剂,会不会被退档?
答:招生院校在投出的考生中按照招生简章择优录取。院校根据录取规则,如果无法按考生所填报的专业进行录取,可对服从调剂的考生在同一院校专业组内还缺档的专业进行调剂录取。一般如果考生符合所缺档专业的招生特征要求(例如不招色盲色弱、职业证书、前置专业要求等),不会被退档;但如果不符合缺档专业的招生特征要求,就会被退档。所以考生在填报志愿时,应注意查看院校的招生章程,确保自身条件符合所填报志愿的招生特征要求。
18.今年是否还组织征集志愿录取?
答:由于考生填报志愿可能出现不均衡,部分招生院校在正常录取后可能尚有招生计划剩余,省招生办将会根据录取执行情况,决定是否组织征集志愿录取,具体请关注省考试院官网、官微公告。征集志愿将按照2门公共课+1门专业基础课的三科总分重新填报志愿投档录取。
19.体检表上传截止时间是什么时候,是否需要上传化验单吗?
答:体检表上传截止时间为2023年5月12日24:00;上传体检表正反面即可,无需上传化验单。录取时,招生院校按要求进行审核,如有疑问,将与考生进一步核实。
20.申请成绩复查的考生如何填报志愿?
答:对复查后发现分数有误的考生,我院将对其分数进行更正,更正后的成绩由各地市招生办公室在5月15日前通知考生本人。已申请成绩复查的考生务必在5月12日14:00至16日16:00期间填报志愿。
全省广大护理工作者:
岭南五月,繁花似锦。值此第112个国际护士节来临之际,中共广东省卫生健康委党组谨向全省护理工作者致以节日的问候和崇高的敬意!也向一直以来理解并支持护理工作的家人表示衷心的感谢!
为民守初心,全力护健康。近年来,全省广大护理工作者坚决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始终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用精益求精的敬业精神、精湛细致的专业技术、耐心细心的贴心服务全力护佑人民健康,充分展现了新时代广东护理工作者无私奉献、精诚团结、严谨敬业的精神风貌。在广大护理工作者的不懈努力下,全省护理质量稳步提高,服务范围不断扩大,服务内容丰富多元,覆盖生命全周期、健康全过程的优质高效护理服务体系逐步建立,为推动全省卫生健康高质量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在三年多的抗击新冠疫情中,全省护理工作者大力践行伟大抗疫精神,日夜奋战在流调溯源、核酸检测、隔离转运、预检分诊、医疗救治、疫苗接种第一线,舍小家顾大家、用大爱护苍生,为夺取新冠疫情防控重大决定性胜利作出了重要贡献,谱写了新时代广大护理工作者舍生忘死、大爱无疆的不朽篇章,不愧为新时代最美的白衣天使、最可爱的人!
逐梦惟笃行,奋进正当时。2023年是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希望全省广大护理工作者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牢牢把握主题教育“学思想、强党性、重实践、建新功”的总要求,以推进全省卫生健康高质量发展为己任,发扬南丁格尔人道主义精神,以更加自信的姿态、更加饱满的精神、更加奋发的干劲投入护理工作,全力为人民群众提供更高质量、更有温度的诊治护理服务,全面推进健康广东建设,为广东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走在全国前列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衷心祝愿大家节日愉快、身体健康、工作顺利、阖家幸福!
中共广东省卫生健康委员会党组
2023年5月11日
5月10日,广东省林业局局长陈俊光带队到从化区、花都区调研督导全面推行林长制和绿美广东生态建设工作,督导组深入从化区沙溪水库综合示范区、温泉自然保护区松材线虫防治疫木粉碎点,花都区梯面镇、九龙湖绿美花都综合示范片区,详细了解广州市全面推行林长制、绿美广东示范点建设、松材线虫病疫情防控、森林防火等工作。
陈俊光对广州市扎实推进绿美广东生态建设工作给予充分肯定。他指出,广州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绿美广东生态建设,迅速印发贯彻落实省委关于深入推进绿美广东生态建设行动方案,明确任务目标,以“林长制”为抓手,有序推动各项任务落实。对绿美从化综合示范区(天人山水)规划和绿美花都九龙湖示范点“微创式”套种改造方式表示认可。
陈俊光强调,一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广东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积极走好“两山”转化之路,推动生态保护与生态经济融合发展、良性互动。二要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加快推进绿美广东生态建设,抓好绿美广州各项工作,加强森林质量提升和生物多样性保护,推动林业可持续高质量发展。三要推深做实林长制,以林长制为总抓手,压实各级林长责任,推动绿美广州生态建设各项任务落地落实。四要深入落实各级森林防火责任,抓紧抓实森林防火工作。
省林业局生态修复处处长张苏峻,省林业局防火处处长黄少锋,省林业局防检处副处长叶燕华,市林业园林局局长蔡胜,市林业园林局总工程师粟娟,从化区区长赵龙、花都区委常委王勇等陪同调研。
附件:
微信
新浪微博
QQ空间
QQ好友
豆瓣
Facebook
Twitter